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蔚来法务部发布消息称,蔚来诉网络大V顾宇波(网络账号“小牛说车”持有人)侵害蔚来名誉权一案案件正常进行,合肥市中院已驳回顾宇波的管辖权异议上诉。
蔚来强硬维权有人选择道歉
蔚来与“小牛说车”账号持有人顾宇波之间的纠纷始于今年4月。蔚来称,自2023年4月6日起,顾宇波利用其注册的某社交平台账号“小牛说车”连续发布十余条短视频,使用侮辱、恶俗、低俗、丑化性质的言辞,捏造事实、歪曲解读关于蔚来和蔚来用户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蔚来、蔚来用户进行污蔑、谩骂和攻击,并以侮辱性的言辞对蔚来用户进行恶意人身攻击,严重侵害蔚来和蔚来用户的合法权益。
“有趣”的是,在此案诉讼过程中,顾宇波在今年7月订购了一辆蔚来es6。顾宇波声称已经签了购买协议并支付了全部车款,但蔚来不予交付。蔚来表示,鉴于顾宇波对蔚来及用户进行谩骂、污蔑和攻击,已通知解除汽车购买协议,拒绝向其出售蔚来品牌车辆,并于解约当天退还全部款项、支付协议内涉及的双倍车辆定金。对此事,顾宇波称,自己向徐州市铜山区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认为蔚来此举属于歧视消费者,申请保全冻结蔚来公司财产。
14家车企联合倡议共同维权
最早让车企法务部走入公众视野的当属特斯拉。2021年6月,特斯拉开通“特斯拉法务部”官方微博账号,10天后便起诉网络账号“车事纪”,要求其道歉并赔偿损失200万元。随后,包括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车企先后在微博开通法务部账号。
但状告车评人的远不止特斯拉和蔚来。目前,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车企纷纷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维权。
除了车企,今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旗下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及成员单位一致决议发起了“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
参与此次联合倡议的成员单位有中国一汽、东风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江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共14家车企。
比亚迪索赔500万长城怒告6账户
今年6月下旬,小鹏汽车法务部发文表示,已掌握数位造谣人身份,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包括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的法律责任。被蔚来状告的大V“小牛说车”,同样也被小鹏汽车告了。天眼查显示,近日,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信息,被告为顾宇波,案由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该案将于今年8月29日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
法律专家:无良自媒体关心流量变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新能源车企加速分化,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量合计318.3万辆,同比增长58.8%,占新能源车总售量的85%。
中汽协表示,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车企分化明显,行业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车企对各自产品的市场评价极为看重。“如今汽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车企良好的形象、品牌力、产品质量都是保证销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恶意抹黑的网络水军也愈加重视,积极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就是来保护品牌商誉与信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法律专家武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络水军通过故意抹黑、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夸大其词、引人误解等手段吸引流量、带节奏,侮辱、诽谤、诋毁某些汽车厂家或汽车品牌,已经损害了车企的名誉权,这种侵权行为近年来愈演愈烈。
武峰认为,自媒体、网络水军的传播效果和负面影响往往是指数级别的,往往会对“被黑”的车企或者品牌形象带来严重损害。他认为,自媒体对产品或者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行批评无可厚非,但这种批评和监督必须基于善意且信息属实。武峰称:“极个别的无良自媒体,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但实际上其最终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流量变现,甚至有的要求车企花钱买平安。这不仅是违反民事法律和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如果经查证属实,甚至是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
车企强硬维权同样引发较大争议
都市快报刊文称,从近期汽车厂商对很多博主、媒体人起诉案例中,感受最多的,还是一种威胁意味,这或许是很多厂商起诉的最终用意。但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环境中,应该允许批评和不认同的存在。即使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这些声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戳中车企的软肋。
海南省汽车流通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郑光认为,近年来,汽车自媒体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汽车品牌推广需要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又受困于自媒体的无序发展带来的不可控因素。自媒体宣传是市场行为,各厂家对其没有约束能力,只能采取法律手段。车企通过法务部起诉、赔偿,能在短期内对自媒体起到警示作用,但从长期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味打压“不同声音”最终会被消费者唾弃。
上游新闻据中新经纬、海南特区报、中国基金报、都市快报、上观新闻、中国证券报、北京商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