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大培训培训讲师:一、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二、现场作业要点和安全管控三、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四、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解读主要内容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多发频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13-2022年,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95起、死亡357人。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多发频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13-2022年,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95起、死亡357人。一、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有限空间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部分封闭1.空间有限,与外界相对隔离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污水池发酵池纸浆池污水井发酵罐2.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人员只是在必要时进入进行临时性作业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有限空间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1喷漆房检查井采光照明通风新风量有限空间非有限空间3.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能够进入开展有关工作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有限空间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14.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氧含量不足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有限空间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1污水池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贮罐腌制池1有限空间的分类地下有限空间:如污水井(池)、暗沟、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等。
地上有限空间:如腌制池、纸浆池、酒糟池、发酵池等。
密闭设备:如贮罐、槽罐、反应塔(釜)、管道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常见的作业活动主要有清理清淤、检维修、巡检等。
30mg/m3,25ppm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气体危害限值标准有限空间辨识记录示例企业应当辨识本企业有限空间,辨识主要依据是根据有限空间的定义,逐项判定。建立有限空间辨识记录,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辨识过程,辨识准确,符合实际。31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准确辨识有限空间是有效管控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遏制事故发生的基础和前提。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示例企业应当辨识本企业有限空间,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特别是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企业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应完整、准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32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辨识出的有限空间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出入口醒目位置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风险告知牌。安全风险告知牌中的危险因素和管控措施应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安全风险告知牌示例安全警示标志示例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二、指导服务事项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主要问题:有限空间辨识不完善。敞口发酵罐、蒸煮罐、退浆机、定型机等有限空间未上账管理。有限空间管理台账不规范。缺少“事故及后果”“作业主体”“审批责任人”等关键要素。对“作业主体”认知有误。防护措施分析不全面,未根据有限空间危害特点制定防护要求。作业主体填写不准确防护措施要求不准确二、指导服务事项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主要问题:部分有限空间出入口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部分风险告知牌危险因素辨识缺失或不符合实际。厌氧池警示标志设置位置远离出入口退浆机此前未上账,未设警示标志液碱罐辨识存在硫化氢风险采取物理隔离措施是防止未经许可人员擅自进入有限空间的有效方式。企业应当在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有限空间出入口,采取上锁、设置隔离栏、隔离网等物理隔离措施。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上锁”管理设施设备基础要求:物理隔离设施设备不存在死角、漏洞,确保人员无法通过弯腰、侧身、翻越等方式,规避许可后进入有限空间风险区域。鼓励企业采用多重隔离;采用实体锁的,必须执行双人双锁制度;采用防护栏的,应至少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3)规定要求;采用安全防护网的,安全防护网必须覆盖全部入口,应至少符合《安全网》(GB5725)等规定要求;采用智能门禁系统的,应选用人员不能硬闯高度不低于1.4m的门式闸等。
有限空间场所和风险辨识1主要问题:部分可能产生有毒物质(H2S)的有限空间出入口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隔离措施维护不当。出入口未上锁水解池盖板未封闭调节池未上锁
盖板损坏
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审批2安全交底作业前,监护人员(作业负责人)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措施确认作业前,监护人员(作业负责人)应对通风、检测等风险管控措施逐项进行确认,全部落实到位后,方可许可作业。全程监护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持续检测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现场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确认是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关键措施。
现场条件确认和全程监护气体检测记录表示例现场确认表示例2
现场作业要点和安全管控2主要问题:培训人员覆盖不全,部分涉及作业的人员未参加培训。作业人员与培训人员不对应
现场作业要点和安全管控2主要问题:多套作业审批材料,缺乏衔接性。审批单填写不完善、不准确。气体分析项目不全面。审批单中气体限值规定有误。部分内容填写有遗漏。气体分析项目不全面
现场作业要点和安全管控2主要问题:无安全交底记录。气体检测记录填写不规范。缺少作业过程中气体检测记录。气体分析填写不规范缺少作业过程中气体检测记录三、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企业应当配备与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相适应的气体检测报警仪、机械通风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安全绳索等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应当能够正常使用,气瓶、气体检测报警仪应当定期检验、检定或校准。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救援人员应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是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必要条件。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气体检测设备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连续实时监测并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当达到设定报警值时可实时报警。按传感器数量划分,可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单一式扩散式复合式泵吸式(内置泵)复合式扩散式应每年至少检定或校准1次,量值准确方可使用。如产品说明书标明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少于1年,按其要求执行。复合式泵吸式(外置泵)按采样方式划分,可分为扩散式和泵吸式。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机械通风是降低有限空间内危害气体浓度的有效技术手段,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进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设备禁止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易燃易爆环境应使用防爆风机。风机应与风管相连,将洁净空气有效送至作业面。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4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主要有3类面罩内不能维持微正压,不能使用!长管呼吸器—适用的主要有2种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紧急逃生呼吸器可用于应急救援只用于逃生!电动送风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空压机送风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234其他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个体防护用品用途配置要求头部防护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坠落防护、应急救援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条坠落防护、应急救援作业者活动区域与有限空间出入口间无障碍物的,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条坠落防护每个进出口处宜配置1个,进出有限空间过程中宜选择防坠器配合安全带使用安全绳、防坠器应固定在有限空间外可靠的挂点上,连接牢固。易燃易爆环境,应配备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围挡和警示通讯和照明三脚架(挂点+救援)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个人坠落防护系统分类及功能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安全带标准对比:新GB6095-2021VS.老GB6095--2009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20212009一般情况下检验周期不超过1年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清淤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未佩戴呼吸防护用品。事故发生后,施救人员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盲目施救。典型事故: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文兴羽毛加工厂“4·24”较大中毒窒息事故2019年4月24日20时许,文兴羽毛加工厂作业人员在对厂内污水调节池进行清污过程中,吸入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发生中毒,其他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3.6万元。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图涉事污水调节池事故地点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报警值设置错误氧气零值不准安全带未配备全身式设备缺乏维护保养,不能正常使用。安全带选型错误。未配备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气瓶压力不足25Mpa未配备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报警值错误,零值不准确。常见问题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主要问题:装备配备不规范。污水处理站配备防毒面具,使用限制条件不明确。全身式安全带选型不合适,选择区域限制型安全带。气体检测报警仪采气管不符合实际要求。安全带选型不合适采气管不符合实际要求污水处理站配备防毒面具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主要问题:装备使用不熟悉。未核实调整气体检测报警仪CO\H2S\可燃气等气体报警值。气体检测报警仪开机“零点”数据不准确。安全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不熟练。CO报警值有误氧含量数值不准确应急处置措施中,未对如何将受困人员安全救离有限空间进行说明预案核心内容缺失,不具备可操作性!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版本混乱。应急预案模版化、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演练与预案内容不一致,随意性强,流于形式,未取得实效。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常见问题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主要问题:多版本应急救援预案不一致,缺乏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主要问题:演练方案内容不完善,现场处置措施不正确,伤员施救步骤不明确。人员防护措施不全面。人员防护措施不全面伤员施救措施不明确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3四、重大事故隐患判定4月19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新版判定标准,共形成了管理类、行业类和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64项,与2017年版相比,增加了5项,其中专项类中的粉尘涉爆、涉氨制冷和有限空间作业等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适用于工贸8个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
第10号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已经2023年3月20日应急管理部第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5月15日起施行。
部长王祥喜2023年4月14日
2023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三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或者未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的;(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三)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解读】判定情形:(1)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企业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承租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管理类重大事故隐患发包单位应审查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发包单位应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职责分工应覆盖常态下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发包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作业进行审批和监督。发包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发包单位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承包单位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发包单位应加强对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严禁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承包方安全管理典型事故: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6·13”中毒窒息较大生产安全事故2020年6月13日14时23分许,湖州久久现代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在承接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站初沉池检维修作业时,吸入过量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中毒,其他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