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3)老化问题:长期未对蓄电池接线进行检查维护,连接线老化断开。
(4)蓄电池损坏:因为蓄电池损坏造成整个蓄电池组无法串一起,导致蓄电池的开路存在。
因此,一旦蓄电池存在开路,蓄电池组将无法实现充电和放电过程。当保护、通信、自动化、应急等系统的交流供电断开时,作为后备电源的蓄电池组将无法提供其运行所需的能量,造成各系统瘫痪。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检测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节数及所述预设节数的节电压,计算平均节电压,包括:将所述预设节数的节电压除以所述预设节数,得到所述平均节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包括:将所述平均节电压减去所述开路电压,得到电压差值;判断所述电压差值是否小于零,若是,则所述平均节电压小于所述开路电压;若否,则所述平均节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开路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的节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之前,还包括:判断蓄电池组的浮充电流是否小于预设电流阈值;若是,则预设置所述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电流阈值为0.3安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的节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包括:获取蓄电池组的总节数;将所述总节数分成前节数和后节数,其中,所述预设节数为所述前节数或者所述后节数;分别获取蓄电池组中的前节数的节电压及后节数的节电压,以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节数及所述预设节数的节电压,计算平均节电压,包括:分别根据所述前节数的节电压及所述后节数的节电压,计算前节数的平均节电压以及后节数的平均节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包括:分别判断所述前节数的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以及判断所述后节数的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并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以使本实施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如图2所示,其为一个实施例中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20的步骤示意图,该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20包括:
步骤S201:获取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的节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
具体的:蓄电池开路的原因有多种,若蓄电池中存在开路,则整个蓄电池组将无法实现充电和放电过程。而蓄电池组通常作为后备电源应用于保护、通信、自动化、应急等系统中,当保护、通信、自动化、应急等系统的交流供电断开时,作为后备电源的蓄电池组将无法提供其运行所需的能量,造成各系统瘫痪,因此需要定时的检测蓄电池组中的某多节蓄电池单体的开路故障情况,以防止和解决蓄电池的开路问题。
例如,所述获取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的节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包括:获取蓄电池组的总节数;将所述总节数分成前节数和后节数,其中,所述预设节数为所述前节数或者所述后节数;分别获取蓄电池组中的前节数的节电压及后节数的节电压,以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
结合图1,蓄电池组110由多节蓄电池单体组成。从蓄电池组两端分别接入两根电压线U+和U-,同时在蓄电池组中间的任何一节接入一个抽头U中,从而在获取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的节电压,该预设节数的节电压即抽头U中与电压线U+之间的电压或者抽头U中与电压线U-之间的电压。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可从蓄电池组的参数中得到。例如,蓄电池总节数为X,前段电池节数为X1,监检测到的U+与U中的电压值U前,U-与U中的电压值U后,U+和U-的电压为蓄电池组电压U,蓄电池单体开路电压为U开,利用U+、U-、U以及U开能够判断蓄电池是否存在开路故障。
例如,在所述获取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的节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之前,还包括:判断蓄电池组的浮充电流是否小于预设电流阈值;若是,则预设置所述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例如,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或修改,例如所述预设电流阈值为0.1~0.5安培;例如,所述预设电流阈值为0.3安培。
步骤S202:根据所述预设节数及所述预设节数的节电压,计算平均节电压。
具体的:在获取了蓄电池组中的预设节数的节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后,为判断某多节蓄电池单体的开路故障情况,应对获取的节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等进行计算判断。例如,将所述预设节数的节电压除以所述预设节数,得到所述平均节电压。
例如,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节数及所述预设节数的节电压,计算平均节电压,包括:分别根据所述前节数的节电压及所述后节数的节电压,计算前节数的平均节电压以及后节数的平均节电压。
例如,预设节数为前段蓄电池数或者后段蓄电池数,其中,前段蓄电池数加后段蓄电池数等于蓄电池总数。例如,记前段蓄电池平均电压为U1,后段蓄电池平均电压为U2,前段蓄电池的电压为U前,后段蓄电池电压为U后,然后根据公式:U1=U前/X1和U2=U后/(X-X1)计算出蓄电池前段和后段的单体平均电压值。
步骤S203:判断所述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
具体的:对于正常工作的蓄电池组或者蓄电池单体来讲,无论是哪几节的蓄电池的平均电压都大体等于蓄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因此,当平均节电压与开路电压存在较大的落差时,蓄电池组或者蓄电池单体中存在开路异常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本实施例正是利用该原理对蓄电池组或者蓄电池单体的是否存在开路故障进行检测,以防止和解决蓄电池的开路问题。
例如,所述判断所述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包括:分别判断所述前节数的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以及判断所述后节数的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
例如,所述判断所述平均节电压是否小于所述开路电压还包括:将所述平均节电压减去所述开路电压,得到电压差值;判断所述电压差值是否小于零,若是,则所述平均节电压小于所述开路电压;若否,则所述平均节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开路电压。
本实施例中,记前段蓄电池平均电压为U1,后段蓄电池平均电压为U2,前段蓄电池的电压为U前,后段蓄电池电压为U后,然后根据公式:U1=U前/X1和U2=U后/(X-X1)计算出蓄电池前段和后段的单体平均电压值,然后与蓄电池单体开路电压U开进行比较。
步骤S206:若是,则所述预设节数中的蓄电池存在开路故障。
请参阅图3,其为一个实施例中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现以一个具体的检测过程对蓄电池组开路检测方法做出说明。
首先,通过设定好监测蓄电池组的电池总节数以及前段电池的节数。例如,从蓄电池组两端分别接入两根电压线U+和U-,同时在蓄电池组中间的任何一节接入一个抽头U中,蓄电池总节数为X,前段电池节数为X1。
然后,设定判断开路的门限值单体开路电压,完成以后开始对蓄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测。例如,记检测到的U+与U中的电压值为U前,U-与U中的电压值为U后,U+和U-的电压为蓄电池组电压U,蓄电池单体开路电压为U开,利用U+、U-、U以及U开能够判断蓄电池是否存在开路故障。
其次,当浮充电流小于0.3A时,检测前段或后段平均电压的大小。
此外,该平均电压与设定的开路门限电压进行对比,如果小于开路门限值电压后进行延时,延时完成后再进行一次前段和后段平均电压与门限值的比较。例如,记前段蓄电池平均电压为U1,后段蓄电池平均电压为U2,然后根据公式:U1=U前/X1和U2=U后/(X-X1)计算出蓄电池前段和后段的单体平均电压值,然后与蓄电池单体开路电压U开进行比较。
最后,给出蓄电池组中的开路故障的结论。如果U1<U开,则判定为后段电池存在开路故障,如果U2<U开,则判定为前段电池存在开路故障,如果U1与U2均小于U开,则判定为电池组两端开路,如果U1与U2的值接近为0,则判定为前段和后段均存在开路故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