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员工王建清接受新华网采访,就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如何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
积极作为,力争无愧于一名共产党人和劳模称号
新华网:2020年,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我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战斗在一线,但我还是力所能及的做一点事,发动班组人员进行网上学习培训,为之后的复工复产做准备;立足岗位,精心装调每一辆车;同时,也我申请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为十堰市乡镇卫生站争取到7辆防疫救护车,个人捐赠100箱水果,献血400毫升。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点事,我觉得才不愧于一名共产党人和劳模的称号。
高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较好的文化素养
王建清:就汽车行业来讲,特别是随着汽车领域外资股比放开,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包括我们东风商用车在内的国内商用车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这里面也包括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基石。而员工的高素质不仅包括扎实的专业技术,也包括较好的文化素养。只有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才能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企业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最大化。
加强新时代班组建设,为职工搭建更多更好平台
王建清:班组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是企业建设的基础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加强新时代班组建设,提升职工岗位技能、薪酬待遇、职业地位,为职工成长搭建更多更好平台,不仅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者队伍建设新要求的有效途径,更是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的需要,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根本性转变的迫切需要。
首先,以身示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长是一个班组的领军人物,班长的身先士卒对其他人是最好的引领。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队员,自己首先就要具备过硬的素质,并处处身先士卒。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其次,要发挥成员间的传帮带作用。让优秀的员工去影响和带动一批员工。我们东风商用车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我工作的一个很好抓手。
另外,利用好团队文化建设的载体,通过班组文化建设,去凝聚班组员工,增强班组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
最后,我认为企业也要在待遇上、发展上、政治上给予员工充分的保障,为培育更多的人才奠定基础。
“做可靠人,造可靠车”
新华网:据了解,您在一线奋斗工作二十余年,经手的三十多万辆东风商用车没有出现过一起质量问题。您认为,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益于什么?
王建清:东风商用车的品牌承诺是“一切源于可靠”,核心价值观是“做可靠人,造可靠车”。这不是仅仅说说而已,而是切切实实潜移默化在我们员工的具体工作之中。我的这种精益求精,也正得益于这种文化的熏陶。
作为一线工人,干好活是本分。干好活就要严把质量关,在工作中坚决做到“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把好进厂关;不制造不良,在生产汽车的100多道工序里面,把好每一个点;不流出不良,站在客户的角度,对东风商用车各方面进行测评,让东风商用车的驾驶更安全可靠。
班组间的传帮带,则是从我1993年进入东风商用车工作以来,一直受益匪浅的一项制度。2012年,我还正式跟师傅王涛签订了师徒协议,在向全国劳模师傅王涛学习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被他身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感染,从一名普通的“青工”成长为新一代劳模。现在,我也像师傅当年一样,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班组里的其他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