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产业化落地关键

10月25日,2023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在大会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面向网联云控自动驾驶业务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参考架构”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新一代科技与产业变革推动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形成竞争态势。作为信息物理系统的典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在推动产业新一轮历史性转型升级。我国明确提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战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探索汽车、交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车路云一体化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产业化落地的关键。

李克强表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思路是:建立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五大基础平台为载体,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落地。

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核心优势看,智能网联汽车兼容单车智能,同时在不显著增加基础设施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智能驾驶安全、能效等能力,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商业化应用。

常规的道路交通特征是宏观的交通管理、微观的车辆控制很少,所以宏观和微观耦合很少,铁路可以有闭环,但要素是有限的,而在智能网联的条件下,海量要素是复杂的集成,同时也要开放随机接入,形成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需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的协同闭环控制,以及系统升级可以快速迭代。

李克强指出,车路云一体化的产业化落地,兼具信息物理系统和复杂大系统的典型特点和难点,需要从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做工作。当前其实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系统架构,协同机制也不太明确,因此需要全面加强车路云一体化的一致性设计,建立起先进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参考架构,才能为车路云系统的规模化落地,提供架构指导、设计工具和一致标准。在操作层面和系统层面,相当于需要进行总体设计,所以这是一项关键的、基础的工作,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背景。

谈到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参考架构的设计目标,李克强指出,要建立符合中国方案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研发流程,形成全链路数字化闭环的车路云协同设计方法和参考框架,为工程师开展逻辑架构、信息和物理架构等神话设计提供基础。

明确了架构设计的目标,就要用统一的跨领域架构设计方法、统一的跨领域架构设计语言、统一的跨领域架构设计工具,来实现多领域、多学科、不同角色间的设计和开发多层次系统的高效协同,支撑中国汽车交通产业大型复杂系统的研发能力升级,要完成这项工作具有六大任务,包括需求管理、基于MBSE的系统管理方法、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形成可以演变的自身架构和高可用性的标准结果输出。

李克强还指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参考架构有三个特点,构建概念正确、逻辑统一、抽象适中的架构对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落地非常必要。

概念正确,延续理念:在《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白皮书的基础上,清晰准确定义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实现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业务需求,系统、概念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应具备的功能、交互的逻辑与接口。

汽车整车设计跟过去的内容一样,但对象改变了,所以工具和方法论也发生了改变。李克强提出了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参考架构的设计思路,以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方法论和已有研究基础,指导业务参考架构设计为行业提供系统组成、功能定义、接口定义和标准规范指导。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参考架构逐级不断分解细化,得到各层级系统的组成、接口定义、交互关系及关键性能指标。

站在系统整体角度,重新定C-AD等功能义C-ADAS、建立完备需求体系;分解系统需求,定义系统间交互关系、接口、性能指标形成系统级活动图;定义系统内部概念子系统功能,规范系统级接口,功能定义、交互关系、接口等形成系统内部活动图;定义功能模块接口及全部属性。

整个系统设计的流程特点是基于需求功能、逻辑物理,最大的特点是实现虚实结合、平行设计,可以做纵向重构,能够促进系统将来持续改进优化和迭代循环,场景驱动下改变的话又要重新开始,有了这样一个参考架构作为指导,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系统的改进、优化和快速迭代循环。根据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的特点,希望将来做到软件自主可控。

随后,李克强列举了在此设计基础上所做的应用。首先是网联式辅助驾驶。“现在有产业需求称之为基于云控支撑的车联网预测性巡航控制。假设物流车如果能够通过车路云一体化协同设计,节能效果达到5%,一年可以节约2万元,基于强烈的应用背景,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架构进行开发,在车路云一体化下通过参考架构支撑促进工作,某种程度上数字孪生、场景落地、工程应用都有非常好的需求。”

国内有几个典型性的示范环境应用了这套方法,北京的亦庄就是全球首个网联云控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中国方案城市级的网联服务商业化样板,最近在鄂尔多斯的应用也是具有典型性的,能够在复杂系统的指导下进行车路云一体化的合理架构设计,支持示范区各种典型的交通和智能驾驶场景的功能开发,包括实验评价。

李克强最后表示,在《车路云一体化》白皮书支撑下完成参考架构,具有需求功能逻辑物理信息的流程,通过这项架构已经形成一套验证规范,验证大系统的总体效果,识别大系统的优化方法。可以构建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车路云一体化参考架构,真正意义上推动下一阶段车路云一体化大系统的大规模示范和产业化落地。未来要构建系统参考架构,有效协同社会资源,推动示范建设物理空间的一体性,避免浪费,提高效率。需要提高系统架构的一致性,满足系统的可操作性,规范方法与流程,填补标准的空白,推动大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图文: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供)

THE END
1.智改数转网联产业百科“智改”“数转”“网联”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智改”“数转”聚焦硬件智能化改造和软件集成化应用的“叠加”,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网联”则侧重“联动”,打破信息孤岛,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服务企业的高效联接,助力“智改数转”进一步https://www.ahchanye.com/cyxt/38510.html
2.推动“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也作出“要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的明确部署。从一直以来强调“智改数转”到“智改数转网联”,推进新型工业化对“网联”二字“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a09f0be4b07b5b1120be78.html
3.“智能网联”全新智能化教学教具介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汽车正由典型的机械产品逐步演变成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科技产品,呈现出与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新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将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人与车、路、人http://www.baitongkexin.cn/h-nd-62.html
4.车路云一体化加速融合创新智能网联汽车驶入“快车道”人民网武汉10月28日电 (记者栗翘楚)无人公交、远程遥控、自动避障……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交叉领域,正日益成为汽车行业和交通领域的热点,通过智能化的汽车、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城市的无缝连接,人们迎来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 https://m.gmw.cn/2023-10/28/content_1303552623.htm
5.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服务平台上线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服务平台一方面与长沙车联网先导区智能网联云控平台打通,依托产业云多样化的自动化数据生产能力,构建“原始数据-自动化标注-增量数据集”的自动化生产链条,确保数据生产、更新的及时性和鲜活性。 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服务平台将开通V2X车联网API接口,已开通服务车企车辆可在长沙先导区完成网联化改造https://www.csdn.net/article/2020-12-07/110792410
6.9大亮点每一个都具有跨越式的意义!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在路端,建设综合性、多源感知路侧环境为车辆提供网联化信息通信服务,支撑企业开展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测试。 在云端,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物理道路交通向云端虚拟场景的映射,支持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实时推理,以及关键场景的发掘与记录;云控平台,支持车路协同的网联化自动驾驶云端控制;虚拟仿真平台,基于开放道路测试环境1:1http://wenhui.whb.cn/zhuzhan/cs/20200914/370690.html
7.电动化+智能网联时代,汽车芯片产业链的四大趋势从市场规模来看,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影响下,汽车芯片市场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海思在2021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大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约为505亿美元,预计2027年汽车半导体市场总额将接近1000亿美元,2022-2027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而我国作为汽车制造大国,对汽车半导体需求旺盛,预计到2025年将https://www.yoojia.com/ask/17-11442499348471377064.html
8.清华大学李克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离不开这5大基础平台CICV新技术出现以后,要真正进入使用还要从大的生态系统来看,包括非结构道路、高速公路。在复杂系统下,要推进技术发展,光靠过去的技术不够,现在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里面有群体智能、混合智能、大数据智能、多媒体智能,这些方法能够真正支撑复杂系统所需要的全要素网联化感知,包括人车交互行为认知。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757532722&efid=9dLu8spT10HXqB2OWdaqAw
9.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依托智能网联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为复合型技能随着汽车行业进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时代,智能网联方向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体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呈现出车辆与能源、计算机、电子、信息、大数据和交通等诸多领域“跨界”深度交叉融合的特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依靠智能网联产教融合基地,搭建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多专业融合的智http://txs.youth.cn/xw/202312/t20231227_14989710.htm
10.自动驾驶分级L0~L5,你可能赶不上智能网联车的时代了汽车的智能等级(自动化等级),目前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标准来自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的标准。采取L0~L5标准分级方法。 2016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时,技术图中第一次定义了两个大的方向:网联化等级和智能化等级。网联化等级概念是中国首次提出并且给出了明确网联化分级制度。在该技术图中首次明确https://www.jianshu.com/p/52d168390017
11.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趋势将深刻影响人、车、环境的关系,人机交互设计也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要素。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于汽车,汽车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也将满足用户对信息、娱乐、办公、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汽车作为互联网的入口,还包括车载信息娱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091118994207441419
12.将数字智能技术融入水运行业各环节从“网联化”到“智慧化” 数字智能驱动下水运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网联化阶段”“数字化阶段”“智能化阶段”和“智慧化阶段”。 “网联化阶段”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将船舶、港口、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联网和信息共享,提高了行业的效率和协同性,为水运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我国目前最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677086
13.《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有望加速昨日,吉利控股集团发布消息,在保持现有独立公司架构基础上,与沃尔沃合并。双方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最佳合并方案。在保持各自现有独立公司架构、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在汽车新四化(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面深化合作,发挥协同效应,真正实现业务整合的最大价值,强化科技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225182058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