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智能网联汽车运动控制技术.pptx

页第5章智能网联汽车运动控制技术5.1汽车线控转向技术5.2汽车线控制动技术5.3汽车线控油门技术5.4汽车运动控制技术

第2

页第5章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

第3

页5.1汽车线控转向技术—定义线控技术就是将传统的汽车机械操纵系统变成通过高速容错通信总线与高性能CPU相连的电气系统。目前的线控技术包括线控换档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线控悬架系统、线控油门系统及线控转向系统。在自动驾驶汽车上,智能感知单元通过线束将指令传递给转向或制动系统来实现车辆的操控,因此,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是最为关键的技术。无论是哪类线控技术,目标都很明确,为了使汽车结构更简单,质量更轻,制造更方便,运行更高效。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线控将是一种标配性技术。

第4

页5.1.1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定义线控转向就是把依靠转向管柱连接转向机构来实现转向的传统方式,转换成为通过传感器检测转向盘角度信号,并通过电脑控制伺服电机来实现驱动转向的转向系统。驾驶员对转向盘的操作仅仅只是在驱动一个转角传感器,并由转向盘电机提供转动阻尼和回馈,转向盘与前轴转向机构之间没有任何刚性连接

第5

页5.1.2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特点(1)线控转向系统采用电子控制单元实现对汽车转向的控制,理论上可以自由设计转向系的角传递特性和力传递特性,具有传统转向系统不可比拟的性能特点。(2)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线控转向系统不受传统转向系统设计方式的限制,可以设计出符合人们期望的理想传动比。线控转向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前轮转角和汽车响应情况,并根据控制策略,主动做出补偿操作,提高了汽车操纵稳定性。

第6

页5.1.2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特点(3)优化驾驶路感。线控转向系统可以筛选掉路面颠簸等不利的干扰因素,提取出最能够反映汽车实际行驶状态和路面信息的因素,作为路感模拟的依据,并考虑到驾驶员的习惯,由主控制器控制路感电机产生良好的路感,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4)节省空间,提高被动安全性。机械部件的减少,增加了驾驶员的活动空间,并方便了车内布置的设计;降低了转向系统强度,使其在碰撞中更易变形,在汽车发生事故时,减少了转向系统对驾驶员的伤害。

第7

第8

页5.1.3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组成由转向盘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转向执行模块组成

第9

页5.1.3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组成

第10

页5.1.4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原理

第11

第12

页5.2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发展历程

第13

页5.2.1

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定义如果制动踏板仅仅只连接一个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踏板与制动系统之间没有任何刚性连接或液压连接的,都可以视为线控制动

第14

页5.2.1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定义线控制动是自动驾驶汽车“控制执行层”中最关键的,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由于技术发展程度的局限,目前出现了两种形式的线控制动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

第15

页5.2.2

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特点(1)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踏板与制动执行机构解耦,可以降低部件的复杂性,减少液压与机械控制装置,减少杠杆、轴承等金属连接件,减轻质量,降低油耗和制造成本。(2)线控制动系统具有精确的制动力调节能力,是电动汽车摩擦与回馈耦合制动系统的理想选择。(3)基于线控制动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更高品质的ABS/ESC/EPB等高级安全功能控制,而且可以满足先进汽车智能系统对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自动泊车、自动无人驾驶等的要求。

第16

第17

页5.2.2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特点EMB具有以下缺点。(1)无液压备用制动系统,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包括稳定的电源系统、更高的总线通信容错能力和电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2)制动力不足。因轮毂处布置体积决定制动电机不可能太大,需开发配备较高电压(42V)系统提高电机功率。(3)工作环境恶劣,特别是高温。因部件振动高,且制动温度达几百度,制约现有EMB零部件的设计。

第18

页5.2.3

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原理线控制动系统将原有的制动踏板用一个模拟发生器替代,用以接受驾驶员的制动意图,产生、传递制动信号给控制和执行机构,并根据一定的算法模拟反馈给驾驶员

第19

页5.2.3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原理典型的EHB系统由制动踏板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执行器机构(液压泵、备用阀和制动器)等组成

第20

页5.2.3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原理在EMB系统中,所有的液压装置,包括主缸、液压管路、助力装置等均被电子机械系统替代,液压盘和鼓式制动器的调节器也被电机驱动装置取代,是名副其实的线控制动系统

第21

页5.2.4

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产品德国博世公司于2013年正式推出线控制动产品iBooster,是典型的直接型EHB,大众目前所有新能源车均使用iBooster

第22

页5.2.4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产品它采用齿轮-梯形丝杠减速增扭机构,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制动总泵活塞的平动,建立制动压力。

第23

页5.2.4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产品针对L3和L4级自动驾驶设计了一套线控制动系统,IPB,就是iBooster和ESP合二为一,体积大大缩小,重量也降低不少,最重要是相对iBooster成本大大降低。

第24

页5.2.4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产品德国大陆集团的线控制动系统MKC1可实现100%的制动能量回收

第25

页5.2.4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产品采埃孚的集成式制动控制系统(IBC)将全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和再生系统功能集成于单个一体化单元中,这是一款能够实现无真空支持的助力制动系统

第26

页5.3汽车线控油门技术——定义线控油门通过用线束(导线)来代替拉索或者拉杆,在节气门那边装一只微型电动机,用电动机来驱动节气门开度。

第27

页5.3.2汽车线控油门的特点(1)舒适性和经济性好。线控油门可根据驾驶员踩下踏板的动作幅度判断驾驶员意图,综合车况精确合理控制节气门开度,以实现不同负荷和工况下发动机的空燃比都能接近于最佳理论状态——14.7:1,使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同时达到最佳状态。(2)稳定性高且不易熄火。线控油门系统在收到踏板信号后会进行分析判断再给节气门执行单元发送合适指令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第28

页5.3.2汽车线控油门的特点(1)工作原理相对较为复杂,成本提高。(2)有延迟效果,没有机械油门反应快。在装有线控油门系统的汽车中,驾驶员不能直接控制节气门开度也就无法直接控制发动机动力大小,而是经由ECU分析给出汽车舒适性较好、较为省油的节气门控制指令,所以相对于直接控制式的机械油门会有稍许延迟感。(3)可靠性不如机械油门好。

第29

页5.3.3

汽车线控油门的组成与原理

第30

页5.3.3汽车线控油门的组成与原理

“单踏板”就是一种集成了加速和制动功能的踏板,以控制车辆的加、减速。

“单踏板驾驶模式”并不是只有一个踏板,其踏板系统由一个“主踏板”和一个“辅助减速踏板”组成,其中“主踏板”可以实现的加减速能力,可以满足日常的大部分车辆操作;“辅助减速踏板”是在“主踏板”制动减速度不能满足驾驶员意图时的紧急制动踏板。

第31

第32

页5.3.3汽车线控油门的组成与原理5.4汽车运动控制技术2022/11/295.4.1汽车运动学模型2022/11/295.4.1汽车运动学模型2022/11/295.4.2汽车动力学模型2022/11/295.4.2汽车动力学模型2022/11/295.4.2汽车动力学模型2022/11/295.4.2汽车动力学模型2022/11/295.4.2汽车动力学模型2022/11/295.4.2汽车动力学模型2022/11/295.4.2汽车动力学模型2022/11/295.4.3汽车运动控制模块2022/11/295.4.3汽车运动控制模块2022/11/295.4.3汽车运动控制模块2022/11/295.4.4汽车运动控制仿真2022/11/295.4.4汽车运动控制仿真2022/11/295.4.4汽车运动控制仿真2022/11/295.4.4汽车运动控制仿真2022/11/295.4.4汽车运动控制仿真2022/11/295.4.4汽车运动控制仿真2022/11/29

THE END
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行人之间的智能交互,从而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改善驾驶体验的一种技术。 2. 技术组成 感知技术:通过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http://mip.qun007.com/post/15508.html
2.车的智能化:未来出行的智慧伴侣智能汽车的产业链涵盖了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智能网联技术以及新能源整车和充换电等相关配套服务。在这些方面,我国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首先,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不断刷新纪录,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我国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也取得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295771640500224
3.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引领智能交通革命摘要: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种引领未来交通革命的技术创新,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将为智能交通系统带来重大变革。本文将从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智能交通革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展望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汽车、交通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https://www.qxwz.com/zixun/370642044
4.车联网基础知识BNA架构:BNA架构由车身平台,动力平台、电子系统、生态系统等组成。其中车身就有BSP、BMP和BLP三个,分别对应小型、中型和大型车三种级别。 DM-p 和DM-i动力平台:动力平台有燃油、插混、纯电三种路线,其中插混车型由DM系列负责,既有主打动力性的DM-p平台,也有主打经济性的DM-i平台。 https://blog.csdn.net/2401_88326437/article/details/144290855
5.智能网联汽车是什么?答: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驾驶l1到l5的定义如下:1、L1级自动驾驶:最初级的自动驾驶,由驾驶员https://www.ahxx.gov.cn/public/37/160646491.html
6.智能网联汽车由什么组成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由什么组成的最新汽车资讯,智能网联汽车由什么组成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30196416.html
7.智能网联汽车有哪三个系统组成车友交流智能网联汽车有哪三个系统组成 小甘大人 宝马1系车主·车龄4年关注 丰田皇冠Sedan实车现身,还挺不错的~ 皇冠Sedan还将采用纵置后驱布局,动力上搭载2.5L油电混合系统。方正的车头上配备“大嘴”式梯形进气格栅,内部辅以直瀑式镀铬饰条点缀,给人感觉相当有气场。而狭长且犀利的“四眼”式大灯组通过一条LED灯带相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866914
8.第19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教案全套 第1--9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智能网联汽车的操作系统与应用平台简介.docx,《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教案 课题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 授课对象 专业: 智能网联 年级: 班级: 授课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举例 课时 5 授课地点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23/6020011151010040.shtm
9.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第3部分:路云数据交互规范云控基础平台由边缘云、区域云与中心云三级云组成,形成逻辑协同、物理分散的云计算中心。云控基础平台以车辆、道路、环境等实时动态数据为核心,结合支撑云控应用的已有交通相关系统与设施的数据,为智能网联汽车与产业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标准化共性基础服务。 3.2 客户端 client https://blog.51cto.com/lovebetterworld/5816231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9期(总期138期)在线培训课程为顺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回购、增持的制度包容性和实施便利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回归,沪深交易所从四个方面对回购、增持规则进行了优化、修订,主要体现为"三放宽"与"一明确"。 一是放宽上市公司回购条件。将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回购触发条件之一,由"连续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61.html
11.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二&项目三小测6. 智能网联汽车的“三横”指的是哪3个关键技术领域___、___、___?7. 智能网联汽车的“两纵”指的是?___、___ 8. 下列技术中,属于基础支撑技术的是? V2X通信技术高精度定位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环境感知技术 9. 车载操作系统( AOS )是管理和控制车载硬件与车载软件资源的程序系统,任何上层软件,HMI(https://www.wjx.cn/xz/96998816.aspx
12.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发展报告(2021)系列十一:云管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防护不只是单指保障车辆本身的信息安全,而是一个由于包含了通讯、云平台和外部的新兴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性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同时这种安全预警也需要长期地进行,需要定期地对整个生态系统做好安全性的检测,以便于发现潜在的危害性。因此,智能互联网汽车的信息安全总体架构可以依据国际普遍采用的"云https://www.eefocus.com/article/519579.html
13.专题·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创建“端管云”的全流程车联网态势随着互联网、5G 网络和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2X)等科技的兴起,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主流趋势和方向。智能网联汽车通过互联网、以太网、V2X 技术将人、道路、云、App 之间构成了复杂的车联网,而车联网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必然也会面临各种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和风险。为有效应对车联网安全风险,需构建一个具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39851
14.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本身具备自主的环境感知能力。此外,它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车联网体系的一个结点,通过车载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互联网等之间的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 (一) 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架构 智能网联汽车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模式识别、通信网络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一个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24/09/17689625_6736839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