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为防治空气污染制定的最严厉、最具综合性的计划,也被业内称为大气”国十条”。
这项由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住建部等多部委共同编制完成的行动计划,对2013年至2017年的PM2.5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和煤炭消费比重给出具体量化目标。
本周,围绕”国十条”即将出台,各大媒体纷纷约请专家就新政所涉行业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网预计”国十条”公布之后,未来各年度治理进度会逐步明确。由于污染源总量基本固定,”国十条”带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总需求已经较为明确,预计中央政府会继续与各地政府和央企签订新的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2014~2017年间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
中国新闻周刊称PM2.5防控是今后五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透露随着大气”国十条”的出台,预计未来5年将投资17000亿元用于改善当前大气污染状况。资金将主要投向空气污染严重和PM2.5水平高的地区。
行动计划将全国分为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并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设定了不同的PM2.5控制目标。其中,京津冀地区目标最严,要求到2017年PM2.5浓度下降25%。
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分析认为,根据大气防治”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将细颗粒物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而在行动计划中,该项指标被大幅度提高。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称,与大气防治”十二五”规划不同的是,行动计划对目前大气污染形势的判断要严峻得多。同时,前者注重的是针对空气污染要做什么,而后者更注重治理大气污染要做到什么。
产业结构调整被视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治本之策。”国十条”特别针对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提出了具体的淘汰产量目标。行动计划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21个重点行业有可能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
行动计划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因素煤炭也提出了总量控制:计划到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降为65%,取而代之以清洁能源。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未来,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管理和达标管理等手段将结合运用,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则认为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或将成为撬动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并促进产业升级的利器,苛刻的环保政策落到实处,将造就健康的优胜劣汰法则。
”挖地三尺”未见”地下排污”
9月8日,山东省环保厅官方微博@山东环境发布《关于网传”高压泵深井排污”有关情况的通报》,公布25家接受群众举报并调查的企业,表示并未发现高压深井排污情况,针对调查企业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环保部门做出了停产、罚款等处罚。
就”深井排污”产生言论交锋,并不是坏事。道理是越辩越明的,而不应是”一言堂”。有网友也表示,政务微博敢于表达,听取异议,正视质疑,并遵循议事规则,成为互动平台,这也不失为善治图景。
在经过上一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9个月的缺位后,新的补贴政策呼之欲出。
日前,有关专家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方案,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在制定实施细则,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
9月1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称,这不仅意味着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即将启动,而且为新能源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调子,”新一轮的国家支持政策目标是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地方推动市场的积极性,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顺利地走向成熟”。
新一轮补贴政策的内容主要有以试点城市为核心,设立试点区域,扩大辐射范围,加速区域电动汽车推广;改善原有财政资金补贴方式,加快资金补贴落实力度;混合动力客车将向全国推广;对充电站的建设进行财政支持。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贴资金88亿元,25个示范城市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32辆。截至2013年3月,示范推广数量达到3.98万辆;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4.78万辆。
科技日报报道称,补贴政策空缺多日,发展亟待新政。未来3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重要的3年,重点将从示范运行转向市场化,从公共交通领域转向开拓私人用车领域,并为2015年以后的工作定下基调。
”局长下河”见证水质改善
一条河的水质是否改善,能不能游泳是直观感受到的标准。9月9日的北京晨报报道称,受这一事件推动,浙江自今年以来在全省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治水行动,明确”水的问题,根源在岸上”,治水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衡量标准是百姓的感受。
新华网也发表网评指出,应当从环保局长集体下河游泳这一事件中得出3点启示:其一,面对舆论呼声,官员应敢于回应,勇于直面。其二,治污需要行动,行动胜过豪言。其三,局长应到更多的河流游泳,如果官员有一天敢于到曾经污染严重的河流游泳,才能说明治污效果明显。
作者:王昆婷张黎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