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该系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识别并分类潜在的网络入侵行为。

我们将介绍网络入侵检测的需求背景和当前技术趋势,并概述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以及深度学习技术的优势。

将详细阐述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构建、检测与分类以及结果可视化等部分。

我们将探讨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在入侵检测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不同模型的优缺点。

随着入侵检测系统的广泛应用,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开发者希望通过测试和评估发现产品中的不足,用户希望测试和评估来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产品。

1引言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各种各样的IDS也越来越多。

那么IDS能发现入侵行为吗?IDS是否达到了开发者的设计目标?什么样的IDS才是用户需要的性能优良的IDS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都要对IDS进行测试和评估。

和其他产品一样,当IDS发展和应用到一定程度以后,对IDS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要求也就提上日程表。

各方都希望有方便的工具,合理的方法对IDS进行科学。

公正并且可信地测试和评估。

对于IDS的研制和开发者来说,对各种IDS进行经常性的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和系统存在的不足,从而将讲究重点放在那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上,减少系统的不足,提高系统的性能;而对于IDS的使用者来说,由于他们对IDS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所以也希望通过评估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避免各IDS产品宣传的误导。

IDS的用户对测试评估的要求尤为迫切,因为大多数用户对IDS本身了解得可能并不是很深入,他们希望有专家的评测结果作为自己选择IDS的依据。

通过测试评估,可更好地认识理解IDS的处理方法、所需资源及环境;建立比较IDS的基准;领会各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

入侵检测技术IntrusionDetectionTechnology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0(其中: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TCP/IP,Internet安全适用专业:信息安全教材:自编讲义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相比于静态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起源于传统的系统审计技术基础上的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主动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的目的是检测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事件,其主要功能包括:(1)提供事件记录流的信息源;(2)发现入侵迹象的分析引擎;(3)基于分析引擎结果的响应。

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是入侵检测常用的方法,前者使用模式匹配技术,检测与已知攻击相匹配的活动模式或与安全策略相冲突的事件,后者则使用统计技术检测不经常发生的事件。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安全问题的日显重要,入侵检测系统的事件检测、攻击识别以及自动反应与响应能力等已使其成为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的基本任务:1.了解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及最新动态;2.掌握入侵检测的原理及系统构成;3.掌握入侵检测的常用方法与技术;4.了解提高入侵检测率对不同用户的要求。

2.信息安全目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可追溯性、可控制性。

3.信息安全威胁:病毒、木马、蠕虫、间谍软件、钓鱼攻击、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数据泄露、权限滥用等。

4.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加密技术、安全认证、安全协议、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等。

5.信息安全策略与标准:制定安全策略、安全政策、安全程序、安全标准、安全基线等。

6.信息安全管理和组织: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审计与评估、安全事件处理与应急响应等。

二、网络攻防技术1.网络攻防概念:网络攻防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和防御的一系列技术。

2.网络攻击方法:密码攻击、口令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漏洞攻击、钓鱼攻击、社交工程攻击、网络嗅探、中间人攻击等。

3.网络防御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防火墙、安全扫描、安全审计、安全策略、安全协议、安全漏洞修复、安全防护软件等。

4.网络攻防工具:黑客工具、渗透测试工具、安全评估工具、漏洞扫描工具、攻击模拟工具等。

5.网络攻防实践:网络安全实验、攻防演练、实战竞赛、安全实验室建设等。

6.网络攻防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网络攻防中的应用、网络安全自动化、安全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安全、移动安全等。

三、中学生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技术教育1.教育目标:提高中学生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网络安全技能,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教育内容: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网络攻防技术原理、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攻防实践等。

3.教育方法: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攻防演练、竞赛活动等。

4.教育资源:教材、网络课程、课件、实验设备、安全实验室等。

5.教育评价: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竞赛成绩、安全防护能力评估等。

信息安全管理练习题-2014判断题:1.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中,安全策略是核心,对事先保护、事发检测和响应、事后恢复起到了统一指导作用。

2.一旦发现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信息系统所有者应当在2天内迅速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的取证和调查。

A.通信保密阶段B.加密机阶段C.信息安全阶段D.安全保障阶段2.信息安全阶段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三个基本属性,下列(C)不属于这三个基本属性。

A。

保密性B.完整性C。

不可否认性D.可用性3。

下面所列的(A)安全机制不属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事先保护环节。

A.杀毒软件B.数字证书认证C.防火墙D.数据库加密4。

《信息安全国家学说》是(C)的信息安全基本纲领性文件。

A.法国B.美国C.俄罗斯D。

英国注:美国在2003年公布了《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

5.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D)。

A.技术B。

策略C.管理制度D。

人6。

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权威的标准是(B)。

ISO15408B.ISO17799/ISO27001(英)C.ISO9001D.ISO14001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A)第147号发布的.A.国务院令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令C。

公安部令D.国家安全部令8。

3.2015.8-2015.12编写标准初稿,在工作组内征求意见,根据组内意见进行修改。

4.2016年1月,向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崔书昆老师和王立福老师、石化盈科等行业用户、和利时等工业控制设备制造商、公安3所等科研院所、长城网际等安全厂商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多次修改。

5.2016年1月,标准编制组召开研讨会,根据专家在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6.2016年5月,标准编制组在“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标准和技术专题研讨会”介绍了标准草案,听取了来自轨交、石化、电力、冶金、制造业、汽车等行业专家对标准草案的意见并根据专家在会上和会后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7.2016年6月,标准编制组召开专题研讨会介绍了标准草案,并根据专家在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8.2016年10月,标准编制组在信安标委第2次会议周上介绍了标准草案,并根据专家在会前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2.特洛伊木马不仅破坏信息的保密性,也破坏了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重点掌握那些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策略、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等安全技术。

2.制定网络安全策略主要考虑那些内容?网络硬件物理安全、网络连接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服务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责任和网络用户安全责任等。

第4页共6页3.分别说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交换网络环境和非军事区的部署方法。

Array(1)交换网络环境部署交换网络转换成共享网络;网络传感器监听端口接到交换机镜像端口;使用TAP专用网络监视设备;(2)非军事区部署在非军事区入口部署网络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非军事区与Internet和内部网之间的所有网络流量,在防火墙内部端口部署网络传感器,则可以实时监测Internet与内部网之间的所有网络流量。

4.某高校拟与银行合作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工程实现校园内的各种身份认证和金融消费功能。

信息安全基础(习题卷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5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带VPN的防火墙的基本原理流程是A)先进行流量检查B)先进行协议检查C)先进行合法性检查答案:A解析:2.[单选题]网络物理隔离是指A)两个网络间链路层在任何时刻不能直接通讯B)两个网络间网络层在任何时刻不能直接通讯C)两个网络间链路层、网络层在任何时刻都不能直接通讯答案:C解析:3.[单选题]要启用磁盘配额管理,WindowsServer2003驱动器必须使用哪个文件系统?()A)FAT或FAT32B)只可使用NTFSC)NTFS或FAT32D)只可使用FAT32答案:B解析:4.[单选题]SSL协议为了保证协议的安全性,采用了多种加密和安全技术,在初始化SSL连接时采用的加密技术是:A)对称密码B)公钥密码C)非对称密码D)混合加密答案:B解析:在初始化SSL连接时采用的加密技术是公钥密码。

5.[单选题]首次因黑客攻击行为引发的大规模停电事件是()事件。

A)2016年以色列国家电网遭受黑客攻击B)2015年乌克兰电力系统遭受黑客攻击C)2010年伊朗核电站遭受Stuxnet震网病毒攻击D)2012年印度大停电事件答案:B解析:6.[单选题]某软件企业自行开发了用于管理其软件产品的配置管理工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企业用于向顾客交付的软件产品的测试数据应认真加以选择、保护和控制B)该企业的配置管理工具的测试数据应认真加以选择、保护和控制7.[单选题]以下关于灾难预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信息安全技术WEB应用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编制说明1.编制背景1.1项目背景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组织建立了依赖于网络的业务信息系统,比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网络办公等;互联网企业提供给用户各类WEB应用服务,如提供信息发布、信息搜索、电子购物、网上游戏等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与此同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政府、企业各类组织所面临的WEB应用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安全威胁正在飞速增长,尤其混合威胁的风险,如黑客攻击、蠕虫病毒、DDoS攻击、SQL注入、跨站脚本、WEB应用安全漏洞利用等,给组织的信息网络和核心业务造成严重的破坏。

能否及时发现并成功阻止网络黑客的入侵和攻击、保证WEB应用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成为政府、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网络安全设备如安全网关、入侵检测、防病毒、抗DoS攻击设备、各种VPN设备等等,由于针对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很难形成完善的防护网,且这些产品的很多功能又存在着冗余,往往造成处理性能和响应速度的下降。

以上这些都为WEB应用防火墙类产品带来了广泛的应用需求,同时也对WEB应用防火墙类产品的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WEB应用防火墙类产品的数量增长迅速,市场不断扩大。

为了规范WEB应用防火墙的研发和应用,《信息安全技术WEB应用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对国内的WEB应用防火墙提出统一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评价方法,使得国内的检测机构根据该标准,能够对WEB应用防火墙进行标准化的测试和评价,从而保证测试评价结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也可对WEB应用防火墙的开发者提供指导作用。

为此,上海天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华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向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安标委)提交了《信息安全技术WEB应用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的制订申请。

现将主要情况通报如下:一、抽检产品类别及承检机构本次共抽查4类产品,其中,警用防弹盾牌产品由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检,人类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试剂产品由公安部刑事技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检,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由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检,道路交通信号灯产品由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承检。

二、抽检依据和结果警用防弹盾牌产品的抽查检验依据为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警用防弹盾牌》(GA423-2015),原计划抽检42家企业的42个型号产品,北京恒安永信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已经暂停生产或以销定产无库存等原因未能按计划进行抽检。

实际抽到28家企业生产的28个型号产品。

经检验,28家企业的28个型号产品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

人类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试剂产品的抽查检验依据为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庭科学人类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检测试剂质量基本要求》(GA815-2009),原计划抽检10家企业的14个型号产品,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因中国区无库房未能按计划进行抽检。

信息安全技术大作业标题:信息安全技术大作业——保护企业数据的重要措施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安全的保护已经成为各行业,尤其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企业数据泄露事件频发,既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因此,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一种防止数据泄露的有效手段。

通过加密,即使数据被窃取,攻击者也无法解读。

数据加密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对称加密(如AES)、非对称加密(如RSA)以及公钥基础设施(PKI)等。

三、备份与恢复策略无论安全措施如何完善,也不能保证100%避免数据丢失。

因此,制定一个有效的备份与恢复策略至关重要。

企业应定期备份所有数据,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此外,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应有能力快速恢复数据,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四、员工培训尽管有先进的技术可以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但人为因素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威胁。

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内部数据泄露。

五、定期安全审计定期的安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当前的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这是一个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安全水平的方法。

总的来说,信息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以确保企业信息安全,维护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安全与技术信息安全与技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安全与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该项目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负责主编。

1.2.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上海国际技贸联合有限公司牵头、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主要负责编制,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工作。

1.3.主要工作过程按照项目进度要求,编制组人员首先对所参阅的产品、文档以及标准进行反复阅读与理解,查阅有关资料,编写标准编制提纲,在完成对提纲进行交流和修改的基础上,开始具体的编制工作。

2019年10月完成了标准草稿的编制工作。

以编制组人员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在不断的讨论和研究中,完善内容,最终形成了本标准草案(第一稿)。

2019年10月09日,编制组在北京召开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会后,收集整理参编单位的建议或意见,在公安部检测中心内部对标准草案(第一稿)进行了讨论。

修改了协议分析、硬件失效处理等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形成了标准草稿(第二稿)。

2019年10月12日,WG5工作组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标准草稿(第二稿)进行评审讨论。

会后,编制组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改了范围、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描述等章节的描述,对审计日志生成等标准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进行了调整,并在编制说明中增加了“标准主要修订依据”等说明,形成了标准工作组讨论稿(第一稿)。

2019年10月27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9年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周”全体会议在重庆召开。

编制组在WG5组会议上对标准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对标准工作组讨论稿(第一稿)进行评审讨论。

2019年11月19日,编制组在上海召开标准研讨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信息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编制参与单位出席了该次标准研讨会。

会后,编制组收集整理参编单位的建议或意见,在标准工作组讨论稿(第二稿)的基础上,修改了事件数据库、其他设备联动、防躲避能力等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2.1.编制原则为了使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标准的内容从一开始就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本标准的编写参考了其他国家有关标准,主要有GB/T17859-1999、GB/T20271-2006、GB/T22239-2019和GB/T18336-2015。

本标准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遵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具体原则与要求如下:1)先进性标准是先进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家管理机构及用户单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我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制定出先进的产品国家标准,必须参考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标准,吸收其精华,才能制定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始终遵循这一原则。

3)兼容性本标准既要与国际接轨,更要与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相一致。

编制组在对标准起草过程中始终遵循此原则,其内容符合我国已经发布的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

2.2.编制思路1)GB17859为我国信息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据此对产品进行分等级要求;2)GB/T18336对应国际标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即CC),为信息安全产品领域国际上普遍遵循的标准。

本标准引用了其第三部分安全保证要求,并参考了其PP的生成要求;3)标准格式上依据GB/T1.1进行编制;4)广泛征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厂商、信息安全厂商及用户单位意见。

2.3.编制的背景2014年,由习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7年,《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受保护,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尽的安全义务提出了法律层面的要求,这使得网络安全防护由自发自觉行为上升为应尽的义务范畴,也为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保障信息安全除了完善的法律规章、严格的管理制度等要素外,网络安全产品则是站在了直接与网络犯罪行为针锋相对的前沿阵地,常见的网络安全产品有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病毒防治产品、安全审计产品等,这些产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反而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帮凶,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在这些关键的网络安全产品中,网络入侵检测产品提供针对网络应用层攻击的深度检测与智能防护能力,通过集成专业的漏洞库、病毒库和应用协议库,实现针对系统漏洞攻击、病毒蠕虫、DDoS攻击、网页篡改、间谍软件、恶意攻击、流量异常等威胁的应用层深度防护,提供对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等用户关键设施的全面保护。

该类产品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网络安全中的一个大类产品。

2013年,国标委出台了国家标准GB/T20275-201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以下简称GB/T20275-2013)用以统一整个国家对该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价。

当前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检测攻击行为的技术方面不再局限于特征匹配和模式识别,而且探索和致力于动态行为分析和语义感知。

该编制时参考的GB/T18336-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以下简称GB/T18336-2008)和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GB/T22239-2008)等标准都已更新。

此外,标准分级原则不够清晰。

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GB/T20275-2013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国家安全标准体系的要求,我们需要对6年前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GB/T20275-2013进行修订、更新,才能够有效的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进而支撑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网络安全法的有效落地。

2.4.编制的目的本标准的目标是根据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产品的新技术和新特性、最新版的GB/T18336-201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以下简称GB/T18336-2015),从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等方面,研究修订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和等级划分,形成相应的国家标准。

修订的国家标准可以给开发厂商进行指导,研发出更贴近市场需要、功能更为完善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同时,通过对产品的分级,来区分产品的安全功能强度和安全保障能力。

标准也可用于该类产品的研制、开发、测试、评估和产品的采购,有利于规范化、统一化。

2.5.2.产品安全功能要求、自身安全保护要求的修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攻击行为和攻击方式不断变种,对网络、主机和系统资源安全的威胁不断增加、攻击技术更加隐蔽,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编制组增加了修订GB/T20275-2013的部分安全功能要求。

此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阶段的GB/T22239-2019已正式发布,针对“安全计算环境”中对网络安全设备自身安全保护要求的条款,编制组进行了严格的梳理和对照,修订了GB/T20275-2013的部分自身安全保护要求,以适应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中对网络安全设备的最新要求。

2.5.3.增加IPv6环境适应性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随着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Pv6技术的推广,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IPv6环境下的工作需求已提上日程,但原国标GB/T20275-2013中并没有提出对在IPv6环境下工作的技术要求。

因此,编制组在GB/T20275-2013中增加有关IPv6应用环境支持能力的要求,以满足产品能在下一代网络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需求。

这样以来,使得产品的安全保障要求与最新版的GB/T18336-2015不一致(2015版将“保证”(assurance)改为“保障”、将“6安全保证要求”改为“6安全保障组件”、增加了“6.3组合保障包结构”等)。

因此,编制组根据最新的GB/T18336-2015作为引用参考,对GB/T20275-2013的安全保障要求进行修订,以使修订后的GB/T20275在产品安全保障要求方面与现行安全标准体系要求相统一。

2.6.标准主要内容2.6.1.标准结构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依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THE END
1.自动驾驶时代,网络安全如何守护汽车安全行驶提升软件安全性能:自动驾驶汽车的软件系统应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和漏洞扫描,确保不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同时,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保护敏感数据和通信链路的安全。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自动驾驶汽车应配备实时监控系统,对车辆的运行状态、网络流量和异常行为进行持续监测。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系统应立即发出警报https://blog.csdn.net/Yori_22/article/details/144379412
2.车载网络安全检测技术汽车网络安全测试车载网络安全检测技术 汽车网络安全测试 自维克多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作者Vector China” 产品和企业IT的融合引发了新的网络安全风险,从功能安全到数据隐私都面临潜在威胁。汽车行业正在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安全检测和验证,但传统的安全测试中漏洞检测低效且不完整。Vector带来一种使用更少测试案例的增强型灰盒渗透测试,https://blog.51cto.com/u_16213566/9982922
3.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测试解决方案经纬恒润的整车安全团队可协助客户制定系统的网络安全测试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网络安全需求实现测试、网络安全合规性测试和渗透测试。其中基于需求的网络安全需求实现测试覆盖安全启动、安全诊断、安全更新、IDPS、SecOC、TLS和系统安全等网络安全策略的测试;合规测试主要https://www.hirain.com/product/%E6%99%BA%E8%83%BD%E7%BD%91%E8%81%94%E6%B1%BD%E8%BD%A6%E4%BF%A1%E6%81%AF%E5%AE%89%E5%85%A8%E6%B5%8B%E8%AF%95%E8%A7%A3%E5%86%B3%E6%96%B9%E6%A1%88-626.html
4.汽车网络安全测试系统.pdf发明名称 汽车网络安全测试系统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网络安全测试系统,其 中,该汽车网络安全测试系统方法包括:服务器 以及测试工具箱,测试工具箱与服务器网络连 接;测试工具箱包括网络入侵测试模块以及物理 入侵测试模块;网络入侵测试模块用于与车载系 统建立网络连接,对车载系统进行网络测试,生 成网络测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26/8125060015005114.shtm
5.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为了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活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lfggz/flfggzdfzwgz/202305/t20230524_479471.html
6.汽车CAN总线安全性模糊测试技术研究由于汽车对外通信接口的增多,汽车内部CAN总线网络的通信安全不断受到威胁。模糊测试技术可作为一种CAN总线通信的安全测试方法,通过向车内CAN通信网络发送随机或经过变异的非预期报文数据,来监视网络的异常状态并发现网络安全漏洞。目前对于汽车CAN总线模糊测试技术的研究较少,测试用例的生成方式大都采用随机生成的方法,而没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396595.html
7.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19分类考试招生章程(一)“文化素质”测试 1、安徽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3月5日10:00至3月8日16:00,登陆省考试院报名网站http://gkbm.ahzsks.cn报名。考生在报名的同时填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院校志愿、二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志愿。 https://www.liuxue86.com/a/3884238.html
8.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揭榜工作中,中汽中心揭榜实施的“人工智能安全技术服务平台”领域,由标准院、天津检验中心、中汽信科联合揭榜项目“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中汽数据牵头揭榜项目“中国汽车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平台”,工程院参与揭榜项目“5G/V2X融合智能网络”入围榜单,成功跻身中国新https://www.catarc.ac.cn/detail/d3537c52c75c4be6aa597be1f37b5652
9.软件定义汽车面临的五大挑战汽车行业安全事件频发,整车厂越来越重视汽车网络安全。汽车智能化程度越高,所遭受的安全攻击面越多。在智能化背景下,全球整车厂无一幸免,例如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丰田、本田、现代等国际一线品牌,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安全攻击。数据安全对智能汽车甚至国家安全都有重要影响,未来不排除将进一步出台更多政策规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0307237_10562210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