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车型吃上高阶智驾!比亚迪吹响集结号,入门车更卷了蔚来乘用车智能驾驶自动驾驶奇瑞汽车

今年8月,余承东的一句:“全民智驾时代来了”,把智驾的竞争拉高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2024年下半年,智驾开始下探到20万元以内。7月以来,深蓝S07、小鹏MONAM03、埃安V霸王龙等多款支持智驾的新车陆续上市。

其中,小鹏MONAM03上市48小时大定即突破30000辆,9、10、11月连续三个月交付超一万辆;埃安V霸王龙10月销量超9000辆;广州车展前夕上市的小鹏P7+上市当天便斩获超过3万辆订单。

今年7月,甲子光年智库在其发布的《2024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开头便揭示:汽车智能化正在普及。有54%的汽车消费者将智能化水平列为购车时的关键考量因素,他们追求更先进的自动驾驶体验、更智能的座舱环境以及更个性化的驾驶乐趣,对高端智能化功能的兴趣日益浓厚。

全民智驾时代,真的要来了?

10万+级汽车吃上了智驾

曾经,30万元级别的车型是配备L2级别及以上的高阶智驾的入门车型,但近两年来,喊出“科技平权”的主机厂,正试图将高阶智驾带入更下沉的市场。

7月底,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ADSSE版的深蓝S07上市,售价14.99万元-20.79万元,官方打出“目前全球最便宜的华为智驾车型”的口号。上市3个月,深蓝S07累计销量30968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4%。

今年8月,小鹏MONAM03上市,售价11.98万元至15.58万元,其中顶配版搭载了小鹏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支持城市NGP+高速NGP+全场景智能泊车,是当时同价位唯一的高阶智驾车型。

11月7日,小鹏P7+正式上市,如果不考虑只有200辆的限定版,小鹏P7+售价18.68万元-19.88万元,全系都落在了20万元以内。上市当晚,小鹏P7+大定订单就达到了31528台。

图源:小鹏汽车

智驾车型的价格不断试探底线,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智驾车型——宝骏悦也,最低价甚至来到了7.98万元。其搭载了卓驭科技的视觉智驾方案,能够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通过BEV感知与车机导航信息实现高速领航功能。

与整车相对应,高阶智驾方案也“卷”了起来。去年10月,毫末智行发布了售价8000元的城市NOA方案;今年3月,大疆车载推出了7000元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大疆表示,“7V+100TOPS”整个系统的硬件成本只要7000元,将使15万元级的乘用车拥有全国都能开的城市领航功能。而这还不是极限,四维图新甚至把自研的“AC8025芯片+地平线征程3”的舱行泊一体方案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内,即便是5万元的车都能标配。

强如华为,在6月也宣布ADS高阶智驾方案下调6000元,同时华为高阶智驾包订阅服务从原价720元/月降至199元/月,降幅高达72%,乾崑智驾ADSSE(乾崑智驾基础版)高阶功能包一次性购买仅5000元。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智驾”确实在价格和市场层面正加速向更广泛消费群体普及。

智驾厂商也是被逼的?

低价背后,是智驾厂商们的负重前行。

11月25日,自动驾驶企业纵目科技召开全员会:因业务未达预期,自本月起停发工资,只发基本生活费。

2023年,纵目科技的五大客户——理想汽车、赛力斯、长安汽车、岚图和中国一汽——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93%。估值一度超过90亿元人民币,一度成为中国ADAS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然而在一年后,一代智驾独角兽就沦落到发不全工资的境地,令人唏嘘。

图源:纵目科技

陷入同样境地的还有禾多科技,2023年上半年起,禾多科技就多次被爆出资金链问题、拖欠工资、员工离职和法院限制消费令等不利消息,公司状况一直不容乐观。2024年8月初,禾多科技传出解散大数据和研发部门、核心管理层离职和员工遣散的消息。

这场动荡的背后,除了价格战的因素外,主机厂对供应商的需求转变也是原因之一。华为小鹏等厂商加速无图城区NOA的落地速度,使得一众车企开始拥抱能够做无图城区NOA量产的供应商,部分供应商失去了上桌的机会。

其次,更多的新玩家不断入局,也给老选手们带来了不少威胁。去年下半年,旷视科技、科大讯飞双双入场智驾领域,并依托其在AI及科技领域的积累,发布了自己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图源:科大讯飞

2023年10月24日,在科大讯飞智能汽车新品发布会上,科大讯飞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峰坦诚的表示,在智驾领域,科大讯飞已经做好了迎接市场竞争和客户考验的准备。

在科大讯飞的2024年中报中,汽车的智能化产品设备成为了新的业务亮点。财报显示,汽车业务延续了2023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实现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65.49%。

跨界选手的假如,无疑也加剧了行业的洗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预计未来会有更多自动驾驶公司面临经营挑战。成功上市或许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否则可能面临淘汰。

比亚迪吹响智驾普及集结号

市场的发展之快,甚至还没来得及为消失的供应商感到惋惜,一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就浮出了台面。

泰伯智库预测:2025年城市高阶智能驾驶(NOA)市场规模有望接近550亿元,2026年成为量产增速提高的拐点,2027年破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7%。

今年9月,比亚迪就曾在内部会议上提出,希望于明年将高阶智驾下放到10-20万元的车型上,基础智驾功能还计划下放到入门级的车型上。

10月,比亚迪内部负责自研智驾的两大部门——天璇开发部、天狼研发部完成整合。比亚迪智驾自研团队整合,向市场宣布“普及智驾”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11月,比亚迪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对外透露称,随着智驾技术不断成熟,海洋网的目标是希望在海鸥上搭载智驾系统,真正实现科技和智能平权。

2024下半年,比亚迪普及智驾的脚步明显加快,几乎每个月都有大新闻。

图源:比亚迪

目前,比亚迪月销量基本都能超过50万台,如果未来比亚迪的智驾正式下放,意味着每个月至少有50万台比亚迪智驾车型投入市场,这个量级与其说是“普及”,不如说是“碾压”。

在这背景下,其他车企该如何实现智驾普及,推出更多低价智驾车型,应对市场即将到来的“智驾平权”竞争?

低价车也要拼综合实力了

也就是说,这个区间的用户,必须满足“既要、又要、还要、更要”的产品条件。

这就考验车企们,如何在10万+这个区间,做出一辆动力不错、外观不山寨、内饰不塑料,安全性过关、娱乐功能拉满,同时还拥有智驾的车,还得保证不是亏本买卖。

首先,原部件成本得下调,这就得先形成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分摊成本。

数据显示,1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总销量为199.6万辆,比亚迪分走了50万辆,吉利、五菱、长安、特斯拉、奇瑞分走了50万辆,剩下不到100万辆的市场份额,丰田大众等合资再分走一些,留给新势力们的数量所剩无几。

市场格局就是巨头吃肉,新手喝汤,这意味着新势力们想完成规模效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既然规模效应尚未形成,那只能争取在供应商的谈判中掌握话语权,但不是每家车企都能月销50万辆,也不是每家车企都可以跟供应商提条件,那些月销几万台的车企在于供应商的谈判中,依旧处于被动状态。

就算闯完这几关后,也不能高枕无忧,因为只有低价是不够的,车企还得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消费者是因为“低价”才购买你的产品,那就说明他并不是你的“忠实客户”。假如其他品牌打出了更低的价格,用户就很容易被抢走。

为了夺回这群“劣质客户”,车企又需要跟对手进行价格战——进一步降低利润空间。

在智驾的浪潮中,我们见证了它从高端车型向10万+市场的迅猛下探,也目睹了行业内智驾厂商的起伏挣扎。由心感叹,如今的汽车行业真的太卷了,预计这一波,车企或智驾企业的淘汰率,应该会比这两年的都高。

可能威马、高合的剧情,将于2025年在某些品牌上再度上演。

THE END
1.传统大厂长城汽车如何敢言“智驾第一”?01采用端到端+规则兜底的双保险,长城智驾路线又稳又快在讲长城的智驾技术路线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些基础信息。根据2023(第七届)高工智能汽车年会上发布的《自动驾驶3.0时代,大模型重塑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我国自动驾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0时代以硬件驱动,主流方案是依靠激光雷达和人工规则的认知方式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495192482555653&wfr=spider&for=pc
2.2024成都车展新车快报,国产新能源仍是主角,这几款车不容错过可以看到,近年来开展的国际车展,主角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国产新能源,而且从目前的市场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所以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就主要针对这几款热门新车,看看它们能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智能科技。 鸿蒙智行·智界R7 首先我们来看这款鸿蒙智行系列、智界品牌的第二款车型“R7”,其作为华为与奇瑞https://aikahao.xcar.com.cn/item/2228248.html
3.好看又智能,还得看国产新能源,这几款车值得推荐但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开始发展新能源,诸多新势力或新品牌凭借着出色的性能以及丰富配置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四款颜值高的高端纯电车,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蔚来ET5T 指导价:29.80-35.60万元 推荐理由:可选租用电池方案,全系4秒破百 ZEEKR 001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98054187688280587
4.“智能电动”引领国产汽车走向高端——中国青年网“阿维塔11能实现溢价的背后,其实是设计、电池、自动驾驶、性能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以及品牌运营能力的提升。”谭本宏表示,作为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全新的CHN合作模式,长安汽车将在制造、品控、工程体系方面赋能;华为将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领域为阿维塔赋能,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车云等;宁德时代将在三电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ech.youth.cn/wzlb/202209/t20220907_13982694.htm
5.驶入新赛道每日经济新闻解析“2021国产智能车崛起十大关键词”回顾202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国产智能车的崛起。随着自主汽车品牌不断“上攻”,智能电动车“横刀立马”,开辟了全新赛道。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021年11月,国内新能源车型销量前十名中,除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以外,其余八款车型均来自自主品牌,售价区间覆盖2.88万~33.8万元。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12312232567141.html
6.有驾App《有驾智能评测》总榜出炉国产品牌领跑智能指数榜日前,有驾App推出了全网首个大型智能化汽车评测节目《有驾智能评测》,在汽车行业掀起一波热议。节目中,8位行业知名车评人对8款中外新能源热门车型的全面评测,引发了大量用户讨论。在新鲜出炉的包含特斯拉Model3、小鹏P5、奔驰EQS、高合 HiPhi X等在内的有驾智能指数榜中,多个国产品牌在“智驾”与“智舱”方面表现https://auto.cri.cn/chinanews/20220425/356272ce-1888-e618-6184-53ec69e736fd.html
7.关于中国国产汽车和合资汽车的发展历史我国汽车合资及集团兼并2. 智能互联 智能互联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合资和国产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研发车载智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辆互联互通。例如,百度的Apollo计划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而阿里巴巴的互联网汽车平台也在不断扩大。 3. 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也有长足进展。一些国内品牌如蔚来、小鹏和理想https://blog.csdn.net/i042416/article/details/132861255
8.5G智能座舱如何开启汽车新时代?揭秘你所不知道的车联网30年史图注:国产汽车的智能座舱已经非常时尚 类似1G,车载对讲系统火爆一时 车载对讲系统是基于模拟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类似于大哥大(1G)。 老北京骆驼祥子的黄包车是出租车的人力低配版,拉人生意很早就有。中国现代出租车行业其实是1989年在广州起源的,广交会火爆,很多外宾来访,广州出现了使用计价器的出租车。1992年开始,广州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01446
9.广汽与华为将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等7条快讯11月30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智能汽车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双方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 广汽集团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集团将以新品牌为载体,与华为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为用户带来领先的https://k.sina.cn/article_2723054902_a24e8536001015yl2.html
10.2024年吉利汽车研究报告:转型如火如荼,高端化势如破竹吉利汽车:致力成为全球智能电动科技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5100亿元,员工 总数超过14万人,连续十三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24年排名185位),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10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41af5c864263e52e37c0ea862.html
11.汽车智能底盘市澈争格局及产业机会02、线控制动:线控底盘增速最快部件,自主品牌正加速国产替代 从汽车制动系统的升级趋势来看,本质是即是对供能、控制、传动装置电子化升级的过程。通用和福特分别于 1934 年和 1939 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后续历经多次迭代,到 20 世纪 50 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已开始规模化量产上车,成为后机械式制动时代的主流制动方案https://www.hqew.com/tech/sudi/2079207.html
12.《招商决策参考》第02期丰城市人民政府22、【半导体衬底材料】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23、【光伏边框】受益于市场增长,规模有望超600亿 24、人工智能高成长赛道,【机器视觉】将快速增长 25、【电子显示纸】国产品牌逐步替代成为主导 26、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动【汽车饰件】巨量市场需求 https://www.jxfc.gov.cn/fcsrmzf/tzhj/202311/8f376d64cd4d494388c121c34032739f.shtml
13.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越野SUV,中国品牌的蓝海市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越野SUV,中国品牌的蓝海市场》由西部证券研发中心发布。报告指出国产越野SUV崛起,电动化赋能全球突围,推荐长城汽车、比亚迪,建议关注奇瑞汽车。硬派越野方面,国产崛起使国内市场规模增长,2024年1 - 9月国产硬派越野占比83%,市场同比增速及SUV占比持续提升,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增换购需求等推动https://m.sohu.com/a/831907881_121840918/
14.越来越顾家的国产越野方盒子一手打造出的坦克品牌的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曾在采访中说出实话:无论是燃油还是新能源,越野车都是很小的市场。而如今我们要做的,则是跳出历史思维的增量市场。 综上所述,如今国产品牌在做越野车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打造一款外形和性能符合「硬朗」及格线的前提下,让其具备 L2+ 辅助驾驶功能、智能座舱体验,且价格要和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720eed7e13823352a032890
15.2024年十大新能源汽车排行榜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十大品牌网CNPP重磅推出2024新能源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AITO、蔚来、极氪、小鹏、宝马汽车、埃安、零跑。十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由品牌数据部门通过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旨在告诉消费者新能源汽车什么牌子好。https://www.cnpp.cn/china/list_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