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自主品牌第一梯队吉利、长安、长城年销量已达百万量级,车辆品质已接近或达到合资车水准,且性价比更高;并且纷纷推出高端品牌,比如WEY/领克,自主品牌发展越来越好。
笔者统计主流自主品牌从2000年至2017年11月的销量情况(不含微车),统计出各大自主品牌的累计保有量排名。因统计口径差异,数据不完全准确,但不影响排名,仅供参考。
手机点击图片看大图,可放大。
第一层级:长城、奇瑞、吉利;比亚迪算1.5档;
第二层级:夏利、海马、江淮、上汽乘用车、众泰汽车、北京汽车、广汽传祺;
第三层级:风神、华晨、东南、华泰,银翔、猎豹等;
第1名:长城汽车656万
长城汽车自2010年以来突飞猛进,2012年-2016成为自主老大(此表格未统计长安)。不过长城的销量含皮卡,若去除皮卡销量,长城的乘用车累积保有量应该比奇瑞略少,和吉利差不多。长城专注SUV,随着SUV市场进入红海,长城压力巨大。今年以来长城利润率大幅下滑,且H6的SUV冠军位置面临宝骏510的严重威胁。好在中高端品牌WEY的表现不错,11月VV5/VV7双双破万,势头良好,有望提升利润率。
长城轿车板块瘸腿,个人以为若想成为汽车行业巨头,轿车是必不可少的。此一时彼一时,长城不久的将来或将推出轿车产品。
第2名:奇瑞汽车642万
奇瑞汽车曾连续9年位列自主品牌老大,保有量更是长期保持第1!可惜近年来,奇瑞持续低迷,目前保有量已被长城反超。而且,排第三位的吉利势头迅猛,预计2018年,奇瑞保有量第2的位置也保不住了。
奇瑞(含观致、开瑞、凯翼)月销差不多相当于吉利和长城的一半,且奇瑞缺乏明星爆款车型,目前仅艾瑞泽5一款车型月销过万,后续和长城、吉利差距或将拉大。
第3名:吉利汽车605万
吉利今年是自主品牌老大,不过吉利保有量离长城、奇瑞还有一点差距。但吉利增速迅猛,预计保有量2018年超奇瑞,2019年或将超长城。
第4名:比亚迪445万
比亚迪汽车发展初期凭借高仿花冠的F3,以超低价上量,迅速得以做大,很快位列自主三强。不过目前比亚迪一门心思搞新能源汽车,且外观和品控相对弱势,传统能源汽车持续萎缩。比亚迪今年前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9.6万,今年总销量预计将接近11万台。比亚迪全新押宝新能源,2018年将挑战2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
第5名:一汽夏利279万
夏利是我国最早的国民家轿,1986年即引进,迄今已经30年历,绝对是几代人的回忆。夏利是自主品牌最早突破100万辆的,2004年就已达到。夏利是比奇瑞更老牌的自主品牌老大,多年的自主第1名。可惜好好的夏利被一汽给折腾死了,目前月销仅2000台左右,前11月累积产销2.3万,断崖式下跌,连董明珠姐姐都不愿接盘,接近退市。
第6名:海马汽车211万
第六名可能有些人会意外,没想到声名不显的海马汽车保有量排名居然有这么高。这主要得益于海马汽车起步早,1988年成立的老牌实力派。并且还和马自达合资合作长达15年。海马的基础非常好,车型的三大件、操控一直不错,可惜发展比较保守平稳,没有抓住市场红利期。
第7名:上汽乘用车203万
上汽集团当了十年的中国车市老大了,每年利润几百亿,可惜亲生儿子不怎么争气,一直不愠不火。不过2016年开始终于靠荣威RX5上了点量,然后一发不可收拾。2017年前11月同比暴增70%,赶超老牌的奇瑞、比亚迪。按这势头,上汽乘用车的保有量很快将超过海马。
第8名:江淮汽车191.6万
江淮汽车在商用车领域比较有积累,但搞乘用车不太在行。近两三年,江淮连连下滑,轿车基本废了;SUV腰斩,MPV不温不火。江淮目前也押宝在新能源汽车,和大众合资搞新能源。
第9名:众泰汽车162.6万
众泰汽车起步较晚,一直在山寨,从未被超越!山寨途锐和奥迪Q5的T600让其一炮而红,众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业绩也因此一飞冲天。当然了,买车的吃瓜群众民智渐开,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泰今年产销下滑明显,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虽然众泰自主研发能力、原创设计能力偏弱,但笔者觉得众泰还是蛮有前景的。毕竟众泰是国内最会搞事情的车企,众泰把浙江民营企业的“聪明”发挥到了极致。成立汉腾汽车、发布君马品牌,和福特成立众泰福特合资公司,绝对能折腾。
第10名:北京汽车152.5万
第11名:广汽传祺128万
广汽传祺起步也很晚,前期推出的几款轿车不咋地,销量没起色。一款传祺GS4让其一夜爆红,中高端SUVGS8持续月销过万。不过传祺目前的产品线还比较单薄,增速不如同为当红炸子鸡的上汽乘用车。不过按传祺这势头,明年保有量超过北京汽车是妥妥的。
第12/13名:北汽银翔、东风风神
北汽银翔和东风风神没啥好说的。银翔暴发户起家,今年处于调整期;风神一直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车型,缺乏当家花旦明星车型。
还有华晨中华、东南汽车、一汽奔腾、猎豹汽车、华泰汽车、陆风汽车量级较小的车企等就不一一统计了。
随着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壮大,或许吉利、长城等车企2、3年后保有量将突破千万,年销200万的日子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