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12福建
论整体技术实力,吉利是国产第一
吉利汽车获评2024年度中国最创新汽车集团,同时在全球榜单上名列第二。
这是吉利首次跻身最具创新力的前10大汽车集团。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致力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吉利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佼佼者。
在2023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68.7万辆,超额完成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8.7万辆,同比增长48%,占集团整体销量的三成。在全面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吉利汽车不仅没有出现营收利润大幅下滑,相反,公司营收达到1792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撇除一次性议价收购后同比增长超过50%。
作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的领头羊,极氪在2023年销量达到11.9万辆,占吉利汽车总体的7%,但在营收方面却达到了516.35亿元,同比增长62.45%,为集团贡献了近三成营收。另外,极氪2023年亏损相比去年同比大幅度收窄44.33%。成立四年来,极氪规模、收益和亏损缩窄效率都是造车新势力中效率最高的企业。
2024年,极氪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目标。这一目标一旦实现,极氪将成为成立至今盈亏平衡最快的造车新势力。
目前,极氪旗下有001、009、极氪X、007四款车型。极氪001目前是3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冠;极氪009是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车型销冠;极氪X是20万以上豪华紧凑型车销量前十中唯一的中国品牌。
根据销量报告,2024年7月吉利控股集团的总销量为245,752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110,042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42%。2024年1-7月,吉利控股集团累计销量达到1,739,467辆同比增长23%,累计新能源销量696,522辆同比增长48%,累计国际销量690,478辆同比增长23%。吉利汽车集团总销量150,782辆同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销量59,051辆同比增长58%。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57,447辆同比增长6%,新能源销量27,879辆同比增长49%。宝腾汽车销量15,103辆,同比增长13%。各品牌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吉利再次进入世界500强(营业收入704美元),排名185位,相比2023年《财富》500强排行榜(2023年排名225),跃升了40位。也是今年榜单上进位最多的一家浙江企业。自2012年以来,吉利连续13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前十名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
除了吉利品牌,吉利还拥有瑞典的沃尔沃、伦敦电动汽车公司、马来西亚的宝腾和英国的路特斯股权,同时也曾是戴姆勒集团的最大股东。
吉利家族拥有吉利、领克、极氪、几何、沃尔沃、极星、路特斯、英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曹操出行等品牌,同时在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车联网、智能驾驶、低轨卫星、激光通信、智能手机、汽车芯片等前沿技术领域布局。吉利已经在朝一个面向未来的科技生态企业转型。
从低成本到高价值创造的转型升级之路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浩瀚星空中,吉利汽车以其独特的转型升级之路,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从冰箱零部件制造起步,到摩托车生产,再到汽车制造,并最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缩影,更是企业战略升级与价值创造的典范。
低成本战略的初期积累
吉利的创业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汽车仍是奢侈品,价格高昂。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敏锐地抓住了市场机遇,提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使命,通过模仿和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美日量产车的推出,以远低于合资车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为吉利挖到了汽车领域的第一桶金。这一时期,低成本战略成为吉利快速发展的关键。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战略转折
吉利曾依赖丰田在中国的发动机公司供应,但对方后来的提价和断供要求,给吉利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李书福意识到,要在汽车产业站稳脚跟,吉利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他决定放手一搏,走上了自主研发、创新,并创造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道路。
在这一重要战略决策的指导下,李书福为工程师团队提供了大量资金和强大支持,吉利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吉利的成熟和快速发展,李书福敏锐地认识到持续投资科技研发的重要性。他深知吉利不能仅限于在紧凑型、经济型汽车领域的竞争,而应拓展中高端产品系列,满足中国家庭多样化的需求。
2007年,李书福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全新设计的吉利远景。在新闻发布会上,他激情满怀地发表了《宁波宣言》,明确指出吉利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不再仅仅是价格战,而是在技术、质量、品牌、售后服务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向用户和社会做出全新的战略承诺。
全球化并购与品牌升级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吉利带来了跨境并购的机遇。李书福大胆出手,成功收购沃尔沃,这一举措不仅使吉利成为全球性公司,还极大地提升了其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沃尔沃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吉利注入了新的活力,吉利也借此机会向高端市场进发。随后,吉利又成功收购马来西亚的宝腾和英国的路特斯,进一步丰富了其品牌矩阵,为全球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吉利汽车对沃尔沃的收购,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进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而且也是中国制造业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的一个显著标志。在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收购之前,吉利作为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以其经济型汽车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沃尔沃,这个源自瑞典的著名汽车品牌,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和豪华汽车制造而闻名于世,但在被福特汽车公司收购后,却遭遇了财务上的重重困境。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动机多元而深远。首先,吉利旨在通过这次收购,获取沃尔沃在汽车安全、环保和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其享誉全球的品牌影响力。此外,吉利也希望通过这次收购,将其业务版图从中国市场拓展到全球,实现品牌的国际化。
收购的谈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初步接触、提交正式报价,以及与福特进行深入的谈判。这些谈判涉及到了收购价格、资产范围、知识产权等多个复杂问题,需要双方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
为了筹集收购沃尔沃所需的巨额资金,吉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自筹资金、银行贷款,以及中国政府提供的支持。中国政府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提供了必要的批准,还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本土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坚定支持。
收购完成后,吉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合沃尔沃,包括保持沃尔沃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同时利用吉利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来扩大沃尔沃的销售。这种策略既保留了沃尔沃的品牌特色,又发挥了吉利的市场优势,实现了双赢。
总的来说,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成功收购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经验。这次收购还促进了中瑞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进程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转型
随着21世纪20年代的到来,汽车行业迎来了两大革新趋势: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技术。在这股变革的浪潮中,吉利汽车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毅然决然地全面转型,致力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到了2023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成绩斐然,销量飙升至48.7万辆,同比增长了48%,在集团总销量中占据了高达三成的比例。
作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先锋,极氪品牌的表现尤为抢眼,其销量和营收都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为集团贡献了近三成的营收。这不仅展现了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也证明了其战略转型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此外,吉利汽车在智能驾驶、车联网、低轨卫星等前沿技术领域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这些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为吉利汽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可以说,吉利汽车正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精神,引领着汽车行业的新潮流。
科技生态布局与未来展望
吉利汽车,一个名字背后蕴含着远大的梦想。这家公司不仅仅满足于制造汽车,而是立志成为移动技术的领军者,构建一个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科技生态系统。在出行领域,吉利通过旗下的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品牌,实现了从生产到服务的完美闭环。同时,吉利还与国铁吉讯等伙伴携手,共同探索和打造创新的移动解决方案。
吉利的视野远不止于此,它还在智能手机和低轨卫星领域进行积极布局,为未来的出行形态做好准备。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深知,未来的汽车将是一个智能终端。因此,根据公司的天地一体化战略,吉利将在智能驾驶、智慧物流、海洋渔业、智慧能源、环境保护和定制化遥感服务等领域开展商业运作,确保吉利始终站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最前沿。
最后
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从低成本竞争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再到全球化并购与品牌升级,直至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转型,吉利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价值创造。未来,吉利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交通解决方案和体验,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