在很多的影视剧中,我们都会看到强大的家族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会考虑一个问题“血统纯正度”,原因就是够纯正才能够优秀。但是智能车时代,显然只有不受任何油车经验禁锢的车企才能造出最纯粹的纯电车。这不是歧视,这是基因决定论。
于是大众军团加入了2021年的反叛越野赛。
其最大的挑战就是续航里程,他们需要在中午和整个晚上为ID.4充电。在正常情况下它的续航里程是483km,但是在沙地,我不好说。结果就是她们俩在途中没开空调和风扇,不过越野赛本身也说不上享受就是了。总之这辆顽强的ID.4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中途也没有刹车失灵或者电池自燃什么的问题。就一辆没怎么大改的电动SUV来说,完赛实际上还不错。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大众的某一台电动车在出厂时有着可靠的性能。
ID.4在网上看着一般,但看到实车还是能微妙的产生喜欢。从外观、内饰、配置上来看,如果说新势力电动车是超模、传统自主品牌是网红,那么ID.4就像是过气的明星突然以新形象登台。不论从空间、动力、还是内饰以及底盘质感等方面相比大众燃油紧凑型SUV都要好上太多。ID.4的拼色车身设计十分动感且年轻化,前脸有一种敦实厚重感,车身侧面又通过腰线营造出一定俯冲运动感,设计恰到好处。
整车来看还是偏保守传统,但又让人感到莫名精致。灯语我觉得是个很棒的卖点,智能座驾只是觉得「这个机器有想法」,但ID.4给我的感觉是「它好像在和我交流」,这种「属于机器的人性」反而比所谓语音交互、虚拟投影等「刻意拟人的机器」更有人性。
其实大众的电车之所以这么调教和设计是冲着大众用户置换来的,只要是置换,你会发现大众电车的所有问题和优点都变得特别合理,这就是大众厉害的地方。他们知道新能源板块他们已经落后了,但是他们的用户保有量在那,弯道超车不是不可能,先做这么几个过渡车型,质感续航和空间做到超出别人一些,设计感也不输,只要用户置换,他们就已经赢了。
这辆车的目标人群其实相当精准,就是那些以前开大众油车,现在想开电车的那一部分人群,他们本身就有油车的驾驶习惯,但是又不能完全接受电车,有一些纯电车的顾虑,所以这辆车就刚好卡在中间非常精准的位置上。
到底是真香还是大怨种?目前降价潮下四万的优惠力度再加上优缺点的对照是否能营造综合性价比更好的卖点,看来ID系列产品还是个未知数。
我想大众是想明白了的,它不是去吸引新潮的用户,而是吸引骨子里偏传统的人。变革和全新定义是ID系列的标签,这里面透露着大众拥抱新时代的决心和勇气。
而我只想对其说上一句:面对传统豪强,现在竟然有点心酸,也许活着一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