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市反邪教协会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济宁市科协品牌建设精彩纷呈
济宁市科技馆
美丽乡村科普宣传栏
济宁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坚持“职能工作品牌化、品牌工作常态化”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工作品牌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品牌创建活动,努力践行科协组织“四服务”职能职责,机关优质服务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提升。
1、济宁博士联谊会
2018年6月17日,济宁博士联谊会成立,第一批会员150人。联谊会将发挥智囊团、专家库的作用,依托多学科、多行业、高智能的群体优势,开展联谊、调研、学术讨论、志愿服务等活动。
2、中共济宁市科技社会组织委员会
2018年11月,市委组织部批复成立了市科技社团组织党委,实现所属150家学会党组织全覆盖。
3、专利信息资源系统与企业创新信息中心
4、招才引智工作
印发了《关于在全市科协系统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的通知》,各社团积极响应,形成“双招双引”热潮。市中医研究院院长王祥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在市中医院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联谊会副会长李卫民推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济宁市政府合作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招引深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技能型人才60余人。
5、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济宁市大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村村通工程”等惠民工程,培育扶持了一大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共争取国家和省奖补资金1720万元,先后有162个单位和45名个人获国家和省级表彰奖杯。
6、基层科普2251示范工程
五年内,在全市培养、筛选、命名、表彰科普工作成绩突出、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20个科普示范乡镇(街道)、200个科普示范村(社区)、500个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和1000名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7、济宁市数字科普工程
8、全国科普日活动
2003年,中国科协等发起“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系列的科普活动。科普日期间,全市各级科协、学会、协会等基层科协组织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等科普活动。2018年9月15日,举办了“济宁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暨防范邪教宣传月启动仪式”,市主场活动参与群众近千人,各县市区分会场共组织活动87场。
9、美丽乡村科普行动
每年培育打造一定数量的科普示范村,在全面部署科普工作的同时,重点突出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科普一条街、科普文化广场等科普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美丽乡村科普一条街120余条,安装科普宣传栏、科普挂图等3400余延米,美丽乡村科普宣传栏,已经成为乡村文明的亮丽名片。
10、学会科技专家库和科普专家库
发挥科协所属科技社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的优势,建成首批学会科技专家库和科普专家库,共涵盖医学、农业、工科、城建等8个行业门类,入选科技专家193人;入选科普专家224人,有效填补我市科技人才智库空白。
11、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
12、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
为推动学术创新,激励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服务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市科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评选活动。
13、济宁市科协“学术会堂”
经研究,市科协确定在所属学会开展的学术活动统一使用“济宁市科协学术会堂”名称,并为学会提供政策、环境、经费支持,进一步加强了学会学术阵地建设。全市各级学会共举办学术会堂学术活动近20期。同时资助学会开展省、市等重点活动46项,自主开展社会化服务项目15项,公益活动49项。
14、学会专家“社区科普行”活动
从科技专家库中遴选学会名牌专家50余名面向社区群众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对接各县市区社区科普大学,更好地精准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学会专家服务社区的力度。
15、科技专家建议直通车
16、“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17、反邪教示范镇(街)、村(社区)创建活动
活动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经连续开展13年。2013年开始,开展“科学·关爱·和谐示范乡镇(街道)、社区”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开展至今,已先后命名表彰示范乡镇(街道)59个、示范村(社区)82个,其中有35个乡镇(街办)和13个社区受到省级命名表彰。
18、反邪教网上阵地建设
19、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该赛事已成功举办17届,每年都吸引近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特别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通过大赛平台,我市每年有数十名选手获取名校自主招生资格。
20、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
该赛事已成功举办19届,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复赛为程序设计。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21、济宁市科学家青少年科技讲坛
市科协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举办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地球科学、天文、激光、微电子、新能源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科普报告会,宣传科学生活的理念和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每月一期,地点在高新区科技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22、科普特效影院进校园
科普特效影院为车载集装箱结构,内设15座,集四维特效设备、声光电技术、环境特效设备以及精心构思制作的立体影片于一体,让青少年沉浸在逼真的模拟环境当中,使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体验科学、开拓视野。
23、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
百校行活动依托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和山东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的专家力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是面向农村、希望小学在校师生的公益性青少年科普活动,使农村学校的广大青少年有机会与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4、青少年高校科学营
通过选拔学生在暑期入住全国重点高校,组织学生与名家大师对话交流、参观重点实验室及科研场所、参加科技社团活动、体验校园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新知,品味大师成长历程,感悟科学精神道德。
25、青少年科普活动
先后成功举办了大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科普书法作品大赛、科普大讲堂等一系列科学普及活动,持续开展“科普大篷车百校行”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五学科奥赛、机器人竞赛、创客竞赛等竞赛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参加。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科协系统累计开展青少年科普宣传6000余场次,开展科技竞赛4000余场次,上百万青少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