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12315提醒消费者注意七大消费陷阱
1、健身房投诉成“重灾区”警惕大额预付卡消费
2019年,南宁市爆发了多家健身房“跑路”事件。如蓝仕堡、悦动、中倍力美、力拓、思迈等健身房。2019年全年,南宁12315共接到有关健身服务类投诉2297件,涉及金额843.48万元。
长期以来,健身服务投诉都是预付式消费投诉“重灾区”。主要反映问题有:商家无法正常经营后,消费者不能退卡退款;合同常有“此卡不退不转让”“到期作废,余额不退”“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等霸王条款约定;服务承诺难以保障,如撤换人员、改变经营场所、降低服务标准等。
●12315提醒
在服务行业,理发卡、美容卡、健身卡、洗车卡等预付卡已成为不少商家标配,其在算法上摆“迷魂阵”,一旦商家“跑路”,消费者无法有效维权。对此,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要保持理性,注意签订书面协议,尽量降低预付额度,缩短使用周期。
2、在朋友圈购物图方便商品质量售后难保障
3、上培训先看办学资质?使用金融贷款需谨慎
当前各类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五花八门,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学员被培训机构诱导,从金融机构申请了数万元“培训贷”,不料门店关闭导致无学可上,学员们却还要继续还贷款,形成了“套路贷”“培训贷”等问题。
4、购车莫轻信口头承诺?南宁多家车商被点名
汽车消费投诉问题一直是消费领域的“重灾区”,汽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求偿难。南宁市目前的汽车投诉主要反映购车合同、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部分经营者还存在捆绑销售车险、捆绑销售车饰精品、诱导消费者贷款等。如:消费者购买优惠车辆过程中,部分经营者要求必须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和办理贷款,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有时还要消费者交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保险押金。
二手车消费问题也层出不穷。如:经营者签订合同明显有利于经营者,甚至违反法律规定,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不对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此外,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二手车交易经营都存在不履行真实告知义务,甚至私改里程、隐瞒车辆真实情况的现象,将水淹车说成是无水淹,将出过大事故的汽车说成是小磕小碰。
2019年,汽车投诉较多的企业有广西龙星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南宁市粤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南宁恒信之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南宁冠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5、不买车位就不能购房开发商涉嫌违规操作
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南宁12315中心共接到反映房地产行业问题2717件,主要反映开发商逾期交房、不按承诺退款、价外收费、无预售证销售、装修减配、虚假宣传等。其中,房地产捆绑销售车位成为消费者强烈投诉的焦点。
今年以来,南宁12315热线接到大量消费者反映良庆区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捆绑销售车位的问题,消费者反映直接或变相被要求交纳所谓的车位诚意金和团购费,不买车位不能购房。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规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以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购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价格”的行为,应由其房地产主管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同时将违规房地产企业列为“较重失信行为”纳入房地产信用监管范畴。
6、家电维修谨防“李鬼”上门服务要核查记录
7、装修问题多让人闹心选择家装公司要仔细
南宁市目前的装修纠纷主要反映施工质量差、货不对板、装修烂尾、售后服务差、人去楼空等,让消费者很糟心。如,南宁市丽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日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世匠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关门“跑路”,引发群体投诉。
消费者在装修时,一是谨慎选择家装公司,如果没有把握,可以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二是口头承诺不如白纸黑字,合同要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公司公章,要求对方提供建筑安装专用发票;三是谨防装修加价,特别要留意水电路改造,逐一对照核实;四是6个月内瑕疵举证责任由商家承担。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第3款规定,经营者提供装饰装修服务,消费者自接受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另外,建设部颁布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两年,有防水要求的厨房、卫生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