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乘联会发布最新月度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42.3万辆,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7.1%。其中,常规燃油车零售销量为115.5万辆,同比下降7.0%,环比增长8.0%,而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增长5.9%。按此计算,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2.3%,连续四个月超过燃油车。
截至11月底,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25.7辆,同比增长4.7%,其中常规燃油车零售1066.3万辆,同比下滑15.0%,占市场份额52.6%,而新能源汽车零售959.4万辆,同比增长41.2%,占市场份额47.4%。按照目前的市场趋势,2024年新能源汽车大概率是无法反超常规燃油车,两者相差超百万辆。
10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市场零售154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当月国内份额为64.1%,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奇瑞、吉利、五菱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下滑9%,环比增长6%,当月国内份额为24.7%,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5.6%,日系品牌为12.4%,美系品牌为6.4%。豪华车零售26万辆,同比下滑4%,环比增长26%,当月市场份额为10.9%,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回落明显。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国内车企零售销量榜单来看,大部分汽车制造商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奇瑞汽车同比增长65.0%,是榜单中涨幅最大的车企,比亚迪汽车同比增长58.6%,吉利汽车同比增长29.4%,长安汽车同比增长20.4%,长城汽车则出现下滑。合资厂商阵营来看,两极分化更加明显,上汽通用五菱暴涨35.8%,一汽丰田同比增长38.5%,上汽大众同比增长5.9%,而一汽大众、广汽丰田均下滑。此外,特斯拉中国同比增长12.2%。
在榜单中,长安汽车实现增长,同比增长20.4%至14.3万辆,此前多月长安汽车均处于下滑状态,伴随着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阿维塔科技的持续增长,长安汽车也逐渐扭转下滑的状态,当然这种情况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还有待验证。至于长城汽车,其表现远不如其它自主品牌,不管是市场规模还是增长幅度,其11月同比下滑2.0%至7.3万辆,排名第十。
再来看看合资品牌,南北品牌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状态。以南北大众为例,虽然一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捷达)销量排名第四,为14.7万辆,同比下滑12.0%,而上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斯柯达)销量排名第六,为12.3万辆,同比增长5.9%。
日系车企依旧惨淡,前十榜单仅一汽丰田均挤进前十,同比增长38.5%至9.0%万辆,而广汽丰田同比大幅下滑,再次跌出前十,而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也同样如此,这已经是常态。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下日系品牌在国内市场江河日下。随着自主品牌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形成技术壁垒,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加经济实惠的国产车上,日系车越来越难以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即使降价卖车也难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年初以来,汽车市场面临史无前例的白热化竞争。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呈现稳步增长状态,布局电动车的企业具备增长的潜力,使得传统合资厂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出现油车难卖,电车不火的尴尬局面,特别是日系品牌的集体衰退就是典型例子。在自主品牌加速新能源布局的背景下,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还有多少品牌能够扛住市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