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进入80年代后,由于汽车材料和汽车车身生产工艺的发展,汽车车身不论在结构还是造型方面都有了质的发展。
80年代以来,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车身分类
按受力情况分
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带有独立的刚性车架,其真正的车身通过弹性元件(弹簧或橡胶垫)弹性的和车架相连接。其车身只承受所载人员和行李的重量,而不诸如整车质量、路面冲击等各种除了乘员和行李质量外的所有负荷都有车架承担。
非承载式车身的发动机、变速器和悬架都直接装在车架上,车身弹性和车架连接
各种常用的车架形式
车架一般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U形结构后焊接而成或者直接采用矩形管等型材焊接而成。因为车架是高强度受力件,为保证其刚度,其重量也相当重。为减少车架的重量,同时又能保留车架的优势,近年又出现了副车架,也就是不完整的车架,比如路虎发现3的副车架。车架按结构分有边梁式、中梁式(脊骨式)和综合式。从纵梁形式和结构来分,有周边式、X形车架和梯形车架。其中梯形车架是一般SUV车型经常采用的车架形式。
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点:
非承载式车身的缺点:
1、整车质量大。和承载式车身相比,其不但要有和承载式车身一样该有的车身,还多了一个重量很重的车架。所以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车型整车质量都比较大。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的分解视图
承载式车身的优点:
1、整车质量小。承载式车身相比非承载式车身少了笨重的车架,整车质量可以做的相对较小些。
2、整车重心低。和非承载式车身正好相反,其车身重心可以控制的相对低一些。
承载式车身的重心高度要低的多,同时整车质量也较小
承载式车身的缺点就是整车刚性相对较差。没有了刚性车架,各种冲击载荷的作用都要由车身承担,在恶劣路况下,其车身变形量相对较大。
半承载式车身
半承载式车身是指采用了副车架的车身形式。这种车身结构其实质上就是承载式车身加副车架的车身形式。这种车身结构既具有非承载式车身的刚度,同时又具有承载式车身的舒适性,但相应的,其重量也是介于两者之间。既具有非承载式车身的刚度同时又具有承载式车身的舒适性,但相应的,其重量也是介于两者之间。
采用了半承载式车身的路虎发现4
和承载式车身相比,这种车身带有副车架;而和非承载式车身相比,其并没有采用完整的车架,只是在局部采用了车架,同时,其车身是与副车架刚性连接,而不是非承载式车身的弹性连接。
按车身舱室结构分
汽车内部空间按照功能的不同被分成相互独立的、密闭的空间,这些空间被称之为汽车的厢或舱。而根据每个车拥有的舱的多少,可以将车分为单厢、两厢、两厢半和三厢车四种。
单厢车:单厢车顾名思义就是只有一个舱体,没有独立的发动机舱、乘员舱以及行李舱。此类车的代表车型是老毕加索以及现在常见的面包车。单厢车的外观和其他车型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明显的车头和车尾也就是车屁股,其车头很短,并和整个车身弧线连成一体。毕加索这款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厢车,只是其发动机舱特别短,而且线条又很圆润。真正意义上的单厢车是我们现在国内经常见到的面包车。其没有独立的发动机舱和行李舱,发动机被安装在前排座椅下或汽车中部,而行李舱也和乘员舱形成一体。
在国内最常见的单厢车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包车,其安全性相对较差
出于安全法规考虑,现在的面包车车头都明显加长
为解决这个致命的弊端,单厢车也开始慢慢改变,如现在很多面包增大了前悬长度,有了更明显的车头。甚至某些面包车将其发动机也从乘员舱移到了车头,形成了很短小的发动机舱,而这样的车型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厢车了。
两厢车:两厢车拥有完全独立的发动机舱,但其乘员舱和行李舱是一体结构。这类车在外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屁股”,但有比较明显的车头。
两厢车有独立的发动机舱,但没有突出的车尾
两厢车车身尺寸相对较小,但空间却很大
两厢车在安全性方面和三厢车几乎没什么区别
而在安全性能方面,虽然两厢车没有独立突出的屁股,但前部碰撞安全性能和三厢车型完全一致。而在尾部,虽然其吸能空间没有三厢车型长,但也由于有非完全独立的行李舱,吸能空间也不算太短,对后部安全也没多大影响。
前一种车型很容易和三厢车混调,而后一种这种车型则又被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两厢车型。
三厢车:三厢车是指拥有完全独立的发动机舱、乘员舱和行李舱等舱室结构的车型。这类车型也是国人最为喜欢的一类车型,也是最为普遍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