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评什么?凭什么?

“深知,在当下,网评写作容易,写好却难。”

“人民网评”评什么?凭什么?

本文作者:付龙王石川

全媒体时代,受众越来越看重两个“场”,一个是现场,一个是立场。

如果说现场强化的是沉浸感,让受众身临其境,那么立场侧重的则是观点,也就是态度,带给受众的是思考。

新闻报道讲究时度效,“人民网评”也注重“三字经”。

一是“时”,时效的“时”。

在其他媒体还在跟进动态新闻信息的时候,《人民热评:明知违法,为何还敢倒卖出生医学证明?》已新鲜出炉。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人民网评第一次如此精准把握稿件发布时效了。

自建话题#人民网评胡鑫宇失踪调查进展#微博热搜榜第一位,《人民热评:继续调查胡鑫宇事件,以准确详情化解公共疑惑》登上百度热搜榜第四位。

二是“适”,适度的“适”,合适的“适”。

换言之,网评写作要追求快,但在求速过程中必须站稳立场,必须把握尺度,也必须立足“适”度。

特别在舆论监督中,更要有分寸感,而不能暴虎冯河,只图“口嗨”。

《慧泊天价停车收费事件还有疑问待解》《长垣民生项目烂尾,该打的板子不能省》《区委副书记醉驾找人顶包被查处,值得各地好好咀嚼》等网评就体现了这一点,既不失语、不乱语,既言之有理,又持之有据,既达到监督目的,又富有建设性。

此外,也要牢牢把握受众心理需求,尊重网民的合理情绪。

在《人民热评:明知违法,为何还敢倒卖出生医学证明?》一文中,我们就提出,“就目前而言,公众最关心的是,有没有人通过购买出生医学证明为被拐孩子‘洗白’?因此,当务之急是查清被卖的出生医学证明都流向到哪里?每一个线索都不能放过,每一个疑问都要给出答案。”

三是“识”,见识的“识”。

网评写作追求速度,并非快餐化操作,而要有“干货”,有见识,让受众在共情中激发共鸣。

为此,观点要鲜明,要考虑互联网的“水温”,也要设身处地感受网友的“体温”。如果高高在上,就让人厌烦;如果故作高深,就让人避而远之;如果缺乏见识,也无法留住网友。

此外,“人民网评”在标题打磨上力求一目了然,让人难忘。比如《他们是职业打假人,你是职业打人?》《在地铁内抽烟还给孩子点烟,谁来掐灭烟头?》《私拆承重墙,谁的不能承受之重?》等网评的标题,都体现了简捷明快,深入浅出。

清代学者俞樾认为,“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而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显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网评写作更得深入浅出,这是网评自身属性的要求,也是全媒体时代的需要。

THE END
1.#警方处罚多位胡鑫宇事件造谣者#2月2日来自法润朝阳【#警方处罚多位胡鑫宇事件造谣者#】2月2日,警方辟谣胡鑫宇为熊猫血;胡鑫宇双脚属于自然下垂,并非网传“平行地面”;网传光头老师威胁胡鑫宇家属视频系假冒拍摄……目前,公安机关已梳理掌握网上杜撰虚假事实、制作虚假场景、炮制虚假录音、拼接监控视频等共计120余种虚假信息。目前,#陈某贵假冒胡鑫宇光头老师被逮捕#。Lhttps://weibo.com/6186327676/Mr9QEp1lB
2.1月29日,人民网评胡鑫宇案: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谁也不能造假1月29日,人民网评胡鑫宇案: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谁也不能造假!该视频获得119人点赞,发生了什么事,快来看看吧!|sina.cnhttps://video.sina.cn/finance/2023-01-29/detail-imycwefp0414556.d.html?from=wap
3.人民网评:胡鑫宇事件不能造假,如果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1月29日,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人民网评 发表评论《人民热评:继续调查胡鑫宇事件,以准确详情化解公共疑惑》,以下为全文内容:来源|人民网评 原标题:《人民网评:胡鑫宇事件不能造假,如果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728538
4.人民网评胡鑫宇案: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谁也不能造假。更多新闻,尽在红星新闻客户端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301/8a2f903c76a352ad6b1072b2df5b2037.html
5.胡鑫宇尸检已完成人民网评胡鑫宇案:谁都不敢造假【胡鑫宇尸检已完成 人民网评胡鑫宇案:谁都不敢造假】 失踪了百余天的胡鑫宇终于找到了,遗憾的是找到的是他的尸体。目前,在家属的申请下已完成尸检。 备受关注的胡鑫宇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据相关部门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1月28日,在河口镇金鸡山区域树林中发现一具缢吊尸体。1月29日,公安机关经对死者生物检材进行DN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3/01/29/059062040.shtml
6.人民网评胡鑫宇案: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人民网评胡鑫宇案:举国关注 谁都不敢造假 【人民网评胡鑫宇案:谁都不敢造假】失踪106天后,胡鑫宇遗体被找到。对于胡鑫宇失踪事件,人民网评:胡鑫宇事件,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谁也不能造假。 原标题:人民网评胡鑫宇事件: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谁也不能造假http://henan.china.com.cn/legal/2023-01/30/content_42243387.htm
7.胡鑫宇案多个细节引发关注!家属表示遗体衣服疑似反穿,还有这些1月29日上午,胡鑫宇失踪案出现重大进展: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发布警情通报,称在河口镇金鸡山区域树林中发现一具缢吊尸体,经DNA检验,确定死者系胡鑫宇。 消息公布后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多个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已完成尸检 口袋内发现10元现金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1/30/c7309104.html
8.人民网评胡鑫宇失踪调查进展胡某宇报警针对热门内容“"人民网评胡鑫宇失踪调查进展"”,小编为你搜集了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1、关于胡某宇失踪事件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 2022年10月14日,胡某宇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致远中学(以下简称“致远中学”)校内失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2年10月15日8时许,胡某宇家属及老师到公安机关报警称,胡某宇于10月14日https://gongyi.sohu.com/a/627006662_120078003
9.胡鑫宇案谜团揭开百度贴吧-胡鑫宇案谜团揭开专题,为您展现优质的胡鑫宇案谜团揭开各类信息,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关于胡鑫宇案谜团揭开的相关内容及最新的胡鑫宇案谜团揭开贴子https://tieba.baidu.com/hottopic/browse/hottopic?topic_id=11103921
10.人民网评胡鑫宇失踪调查进展胡鑫宇失踪事件迎来了警方最新通报。1月7日,江西警方发布通报称,未发现胡某宇在校内被害、自杀、发生意外的痕迹证据,并称2022年10月15日接警后,公安机关调取并固定了事发当日与胡某宇行动轨迹有关的视频,“校内视频监控未被人为删改、关闭”。通报还称,对网民关注的班主任严某强、副校长王某、校长刘某来等人,通过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1223983603718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