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配置管理交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配置管理交付系统,属于车辆配置管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产品信息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化、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交货周期缩短和定货批量减少等,在汽车销售终端市场,购车用户对于配置选装的需求越来越明确,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尤为突出。

2、传统的汽车整车厂只需管理好产品前期给出的单纯车型配置明细数据,已无法满足对客户选装包的快速响应,对后端的成本计算及制造明细等数据势必会造成影响或滞后。

3、通过配置管理驱动研发bom(billofmaterials,物料清单)数据快速进行订单转化下发是目前主流解决方案,将所有车型信息配置化管理,在预先设定的可生产范围内,根据实际所需配置要求,从系统众多配置中选择生成订单。然而该方案并未考虑选配信息中包含客户添加或备注的标配以外的特殊配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配置管理交付系统,能够同时考虑客户标配选配和特配选配问题,综合提高车辆产品生产交付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辆配置管理交付系统,包括:

4、选配模块:用于基于预构建的全局配置库和车辆产品配置规则提供标配配置,并在预构建的全局配置库和车辆产品配置规则以外提供特配配置;以及用于获取客户选取的标配配置或特配配置,生成销售订单;

5、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销售订单生成单一车型配置信息;

6、交付模块:用于根据单一车型配置信息生成生产指令并下发至生产线进行生产交付。

7、进一步的,构建全局配置库和车辆产品配置规则包括:

8、基于预构建的车辆产品资源型谱和车辆产品划分,构建全局配置库;

9、基于全局配置库,构建车辆产品配置规则。

10、进一步的,构建车辆产品资源型谱包括:

11、按照车辆产品线划分第一层级;

12、基于第一层级,按照车辆产品平台划分第二层级;

13、基于第二层级,按照车辆产品参数划分第三层级;

14、基于第三层级,按照车辆产品适用工况、车辆产品应用市场、车辆产品使用环境划分第四层级;

15、由第一层级、第二层级、第三层级、第四层级构成车辆产品资源型谱。

16、进一步的,按照车辆产品线划分,所述车辆产品资源型谱的第一层级包括传统燃料重型卡车、新能源重型卡车、轻型卡车;

17、按照车辆产品平台划分,所述车辆产品资源型谱的第二层级包括半挂牵引车、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载货车、燃油物流车、新能源物流车、专用作业车;

18、按照车辆产品参数划分,所述车辆产品资源型谱的第三层级包括驱动形式、轴距、驾驶室宽度、驾驶室长度、驾驶室底板高度;

19、按照车辆产品适用工况划分,所述车辆产品资源型谱的第四层级包括轻量化、标载、复合、重载、超重载;

20、按照车辆产品应用市场划分,所述车辆产品资源型谱的第四层级包括煤炭运输、木材运输、长途货运、短途接驳、运输干线物流;

21、按照车辆产品使用环境划分,所述车辆产品资源型谱的第四层级包括独立暖风系统、双腔油箱、发动机进气加热系统、低温电瓶。

22、进一步的,基于车辆产品划分包括:

23、按照车辆产品位置分区和功能关系,将车辆产品划分为不同部分;

24、按照车辆产品系统,将车辆产品每个部分划分为不同系统;

25、按照客户需求和配置规划,将车辆产品每个系统划分为不同配置模块。

26、进一步的,车辆产品各部分包括整车部分、发动机部分、供给部分、排气部分、冷却部分、离合器部分、变速器部分、传动轴部分、车桥部分、悬架部分、轮胎部分、前轴及转向部分、制动部分、驾驶室控制器部分、底盘控制器部分、驾驶室电器部分、底盘电器部分、驾驶室线束部分、底盘线束部分、驾驶室空调部分、底盘空调部分、车身部分。

27、进一步的,基于预构建的车辆产品资源型谱和车辆产品划分,构建全局配置库包括:

28、基于车辆产品资源型谱中各层级和车辆产品划分中各配置模块,设置配置项和配置值;

29、由配置项和配置值构成全局配置库;

30、其中,所述全局配置库中包括变型配置和选项配置;所述变型配置中各配置项必须选择一个配置值且只能选择一个配置值;所述选项配置中各配置项能够选择任意配置值或不选择任何配置值。

31、进一步的,基于全局配置库,构建车辆产品配置规则包括:

32、基于全局配置库中各配置项和配置值对其他配置项和配置值的约束关系,构建驱动条件;

33、基于受驱动条件影响的配置项和配置值,构建约束条件;

34、基于驱动条件和约束条件,构建车辆产品配置规则;

35、其中,所述车辆产品配置规则包括可选、默认、选定、禁用。

36、进一步的,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37、判定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销售订单进行判定,若所述销售订单包含特配配置,则生成特配判定结果,否则,生成标配判定结果;

38、研发设计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配判定结果,对所述特配配置进行有效性判定,并计算单一车型重量和成本,若所述特配配置有效,且所述单一车型重量和成本符合预设阈值,则生成研发设计物料清单,否则,向所述选配模块反馈特配无效信息;

39、工艺设计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研发设计物料清单生成工艺设计物料清单;

40、单一车型配置信息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艺设计物料清单生成单一车型配置信息,或直接根据所述标配判定结果生成单一车型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单一车型配置信息向所述选配模块反馈单一车型定价。

41、进一步的,对所述特配配置进行有效性判定包括:

42、基于预设有效性逻辑关系,对所述特配配置进行有效性判定;

43、其中,所述有效性逻辑关系是基于全局配置库中各配置项所对应的配置值与车辆产品划分中各配置模块所对应的配置要求的关联关系构建的;若一个配置值必须满足各配置要求才生效,则该配置值与各配置要求的有效性逻辑关系为与;若一个配置值仅需满足各配置要求中一个配置要求就生效,则该配置值与各配置要求的有效性逻辑关系为或;若一个配置值在满足一个配置要求时不生效,则该配置值与该配置要求的有效性逻辑关系为非。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5、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配置管理交付系统,基于配置管理实现从客户选配到车辆产品生产交付的全流程贯通,选配模块基于全局配置库和车辆产品配置规则提供标配配置,并在全局配置库和车辆产品配置规则以外提供特配配置,同时考虑客户标配选配和特配选配问题,能够综合提高车辆产品生产交付效率。

46、管理模块通过判定子模块判定销售订单是否包含特配配置,若销售订单包含特配配置,则通过研发设计子模块对特配配置进行有效性判定以及单一车型重量和成本计算,对于特配配置有效且单一车型重量和成本符合预设阈值的销售订单开展研发设计,并生成研发设计物料清单,再由工艺设计子模块根据研发设计物料清单生成工艺设计物料清单,通过单一车型配置信息生成子模块根据工艺设计物料清单生成单一车型配置信息;若销售订单不包含特配配置,则直接通过单一车型配置信息生成子模块直接生成单一车型配置信息;此外,单一车型配置信息生成子模块还能够根据单一车型配置信息向选配模块反馈单一车型定价,由选配模块向客户反馈单一车型定价;若特配配置无效,研发设计子模块还能够向选配模块反馈特配无效信息,由选配模块向客户反馈特配无效信息。

47、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配置管理交付系统,物料清单数据不落地,研发设计与生产交付数据解耦,能够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基于配置管理,能够在研发设计过程中控制单一车型重量和成本。

THE END
1.车联网基础知识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缩短,1 条流水线只能生产 1 款车型的缺点逐 渐暴露,各大车企开始引入平台化生产。汽车平台在开发生产车型过程中,共享发动机技术、底盘技术等核心技术,部分标准化零部件在不同车型中通用,车身设计中使用相似的底盘、轴距等,使得同一平台能够开发生产同一级别的大部分车型。 https://blog.csdn.net/2401_88326437/article/details/144290855
2.单芯片舱驾&舱控跨域融合技术方案多模态的交互体验,已经成为了智能汽车产业全新的竞争核心。同时在降本的大背景之下,舱驾融合不仅是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主机厂实现智能化普及和降本的主要路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拥有开发舱驾&舱控跨域融合的综合技术能力,通过跨域、跨功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加流畅的智驾体验,详情可关注GRCC_Auto。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96696998/
3.深蓝汽车申请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等专利,可针对多个目标控制金融界2024年12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介质”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08873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及介质。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用于根据需要操作的通信接口信号及网络连接系统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6332476332507667
4.汽车网关程序架构汽车网关的定义汽车网关(Automotive Gateway) 可以简单形象地理解为翻译官,作为整车网络的数据交互枢纽,是整车电子电气构架中的核心部件,使数据在车辆内部的多个网络(CAN、LIN、MOST、FlexRay等) 中安全可靠得进行传输是其核心功能。网关作为汽车网络系统的核心控制装置,负责协调不同结构特征的CAN总线网络和其他数据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https://blog.51cto.com/u_16099176/9086919
5.汽车CAN总线12篇(全文)1 汽车网络总线开发流程 CAN总线技术在车身的广泛应用, 使人们更加关注CAN总线的整体开发流程。车身CAN总线网络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系统整体设计和具体实现方法。系统整体网络设计包括了所有要遵循的设计方法。使用网络拓扑形式的设计方法时, 首先要分析CAN总线的系统功能要求、整体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制订符合CAN总线要求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k1a8ki8.html
6.MCAL中Link文件解析以及代码变量定位方法详解——英飞凌开发者网关: 针对该应用,英飞凌打造了车规级的网关评估板,适合一系列汽车和CAV应用。对于网关,传感器融合,及远程信息处理等系统,该评估板助力客户将纸上的设计快速转化为实际项目,快速实现原型设计,降低R&D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电机控制: 针对该应用,英飞凌推出了AURIX ? TC387评估板,以及配合AURIX?开发套件的扩展https://www.infineon-autoeco.com/BBS/Detail/63337
7.电动汽车充电网关控制器开发由图6中可见,所开发的充电网关控制器能够在国家标准充电桩与北美标准电动车控制器之间建立有效的通信联系。该网关控制器按照国家标准流程和充电桩之间进行握手、通讯,按照北美标准流程和车辆控制器进行握手、通讯,通过协议转换有效实现了国家标准充电桩对其他标准电动车的快速充电功能。 https://eri.usst.edu.cn/html/2018/3/20180307.htm
8.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整车控制器(VCU)——是怎样工作的应用层软件开发流程多为V字形开发流程。 V字形开发流程 V模式开发,其理念就是通过协同合作,使得软件设计达到高效与高质兼得的目的。模型的水平方向,强调验证的及时性和适用性。通用的经验,在“V”字的最下面,比较基础的工作,采用白盒测试,越往上,系统越复杂,倾向于向黑盒测试过度。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716743601666367727.html
9.北京节能环保中心16、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在做好钢铁产业内部循环的基础上,发展钢铁与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间的横向、纵向物流和能流的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17、高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 九、有色金属 1、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紧缺资源的深部及难采矿床开采 http://www.bjbeec.cn/zhcfg/5453.jhtml
10.测试开发实践:网关路由功能及测试测试行业动态测试开发实践:网关路由功能及测试 当前,车内通信技术越来越复杂,协议类型更加多样,不同总线及协议间的转换和路由也更为复杂,网关作为通信枢纽的载体,其测试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本 当前,车内通信技术越来越复杂,协议类型更加多样,不同总线及协议间的转换和路由也更为复杂,网关作为通信枢纽的载体,其测试的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09116.html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极、内串石墨化炉开发与生产,环保均质化凉料设备开发与生产应 用 7、焦炉、高炉、热风炉用长寿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生产工艺; 精炼钢用低碳、无碳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高效连铸用功能环保性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 128、钢铁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技术 9、利用钢铁生产设备处理社会废弃物(不含危险废物) https://www.cnjx.gov.cn/News/show/1241848.html
12.SOA开发流程ETH系统设计流程 在以太网项目落地或 SOA 设计开发前,大量的 OEM 厂家最先是从预研先开始的,首先以太网的相关设计流程要求相关的工程师建立一定的知识储备,先去实现一些规范体系的建设。 如上图所示,规范体系建设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协议需求类规范 全局规划类规范 https://www.eet-china.com/mp/a240613.html
13.如何开发Zigbee网关?Zigbee无线模组网关开发流程Zigbee无线模组网关开发流程 开发Zigbee网关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性价比。虽然Zigbee是一种特别适用于智能家居的强大通信协议,但它需要Zigbee网关以控制和监控设备。Zigbee网关将Zigbee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可以从任何地方监视和控制设备。 本文讨论了如何自己动手开发Zigbee网关。阐述了选择必要的硬件组件、设置操作系统、https://www.hzdusun.com/h-nd-372.html
14.智能座舱架构与功能开发流程详解智能座舱开发流程涉及利用新场景、场景库进行场景定义;利用HMI设计工具进行UI/UE设计(包含界面及交互逻辑设计);利用HMI 框架构建工具搭建整个交互设计平台;由开发人员基于搭建的交互设计平台进行软硬件开发;测试人员深入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进行阶段性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测试结果部署于车端进行搭载。整个过程由开发设计人员进https://www.51fusa.com/client/information/informationdetail/id/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