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在近一年内已进入了15个欧洲国家,并携手优质本地合作伙伴,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设了超140家门店,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购车体验。随着全球电动化不断加速,欧洲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比亚迪持续深耕欧洲市场,不断丰富其新能源车型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上汽MG亮相慕尼黑车展
本届慕尼黑车展,上汽集团以MG名爵品牌作为主舞台,主要展出MGCyberster、MG4ElectricXPOWER性能版和MarvelR三款车型。
敞篷电动跑车MGCyberster已于刚刚落幕的中国成都车展期间亮相,该车型采用软顶敞篷和剪刀门组合的设计,基于“上汽星云”纯电平台和“魔方电池”打造,采用F1冠军车队底盘调校,零百加速为3.2S,计划于明年在欧洲上市。
MG4ElectricXPOWER是MG4Electric的高性能版本,零百加速为3.8s。其原型车MG4Electric是上汽进军欧洲市场的先锋,今年前7个月在欧洲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中型电动SUVMarvelR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搭载了iSMART智能网联系统,零百加速为4.9s。
在欧洲市场,上汽集团已耕耘多年,今年1-7月,上汽MG在欧洲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3.5万辆,同比增幅达148%,并计划在今年底将欧洲打造为上汽首个20万辆级海外市场。
小鹏汽车慕尼黑车展首秀:将于2024年登陆德国市场
小鹏汽车携国际版P7i、G9两款车型首次登上这一享誉全球的国际车展,并宣布了将于2024年进入德国市场及更多全球化战略规划。
小鹏汽车计划将在2024年向德国市场推出国际版P7i和G9两款车型,以此正式进入德国这一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之一。此外,小鹏汽车将持续扩大在欧洲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布局,截至2023年底,小鹏汽车欧洲门店预计将达到17家,服务中心将达到15家,为欧洲鹏友打造更完备的交付和服务能力。
9月5日,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华为联合打造的CHN平台下的第二款旗舰产品——阿维塔12在慕尼黑车展上全球首发。
作为阿维塔品牌第一款轿跑车型,阿维塔12定位“未来智能豪华轿跑”,将于四季度在中国市场开始交付;阿维塔旗下另外两款全新产品也将在明年上市。“我们还计划明年正式进入国际市场。”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表示。
据阿维塔科技首席设计官NaderFaghihzadeh介绍,阿维塔12由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阿维塔全球设计中心操刀,将未来美学设计外化于整车设计上,诠释了阿维塔前瞻、极致、纯粹的设计原则。
赛力斯:SERES5旗舰配置登场
本届慕尼黑车展,赛力斯旗下D级豪华运动电动SUVSERES5旗舰配置首次亮相,其4驱动力,90千瓦时电池组,能够带来3.7秒零百加速以及WLTP续航530公里。此外,赛力斯还首发了右舵版本的SERES3,以及旗舰车型SERES7——采用独创6合1增程动力,空间转化率可达92.4%。
赛力斯集团今年对海外战略重新进行了定位,要将海外业务事业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成立了赛力斯欧洲公司,目前市场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极氪宣布极氪001、极氪X在德国上市
吉利汽车高端电动品牌极氪在慕尼黑车展期间并没有独立展台,但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合作方Mobileye的展台上,依然出现了极氪001的身影。所以,极氪汽车就是那半个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汽车品牌。
更重要的是,极氪也在车展期间宣布极氪001、极氪X在德国上市,其中极氪001的预售价为5.9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7.03万元);极氪001预售价为4.4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5.27万元),同时宣布其于德国的首家门店将于明年开业并交付。
全汽车产业链惊艳亮相欧洲
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孚能科技等13家动力电池企业参展,系统展示了各自在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等的前瞻技术。
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中国企业同样呈现出领跑优势。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地平线、亿咖通、轻舟智航、亮道智能等多家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亮相其中,系统展现了各自在智能驾驶前瞻科技领域的优势和技术特色。
除了动力电池和智能驾驶之外,吉利旗下的雷神动力也携旗下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HE15Plus、DHTEvo、3挡变频电驱DHTPro及7DCTEvo300等创新混动产品,首次登陆慕尼黑车展。
新车网评:
本次中国车企亮相2023慕尼黑车展,全面向全球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惊艳了欧洲市场,也让欧洲车企再次感受到了威胁。此次全方位亮相慕尼黑车展,中国车企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纷纷瞄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今年1-7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飙升近55%,达到约82万辆,约占汽车总销量的13%。同时,汽车咨询公司Inovev提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有8%为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这个数字高于2022年的6%和2021年的4%。
其次,欧洲老牌车企众多,且主要是国际大型车企,影响力巨大,在当地可以呼风唤雨。他们在市场上无法与我国车企竞争的时候,将会狗急跳墙,或采用不合理的手段限制中国车企的发展,更值得重视。如何化解这些不正当竞争手段,值得中国车企思考。
30年前,韩国和日本车企对于欧洲车企来说,也是陌生的有力竞争者,如今也得到了欧洲车企、欧洲用户的认可,值得中国车企借鉴。
中国车企进军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许又是一片腥风血雨的竞争大幕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