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的“黄金时代”和价格战

新世纪,汽车进入了“黄金时代”。仿佛一夜之间,全国冒出200多家汽车厂商,有些规模巨大,但大多数是初创企业,大家都想在这个蓬勃的产业里分一杯羹。在这个“黄金时代”,不少厂家推出了令人炫目的“黑科技”,技术进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为争夺市场,一些头部企业大幅降低了汽车价格,随后大量同行也跟上了步伐。于是,车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价格却越来越低。

你大概会以为这里描绘的是当下中国的汽车市场。不。我说的是美国,大约100年前的美国。当时的汽车行业“黄金时代”多少跟今天的中国有几分相似。那个年代见证了车企群雄并起,今天家喻户晓的品牌,如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别克都诞生于彼时。那个时代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制造业遗产,比如率先在福特ModelT制造中采用的流水线。当然,更多在“黄金时代”各领风骚的汽车品牌已消亡在历史中,它们的名字后世很少有人记得:帕卡德(Parkard)、斯蒂旁克(Studebaker)、哈德森(Hudson)、纳什(Nash)、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另一个“黄金时代”——电动汽车的“黄金时代”。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3000万辆,远超欧美市场。同样在2023年,中国超过日本,以491万辆的数目,登上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宝座。短短5年前,中国汽车出口量仅为日本的1/4。

“黄金时代”的另一个表征是车企、车型的数量。据工信部一则公告,2022年度中国境内125家企业生产/进口了乘用车。据招银国际的汽车分析师称,2023年现身中国市场的新车型达到创纪录的158款,其中70%以上是电动汽车。汇丰银行的分析师统计,中国在售的电动汽车多达400款。

当然,年代不同、国家不同,时隔百年的中美两个汽车“黄金时代”有诸多差异,但是汽车行业仍有些内在规律,回望上一个“黄金时代”有助于我们审视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

20世纪20年代,随着美国汽车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产业逐步成熟、进化,很多小车企或破产或被兼并。到了二战后,只剩下20多个玩家仍在竞争。这段时期,汽车产业创新迭出,新颖的设计、强劲的引擎逐渐成为美国汽车的标志。汽车产业的繁荣也催生了大量中产阶级家庭和美国郊区的繁荣。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国内外竞争加剧,美国汽车行业加速收购兼并,很多知名品牌退出市场。美国本土的主要汽车厂商只剩下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就在一年前,2023年刚开年由特斯拉打响第一枪的那场价格战。当时,Model3和ModelY分别降价2万—3.6万元和2.9万—4.8万元。消息发出后,特斯拉官网一度被“挤崩”。随后,各家车企纷纷跟进。态势与一年后的今天如出一辙。以至于到了2023年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得不携同国内外16家车企共同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宣告“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但一纸承诺并没有止住价格战。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年电动汽车总体降价约8%。

惨烈竞争下,淘汰赛已经开始,一如当年美国汽车行业“黄金时代”过后。农历新年刚过,高合汽车停工停产的消息就传了出来。更早折戟的还有威马、拜腾、自游家等多个电动汽车品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2023年12月表示,在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未来两年将迎来最激烈的竞争。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观点相似:智能电动车的三年淘汰赛已经开始,将从2023年一直持续到2025年。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能存活的电动汽车企业只有5到10家。有人说,这场决战既分高下,也定生死。

在国内“卷”不动了的车企又把擂台打到了海外。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日前介绍,MG4进入欧洲时定价3万欧元,当时比欧美品牌的竞品价格低1.5万欧元左右。但是这些竞品不断降价与MG4竞争。现在在德国市场上,价差已缩小到1000欧元左右。赵爱民说,更多的竞争来自国内同行,“比如墨西哥市场,基本上都是中国车在那里打。”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总经理助理束学明也有同样的感受:俄罗斯市场已化身“红海”,全部是中国车企在厮杀,白热化程度堪比国内。业内人士透露,在海外市场国内车企互挖销售人员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竞争如此残酷,比亚迪、名爵等品牌在国外市场上的利润率仍然比国内高5至10百分点。

不过这样的高速增长,未来可能难以为继。首先,中国近年来出口的一大目的地是俄罗斯,2023年约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的两成。俄罗斯属于机会市场,因为俄乌战争,西方车企纷纷撤出,给中国车留出空间。一旦俄乌战争局势发生变化,对俄出口也可能发生改变。

此外,2023年10月,另一大出口目的地欧盟启动对中国汽车行业反补贴调查。当前已向中国几家主要出口车企派出调查人员,结果预计将于2024年公布,如若认定中国对车企存在不当补贴,可能会加征反补贴关税。此前法国以碳排放为由,取消了给予中国汽车的购车补贴。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海外出口的难度将增大。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协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认为,单纯的汽车出口贸易经常遇到阻力,易引发贸易摩擦。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汽车大量涌进美国市场,打得美国汽车三大巨头纷纷落败,美国政府即出面干涉,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对美出口。当前中国汽车无法打入美国市场,也是缘于27.5%的高额关税等贸易壁垒。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出现产能过剩,而未来需求增长的空间并不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将增长3%,增幅显著低于上一年的12%。即使是在海外市场,电动汽车也可能供过于求。2024年1月1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发布会上表示,部分地方和企业还存在盲目上马、重复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加以解决。产能如何消化?100年前汽车工业的上一个“黄金时代”能给我们一些参考:当“黄金时代”谢幕,兼并重组将加速,大多数销量不济的小品牌终将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而这些对于汽车产业的壮大、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未必是坏事。

THE END
1.车企价格战:是“生死时速”还是“慢性毒药”?一、价格战为何爆发? 市场竞争激烈:现在的汽车市场,那叫一个 “僧多粥少” 啊!每年汽车产量巨大,可消费者就那么多,市场供大于求。车企们为了能在有限的蛋糕里多切一块,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价就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比如说,特斯拉年初打响价格战第一炮,比亚迪紧随其后,这新能源车的 “战火” 一烧起来,就蔓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6360551355056703
2.新一轮价格战烽火四起:燃油车被逼上绝路?缠斗了一年之久的汽车价格战经历了数次升级,降价2万元、5万元、12万元,汽车厂商们用一个比一个大的数字刺激着消费者的花钱欲望,稳定运行多年的汽车行业规律被不断颠覆,曾经奉为圭臬的体系经验已不再适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般,旧有价格战的终结意味着新一轮价格战的开始,这场游戏的执棋人已不再是去年率先http://www.xzrbw.com/info/1220/360731.htm
3.价格战将如何影响汽车产业?当前汽车市场热点剖析蔚来汽车销售运营助理副总裁浦洋认为,汽车价格战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反应。随着电动车产品力日益提高,不断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价格战就可能成为一种催化剂,加速推动汽车市场“油转电”。中汽协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900万辆,渗透率突破35%,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就是基于上述逻辑。 https://h5.nj.nbtv.cn/news.html?articleId=40007543
4.不打价格战的车企,该如何赢得未来?从对于价格战风潮不跟从的内核稳定,到对于技术路线的坚持、产品细节的执着,再到圈层营销、用户营销的持续推进,长安福特走出了一条不内卷、不慌张、有定力的全新道路。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样的品牌打造模式,则更是为许多厂商在当今汽车环境下破圈打了个样。https://www.eet-china.com/mp/a36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