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就是要为用户、为老百姓造好车的基本理念。
而变的,是技术的提升,是智能制造体系的提升,是质量体系的提升。
吉利以研发、销售和生产基地为铁三角,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价值。因此,对于吉利银河星舰7EM-i这一极具爆款潜力的体质,淦家阅的回答是,成本不是谈出来的,而是靠技术创新出来的。
“我们的研发部无论在集成化技术,还是平台化的开发,吉利的新能源的投入已经到了一个成熟期。”淦家阅认为,价格不是决定这款车是否能够成为爆款的主要原因,没有产品光有价格这款产品肯定也是卖不动的。
淦家阅强调,吉利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而是命运共同体。“吉利为什么要在产品价值上、技术上进行提升?就是要让我们的全价值链都能够可持续发展。”
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挣钱,不让任何一方吃亏。“快乐人生、吉利相伴”的品牌理念,对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同样适用,而全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是核心中的核心。
吉利所推崇的,是“专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合作”,只有供应商的规模大了,专业化能力强了,才能够发挥出他们更好的技术和技能,也能够赋能整车,能够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从1998年8月8日第一辆车下线,吉利有着27年的造车史,到现在为止累积用户1600万,是中国自主品牌保有量第一。”淦家阅强调,银河星舰7EM-i的使命是做高价值的新能源产品,从技术上领先,从质量上领先,从产品的价值上领先。
吉利的故事,从台州开始到走向全球,是1998年开始一步步走出来的。2021年吉利发布了两个蓝色行动计划,开始了加速新能源转型的进程。2021年的10月31日发布"智能吉利2025",至今吉利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践行这一战略。
而GEA新能源专属架构的开发和应用,就是这一战略最新的成果。吉利银河星舰7EM-i正是GEA新能源专属架构下的首款电混车,一台A级SUV,定价10万级。
在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吉利选择了回归初心,但这不是在走回头路,而是用更新的技术去实现一个更加朴实的价值,“为老百姓造好车”。
做一个爆款是不难的,但要打造第二款、第三款持续的爆款,则需要技术体系、质量体系和背后的渠道管理体系。吉利银河从E5开始到星愿、到星舰7,其背后的爆款逻辑是什么?
其实从银河E5身上就能找到端倪。在这台先发车型上,空间体验和能耗都做到整个纯电产品里的头部,这就是越级的体验。而超越消费者预期的价值感,才是银河屡屡爆款的秘诀所在。
吉利银河打的是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
老老实实造好车,建立长期主义,自然会获得市场认可。在吉利厚积薄发的过程中,吉利所坚持的“问题文化”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每一件事情都想着只要还是能够做得更好,就一定会想着能不能够再进一步去挖掘,能不能够再做得更好,秉承着“问题文化”,在吉利一年一年的迭代过程中技术越来越娴熟,让吉利做出一款产品力有遗憾的车,现在反而是一件难事。
而在负责营销的范峻毅看来,银河持续爆火的首要原因也是产品力。“如果没有产品力,光靠营销是做不长的。可能会获得一时的销量,但是长久以往,你的产品力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得不到用户的认可。”
其三是要乘势而上。银河E5用了119天冲到6万台的销量,星愿用了49天达到3万台的销量,渠道有信心,消费者有期待,银河势能正在往上,此时的银河星舰7EM-i顺势而上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