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形机器人为汽车寻找一个更加智能的大脑,或者自研自产人形机器人?作为当之无愧链主企业的比亚迪,其动态时刻牵动着业内的布局。
▍比亚迪的人形路
2024年11月5日,在比亚迪长沙工厂中,优必选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首次将人形机器人与无人车协同作业应用,展现出比亚迪对人形机器人的拥抱。在该工厂中,无人车承载长距离运输任务,将大宗物料从仓储区输送到生产线附近。而一到最后10米的关键位置,任务便传递给人形机器人完成搬运,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等协同作业的工业场景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协同作业,从中也可以间接看出比亚迪工厂的高自动化率。
其实比亚迪与优必选的合作由来已久渊源极深,此前一直受限于保密条例并未公布。2023年底优必选敲钟港交所时,不少人发现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夏佐全出现在现场。2013年,夏佐全执掌的正轩投资给了优必选800万的天使投资;半年后,夏又个人借款600w帮优必选解决资金困难;2014年底,夏又以个人征信的方式为优必选提供1000w用于企业运营。优必选科技和比亚迪在业务发展上也一直存在潜在的协同效应。优必选的智能云平台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就采用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
有消息称12月比亚迪接纳优必选投放2台人形机器人进行测试替代搬运工人,如果3个月验证通过后,24年比亚迪计划采购500—1000台,优必选计划25年提升到2000台,26年1万台左右,但目前WalkerX的BOM成本约70万元,优必选的目标是未来2年做到40万元以内,售价50万元左右。
但由于优必选WalkerX上半身依然是以谐波减速器为主的旋转执行器,大腿是以行星减速器为主的旋转执行器+连杆,小腿改成以滚珠丝杠为主的线性执行器,全身用了十几个一维力传感器,手腕、脚踝用了宇立六维力传感器,目前国内供应商产能普遍较低,大多是定制定量生产,因此这部分成本短期还没有下行空间。另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智元机器人原先预估2024年发货量为300台左右,其中双足人形机器人发货量为约200台,轮式人形机器人为约100台,但实际量产进度和售价情况都不及预期。比亚迪为此也正在寻找多方人形机器人供应商。
▍更多车企布局人形
与比亚迪类似,当下多个汽车企业希望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以下盘点了几家有人形机器人动态的汽车企业。
(1)赛力斯
在不久前,重庆政府发布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重庆市将创建一批“机器人+”应用场景,并重点发展一批中高端机器人。在重庆的赛力斯有望近水楼台先得月。
(2)奇瑞汽车
今年4月,奇瑞汽车联手AI公司Aimoga共同研发了人形机器人Mornine,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这一合作将奇瑞汽车的汽车制造技术与Aimoga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Mornine是一台具备先进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第一阶段是先进入门店做导购。Mornine能够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交互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策略和语言输出。
Mornine还利用奇瑞丰富的汽车知识,形成了一个汽车专家模型库,该模型涵盖奇瑞所有车型和行业洞察,是一个定制开发的行业级大型模型。Mornine采用了仿生创新设计,有着仿人硅胶面孔和模拟人类面部肌肉动作能力的设计,这种材料旨在提供逼真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提升奇瑞展台的吸睛度,Mornine还集合了电动马达和电池系统,采用了因时机器人的五指灵巧手,这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形象逼真度,还展现机器人技术在模拟自然模式方面的能力,能实现简单的递物品能力,未来有望打开更多应用空间。
(3)小米
小米两年前发布了人形机器人CyberOne。CyberOne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全栈自研完成,身高177CM、体重52KG,是一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小米官方把CyberOne称为“更像人的机器人”,可感知人类情绪,视觉敏锐、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每台大概六、七十万元,尚无法实现量产。
2024年6月4日,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乔迁至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在乔迁仪式上,小米团队宣布,目前正推进旗下人形机器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的分阶段落地,也预示着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One“铁大”正式转向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工业制造路线。2024年6月16日,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亦庄国投)旗下北京屹唐创欣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股东。
(4)小鹏
小鹏在去年的科技日上首次展示了自研的人形机器人PX5。PX5采用“直腿”、大跨步的行走方式,步态更自然,更接近人类。它具备超轻量级类人手臂,仿人灵巧手,单手11个自由度,双指保持力1kg。目前,PX5计划优先在小鹏的工厂和销售场景进行实地应用,通过不断迭代升级,最终提供稳定可靠的价值。同时,小鹏汽车于2024年11月6日举办的2024小鹏AI科技日上,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小鹏Iron,小鹏AI机器人Iron已经在工厂部分岗位上“工作”,即将发布的小鹏P7+部分生产岗位已由机器人操作;明年3月,小鹏工厂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小鹏会让Iron在工厂的其他岗位试运行,未来Iron可能会进入门店,承担与客户交流互动的迎宾工作。
(5)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同样以投资机器人企业的形式布局人形机器人。今年3月,上汽创投参与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智元机器人的A3轮战略融资。上汽金控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尚颀资本今年7月参与通用机器人初创公司逐际动力LimXDynamicsA轮战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