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当前的网约车市场是“一超多强”的局面,滴滴尽管被罚80亿,仍能占据70%的市场份额,除去它之外,就是一喂顺风车、享道出行以及曹操出行等平台的第二梯队玩家,希望通过各种补贴,分食更多的市场份额。
一.接私活的网约车司机们
他说,网约车刚兴起那会,他靠刷单、骗充值以及骗补贴挣了不少钱,但疫情的来临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因此,他和几个朋友便开始靠接私活来增加收入。
他透露:“在北京,包一辆他们这样的网约车,100公里的车程,最低也不会少于500元,而这仅仅是8个小时的价格。如果更多,赚的也更多。”
为了不引起平台的怀疑,所以他偶尔会降档,用他的商务车去接舒适型订单,而舒适型订单比他正常接的商务型订单要便宜30%左右,“虽然钱少,但我不得不接,否则车会被收回去。”
二.司机赚不到钱,平台却一本万利
另一方面,就i想T3出行背靠国家队,越来越多的平台,也“找到了厉害的资本”,比如滴滴,在此之前就是因为阿里的融资,一次又一次挺过了难关,又或者刚被传即将上市的曹操出行,也获得了不少传统汽车企业的投资。
平台之所以能如此获取各大资本的“宠爱”,无疑是因为这背后巨大的利润,据悉,平台方和加盟商未收回购车成本之前,订单抽佣是他们的“纯利润”,收回购车成本后,租车收入也会成为他们的“纯利润”,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都是赚钱的。
所以,这也不怪司机或选择退车,或租车后只接私活,毕竟平台“心太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