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传媒集团着力通过深度融合改革实现地市级媒体的自我重塑,从技术、平台、体制机制等多方位入手,打通内部,联通外部,用更主动的姿态,“以通治痛”“以变应变”,不断挺进主战场、开辟新阵地、迸发新动能。
地市级媒体处于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架构的“腰部”。作为地市级媒体,似乎有着众所周知的窘境。有人说,与中央、省级“头部媒体”崛起、县级媒体“尾部翘起”的趋势相比,大量市级媒体面临定位模糊、生存艰难的困境,堪称媒体融合改革中的“腰部塌陷”。
但我们在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中体会到,作为全媒体传播体系中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一环,地市级媒体通过因地制宜、以变应变,也能迸发新动能、开辟新天地。
2019年4月,珠海市以自我革命的姿态率先破题,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媒体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原珠海报业集团、珠海广电集团为基础,整合市内国有户外传媒类资源,组建成立国内首家全媒体国有文化传媒企业集团,珠海传媒集团应势而生。
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改变着社会行为方式,也让传播主体大幅增加、“信息海洋”大幅扩展,我们曾占据的“舆论主场”,变成“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广场”。如何加快适应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媒体格局的变化,通过深度融合实现自我重塑,推进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是改革的难点和痛点所在。
中医有句俗语叫“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们从技术、平台、体制机制等多方位入手,打通内部,联通外部,理顺体制机制,激活各类资源,“以通治痛”。
技术引领,融通各类媒介
众所周知,报纸与广电融合有难度,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不仅要实现两者的真融实融,同时要统筹好全市的国有户外媒体,还要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让四类不同的媒介真正在一个锅里“炒菜做饭”。为此,我们选择重点突破,技术先行,融通各类媒介。
投入4000多万元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九霄”融媒体生态系统,不仅在国内率先实现为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户外媒体等不同媒介在同一平台进行内容生产传播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搭建了集宣传指挥、网信管理、舆情监控、融媒生产、传播监测、智能采访、融媒发布、媒资管理、融媒考评等9大系统于一体的生态体系,实现了全市宣传舆论工作全平台、全链条、全区域融合,开创了国内先河。“九霄”融媒体生态系统获评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的2021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荣获2023年度“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
移动优先,精通全新打法
通过技术、资金、资源倾斜,推进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掌握移动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精通移动互联网的最新打法,到深水区去游泳、到移动端去抢地盘是我们从组建至今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主动出击,联通各级媒体
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全国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肩负重要职责使命。身处其中的珠海传媒更要从时代大势、发展大局中找寻“坐标”,担当应有的媒体责任。
我们通过加强央地合作,高质量承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扬帆远航大湾区——2022新年音乐会落地服务,加强与中央新影集团等合作举办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持续提升以品牌活动推广城市形象的传播力影响力。通过强化湾区联动,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启程时刻,创刊《珠海特区报·横琴潮》,开通广播电台“横琴之声”频率,目前已成为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的重要舆论阵地。通过推进与澳门媒体合作,珠澳纸媒实现相互供稿,电视新闻开设《直通澳门》栏目,《珠海新闻》整档节目落地澳门,与澳门媒体联制《玩转珠澳》《粤讲粤正》等节目在珠澳两地同步播出。同时,我们还利用中国航展等重要契机,联动湾区主流媒体、五大经济特区主流媒体及100多家全国其他主流媒体新媒体,携手做好重大节点重大主题策划,与珠澳正能量网络大V合作,增加重大活动信息的触达率。
深扎基层,畅通社情民意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中,媒体对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把握融入社会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当前我们的重点工作。
聚合资源,贯通产业链条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攻克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是产业经营,只有理顺经营机制、贯通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共融聚力,激活造血功能。我们重点打造“媒体+”业务、多元产业、文化产业投资运营三大板块。
深耕“媒体+”业务,形成了集策划、执行、宣推、营销等一体的全链条业务新形态。拓展多元产业,构建起传媒高新技术、特色教育、电商直播等多元产业矩阵。其中,传媒教育板块增长迅速,营收比集团组建时增长3倍多。技术板块,承接市区两级多个创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如以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斗门海鲈产业为切入点的斗门海鲈产业数字化项目,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实现从鱼苗养殖到出塘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规划构建“一基地五园区”。“一基地”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23年已入选广东省首批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也是珠海唯一一家获批基地。“五园区”分别是智慧视听云产业园一期、智慧视听云产业园二期、新媒体产业园、直播电商产业园区、数字印刷产业园。以“一基地五园区”为产业拓展总抓手,集团启动两大重点项目建设,其中文化综合体项目,以打造珠海文化产业新地标为目标,今年将建成使用。珠海传媒城市更新项目,定位“智慧视听云产业园”正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成为智慧视听云产业引擎。以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举行为契机,我们正式成立了珠海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珠海“天然影棚”的独特优势,做强协拍服务,贯通产业链条,整合“影视+”产业服务平台,推动珠海成为国内外一流影视拍摄目的地,用更多影视精品讲好珠海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四年多的改革,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挂牌只是形式,改革才是实质,转型才是目的,融合才有未来。市级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合并”与“相加”,只有打破思维的茧房,挣脱惯性的束缚,真正转换赛道,守正创新实现深融、实融、“宽融”,才能蝶变升级。
2022年,集团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获评中国报业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单位。2023年,集团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四年共有五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还有一批作品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在省级以上主要采编专业奖项评选中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在省内地级市排名第一。
市级媒体融合,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以勇者无畏、行者无疆的勇气去探索,以更强的资源统合能力和更为智能化的策略去发展,才能不断挺进主战场、开辟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