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明文难防暗坑消费者仍处弱势——App自动续费乱象风险预警

“免费开通会员”“一分钱体验7天会员”“限时6元尊享钻石会员”……近日,山西的刘女士打开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单时直言“肉疼”,此前曾短暂使用的视频、剪辑修图、社交、音乐等多个App,长期“悄无声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扣除银行卡里的钱。

随着越来越多App上的优质内容只为会员提供,很多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开通会员,但现实中像刘女士这样“被自动续费”的人并不少。

购买App会员,本来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为何反而带来一系列烦恼,自动续费陷阱又有哪些?

一时忘关直接扣

自动续费投诉多

2021年5月1日,《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不少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扰:开通会员后忘记关闭便被平台悄悄续了费。

2月初,北京市民余女士发现,她的账户上被扣费198元。“最开始还以为银行卡被盗刷了,后来才反应过来,前不久为了给孩子拍一段假期作业视频,就下载了某剪辑视频的App,免费试用了VIP会员。”

记者进入这款App看到,页面提示“3天免费试用,之后198元/年”,还有一行小字标注“方案将自动延期,直至手动取消为止”。余女士正是因为免费试用了会员,没有取消自动续费,才被收取了198元的会员年费。“我一直以为3天免费,用得好,消费者同意购买才付费,没想到就这样被扣了钱,这样的自动续费太不合理了。”

日前,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记者以“自动续费”为关键词搜索,显示有10多万条投诉记录。有媒体梳理今年1月近200条投诉发现,关于自动续费的投诉内容大致分为五类,即:家属误开通、平台不提醒、选项隐蔽深、平台擅做主、客服不回复。

第一类大多是消费者家里的老人、小孩因操作不当或认知不清订阅应用自动续费,消费者在投诉平台申请返还已扣金额。

自动续费不选不行

隐秘套路层出不穷

——自动续费不选不行。记者在“轻颜相机”的会员订阅页面看到,消费者要想订阅会员,只有3个付费选项:“连续包年”“连续包季”“连续包月”。

“有的App只想使用一个月,但订阅会员的选项都会默认自动续费,又没有其他选项,感觉被强卖了。”一位网友在投诉平台写道。

——小字条款暗藏玄机。来自湖北的吴先生为了找工作方便,下载了“脉脉”App,并被“首充会员仅0.1元”的页面吸引。于是,他点击了金黄色的“0.1元立即开通”的按钮付费0.1元开通了会员。

有的用户甚至得出了“反自动续费套路”的心得:“订阅App会员一定不要冲动,一定要找个空闲、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操作,这样才能把页面上各种‘坑’看得真切。”

即使如此,也还是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开通了优酷会员的刘女士就被“套路”了。

“优酷先是用弹窗的方式引导我进入了‘1元会员’,却将补差价的内容放在了详情页中,有误导的嫌疑。虽然只是24块钱,但我对它的好感度瞬间降低了不少,以后充值的时候也会更加小心。”刘女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查询黑猫投诉平台发现,今年1月以来,涉及优酷“1元会员”扣款的用户投诉多达30多起。

浙江劳动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海晶表示,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18条的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相对于‘首月1元/月’的大字显示,续费说明及补差价说明是否属于显著提醒值得商榷,有可能从客观上造成了消费者的误解,影响其购买决策,进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者权。

同时,上述条文还规定,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24元的优惠差价扣款是否合理,也需要优酷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说明。”郭海晶认为。

扣费规则强制直接

“退订之路”阻碍重重

“进坑”容易,“出坑”却不易。消费者在部分App上取消自动续费流程烦琐,让消费者退订如入迷宫、晕头转向,甚至退费无门。

有的App绑定自动续费服务后,会在下一服务计费周期开始前几天,扣除下一计费周期的会费,而且消费者无法退款。

更有甚者,有的App已经下架,扣费却不停。家住河南的宋女士年初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链接下载了名为“swagie”的相机软件。

“下载软件后显示需付费48元才能使用,但付费进去后居然无法使用,之后我就把它卸载了。但过了7个月,我才发现软件每周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扣款48元,前后扣了大概1400元。现在应用商店也搜不到这个软件,更联系不上客服。”宋女士透露。

记者搜集资料发现,容易引发争议的付费规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会员没有单独包月,只能选择连续包月或连续包年等。比如某款讲故事App的会员没有单独包月,只有连续包月和半年卡、年卡等;某款读书App的非凡精读VIP仅有连续包月和年卡选项;某款天气App也只有连续包年和连续包月两个选项。

“续费就续费,一些App用‘免费试用’‘0元开通’等词语诱导用户入坑,取消续费的小字看也看不清。”北京市民刘女士就曾经被免费试用“坑了”88元,她在手机上看到某款美颜相机App给出了“免费7天体验”的提示,同时用小字在旁边标注“订阅将自动续费”,“我本以为点击‘同意’是仅表示确认试用7天,实际上变成了同意到期自动续费”。

记者在某相机App中,在点击“7天免费试用”后,倒是出现了“连续包月”“连续包年”以及“包月”3个选项,但是只有“连续包年”下有“7天免费试用并开通”的选项,其余两个选项只能直接“立即订阅”,不能免费试用。

第三类,连续包月与单独包月之间价格差距较大。比如某款英语App,连续包月的价格是12元/月,而单独月卡则是28元,价格差距将近2.5倍;某款厨房App单月价格为25元,连续包月首月为5元。

第四类,首月优惠力度较大,次月按原价收费。以一款运动健身应用为例,普通月卡会员为25元/月,连续包月首月仅为9元。点击该选项后,下方有一行小字显示“到期按19元/月自动续费,可随时取消”。若不稍加注意,用户有可能会忽视小字提示,次月App按原价自动扣费时,用户容易认为商家存在超额扣费行为。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在如何选择“开通会员”上,选项的排序很有“讲究”。多数App都将连续包月、包季、包年以优惠价格优先排列,无需自动续费的会员则放到最后,需要仔细滑动手机屏幕才能发现。

平台规则打“擦边球”

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

如此情形下,为何不能设置一个“一键解除”连续包月的选项?该如何杜绝强制自动续费乱象?

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从经营者角度来说,大多会选择在二级、三级设置页面显示退订入口,一级页面大多显示吸引用户订阅会员服务。尽管市场监管部门有规定,但在实践中没有具体的监管方式。并且,平台会员订阅的本质是提供一种服务,也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七日无理由退货。

赵占领建议,立法层面可以出台更具体的标准,规范指引,进一步明确“显著”方式。例如,在一级页面,消费者仅需几个步骤就可以到达取消自动续费入口。

监管层面可以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一些知名的、常见的App存在自动续费方面的违规问题,可以进行处罚、公开通报,让其他经营者意识到强制自动续费的违法成本高,进而规范其自身经营。

总结下来,App自动续费的套路无非就是:优惠试用“连环计”,忘记关掉直接扣,小字条款“藏玄机”,取消订阅步骤烦琐,提前数天自动扣费。

上海消保委认为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违反了自愿公平原则,也缩短了消费者选择周期。

中消协去年“3·15”调查显示,线上消费信任度明显低于线下,服务大类投诉中,互联网服务投诉量高达102674件,投诉比重为9.83%,排名第二。

其中,App自动续费的问题则广受诟病,自2021年9月以来,多款App的自动续费取消难的问题就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曝光,工信部等部门也予以通报,要求整改。

去年12月2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提到,App(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续期及时提醒。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在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以短信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注意,服务期间提供便捷的随时退订方式和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取消途径。

同时,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整治应用程序设置卸载障碍、强制自动续费等严重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疫情后部分公司的经营压力增加,也是导致一些大平台打“擦边球”的原因。

依法加强清理整治

将主动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有业内人士坦言,对App经营者来说,吸引用户付费属于是常见的盈利方式。PPT演示设计师小王告诉记者,现在各类App都会想方设法地让用户选择自动续费,一方面可以通过付费会员培养用户习惯,提高产品的“黏性”;另一方面,厂家也知道用户经常会“忘记取消”,从而赚取用户的“记忆税”,但是“付费盈利也应有‘道’”。

“对于平台来说,自动续费对增加用户粘性和获利有很多好处;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获取信息不对等,而且缺乏信息沟通的议价能力。平台和消费者其实达成了一个并不公平的条款,如果消费者默认,就意味着自动续费,并且会不断续下去,甚至于一些消费者不使用这款App了,续费还在继续。”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郑宁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用户付费是App的重要盈利手段,一些App经营者通过人为设置烦琐的退出步骤、自动续费不提醒、故意使用小字提示等方式,给消费者行使知情权和选择权制造障碍,从而达到用户续费的目的。

那么,应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自动续费乱象?多位专家建议,当前应依法依规对App变相强制自动续费问题进行治理,把主动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郑宁则建议多管齐下。消费维权部门要为权益受损、主张维权的消费者撑腰,消费者协会可以提起公益诉讼或者向App发出建议;消费者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帮助;App经营者则需要履行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监管部门则应该加强监管。

在采访中,关于自动续费问题,也有多位专家建议,当前应依法依规对App变相强制“自动续费”问题进行治理,把主动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建议由国家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组织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对各消费者应用端口中的格式条款和自动续费界面进行整治优化,重点清理诱导消费者订阅自动续费会员中的乱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建议,若互联网企业持续对消费者侵权,消费者本人、消协或检察机关可通过民事诉讼或公益诉讼的方式对互联网企业发起诉讼,或由市场监管部门出面,责令运营企业进行整改。若涉事企业屡教不改,主管部门可对企业依法进行追责。

此外,也有不少消费者提出,让消费者自主维权是否有点“强人所难”?

“如果起诉,不需要消费者举证,因为平台未经过消费者同意,就直接续费了。举证责任在App平台,即平台说消费者同意了,就要证明消费者哪里同意了。”朱巍解释,现在法律直接规定平台必须每次都要向消费者征求意见,这就是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平台说消费者同意,就要拿出证据,证明消费者同意。

朱巍认为,《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对司法、诉讼、监管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涉事各方面主体必须履行,不履行就会面临严格处罚。

作为付费会员制的重要内容,自动续费服务,是各大平台建立与消费者之间强关系的一种商业模式。想借此来增加会员数量、增强续费黏性,本无可厚非。平台不妨将眼光和事业格局放大,多把心思用在修炼“内功”上,增加“高附加值”内容满足用户需求,优化功能设置给用户带来更多优质体验,这是平台的责任,也是广大消费者的期盼。当前,新型线上消费热度不减。App运营者们少一些算计,多一些真诚,让各项服务更清晰、更透明,让各种说明能看清、易看懂,让用户选择更便捷、更自由,才有可能增加用户黏性,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THE END
1.你手机里有软件在“自动扣费”吗?赶紧自查!步骤3:点击【免密支付/自动扣费】,选择需要取消的手机APP自动扣款服务,将其关闭即可。 三:Iphone取消自动续费 有一些小伙伴使用的是苹果手机Iphone,在Iphone开通了自动续费功能后,却发现在微信和支付宝中找不到相关的APP自动续费服务。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苹果手机特有的【订阅】功能来取消手机APP自动续费。 https://www.sztv.com.cn/ysz/yszlm/jg/szga/79888866.shtml
2.水滴保如何关闭自动续费?支付】,接下来点击右上角的【…】,在【支付管理】页面选择【自动扣费】选项,然后找到水滴保自动续费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1-181655
3.QQ浏览器工具权益包自动续费在手机和电脑上的QQ浏览器都显示我上个月的权益卡在7.23过期,但没显示会自动续费,今天早上就自动续费了,我不需要权益卡了,还没有使用过几次,浪费钱,今天是续费第一天,要求退款,没有使用过任何权益。 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审核通过 2024-07-23 11:56:09 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74647230/
4.自动续费缘何变成吸金陷阱调查在2023年年初,工信部发布App管理新规,共提出26条措施,明确App自动续订及自动续费方式…… 但即便媒体发声、制度出台、通报整改,自动续费乱象也并未绝迹,最多是消停一会,之后阳奉阴违者有之、变本加厉者有之,虽然有了“管”的想法,有了“治”的办法,但是“改”的成效却并不明显。具体而言,有着以下成因:一是商http://www.lawnewscn.com/channel/content/2024-05/23/content_9000092.html
5.让“被动扣费”转为真正的“自动续费”只有本着依法依规、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内容、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将续不续费的主动权明明白白交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从“被动扣费”转为真正的“自动续费”,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近日,“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再次登上热搜话题,不少商家平台用户反映自己在开通会员后由于忘记关闭自动续费功能被扣费,甚至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1/id/7781077.shtml
6.applemusic取消自动续费方法applemusic怎么取消自动续费apple music算是IOS上非常好用的一个音乐软件,很多用户都会开通自动续费,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自动续费取消办法。 apple music取消自动续费方法 1、打开设置,滑动屏幕然后点击iTunes store与app store, 2、依次点击apple id-查看apple id,然后点击订阅,最后点击取消免费试用就会自动关闭自动续费功能了。https://mip.ali213.net/gl/html/741991.html
7.自动续费不能玩文字游戏卸载APP后依然被扣费、页面默认勾选、扣款前无提醒……APP自动续费的问题近期再次引发关注。在中消协公布的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自动续费“开通容易退订难”被列入其中。 “自动续费”不规范问题饱受消费者诟病,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治理办法。例如,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就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11&newsId=2012592
8.#自动续费的四大坑人套路#工信部:自动续来自天山网#自动续费的四大坑人套路# 工信部:自动续费前5日应以显著方式提醒工信部要求:①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②在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以短信、消息推送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服务期间提供便捷的随时退订方式和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取消途径。 https://weibo.com/1904947977/OwlbUaNOZ
9.自动续费乱象多,请把选择权还给用户针对自动续费的乱象,不只是用户在吐槽,监管层面也多次开展治理。如去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特别提到,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同时,在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以短信、消息推送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 https://m.gmw.cn/2024-03/05/content_37184955.htm
10.短信没提醒,连扣11个月会员费!喜马拉雅自动续费再惹争议另一边的刘先生则是早前为了自己小孩开通了喜马拉雅的月度会员,与陈先生不同的是,他在开通时清楚知悉自己选择了自动续费服务,但他告诉南都记者,平台没有做到每个月扣费前都提醒一次。“后来我小孩不听了,我也把这个事情忘了,我就以为没有再续费了。这个自动续费就只提醒了一次,那就是只要你不取消就每个月自动扣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08/c7434303.html
11.重庆妹子检查手机发现:一堆APP正在“自动续费”记者通过周佳的手机记录看到:当你开通某个APP的会员的“连续包月”服务后,在相应的支付软件中,就会生成一个协议——服务到期前2天自动续费,自动延长服务有效期,如关闭服务则不再发起续费。 这当中,周佳最不满意的是,“自动续费”不能在APP里直接取消,哪怕是卸载也不会取消,一定要去支付软件里找到并关闭才行,“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newsId=4594579
12.爱奇艺会员自动续费怎么取消?手机爱奇艺自动续费取消大家平时有事没事的都喜欢用手机刷视频或者追剧,其中用爱奇艺追剧的女孩子不在少数,并且有不少男孩子也加入了追剧大军。既然是要追剧,爱奇艺会员就是很好的追剧捷径,还可以享受到不少特权,比如多看几集,甚至是有的剧只有会员才能看。当然,要想成为爱奇艺会员就得缴费https://mydown.yesky.com/news/71640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