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宇汽车公司是韩国第二大汽车生产企业,年产汽车60多万辆。1967年,金宇中创建新韩公司,后改为新进公司,1983年改为大宇汽车公司。它是韩国大宇集团的骨干企业。大宇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关系密切,在创业之初便与通用公司合作生产轿车和八吨以上货车及大客车。大宇以出口为目标,在韩国是最早出口汽车的企业,早在1984年就出口汽车到美国。
随着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资的结束,大宇开始建立自己在全球的生产网络,以达到2000年生产200万辆汽车的年生产能力,其中一半在韩国。1986年大宇一年产16.7万辆的汽车厂投产,该厂拥有由机器人操作的自动焊接等世界一流设备。大宇汽车公司总部设在韩国汉城,主要产品以轿车和货车为主。
然而,由于经营不利,资不抵债,大宇汽车公司自从其母公司大宇集团在去年破产后一直在巨额债务中挣扎。并且未能在最后期限内偿付对两家债权银行欠下的债务,因劳工联盟拒绝其裁员的重组计划,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宣布破产。
2002年10月28日,通用大宇汽车科技公司(简称通用大宇)在韩国汉城正式宣布成立。继10月17日资产转让工作完成后,至今各方资产注册全部完成,各股东资金已全部注入。
通用大宇新公司总部位于韩国仁川,旗下拥有并管理三家分别位于韩国的昌原、群山及越南河内的生产厂。此外,位于韩国富平新命名的大宇仁川汽车公司,将为通用大宇提供整车。通用大宇还拥有位于欧洲和波多黎各的九家海外分公司。新公司的资产范围还包括位于韩国富平的汽车设计、工程、研发、销售、市场及行政部门。
大宇汽车公司使用形似地球和正在开放的花朵标志,生产的汽车也使用这个标志作为商标。大宇标志象征高速公路大动脉向未来无限延伸,表现了大宇的未来和发展意志;椭圆代表世界、宇宙;向上展开的花朵体现了大宇家族的创造力挑战意识;中部五个蓝色的实体条纹和之间的六条白色条纹,表示大宇在众多领域无限发展的潜力;蓝色代表年青、活泼,而白色则代表同心协力和牺牲精神。整个标志表现了大宇家族的智慧、创造、挑战、牺牲的企业精神,表现出大宇集团的"儒家"风范。
在韩国大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二的大宇集团成立于1978年,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于1999年8月被迫解体。大宇汽车公司则被列入“整顿企业”名单。在此期间,大宇曾就出售问题与多家世界著名汽车巨头协商,但尚未成功。大宇公司1999年的汽车产量为93万辆,在韩国仅次于现代汽车公司。但是,由于大宇汽车公司在列入“整顿企业”名单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亏损日益严重。该公司自有资产近十八万亿韩元(1200韩元约合1美元),而负债额达到十八余万亿韩元。据媒体报道,实际上,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一直徘徊在破产的边缘,具体表现为:一、营业成绩持续下降,亏损不断增长。据统计,仅在2000年上半年,大字汽车每月净亏损就接近一千亿韩元;二、工厂开工率大幅下降,人员精简不见进展。大宇汽车公司在国内拥有两个大工厂,到10月份它们的平均开工率仅为60%;但是在过去近两年内,大宇汽车捉襟见肘,资金流动困难日益加深。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的工人有几个月未能及时领到工资。退休职员的养老金也无力正常发放,到2000年年底,公司的正常运营资金有近四千五百亿韩元的缺口。
“章鱼足式”扩张的悲剧韩国经济界人士认为,大宇集团破产的原因主要有:
一、过度扩张
韩国的大企业集团是60年代在政府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在韩国的经济腾飞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这也使企业界滋生了所谓“大马不死”的心理,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无限制地、盲目地进行“章鱼足式”的扩张成了韩国企业推祟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大宇正是这种模式的积极推行者。据报道,1993年大宇总裁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一百五十多家。而到1999年年底增至六百多家,“等于每三天增加一个企业”。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
二、盲目自信
1999年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9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经济专家们认为,盲目自信使大宇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贻误了结构调整的时机。大宇集团债务危机在2000年7月底浮出水面后,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再次是调整不当。可以说,大宇提出的一项劳资双方缺乏沟通谅解的,也是所谓“迄今最为严厉的改革方案”直接导致了它的“熄火”,10月31日,大宇汽车经营方提出将54个营业单位缩减为39个,职员裁减3500人,估计节省费用近五千亿韩元。虽然韩国政界、经济主管部门及银行界对此方案较为满意,但普遍对其执行能力表示怀疑。据了解,根据韩国的传统,如果劳方对结构调整方案表示强烈反对的话,该计划则无法正常实行。正如舆论所预测的,大宇的工会部门以前任社长已定下五年雇佣保证为由坚决反对大幅裁员,从而直接导致大宇迅速“熄火”。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宇的破产,海外投资者其实并不悲观。他们认为,实施破产的成本远小于继续维持大宇的成本,这实际上减轻了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负担,所以外国投资者更加看好韩国经济的宏观前景。大宇宣告破产后汉城股市不降反升就是明证。舆论纷纷撰文指出,这从经济层面上证明了,大宇破产固然令人沮丧,但其本身却有很多值得研究借鉴之处,它带来的可能只是阵痛,如果处理得当,从长远看也许是件好事。争夺大宇,谁是最后的赢家由于韩国大宇集团宣告破产,它旗下的大宇汽车公司被列为拍卖对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价60亿美元购买大宇汽车公司的大部分资产。福特汽车公司则表示将在竞标战中与通用一决高低。另外,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也都有意参加竞标。
不管怎样,外力愿意对大宇分而食之,而债权银行也愿意分售多得卖款、物尽其用。通用也最希望在拿到最想要的部分时避开韩方的捆绑搭售,以免多花了冤枉钱还得费神去处理不要的“二手货”,虽然其他业务只算大宇汽车的“小头”,但几亿美元也非小数。舆论普遍认为,哪家汽车巨头能在韩国大宇争夺战中抢占上风初露端倪,进而帮助其拿下亚洲的三大市场(日本、中国、韩国),谁就能稳操亚洲市场的胜券和极大提高其全球的市场份额:在看到希望的同时。舆论还提醒说,哪家汽车业巨头能如愿买进大宇,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对于韩国人来说,汽车工业是国家强大的标志之一。部分韩国人认为,大宇汽车公司若被外国人买走,将损害韩国的民族自豪感,危及韩国的经济前途,这种民族感情甚至可能影响到韩国议会选举,从而影响到大宇公司的出售。韩国有关负责人已表示,挑选买主的标准不仅仅是钱,买主应该能继续发展韩国当地的汽车工业,并能为零部件供应商和工人们带来好处。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中国汽车界人士认为,大宇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很小,其破产影响有限。国内的用户十分关心大宇汽车的破产是否会影响到买车后的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