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问界m7价格及图片

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可以说是空前激烈,已经不只是停留在卷价格、卷技术上,更多的还是方方面面的内卷,甚至连一向躺平的CEO之间都卷了起来。毫无疑问,内卷的加剧也意味着市场大环境的严峻,想要躺平在今年实现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并不容易。

眼看已经来到了12月份,2024年也剩下了最后一个月的冲刺,从各品牌在今年的销量成绩来看,部分车企已经提前完成了销量目标,但更多品牌似乎已经可以提前宣布无法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最后也就成了笑话。

比亚迪、零跑、小米提前完成

首先就是已经完成销量目标的车企,在11月份的时候,大多数车企销量表现都非常抢眼,特别是比亚迪,继10月份销量突破50万辆后,在11月份也再次完成了单月销量在50万辆以上,继续以断档式的实力领跑国内汽车市场。

截止到11月份,比亚迪在今年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374.09万辆,创下了品牌历史销量新高。而在年初的时候,比亚迪对今年定下的销量目标为360-400万辆,仅在11月份就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这一目标,按照比亚迪目前的表现,全年销量超过400万辆也并不存在太大问题,是2024年最大的赢家。

除了比亚迪外,新势力品牌中的零跑汽车也成为了今年的一匹黑马,通过加大对增程式汽车的布局,不仅稳住了零跑汽车的销量,更是让零跑汽车实现了破纪录的成绩。11月份,零跑汽车单月销量首次突破了4万辆,成为继理想、问界后第三家月销破4万辆的新势力品牌。今年前11个月,零跑汽车累计销量也达到了251207辆,提前完成了25-30万辆的销量目标,如果12月份继续发力,甚至还会创造新的销量纪录。

最后就是小米汽车,严格来讲小米汽车并不会为了销量发愁,阻碍小米汽车交付成绩的最大障碍就是自身的产能,在11月份的时候小米汽车还再次收获了超2万的锁单,产量即销量就是小米汽车现在的形势。好在经过产能的不断爬坡,当下小米汽车的产能已经可以实现每月交付2万辆以上。从全的成绩来看,小米汽车早已提前完成了最开始定下的10万辆产能,正在朝着全年13万辆的产能努力,且实现这一产能的困难也并不大。

吉利、奇瑞已经可以提前开香槟

除了以上三家已经提前完成销量目标的车企外,吉利和奇瑞也已经可以提前开香槟了,前11个月的累计销量已经与销量目标相差不大,只要12月份正常发挥,就一定能够完成。更何况,吉利和奇瑞还在11月份的时候分别创下了品牌历史销量新高。

在吉利汽车这边,11月份销量直接达到了250136辆,品牌首次单月销量突破了25万辆,同比大增27%。截止到11月份,吉利汽车今年的累计销量也已经达到了1966512辆,实现了31%的同比增长,而在年初的时候吉利汽车定下的销量目标为200万辆,现在仅有着不到4万辆的差距,完全可以提前开香槟。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新能源汽车在今年的表现尤为亮眼,仅在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超过了12万辆,占吉利汽车总销量的48.95%,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777029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仅次于比亚迪,高居第二位。

来到奇瑞这边,这么多年来奇瑞汽车几乎每年都在吹牛,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在多数时候与现实中的成绩都存在很大差距。但在今年,奇瑞似乎变得务实了起来,248万辆的销量目标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更多车企无法完成年度KPI

总体来看,在主流汽车品牌中能够完成年度KPI的也就只有以上五家车企,更多品牌目前的表现已经可以提前宣告无法完成销量目标。不过也有非常接近完成销量目标的车企,就比如蔚来汽车,当前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19万辆,距离23万辆的销量目标也就差了不到4万辆,但蔚来汽车现在的月销量基本都稳定在2万辆左右,想要在12月份交付4万辆新车基本不太可能,只能遗憾宣布无法完成最终的销量目标。

其次就是小鹏汽车,近两个月的小鹏汽车可以说是极具话题度,无论是小米MONAM03还是小鹏P7+都是一车难求,能够取得多少销量完全就看自己的产量是多少。11月份,小鹏汽车销量首次突破了3万辆,并连续三个月在销量上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奈何在上半年埋下的坑实在太大,导致小鹏汽车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仅为15.3万辆,距离28万辆的销量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除了蔚来和小鹏比较可惜外,更多新势力品牌并不是在销量上表现不佳,主要还是定下的销量目标太过离谱,想要实现有着很大难度。就比如理想汽车,去年成为新势力品牌销冠的理想汽车在今年也彻底膨胀了起来,直接定下了60万辆的销量目标,最终在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也仅为44.1万辆,虽然创下了品牌历史销量新高,但注定还是无法完成销量目标。

同样,问界所面临的问题也和理想汽车类似,虽然问界M7和问界M9在今年的表现尤为亮眼,今年前11个月问界累计销量也已经接近40万辆,但奈何60万辆的销量目标太过遥远,在今年根本无法完成。不过,按照问界现在的市场表现来看,待明年推出新产品丰富车型矩阵后,问界明年销量超60万辆还是比较容易实现。

写在最后:

总体来看,即便今年国内汽车市场大环境并不乐观,但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展现出了很大的增长潜力,不少车企都靠着新能源汽车创下了品牌历史销量新高。在年度销量目标的完成度上,最务实的还是比亚迪、零跑、小米、吉利以及奇瑞,更多品牌已经可以提前宣布无法完成。

连线出行

今年,零跑的销量目标为25万辆,而前11个月,零跑已经累计交付了25.12万辆新车,成为首家完成今年销量目标的新势力。

除了提前完成目标的玩家,还有一些品牌距离年度目标并不遥远。

其中,小米汽车曾在11月调高过两次年度销量目标。

今年11月,小米的交付量持续突破2万台,虽然,小米官方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但从柱状图来看,小米汽车11月销量仍呈同比增长趋势。

如果小米汽车延续11月的销量与增长态势,就可以实现13万辆的新目标。

理想汽车也有望达成销量目标。

2024年11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4.87万辆,同比增长18.8%。截至2024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2024年累计共交付44.20万辆。

据了解,理想汽车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50万辆,考虑到年末的促销政策,理想汽车今年应该能顺利完成目标。

再来看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它们要完成年度目标并不容易。

小鹏汽车2024年销量目标为28万,截至11月底,累计交付新车共15.34万台,距离目标还差近13万台。

近几个月来,小鹏汽车依靠小鹏MONAM03,连续实现超过万台的月销量,并在11月交付新车3.09万台,实现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29%,但想在一个月内达成13万台的销量,困难仍然较大。

蔚来汽车方面,公司设定的目标为23万辆,2024年1-11月,蔚来公司共交付新车19.08万台,同比增长34.36%,距离目标还差不到4万台。

虽然蔚来在2024年11月交付新车2.06万台,同比实现了28.92%的增长,并已经连续7个月交付超2万台,但如果想达成年度目标,蔚来的12月销量就必须实现将近一倍的环比增长。

除此之外,还有广汽埃安、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和阿维塔等品牌想在最后一个月完成冲刺,也有一定的难度。

今年,广汽埃安宣称,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70万辆,可是目前,广汽埃安1-11月累计销量为36.61万辆,尚未完成目标的一半。

深蓝和阿维塔的2024年目标销量分别为28万台和9万台。目前,前者1-11月的销量累计达到了20.73万辆,距离目标还差不到8万辆;后者累计达到了6.25万辆,距离目标相差不到3万辆。

两个品牌的11月销量分别为3.6万辆和1.16万辆,环比增速分别超过了29%和15%,但想达成年度目标,还需在12月实现更高的增长。

12月的序幕已经开启,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期。

不管年度目标的进度条“拉到”了百分之几,新能源车企们都必须“拼尽全力”。

其中,有不少车企赶在12月推出新车型,意图在年末再博得一波存在感。

据不完全统计,12月准备发布新车型的品牌有阿维塔、银河星舰、奇瑞、红旗、蔚来、领克、一汽大众探岳6家品牌。

其中,阿维塔已经在12月2日上线了2025款阿维塔11,该款新车的定位是未来智能豪华SUV,共有三款配置,全国建议零售价在27.99万元-42.99万元之间。

与老款车相比,新款阿维塔11新增了增程版,还优化了纯电版的动力系统,比如采用华为最新一代的DriveONE碳化硅电驱,单电机版总功率达到了237kW;双电机版总功率达到了402kW等等。

吉利银河将在12月6日推出银河星舰7EM-i;奇瑞和红旗的新车奇瑞iCARV23和红旗天工08均将在12月中旬推出;蔚来将在12月21日推出蔚来ET9。

为了推高销量,明年更是车企们发布新车的关键时期。

比如蔚来旗下的乐道将在2025年推出两款SUV,一款是6/7座SUV,一款是大5座SUV。

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透露,理想品牌预期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全新的纯电SUV车型,以服务更多的家庭用户;同时,理想汽车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也曾表示:“理想汽车2025年会推出多款800V高压纯电车型。”

鸿蒙智行方面,据36氪报道,华为鸿蒙智行有望在2025年销售超过10款车,包括:问界M5、M7、M8、M9;享界S9增加增程动力版本,车型分加长版、旅行版;智界S7、R7;尊界S800和尊界旗下第二款车型。

除了加快新品发布的速度,升级智驾系统,也是车企在年底提升销量增长速度的一大利器。

其中,理想汽车不仅对智驾部门进行了人事调整,还发布了最新研发成果。

根据36氪报道,今年11月,理想汽车“端到端”智能驾驶量产负责人正式浮出水面:夏中谱,职级为21级,直接汇报给智驾负责人郎咸朋。此前,理想的智驾算法研发部门,整体由贾鹏负责,汇报给郎咸朋。

此前的11月28日,理想还曾向智驾Max版用户全量推送了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最新成果——车位到车位。

据了解,理想是行业内首个全量推送这一功能的车企。

瞄准智驾系统的车企越来越多,理想只是其中一个。

去年末,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新M7发布,亮点之一就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上市即引发热潮,被称为“国民SUV”。

时至今日,问界M7系列仍然是鸿蒙智行的销量冠军,根据鸿蒙智行发布的11月交付数据显示,问界新M7系列11月交付12573辆,上市13个月累计交付新车23万辆。全景智慧旗舰SUV问界M9发布11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8万辆,连续蝉联中国市场50万以上月度销冠。

比如今年11月,智己汽车、NVIDIA英伟达与Momenta三方合作,推出行业首批DRIVEAGXThor芯片量产智驾解决方案。据悉,该方案将于2025年率先搭载于智己汽车量产车型。

还有今年第一季度,元戎启行就依靠端到端辅助驾驶方案成为长城供应商,而今年11月,据晚点LatePost报道,元戎启行完成了1亿美元C轮融资,由国内头部车企长城汽车集团独家投资。

除了新品的推出、智驾能力的提升,品牌还必须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才能应对爆品订单的突然激增。

此前,小鹏MONAM03爆单后便遭遇交付延期的困境,有消费者表示,自己的订单在9月底锁单,原定12月底的交付日期被延至2025年1月。

小鹏也在拉满产能解决问题,从今年11月的交付情况来看,小鹏取得了不错的增长,11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辆至3.09万辆,同比增长54%。

对于小鹏MONAM03的延期交付问题,公司CEO何小鹏表示,工厂11月、12月会提高30%至40%的产能。

实际上,近期推出过较为爆款车型的品牌,都在推动产能爬坡。

比如在蔚来的乐道L60上市时,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曾针对产能问题回应称,预计10月份生产5000台,12月份产能达到1万台,明年1月达到1.6万台,明年3月份产能达到2万台。

今年6月,蔚来还宣布建立第三工厂。据彼时界面新闻的报道,蔚来第三工厂已开工建设,单班产能10万辆,将用于后续蔚来品牌和乐道品牌产品的生产。

再如36氪报道,今年11-12月,小米SU7月产量有望达到2.4万辆。如果按照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的建设规划的额定年产能15万辆计算,冲刺2.4万辆的月产量成绩,其产线利用率已接近200%。

对于最后的冲刺,各大车企已经在供给和研发方面做好了充足准备。

销售方面的大战也一触即发。

促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推出补贴活动,给部分车型降价。

比如吉利针对旗下多款车型推出好车狂欢价活动,从11月1日-11月30日购买星瑞东方曜、星越L东方曜、第4代帝豪、帝豪LHiP等车型可享吉利最新优惠政策,最高以旧换新补贴可以达到4.7万元。

再如12月2日,问界推出周年庆购车权益,旗下所有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如2024年12月2日-2025年1月2日期间,购问界新M5可享至高45000元购车权益;购问界新M7可享至高42800元购车权益;购问界M9可享至高55000元购车权益。

还有车企采用0首付0息的方式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

比如极氪在11月1日发布,月底前极氪全系车型可享0首付0利息、政府置换补贴、限时购车权益、最快当天提车等购车权益,综合下来最高可省11万元;

理想汽车宣布年底限时0息政策:2024年11月29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用户,可享受最低首付金额3年0息金融方案。

也有车企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补贴力度。例如阿维塔在12月3日发布了一系列补贴兜底保障政策。

但对于当前的汽车行业而言,业绩压力与销量压力并存,促销的狂欢背后,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仍未止亏。

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各家企业披露的业绩情况来看,5家造车新势力中,只有理想实现了盈利,为28.2亿元。

其他几家企业中,亏损最少的是零跑,为6.9亿元,亏损最高的是蔚来,为50.1亿元,小鹏和小米、零跑分别亏损18.1亿元、15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极氪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83.58亿元,环比下滑8.4%,净亏损为11.391亿元。

另据今年半年报,深蓝汽车实现营收139.81亿元,净利润-7.39亿元;阿维塔实现营收61.52亿元,净利润-13.95亿元。

而2025年,是很多车企有望实现盈利的关键年份。

小米汽车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盈利年份,但是从当前公布的财报信息来看,三季度小米已经从二季度单车亏损超6万元,收窄到亏损3.7万元。

对于多品牌布局的车企而言,2025年也是各大子品牌不断推出新品,提升销量的“兵家必争”之年。

比如蔚来将在2025年加速换电站布局计划;旗下第三个品牌“萤火虫”也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交付,目标为月销5000辆左右。

李斌还表示,蔚来将在2025年实现销量翻倍、2026年实现盈利。

从今年下半年的数据来看,极越的销量逐渐回暖。今年7月,其订单突破3000辆,交付量达1019辆;在随后的8月、9月、10月均实现了交付量的环比增长,目前月销量已经稳定在3000台左右。

极越汽车主打的是智能化,据介绍,其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纯视觉+端到端”智驾,据10月份数据显示,目前有94.7%的车主使用了极越ASD功能,超40%的用户选择一次性买断ASD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2024年已经接近尾声,但车企冲销量的步伐还在继续。

近期,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作为距离公布全年销量最近的一个月,11月的成绩单一出,有的已经率先达成年度销量目标,有的则是绷紧了神经。

比亚迪在今年11月,实现乘用车销量为50.4万辆,几乎是断崖式领先于其他企业,其同时也提前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

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成为首个达成年度销量目标的品牌;小米提前完成了10万辆的交付量后,将年度销量目标提高为12万辆。其他如理想、蔚来、小鹏、深蓝、埃安等品牌,距离年度KPI还有一定差距。

已经到来的12月,无疑成了品牌们最后冲刺的时机。

为搏销量,品牌们使出浑身解数,吸引2024年的最后一批汽车消费者;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入局费钱且有技术难度的“端到端”智驾系统。

今年,爆款新车型产能不足、交付延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吃一堑长一智”的车企在年底也不敢松懈,扩大产能,尽可能缩短交付周期。

今年,国家补贴政策对汽车品牌销量的提振效果明显,品牌自身在促销方面也不能“手软”,11月-12月,不少车企发布了降价、补贴、0首付0息等优惠政策。

年末的冲刺,实际上也是因为2025年的压力赛即将到来。

明年,注定是车企们血战的一年,从新车发布来看,已经有不少车企计划明年推出多类型车型,并在性能和性价比上“卷”出新高度。

从目标看,不少企业提前给出了2025年的销量预测,据36氪报道,蔚来、小鹏、零跑、小米等企业给出的明年销量目标,与今年相比接近翻倍。

更高的目标指引下,明年汽车赛道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各个车企都要一边奔跑,一边补短板。

对于车企而言,11月是一年中较为重要的月份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11月,新能源品牌的销量排序为:比亚迪、理想、埃安、鸿蒙智行、零跑、深蓝、小鹏、极氪、蔚来、小米、阿维塔、极狐、岚图、智己和极越。

其中,能够提前宣告“胜利”的车企为比亚迪和零跑,目前,这两家车企均已完成了此前定下的年度目标。

据比亚迪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达到50.4万辆,同比增长67.2%,环比10月份的50.05万辆销量增长了0.7%。

根据此前比亚迪制定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在2023年销量302万辆的基础上,保持20%以上的增长。以此换算,比亚迪2024年全年的销量目标为362.4万辆以上。

而截至目前,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已达到了374.09万辆,提前完成了目标。

零跑方面,品牌11月单月的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辆,为4.02万辆,同比增长了117%。

今年8月,华为在享界S9上首发搭载了基于端到端技术的ADS3.0系统,在地库车位就能直接启用,可自主进出闸机、通行环岛、路边启停等。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智能驾驶的布局中来。

据36氪援引工信部的信息,截至2024年6月,国内算力规模达246EFLOPS(基于FP32计算)。如果换算成FP16,即492EFLOPS。其中,华为、蔚小理4家企业云端算力总和,就占全国算力规模约3.5%。

此外,还有一些汽车品牌通过与供应商建立合作的方式,推出智驾解决方案。

毫无疑问的是,极越必须在2025年找到月销量破万辆的契机,跟上其他品牌的步伐。

在年末之际,车企们也纷纷定下了2025年的销量目标,据36氪报道,蔚来今年交付量预估为23万辆,而2025年的销量目标是翻倍,其中,乐道品牌的销量预测为24万辆左右。

小鹏明年初步预测销量为35万辆,较今年增长预期接近翻倍;零跑的目标则是50万辆,如果实现,将连续两年实现100%的同比增长。

理想的销量预测则为70万辆左右,如果实现,同比增长将在40%左右。小米则给出了36万辆的销量预测,相较于今年13万辆的交付目标,小米对明年的态势较为乐观。

晓野科技

在新能源的浪潮中,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能效电气,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正以坚定的步伐,将充电桩科普知识和安全充电意识传播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2024年12月26日,充电桩科普大讲堂“百城百讲”第100场将在北京开展,这标志着能效电气在科普推广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2025年1月8日,“千城千讲”第0001场将在宜宾开启,能效电气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展望未来,能效电气将继续坚持创新、坚持品质、坚持服务。在充电桩行业的大时代中,能效电气将以强大的产品力和组织级能力迎接市场的三大战略机遇。预约充电、共享充电、刷脸充电将成为家充桩行业的三大主题词,而能效电气将引领这一潮流,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充电体验。

希望更多的用户加入能效电气的大家庭,成为我们的“S联盟志愿者”,共同推动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少数派报告

10月,鸿蒙智行的销量接近4.2万台,今年的累计销量超过35万,表现出来的势能已经足够和奔驰、宝马、奥迪直接对抗。

的确,从绝对销量数据来看奔驰、宝马、奥迪更多,但也要认清现实,传统豪华大厂的产品布局多,少则8款,多则10款,且经销商布局更广泛。

至少退一步来看,雷克萨斯这种运营了很多年的传统豪华品牌,被鸿蒙无情的打趴下了。

10月,鸿蒙智行的销量为41,643辆;1-10月的累计销量为353,710辆,这一表现已经完全能够与传统大厂分庭抗衡。

且,鸿蒙车型的定价较高,入门的AITOM5落地价也需要26万(购买ADS),门槛车型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奔驰、宝马、奥迪的同级别车型20%至少。

AITOM7、AITOM9的销量更是恐怖,AITOM7过去12个月的销量接近21万台,AITOM9的销量也超过了12万台。

一位4S店从业14年的高层表示,奥迪、宝马这些4S店,有很大一批已经在生死线徘徊,这还是比较好的品牌,没有护城河的英菲尼迪、讴歌等豪华品牌早就已经人去楼空。

整个豪华品牌阵营中,目前只剩下奔驰一家还有比较舒适的生活区,原因是奔驰官方和经销商体系深度捆绑,其中东西太多一两句话说不明白。

过去一年,宝马、奥迪经销商的生存环境骤降。

经销商的盈利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售前卖车,但目前考虑到宝马、奥迪终端动辄20%左右的折扣,虽然4S店从厂家提车有着9折左右的折扣。

一个原因是,90后、95后乃至00后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登陆消费舞台,传统豪华品牌的确有阶梯优势,但传统的动力总成吸引不了年轻消费者,技术转型很重要。

THE END
1.拍照识别车型app有哪些?几款拍照识别车型软件推荐拍照识物,拍照识花,形色识花,万物识别,动物识别,植物识别,汽车识别,logo识别,识花君,万能识别,百科详情 手机扫码下载 查看详情7.拍照识物 拍照识物,拍照识花,形色识花,万物识别,动物识别,植物识别,汽车识别,logo识别,识花君,百科详情 手机扫码下载 查看详情8https://www.liqucn.com/article/289994.shtml
2.ocr图片识别技术是什么?OCR的作用有哪些?车牌识别:保险移动勘察 证件识别:保险移动勘察;出保单、借贷等录入个人信息 Vin码识别:录入VIN码解析出车型库,估算养车用车成本,对汽车做评估及金融方案 OCR的作用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清楚在进行图片的识别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是来自于图片识别不出来。图片信息有很多种类型,文字、图形等等。要https://www.foxitsoftware.cn/scanner/jiaocheng/691.html
3.TL1200DT王力汽车网为您提供TL1200DT-2T 台铃牌纯电动前盘式后盘式/鼓式电动两轮摩托车价格(报价)、配件(零件)、参数、图片、免征、燃油、环保等相关信息,王力汽车网致力于打造中国专用汽车门户网站(www.cn-truck.com)https://zc.cn-truck.com/motuoche/show_811_403846.html
4.驾考常见色盲检测图,每个都很简单,看不出来就别浪费钱了驾考体检中最基础的一项是测试色觉辨别能力,看学员是否存在色弱、色盲等问题,如果无法识别出红色和绿色,报名考驾照就是在浪费钱了。今天我们就盘点几个驾考中常见的色盲图,这些色盲图都很简单,如果连它们的图案都看不出来,就不用着急报名了。 第一张,7 这张图片的内容很简单,它的图案就是一个数字“7”。这张图https://k.sina.cn/article_7573885134_1c37050ce00100up2h.html
5.汽车指纹锁多少钱?汽车指纹锁怎么安装设置→MAIGOO知识摘要:汽车指纹锁多少钱?汽车指纹锁价格一般是多少?汽车加装指纹锁的好处有哪些?汽车指纹识别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识别指纹来控制汽车启动的装置。在启动车辆之前,系统会对使用者进行指纹识别身份验证,如未授权者使用车辆将无法启动汽车。如果你给车装一个指纹识别系统那就可以体面的拒绝别人跟你借车的要求了。 https://m.maigoo.com/goomai/167039.html
6.汽车识别技术矢量图插画正版商用图片12b6f7摄图新视界提供汽车识别技术矢量图图片下载,另有自动,背景,相机,轿车,央视,城市,控制,数据,检测,驾驶,平,全球定位系统,鉴定,图,信息图图片搜索供您浏览下载,每张图片均有版权可放心商用,您正在浏览的图片为12b6f7https://xsj.699pic.com/tupian/12b6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