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安徽工业大学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

物流工程专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考试科目一】:《机械设计基础》

1.1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机构的基本设计理论、简单机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对通用零件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标准零件的选用原则和校核计算方法的掌握等情况,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考试内容

1.机械设计的一般要求和过程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机构的组成,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了解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3.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特点;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判别、演化和应用,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确定性等基本概念。

4.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压力角对尺寸的影响、压力角对凸轮受力情况、效率和自锁的影响及失真等问题)。

5.间歇运动机构

几种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

6.机械的调速和平衡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静平衡与动平衡。

7.螺纹与键联接

螺纹及螺纹联接件的类型、特性、标准、结构、应用及防松方法;了解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的理论与方法;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方法;键连接的类型与结构形式。

8.带传动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普通V带的结构及其标准;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情况、弹性滑动及打滑等基本理论、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了解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9.链传动

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套筒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链轮的结构特点。

10.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各部分几何尺寸的计算;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切齿原理及根切现象;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不同条件下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基本设计原理、设计程序;直齿、斜齿轮的受力分析,各分力的大小计算及方向判断的方法;了解直齿、斜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注意计算公式中各系数、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11.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的几何参数的计算及选择方法;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2.轮系

轮系的分类和功用;轮系传动的应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3.轴

轴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轴的结构设计方法,明确轴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了解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的计算方法。

14.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滚动轴承代号的构成,构成中的“基本代号”的具体含义,能熟练解读滚动轴承代号;轴承寿命、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当量动载荷的基本概念;寿命计算;当量动载荷计算;了解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方法;轴承组合设计、安装和定位。

15.联轴器和离合器

常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常用联轴器的选择。

1.3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绘图题;分析题;计算题

1.4参考书目

王立波、郭桂萍,《机械设计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版。

【考试科目二】:《机械制图》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点、线、面、基本形体、基本形体的截切和相贯、组合体、机件表达方法等投影理论的掌握和理解;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法,掌握螺纹、键、销等标准件的联接画法;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和绘图;了解展开图画法及焊接图的读图;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掌握直线与圆弧连接,圆弧与圆弧连接的画法;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尺寸注法和画图步骤。

2.投影基础

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线上取点和面内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学会判断点是否在线上,判断点、线是否在面内;学会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基本立体

掌握平面立体(底面平行于投影面的棱柱、棱锥)三视图的画法;掌握回转体(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圆锥、球)三视图的画法;熟悉立体表面上取点的基本作图方法;了解简单叠加体的叠加形式及特征;掌握简单叠加体三视图的画图;掌握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的方法。

4.常见立体表面交线

掌握平面立体、回转体截交线的画法;掌握常见的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的相贯线画法;掌握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线画法。

重点掌握棱柱、圆柱截交线的画法和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画法。

重点掌握特殊相贯线(圆柱与圆球、两圆柱等径相贯)的画法。

5.组合体

熟练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在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中的灵活运用;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重点掌握已知组合体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熟悉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6.机件表达方法

了解基本视图的概念及其投影规律;掌握局部视图的形成,了解其标注、配置及画法;掌握斜视图的形成,了解其标注、配置及画法;能辨别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三者之间的区别。

了解各种剖视图的概念及画法;重点掌握常见物体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画法。

了解重合剖面、移出剖面的画法及标注;重点掌握移出剖面的画法及标注。

了解习惯画法、简化画法及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7.标准件和常用件

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及标注;了解螺纹紧固件螺栓、双头螺柱、螺钉、

垫圈、螺母的规定画法及标注;掌握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比例画法。

重点掌握掌握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画法。

掌握键、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及标记;了解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及标记;重点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及其啮合画法。

8.零件图

了解零件图内容及作用;掌握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掌握表面结构(粗糙度)、极限与配合概念及在图样中的标注。

了解零件图中主要尺寸与非主要尺寸的概念、尺寸基准概念;了解合理标注零件尺寸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熟悉常见零件结构的尺寸注法。

重点掌握轴类、盘盖类、支架类零件图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9.装配图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要求、用途;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与特殊画法;掌握装配图的视图选择的原则;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明细栏;了解装配的结构的合理性;掌握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读装配图方法、步骤。

重点掌握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10.读第三角画法视图

了解第三角视图的画法及读图方法。

11.展开图

了解圆柱管和棱柱管的展开图画法;了解圆锥管和棱锥管的展开图画法。

12.焊接图

了解焊缝的图示法及符号;了解焊缝的标注方法;能识读简单的焊接图。

试卷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补线题;作图题;尺寸标注题;读图题。

王其昌、翁民玲、常小芳,《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5版。

【考试科目一】:《电工与电子技术》

本课程考试依据高职高专阶段《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和刘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要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

1.直流电路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常用元件电气特性;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问题。

2.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分析计算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概念和分析。

3.变压器

理解耦合电感的工作原理和电气特性;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能分析含有理想变压器电路。

4.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构造、旋转磁场、转动原理;三相交流电动机机械特性;能分析计算三相交流电动机运转特性;分析、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5.稳压电路分析

半导体二极管特性和电路分析;晶体管特性;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6.放大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基本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及动静态分析;集成放大电路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7.数字电路基础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触发器功能;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8.安全用电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安全用电注意事项;防触电措施;触电的紧急救护。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刘江,王慧丽,张勇,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

【考试科目二】:《新能源汽车技术》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动力电池的类型与工作原理、充电与驱动控制类型与工作原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原理及控制要点,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类型

(2)新能源汽车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3)新能源汽车电力驱动方面的主要结构形式

(4)新能源汽车主要行驶性能指标

(5)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放电、极化等概念;动力电池的分类、性能指标、性能要求

(6)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SOC估计方法;太阳能电池、空气电池、飞轮电池、超级电容器、镍氢电池、钠硫电池的分类、特点。

(7)新能源汽车对驱动电机的要求、驱动电机的种类;直流电动机的分类、构造、工作原理与性能、控制特性;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与运行性能、驱动控制系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分类、结构、特点、控制原理;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开关磁阻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性能、特点、控制原理;轮毂电动机结构、特点、驱动方式。

(8)纯电动汽车的分类、组成与原理、驱动布置、特点和关键技术、动力传动系统参数设计(电动机、传动比、动力电池组、);行驶里程模型、影响因素;电源系统组成、功能;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功能,电量管理、均衡管理、热管理、安全管理、通信系统的原理;能耗经济性指标、能量利用率、能耗的计算与评价。

(9)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组成、特点和关键技术、主要指标;串联、并联、混联电驱动系统的的组成、运行原理、特点、能量管理的策略;动力系统设计原则,发动机、电动机、储能装置、动力分配装置的设计方法,控制方法。

(1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类型、特点、基本要求、关键技术、基本结构与方案;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量控制系统组成、管理策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发动机、辅助动力源、DC-DC变换器、驱动电机)组成、动力电控系统的构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参数及设计。

(11)增程式电动汽车概念、原理、特点,增程器分类,传动系统参数匹配、蓄电池参数匹配、增程器参数匹配设计;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要求、设计。

(12)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充电方法;充电装置的分类、充电模式;充电机的类型、要求;充电接口的要求、形式;不同充电设施的类型。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

李玉忠、李全民编著,《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1版。

【考试科目一】:《电路》

本课程考试依据高职高专阶段《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和赵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基础(第三版)》教材要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自动化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电路及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等基本物理量概念和含义;电阻元件、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其功率;电压源模型、电流源模型;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无源网络的等效化简;基尔霍夫定律列写节点电流和回路电压方程的列写;含受控源二端电路的分析。

2.直流电路分析

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的使用。

3.正弦交流电路

4.谐振与互感电路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概念、发生条件;含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分析;理想变压器两个端口电压、电流关系以及阻抗变换作用及其应用。

5.三相电路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三相电源的联结及线、相电压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的计算。

6.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赵辉,《电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3版。

【考试科目二】:《模拟电子技术》

本课程考试依据高职高专阶段《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和周良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要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通信工程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的单向导电性、PN结反向击穿;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温度特性;二极管电路直流等效模型和微变等效模型、半导体二极管应用以及含半导体二极管的电路分析;稳压二极管的特性以及应用;

2.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双极型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载流子运动;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判定;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射极偏置电路的功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原理、动静态分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特点和动静态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的应用。

3.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基础

差分放大电路构成和作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特点;恒流源类型和作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和功能;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及其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比例运算、加减运算、积分、微分等运算电路的分析和使用。

4.负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的基本概念;正、负反馈的判定;负反馈的四种反馈组态的判定和特点;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计算;利用深度负反馈实现电压(电流)-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5.集成运放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一般电压比较器分析;过零比较器分析;滞回比较器特性及波形整形作用;有源滤波电路特点和工作原理。

6.信号发生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功能;文氏桥正弦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信号频率;LC正弦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振荡频率;矩形波信号产生电路构成和信号周期。

7.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分析硅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限流电阻的大小、输出电压等;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电路构成、工作原理、输出电压;集成三端式稳压器的使用。

周良权,《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5版。

【考试科目一】:《计算机科学导论》

本课程考试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及平台应用,具备基本计算思维并运用现代办公工具熟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新应用和新趋势,掌握运用计算机知识和工具获取问题的解决方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模拟、预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计算机概述: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式和编码,了解信息存储、传输和检索的常用方法。

2.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存储与运算;掌握二、八、十六、十进制间相互换算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掌握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

3.计算机系统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和系统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4.系统软件与操作系统: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主流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Android、iOS等)的特点,掌握常用操作系统软件安装、维护和使用方法。

5.应用软件:理解常用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运用字处理软件进行办公文书、表格、版式设计与内容编辑的技能;掌握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存储、计算、分析、排序、筛选等操作的方法。

6.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典型的拓扑结构和OSI模型和TCP/IP模型;了解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以及常用的网络协议概念和应用(如:ARP、IP、TCP、ICMP、HTTP、FTP、DHCP、DNS等)。掌握Internet协议、地址和域名和常用的上网方式,掌握Internet基础应用。掌握简单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了解常用的网络硬件设备。

7.多媒体技术: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和Web基础知识;了解多媒体的类型和信息表示方法。

8.计算机编程: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与现状;掌握编程基础知识,掌握过程化编程方式、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10.计算机新技术与新应用:了解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概念,了解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技术;了解实现移动网络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了解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

吕云翔、李沛伦,《计算机导论》,电子工业岀版社,2016年,第1版。

【考试科目二】:《C程序设计》

1.熟悉C程序基本结构、开发环境、编辑调试过程、算法基本概念等。

2.数据类型,标识符,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优先级与结合性,表达式,不同类型数据之间运算的转换规则。

3.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的语句分类,基本输入输出函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If语句,switch语句,break语句,分支(选择)结构的嵌套。

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的基本概念,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使用方法,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的使用,循环嵌套的使用。

6.数组

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数组元素的使用,字符串与字符数组操作。

7.函数

8.预处理命令

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和使用方法,文件包含。

9.指针

指针的基本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指针的运算,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字符串指针及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10.结构体与共用体

结构体的概念,结构体类型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使用,结构体数组的使用,共用体的概念,共用体类型的定义,共用体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枚举类型的定义与使用,typedef的使用方法。

11.文件

文件指针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与定位等操作。

试卷题型:题型可以有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阅读程序题;程序设计题等

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五版。

【考试科目一】:《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平衡规律及承载能力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旨在考察学生对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处理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工程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静力学基本知识力、力矩、力偶、荷载、刚体、平衡、约束、二力杆等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及常见约束类型;构件受力图的画法及步骤。

2.平面力学的合成与平衡力系、投影、静定结构等基本概念;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力偶等效定理、力线平移定理;求解平面任意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等的平衡问题;解决工程中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计算单跨梁的支座反力。

3.空间力系与重心

计算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对轴的矩;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物体重心的概念及求解。

4.轴向拉伸和压缩

内力、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用截面法求解轴向拉(压)杆件的内力;轴力图的绘制方法;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5.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胡克定律和剪应力互等定理。

6.扭转

扭转及扭矩的概念;扭矩的符号规定及扭矩图的绘制方法;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变形和刚度计算。

7.截面的几何性质

静矩、形心坐标、惯性矩、惯性积、极惯性矩的概念及计算;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及组合截面惯性矩的计算;转轴定理、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8.梁的内力

弯曲变形、平面弯曲、剪力和弯矩等基本概念;剪力和弯矩的符号规定;截面法计算梁内力;单跨梁剪力图及弯矩图的绘制。

9.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常用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计算及强度条件;梁弯曲强度提高的措施;梁的主应力及强度理论。

10.梁的弯曲变形

弯曲变形的概念;用积分方法分析梁的弯曲变形;梁的刚度计算;梁弯曲刚度提高的措施。

11.组合变形

斜弯曲与偏心压缩的强度计算;截面核心的概念。

12.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及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柔度的概念及计算;压杆的稳定条件及稳定计算;压杆稳定性提高的措施。

孔七一,《工程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年,第五版。

【考试科目二】:《材料力学》

1.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1)了解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

(2)了解内力和应力的概念、杆件的基本变形。

2.轴向拉伸和压缩

(1)理解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2)掌握拉(压)杆的变形与胡克定律;

(3)了解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

3.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了解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概念;

(2)掌握简单几何图形的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计算;

(3)掌握平行移轴公式以及复杂几何图形的惯性矩的计算。

4.弯曲内力

(1)理解平面弯曲、对称弯曲的概念、梁的分类与计算简图;

(2)熟练掌握梁弯曲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画法;

(3)了解叠加法作弯矩图。

5.弯曲应力

(1)熟练掌握纯弯曲时及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

(2)掌握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

6.弯曲变形

(1)掌握用叠加法求解梁的变形;

(2)掌握梁弯曲变形的刚度计算。

7.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理解一点的应力状态、主单元体、主应力、主方向的概念;

(2)熟练掌握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

(3)了解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

(4)了解广义虎克定律;

(5)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掌握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8.组合变形

(1)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

(2)掌握组合变形问题的求解方法及步骤;

(3)掌握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拉弯、压弯组合)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9.压杆稳定

(1)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了解欧拉公式的推导;

(2)理解临界应力总图及其在压杆稳定性计算中的作用;

(3)掌握压杆稳定性条件及计算。

试卷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与作图题等

何芝仙、崔建华等,《材料力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第二版

【考试科目一】:《工程计量与计价》

(1)熟悉工程估价的基本原理,掌握工程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工程造价费用的构成,熟悉工程造价费用计算方法和程序。

(3)熟悉工程定额的编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工程定额的应用。

(4)熟悉投资估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5)熟悉设计概算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6)熟悉施工预算及施工图预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施工预算及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7)熟悉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的基本原理,了解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

(一)绪论

建设项目的分解,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预算的分类和作用,基本建设预算与基本建设程序各阶段的关系。

(二)建筑工程定额计价

预算书的分类及作用、编制内容及步骤,工程量的概念及作用,工程量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建设工程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应用

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建筑工程费用项目构成,建设工程费用定额计价程序,建设工程费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程序,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不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四)土石方工程

土壤及岩石分类,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面宽度计算,场地平整的范围,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应用。

(五)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

垫层种类,垫层工程量计算,基坑和边坡支护工程量计算。

(六)桩基础工程

预制桩的种类,打桩工程量计算,送桩工程量计算,灌注桩基础工程量计算,截桩工程量计算。

(七)砌筑工程

标准砖砌体计算厚度,基础和墙身的划分,大放脚的概念,砌体工程量计算。

(八)钢筋及混凝土工程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定额说明及计算,混凝土构件的分类界限,钢筋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保护层,弯钩长度,锚固长度,钢筋施工图识读。

(九)木结构工程

木屋架的分类,简支檩和连续檁的概念。

(十)屋面及防水工程定额说明

屋面种类,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屋面工程工程量计算,防水工程工程量计算,平面防水,立面防水,屋面排水工程量计算。

(十一)保溫、隔热、防腐工程保温工程工程量计算。

(十二)楼地面装饰工程

找平层概念及做法,整体面层种类,找平层及整体面层的定额说明,找平层、整体面层、块料面层的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

(十三)墙、柱面装饰与隔断、幕墙工程

抹灰层种类及做法,抹灰工程量计算,块料面层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

(十四)天棚工程

抹灰层种类及做法,抹灰工程量计算,天棚龙骨构造做法及工程量计算,天棚饰面工程的构造做法及工程量计算,平面天棚及跌级天棚的划分。

(十五)油漆、涂料及裱糊工程

抹灰面油漆、涂料、基层处理的构造做法。

(十六)构筑物及其他工程

渗井的划分,垫层、路面的划分,厂区道路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

(十七)脚手架工程

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假设方法。

(十八)模板工程

模板搭设方法,现浇混凝土模板定额说明。

(十九)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竣工结算和支付,结算款支付,质保金和最终结清,招标控制价投诉与处理,工程量清单的一般规定。

(二十)工程量计算规范应用

工程量计算,计算综合单价,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试卷题型:单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五种题型。

肖明和等编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四版。

【考试科目二】:《工程项目管理》

2.了解我国现行工程项目决策立项制度;理解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及作用;掌握工程项目决策的概念及原则。

4.了解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一般问题;理解资格审查的类型及其主要内容;标准施工合同文件的组织及解释优先次序;掌握工程项目合同类型及其特点;工程变更、索赔的概念与程序。

6.了解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组织体系、过程体系和对象体系);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的组织;理解设计和施工阶段项目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掌握质量、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及特点;质量管理过程体系、PDCA循环;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与控制的概念;施工质量控制点的含义及设置原则;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7.了解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理解决策、招标和施工阶段投资控制主要环节或内容;掌握投资、工程造价的含义、工程项目投资的概念及其构成;工程估价文件的类型及其区别与作用;工程投资计划的编制方法;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方法。

8.了解工程项目环境评价方法;理解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体系的基本要素;掌握工程项目安全的内涵。

9.了解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方法;理解风险分配的一般原则;掌握风险、风险管理的内涵、风险管理过程、风险分类;风险应对的一般策略及措施。

10.了解工程项目后评价的作用、方法;理解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程序、条件和依据;工程项目投产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概念与作用。

试卷题型: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五种题型。其中,客观题占比30%-40%,主观题占比60%-70%。

银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考试科目一】:《管理学原理》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管理学”中关于管理活动、管理理论、管理环境、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部分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原理及方法的掌握,并能结合实际对管理理论原理加以理解运用分析,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管理概念及内涵特征;管理职能及管理过程;管理者角色及技能;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理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决策与计划

决策的概念及内涵;决策的原则、依据;决策理论(西蒙行为决策理论);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过程;决策方法(包括集体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计划及计划工作的概念、计划的内容;计划的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包括战略环境分析中外部一般环境、行业环境;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

3.组织

4.领导

激励的概念内涵;激励的内容理论(含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X理论和Y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含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沟通及其作用;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别。

5.控制

控制的概念内涵;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管理控制的类型;管理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要求。

6.创新

创新的概念内涵;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

试卷题型:名词解释题;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版。

【考试科目二】:《物流管理概论》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是否达到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要求。以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考察学生掌握物流基础原理和应用方面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

1.现代物流概论

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类型、物流的概念和特点、物流管理的内容与特征、物流标准化的特点、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2.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系统的特征和模式、物流系统优化目标、物流系统的要素。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和目的、物流系统评价的概念和目的、物流系统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3.运输管理

运输的概念和作用、运输管理的原则、各种运输方式的应用和特点、运输合理化的因素、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4.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的概念、仓库的类型、仓储的功能、仓储管理的内容、仓储的业务内容、仓储合理化的概念和标准、库存控制的类型、库存控制的方法。

5.配送管理

配送的概念、要素和特点,配送的类型,配送线路的选择,配送的流程,配送的模式,配送合理化,配送中心的类型、概念和功能,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6.包装管理、装卸搬运管理和流通加工管理

包装的概念、功能、类型、材料,包装的技术和包装的合理化。装卸搬运的概念、类型、特点,装卸搬运的原则和合理化。流通加工的概念、作用、类型,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7.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的概念、类型和特点。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特点与功能。EOS、EDI、条码技术、全球导航系统、RFID、POS。

8.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的概念、类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9.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的概念、特点,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比较。国际化采购、国际化生产、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保税物流的概念、功能。

10.物流成本管理与物流服务管理

物流成本的概念、影响因素、特征、构成。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意义、内容、方法。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服务的概念、物流服务水平的概念。

11.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业务外包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类型、特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和运作模式。物流业务外包的概念、类型、产生背景,物流业务外包矩阵、注意事项、作用、优势、劣势,物流业务外包方式。

12.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冷链物流与共享物流

绿色物流的作用,绿色物流系统的构成和绿色物流的实施。精益物流的概念、实施条件,精益物流的特点、基本框架和策略。冷链物流的特点、优势与劣势,常见的冷链物流的商业模式。共享物流的模式。

13.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一般流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运作模式,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趋势。

试卷题型:单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蔡昭君、范兴兵、陈新鸿,《现代物流管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考试科目】:《管理学原理》

1.管理导论

管理概念及内涵特征;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职能及管理过程;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管理学的科学思维。

2.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流派概况。

3.决策与计划

决策的概念及内涵;决策的分类与特征;决策的功能与任务;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过程;决策与计划。

环境分类;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决策理论(西蒙行为决策理论);决策方法概况。

计划及计划工作的概念;计划的本质与特征;计划的类型与作用;目标管理;PDCA循环。

4.组织

组织及组织工作的概念内涵;组织结构及组织设计概念内涵;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结构的概念含义;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包括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直线权力与参谋权力。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组织文化构成;组织文化的功能作用。

5.领导

激励的概念内涵;人性假设;激励的行为基础理论(含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X理论和Y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含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激励方法。

沟通概念及其作用;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别。

6.控制

控制的概念内涵;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原则;控制的过程。

7.创新

创新的概念内涵;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组织变革与创新。

试卷题型:名词解释题;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陈传明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版。

【考试科目二】:《会计学原理》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职业与管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等情况,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财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总论

会计的意义,会计的对象与任务,会计的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会计职业与管理。

2.账户与复式记账

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3.复式记账的运用

复式记账运用的概述,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的核算,财务成果的核算,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拓展。

4.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的作用,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凭证的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会计凭证的保管。

5.账簿

账簿的意义,账簿的种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对账和结账,记账规则。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的作用,财产清查的种类,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7.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

8.账务处理程序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试卷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业务与计算题

葛军,《会计学原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考试科目二】:《市场营销》

1.基础概念与营销观念(重点)

市场,市场营销,需求及其分类,产品,交换;营销组合及其本质特征;营销观念及其演进。

2.市场营销环境

微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因素;营销环境分析方法。

3.市场营销调研

市场营销调研步骤;市场营销调研方法。

4.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重点)

消费者市场的概念;消费者市场的购买特征;消费者行为过程(购买决策过程);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5.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重点)

市场细分的内涵,消费者市场细分变量(细分标准),市场细分的步骤;目标市场选择依据;市场定位的内涵,影响市场定位的主要因素,市场定位的步骤。

6.市场竞争战略

竞争对手识别(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市场利基(补缺)者)

7.产品策略

产品层次,产品组合,产品组合决策(重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的概念,新产品开发过程;品牌与商标,品牌策略(重点)。

8.价格策略

影响定位的基本因素,定价目标;成本导向定价方法,需求导向定价方法,竞争导向定位方法;常见的定价策略。

9.分销策略

分销渠道,中间商;密集分销,选择性分销,独家分销;分销渠道策略。

10.促销组合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试卷题型: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毕思勇,《市场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五版。

【考试科目一】:《经济学原理》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的掌握等情况,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经济学基础知识

2.供需理论

需求概念;供给概念;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3.弹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4.消费者行为

偏好与效用概念;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条件。

5.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机会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边际成本递增规律;规模报酬。

6.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

市场结构;垄断利润;囚徒困境。

7.收入分配理论

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税收与福利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8.市场失灵

“搭便车”行为;公共地悲剧的形成原因;外部性概念及治理策略;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内涵。

9.宏观经济学概述

各种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概念与区别。

10.国内生产总值

GDP、GNP的概念与区别;GDP的局限性;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11.失业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含义、形成原因及影响;失业概念、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菲利普斯曲线的内涵。

12.开放经济

外汇与汇率概念;购买力平价理论;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

冯瑞,《经济学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版。

【考试科目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⑴系统了解并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创新;⑵掌握以WTO为代表的贸易政策国际协调的主要规则,及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⑶能够准确把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主要条款及其内容;⑷熟悉并掌握商品跨越国界进行交换的具体操作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熟悉和了解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释并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种类

(2)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

(3)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4)国际贸易措施: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措施,鼓励进口措施,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改革

(5)公平贸易救济措施: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特别保障措施

(6)GATT与WTO:GATT概述,WTO概述,多哈回合

(7)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概述,国际服务贸易协议

(8)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国际贸易的交易磋商,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

(9)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商品的品名,商品的品质,商品的数量,商品的包装

(10)国际货物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运输,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大陆桥运输,海运提单,不可转让海洋运单,租船合约提单,多式联运单据,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11)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保险的基本原则,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伦敦保险协会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陆、空、邮货物运输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海运货物保险投保实务,海运货物保险承保实务

(12)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进出口商品作价的基本方法,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13)国际货款的收付:票据,汇付和托收,信用证,信用证种类,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各种支付方式的选用

(14)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与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15)出口合同的履行:备货和落实信用证,报验和申报出口,托运、投保和报关,交单、结汇、核销和退税,出口结汇的主要单据

(16)进口合同的履行:申领进口许可证,开立信用证,运输与投保,审单和付款,报关和纳税,商品检验,进口索赔

(17)国际贸易方式:经销与代理,寄售与展卖,招标、投标与拍卖,期货交易,对销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子商务

试卷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论述题。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THE END
1.课件项目七任务一知识点2智能网联汽车无线通信技术的分类智能网联汽车无线通信技术的分类授课人:陈 强11.模拟无线通信模拟无线通信是将采集的模拟信号直接进行传输。2.数字无线通信数字无线通信是将采集的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后再进行传输的信号只包括0、1数字。1.根据传输信号形式的不同,无线通信可以分为模拟无线通信和数字无线通信。22.根据无线终端状态分类 根据无线终端状态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277537.html
2.车咖●书推荐自动驾驶传感器融合技术原理与应用【车联未来:5G车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在介绍5G车联网总体情况、标准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5G车联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分析了5G车联网如何赋能G端智慧交通、C端智慧出行、B端行业应用及融合业务场景,最后还介绍了5G车联网建设的核心评价指标。本书可作汽车行业、交通行业、信息通信行业、互联网行https://www.eet-china.com/mp/a367657.html
3.ATU随笔记整车网路系统架构之探讨(一)在这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讨各种车用通讯协议的需求差异与重要性,并首先聚焦于 CAN。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 CAN 的技术基础,及其在车辆内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并分析它在整车网路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二、CAN 的发展历程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旨在解决汽车内部电子控制单元(ECU)https://blog.csdn.net/wpgddt/article/details/144367749
4.汽车书汽车书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汽车电工入门到精通PLC数控编程与操作机械制图与识图零基础书籍 武汉育睿萌童文化有限公司 3年 回头率: 10.3% 湖北 武汉市江岸区 ¥5.50 成交36502022年新版驾考宝典书通关全套秘籍汽车驾驶手册宝典教材书籍手册 广州市瑞雅卡通有限公司 6年 回头率: 8.1% 广东 广州市天河区 ¥53.01 成交2本 正https://www.1688.com/chanpin/-C6FBB3B520CAE9.html
5.《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学习指南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融合媒体当当春日喧和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学习指南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融合媒体教材) 【春日喧和 正版】》。最新《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学习指南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融合媒体教材) 【春日喧和 正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07859211.html
6.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是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员单位,是以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及社会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类、科技类出版物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出版社,本门户网站提供企业资讯、出版图书、数字化产品及课程、教学资源信息。http://www.hep.edu.cn/
7.会议通知《智能网联汽车高速车载以太网电缆组件及连接器技术《智能网联汽车 高速车载以太网电缆组件及连接器技术要求》第二次稿审查及讨论。 二、会议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14:30~16:00 三、会议方式 腾讯会议:591-749-931 四、联系方式 周淑彬 13728140417 吴一良 18822951678 欢迎相关企业加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k1MTA1NQ==&mid=2247529738&idx=3&sn=f4c6b7354c505d58ff975b803880d2ce&chksm=fa770e4ddf97142a5bbf3d23b8943d4d120756c35fee6408d33dfde1fdaf92d64d69a874a216&scene=27
8.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及检修(刘春晖)简介,目录书摘第五节汽车对通信网络的要求及应用20 一、汽车多个ECU之间的典型网络布局20 二、汽车对通信网络的要求21 三、车载网络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22 第二章CAN总线传输系统24 第一节CAN总线的工作原理24 一、CAN总线简介24 二、CAN总线系统的组成25 三、CAN总线的数据传输28 https://www.jd.com/hhyx/dcb35399f40514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