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利审查指南》有关于“一般消费者”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定义
三、案例以及案例分析
(一)申请号为2014301348126,名称为肥料包装袋(图1)
分析:包装袋为平面产品,结合一般消费者的常识认知,后视图一般为说明性文字,无设计要点,所以后视图的省略并不影响该申请请求保护的对象的表达,因此,该申请的提交视图能够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二)申请号为2014300227707手推车载物面板(图2)
简要说明: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手推车载物面板2。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手推车承载物品的面板。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面板上压纹设计。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分析:本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是手推车载物面板类的外观设计,结合该类产品的使用状态看,属于附载在手推车载物板上的薄型产品,且背面属于使用时看不到的面,所以可以不提交后视图。从提交的主视图上看,其产品表面都有放射状的条纹的设计,虽然仅通过视图无法判断条纹的凹凸状况,但结合一般消费者的常识可知,该类产品的条纹设计主要起防滑的效果,均为凸起设计。因此,结合一般消费者的常识,本申请文件已经清楚地显示了请求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三)申请号为2012301995502名称为套筒(图3)
简要说明:1、外观设计产品名称:套筒(59);2、外观设计产品用途:紧固或松开螺栓等组件;3、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5、指定主视图用于出版专利公报。
(四)申请号为2013303410269,名称为光热反射镜固定卡(图4)
分析:该产品为光热反射镜固定卡的外观设计,从产品名称和简要说明可知该产品用于固定安装,结合一般消费者常识以及视图所表达的内容,将主视图、后视图所表达的位置相对应弧形状设计特征推导理解为通孔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视图能够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五)申请号为2014301863822名称为推门衣柜(地中海系列AF-6)(图5)
简要说明: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推门衣柜(地中海系列AF-6)。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室内家具用品,供收纳衣物用衣柜。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整体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省略视图:其它视图无设计要点,故省略。
分析:该产品为大型衣柜,从产品设计特点和消费者的常识,衣柜的俯视图和后视图都不常见,所以仅提交面向消费者最大面的主视图和显示了产品侧面厚度的立体图,清楚地体现了产品的设计要点和三维立体形状,视图可以清楚地表达该产品特征,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六)申请号为2013304020388名称为卡片(图6)
简要说明: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卡片。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做卡类产品,例如信用卡。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如图所示的形状和图案特征。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主视图。5.指定基本设计:设计1。6.由于卡片的厚度较小,因此省略立体图和侧视图。各设计中的每个数字8还可为其他数字或字符,它们例如组成帐号识别信息,但设计9和10中加黑加粗的方框(可参见设计9参考图和设计10参考图的标示)示出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它们能够显示数字或字符。
分析:该产品为卡片,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视图中的数字并不是真实的数字,仅为示意数字,产品视图内容并不能清楚地表明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但们结合视图内容和简要说明第6条,根据设计领域常识,可以清楚地表达该产品特征,视图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七)申请号为2014303892571的食品包装袋(加钙火腿肠)(图7)
简要说明: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食品包装袋(加钙王火腿肠)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食品的外包装袋。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主视图和后视图的图案设计上。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其他视图。
分析:产品为包装袋,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视图中没有一般包装袋的常见说明性文字,视图表达不完整,不能清楚地体现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但根据设计领域常识,说明性文字并不是设计要点,视图中体现的图案、色彩已经清楚地体现了产品的设计要点,故包装袋的说明文字的省略不影响外观设计的清楚表达,本视图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四、外观设计“清楚地表达”判断主体
在对外观设计是否“清楚地表达”的理解上,《专利审查指南2010》仅对视图提交数量做了规定,但由于判断主体的认知水平没有明确,尽管视图提交规范符合《专利审查指南2010》要求,但由于对于同一产品,不同的人往往会因主观因素,对视图的理解不同,有不同的观点。
目前,我国《专利法》中已有对外观设计创造性的概念,而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逐年增长,为了提高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水平和质量,同时鼓励创新,笔者建议在专利审查指南中明确外观设计“清楚表达”的判断主体,并明确“普通专业设计人员”的定义,并根据国情适当地调整“普通专业设计人员”的水准。
五、立法建议
建议在审查指南中明确“外观设计清楚表达的判断主体”,规定其判断主体为普通专业设计人员,其属于假想的人,应当对现有设计常识有基本了解,能够客观地判断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表达的产品,但对外观设计产品之间在形状、图案以及色彩上的区别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会注意到产品的形状、图案以及色彩的微小变化。
参考文献:
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方法:
2、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方法: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提交的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当提交请求书以及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且应当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及其所属的类别。
关于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中要求申请人提交有关的其他事项是指:
一、申请人的国籍;
二、申请人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其总部所在地国家;
四、要求优先权的,应当注明的有关事项;
五、申请人或者机构的签字或者盖章;
六、申请文件清单;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私家车的家庭占有率逐步上升,汽车产业在外观设计、内在配置等方面不断增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装饰之美、思想之美对设计产业的作用逐步显现。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运用价值、发展特点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
传统文化;汽车外观设计;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其中凝集的文化内涵、民族情感和艺术元素,例如文字、图案、颜色、造型等等。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凸显出汽车产品的个性,并且使汽车企业在文化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沉淀,为“中系汽车”的外观造型奠定了稳固的根基。借助于汽车产品和工业设计的现代化融合,汽车产业在外观设计、车内陈设等方面不断增强。融入传统因素,不仅能够影响汽车产品的营销数量,而且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人们只有从内心重视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国特色不被抹杀,华夏文明得以传承,中国的汽车设计乃至其他文化艺术形式才能更加繁荣。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在外观造型上的运用
(二)在商标设计上的运用
从车辆的标志上看,国内一些车辆制造企业的标志和Logo都具有独特的思想含义。这些商标中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图案等代表性因素,然后将这些设计想法融入汽车创造之中。例如,江淮汽车的Logo就选择了中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标志。除了一些具备明显的民族特色的Logo,一些车企还用借鉴了汉字的表现手法,例如中华汽车中的“中”字性标志,北汽的“北”字,以及比亚迪“秦”“唐”“元”,使汽车设计和传统文化设计融合,都呈现出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特色,并在其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我国国产汽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代表。
(三)在汽车色彩上的运用
在传统文化和汽车产业的相互融合中,色彩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汽车外形的颜色决定了消费者的各项需求,也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方面。例如在传统文化中,黑、白、黄、赤、青被认为是五种正色,在颜色的搭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红色、灰色等车辆的设计颜色上,汽车设计者认为灰色显得沉稳、凝重作为车辆的颜色也十分适宜。所以,汽车色彩设计师在传统颜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和,创新出了一些香槟色、金属色、灰绿色等调和颜色,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同时,根据用车情况的不同,在颜色的设置上,公务用车多为黑色、深灰颜色比较庄严肃穆。白色汽车颜色干净肃静,因此家用型轿车的白色需求比较多。而红色轿车颜色充满激情、运动感十足。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色彩的配置上,考虑到了车辆的价格、成本、受众,确保在汽车颜色的使用上,能够迎合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四)在文化理念上的运用
很多设计师尝试将代表宁静淡泊的竹质材料运用到汽车内饰中,将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陶瓷配饰融合在汽车外观中,并且一些剪纸图案、泥塑文化等中国传统的民俗特色都能够作为汽车设计的一个出发点,继而使汽车设计焕发出别样的光彩,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认同价值。例如,在法拉利599GTB的典藏版跑车中,设计师的灵感正是来自宋代哥窑的陶器,在造型上以湿润的冰玉色为主,并借鉴了陶器开片的美学特点,绘制出了不均匀的开片纹路,具有独特的东方意蕴。同时,设计师还将篆书缩写的“中国”标识绘制在车体上,继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终由买家以人民币1200万元的价格所拍得。
五、总结
作者:王佳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1]凌永成,李雪飞.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651.
[2]张希可,王秀峰.中国传统文化对汽车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1):181-182.
[3]许世虎,吴寒.起亚汽车脸谱化塑造对中国汽车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12,(8):47.
一、色彩营销的内涵与方法
基于色彩营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色彩营销的实用价值,针对不同的营销市场、不同的消费人群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色彩营销的涵义
(二)色彩营销的方法
1.调查色彩消费市场
针对目标消费者对产品色彩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查,将消费群体以区分方式对每类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每类消费者的色彩喜好,从而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色彩心理感受,进而分析消费者需要产品传达给他们怎样的的色彩信息,才符合他们的色彩感受及购买欲望。
2.设定企业色彩形象与产品造型色彩
通过以上色彩消费市场的调查,定位企业产品的消费对象,结合色彩流行性、品牌文化、消费者的色彩喜好等色彩环境方面的分析测定,进行色彩组合、产品的造型、材料和图案等设定企业的色彩形象与产品造型色彩。
3.展开色彩营销计划
对目前家用轿车市场分析,得出以下三种适用于中国家用轿车色彩营销方法:第一,家用轿车外观色彩共鸣化,在营销过程中突出家用轿车品牌理念和引起消费者共鸣的色彩;第二,轿车外观色彩名称个性化,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营销的推广中,推出富有家用轿车外观色彩特点的个性化色彩名称;第三,家用轿车外观色彩形象化,把家用轿车外观色彩形象与卡通人物形象或音乐等结合起来,使消费者与产品形象之间更好的沟通[2]。
4.建立色彩信息管理系统
获取对于目标消费者的产品色彩市场调研资料,归纳总结“最受欢迎的产品色彩”及“色彩受欢迎的理由”两个要点[3],并根据标准的色彩特征、色彩模式及产品色彩使用原则,建立一套合理的色彩信息资料系统。
二、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的选择上,由于目标消费者的身份、色彩感受的不同,色彩的选择也会有所差异。一个具有创造性并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家用轿车外观设计,在色彩的运用中需要遵循产品的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独创性这四个原则,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感与认同感,使家用轿车的更富有时尚化、人性化、科技化。
(一)遵循色彩与造型互动、统一性的原则
设计概念的定位是由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所决定,而造型与色彩是表现设计概念的两种手段。如:表达“稳重”,使用简洁规整的形体和沉稳的冷色要好于采用复杂多变的造型及红色、黄色。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时,充分的运用色彩规律中的色相、纯度、明度的不同将色彩进行恰当的组合与协调,产生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面积效应等变化,从而丰富色彩的表现力。主要组合有对比色彩的组合和相似色彩的组合,对比色彩的反差效果具有强烈的色彩生命力,刺激消费者的视觉效果;而相似色彩的组合选用同色系颜色形成色形成统一色调。
(二)遵循流行性、地域性原则
家用轿车外观设计的流行性是根据人们的审美意识及社会倾向而随之改变的,当符合消费者的认识、兴趣、欲望时,具有色彩特征性的颜色就会流行开来。这需要掌握人们对色彩喜爱的变化规律,了解时代特征、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如20世纪80年白色汽车居多,90年代所占比例开始下降;21世纪,银色系列又成为主调色;近年,舒适明亮的色彩开始受到欢迎,蓝色、火焰黄色等相继成为大众所热衷的色彩。
家用轿车外观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还具有地域性原则。热带地区喜欢浅色调,寒冷地区喜欢深色调;低纬地区,人们喜欢柔和的中间色调来消除日照和车身的反差,而在高纬度地区,人们喜欢强烈的纯色以加强车身造型效果;在寒冷的北方,人们喜好暖色调的轿车,以满足人们色彩心理的温暖感,南方城市多喜好冷色调的轿车,满足人们色彩心理的凉爽感。
(三)遵循安全性原则
家用轿车行车的安全性主要受到车身色彩能见度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视认性好的色彩能见度佳,用于家用车外观设计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视认性与色彩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数据显示:白色视认性好于银灰色、蓝色、绿色、黑色。而红色易引起视觉疲劳,不利于行车安全。在雾天、雨天或清晨、傍晚时分,黄色、浅绿色轿车最易被人发现且发现的距离比一般深色轿车要远3倍。所以,浅淡且鲜艳的颜色看似增大轿车外观体积,使轿车有较好的可视性,让迎面的家用车驾驶员精神振奋,利于安全行驶。
三、色彩营销对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的作用
色彩营销作为第一视觉的元素,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中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是对消费者的色彩需求、色彩文化、色彩视觉效果等的解读,使外观色彩设计满足功能与审美的双重需求。
(一)满足细分消费群体的色彩需求
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中,通过对色彩营销应用,满足消费群体的色彩需求,细分消费群体的色彩感受,将其不同类的感受应用于外观色彩设计中。色彩营销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的应用成功的区分消费人群的色彩需求,凸显家用轿车外观设计中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家用车外观的色彩多样化。
从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品味等角度区分,智慧的蓝色深受白领阶层的喜爱,激情的红色,多为女性所钟爱。从价格上划分,分为经济型、中档型和中高档型,经济型轿车定位为收入基本稳定的消费群体,此消费群体多为数量庞大的年轻人,对轿车外观色彩的多样化需求较高,如红、橙、黄、绿、蓝等颜色获此类消费群体亲睐。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区分,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色彩在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意义。如:银灰色受德国人喜爱,蓝、绿、红色受美国人喜爱,黑、白色受日本人喜爱等。[4]。
(二)提升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视觉形象和体验
家用轿车车身色彩沟通方式的选择是色彩营销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的方法有:选择车身沟通色;选择车身颜色名称;车身颜色形象化。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选择适合轿车车身的颜色,合理的车身颜色的沟通方式可以更好的将设计出的车身色彩传递给消费者。
四、结语
色彩已俨然成为消费者在选购家用轿车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满足消费者的色彩情感、提升消费者的色彩品味、凸显消费者的个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挖掘色彩营销的魅力,了解目标消费者的色彩感受,遵循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的应用原则,才会最大化发挥色彩营销在家用轿车外观色彩设计中的作用,更凸显色彩价值的体现并在家用轿车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注释
[1]梅澎、鲍坦、邴丽:《论色彩营销及其应用》,《商业时代》,2004(2)。
[2]马钧、俞一鸣:《中国汽车市场色彩营销现状及建议》,46~48页,《汽车营销》,2008。
[3]杨莉:《包装色彩色营销策略》,167~182页,《包装工程》,2007.28(6)。
[4]许世虎、叶东海:《工业产品设计与色彩流行》,205~206页,《包装工程》,2006.27(2)。
参考文献
1翟音:《色彩设计》,6~82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2[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9版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市纺织装饰用品科技研究所;中国家纺行业协会规划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