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诣”是指学识达到的程度,如称赞一个人的学识高深,说“造诣很深”“颇有造诣”。
不读zhǐ。
“庖人”指厨师。
“越俎代庖”是说正在行祭礼的人,走离祭祀的地方去替厨师准备祭祀品(俎音zǔ,是古代的祭器)。
比喻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做别人的工作。
例:苫布,就是遮雨的大幅厚布。
修建房屋时房顶用草、泥盖抹,也叫“苫背”。
6.枢:shū门轴。
“中枢”“枢纽”都指事物最重要的关键性的部位。
不读qū。
例:恪守成法,恪遵规章。
例:迸裂,火花乱迸。
“玷污”“玷辱”都是说使人或东西失了体面,不光彩。
例:浅草茸茸。
“鹿茸”是初生的带细毛的鹿角,是一种贵重的药品。
例:田间阡陌交通。
“阡”和“陌”指纵横的小路。
“陌生”就是生疏、没有见过的。
不读bǎi。
“绚烂”就是彩色光艳。
14.莠:yǒu“莠”本来是貌似稻禾的狗尾草,常用来比方坏人;例:良莠不齐。
“脍炙人口”是对文学作品的赞美词。
“脍”和“炙”都是好吃的东西,比喻适合人们的口味。
不读zōng。
例:白洋淀。
又是“沉淀”的“淀”。
例:用水把瓶子涮一下。
北京有一种著名的食品“涮羊肉”,就是自己在火锅里煮羊肉片,稍微一涮就捞出来吃,滋味异常鲜美。
许多人都把“涮羊肉”的“涮”字读错了。
“涸辙之鱼”是说在干的车辙里的鱼,比喻在困苦中等待救援的意思。
例:掮起大旗。
“掮客”是旧社会的商业中间人,现在也用“政治掮客”来嘲讽反动的政客。
例:按捺,捺着性子。
又指汉字的笔画“丶”。
例:酗酒滋事。
不读xiōng。
不读shǎng。
这个误读是由繁体字“”而来的,现在按简化字的偏旁读“尝”是正确的。
例:破绽,皮开肉绽,鞋开了绽。
例:停滞,滞留,滞碍。
例:刚愎自用。
28.晷:guǐ日影。
例:日无暇晷(很忙,一天里没有一会儿空闲)。
例:喟然长叹。
例:牵掣,掣动,风驰电掣,掣肘(阻拦别人进行工作)。
31.滓:zǐ沉淀的渣子。
“渣滓”本指没有用的废物,也用来嘲讽人物。
不读zǎi。
例:回溯(回想以前),推本溯源(寻求根源),都是比喻。
例雕塑,塑造,塑像,木雕泥塑。
“塑料”是一种化学物质。
例:狭隘。
险要的地方。
例:关隘,要隘。
例:冒天下之大不韪。
“稗官野史”,“稗史”,(记载逸闻琐事的书)。
古代设“稗官”,专搜集民间的议论。
例:罪。
“期”就是错过规定的时期。
不读yǎn。
例:累赘,繁赘,赘疣(小的瘤子,比方不需要的事物)。
40.憧:chōng“憧憬”就是想象。
例: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旧时用“麾下”作为对武职官员的敬称。
例:撑船,撑竿跳,撑起伞来。
也是支持和努力维持的意思。
例:苦撑着这个局面。
不读zhǎng。
特别是“撑竿跳”,读错的人很多。
例:面面相觑。
“小觑”就是轻视。
不读xū。
“翻箱倒箧”是急躁地寻找东西。
例:镌刻图章。
例:力擎千斤,众擎易举(大家一齐用力,容易把事办成)。
发动机也叫“引擎”(译音)。
例:瞠目结舌(吃惊时瞪着眼说不出话来的样子),瞠乎其后(干瞧着,赶不上人)。
48.獭:tǎ一种毛皮珍贵的小兽。
例:水獭,旱獭。
例:鸟瞰,俯瞰。
不读gǎn。
52.龋:qǔ“龋齿”就是虫牙。
不读yǔ。
例:花团锦簇,一丛一簇的奇花异草。
“拥簇”是挤在一起的意思。
例:“愤懑”。
不读mǎn。
例:双眉紧蹙,蹙额。
又是紧急的意思。
例:蹙迫。
例:蹴球,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成功)。
例:阴霾的天气。
“伥”指“伥鬼”,古时的迷信传说:人被老虎吃了,鬼魂还要为老虎服务,引诱人来给老虎吃,并且帮助老虎躲避猎人的伤害。
和“张”“帐”“胀”等字同包含“长”。
例:新汲的凉水。
例:引吭高歌(放开喉歌唱)。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力求平浅,作成后念给老太太们听,她们能听懂了,这诗才算作成。
人们赞美他的诗是“老妪能解”。
和“呕”“鸥、欧”等字同包含“区”,但不读ǒu,ōu。
63.沮:jǔ“沮丧”形容失意时无精打采的样子。
和“租、祖、阻、组、俎”等字同包含“且”。
但不读zū,zǔ。
“怙恶”是坚持为恶。
和“姑、估、沽、咕”“牯”等字同包含“古”,但不读gū,gǔ。
65.诡:guǐ虚伪欺诈,不诚实。
例:诡计,诡辩,行踪诡秘。
例:拂拭,春风拂面。
“拂晓”是天快亮的时候。
枘是木器的榫头,凿是榫卯。
“井陉县”在河北省。
例:千里迢迢,迢遥。
71.咀:jǔ咀嚼。
和“祖、阻”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读zǔ。
例:呷了一口酒。
“狙击”是突然袭击。
和“祖、阻、组”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读zǔ。
例:安恬,恬不知耻(心里安然,不觉得羞耻)。
例:分袂(离别),联袂(手拉手)。
例:骁将,骁勇。
79.殄:tiǎn消灭。
“暴殄天物”是说糟踏东西。
例:痛下针砭(批评人、帮助人改过)寒风砭骨(刺骨)。
和“抵、诋”等字9同包含“氐”,但不读dǐ。
例:把药浸透,浸种。
逐渐地。
例:浸渐。
85.谆:zhūn“谆谆”是形容告诫和嘱咐时恳切的样子。
例:谆谆告诫,言者谆谆。
86.疽:jū“痈疽”是一种毒疮;牲畜还能得“炭疽”病。
和“阻、祖、组、俎”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读zǔ。
87.捕:bǔ捉拿。
例:捕鼠。
和“浦、埔”等字同包含“甫”,但不读pǔ。
例:驰骋,游目骋怀(游览的时候观看风景,心怀舒放)。
89.哺:bǔ吃,喂。
例:哺乳,哺儿。
90.唆:suō“调唆”“唆使”都是鼓动别人作坏事。
例:贿赂。
93.隼:sǔn一种小的鹰。
例:鹰隼。
和“准”的繁体字“”相似。
不少人因而错读成zhǔn。
例:真谛,妙谛。
例:拜谒,谒见。
97.阐:chǎn说明。
例:阐明,阐述。
是解释明白的意思。
单用时读dǎi,例:逮老鼠。
“厩肥”就是从牲口棚里清除出来的肥料。
例:堑壕,天堑。
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东晋时苻坚被谢安、谢玄打败,10听见风响、鹤叫,看见草木摇动,都以为是敌兵追来。
后来用这两句话形容心虚的人自相惊扰。
小块田地的分区。
例:学识湛深。
又是清澈的样子。
例:河水清湛。
例:急湍,湍急,湍流。
例:揠苗助长(嫌庄稼长得慢,用手拔长;嘲讽急于见功效的人,白费了力气反而行不通。
这个成语现在多改用“拔苗助长”了)。
例:并蒂莲。
也用作人和地名的译音字。
107.辊:gǔn皮辊,是机器上滚筒状的机件。
例:遏止,阻遏,响遏行云(描写歌声高昂,把云彩都挡住了)。
例:不容置喙(不容人提意见)。
例:缔结条约。
“取缔”是限制的意思。
“同仇敌忾”就是大家齐心合力对付共同仇恨的敌人。
113.裸:luǒ露出。
例:裸体,赤裸裸。
例:豢养。
例:蓦地吃了一惊。
例:嗔怪,嗔怒。
119.龃:jǔ“龃龉”是说上下牙齿对不齐,常用来比方两人意见不合。
121.觥:gōng用野牛角作的大酒杯。
例:觥筹交错(形容宴会的盛大和欢乐气氛,觥是酒杯,筹是筷子)。
例:韶光,韶华(指春天或青春的时光),韶秀(面貌美丽),韶山(地名,在湖南省)。
123.褛:lǚ“褴褛”指衣服破烂。
例:临摹字帖。
例:雕镂玲珑,铭心镂骨(感激之情永远记在心里)。
128.龉:yǔ“龃龉”指上下牙齿对不齐,也常用来说两人意见不合。
和“恺、铠、凯”等字同包含“岂”,但不读kǎi。
131.怂:sǒng“怂恿”是鼓动和劝说的意思。
例:怯懦,懦弱,懦夫。
例:医学巨擘。
“擘窠书”是书法中特大的字,写的时候要用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擘窠)抓笔来写。
135.犷:guǎng“粗犷”就是粗野,常用来形容豪放的艺术风格。
文言文的“弋获”一词,是捕人的意思。
“弋阳腔”是一种地方戏的唱腔,是由江西省弋阳县创始的。
这个字比“戈”字少一撇。
例:卫戍。
和“戎”字不同,和“戌”字也不同。
“戌”字中间是一横。
“戍”字左边是“人”,右边是“戈”,人扛着戈,是防守的形象。
过去人们的生辰年月习惯用“天干”“地支”来称说,所以大家对“戌”字比对“戍”字熟悉,因此容易读错。
和“冷”字不同。
现在的“券”,指一种票据,如“人场券”。
和“卷”字不同。
例:有恃无恐(有所倚仗,不害怕)。
和“持”字不同。
例:阿剌伯数字,马尼剌(现在一般改用“拉”字),萨都剌(元代蒙古族大诗人)。
古诗词里还用“剌剌”描写风声,用“泼剌”描写鱼跳动的声音。
和“析”“拆”都不同。
和“砍”字不同。
不读kǎn。
例:火中取栗,战栗。
“荼毒生灵”比方用苦菜的苦和蛇蝎的毒来残害人民。
又指一种开白花的草,“如火如荼”这个成语里的“火”指红的,“荼”指白的,夸张颜色错杂,耀人眼目,本来描写军队的威风气势,也用来描写群众的浩大声势。
和“茶”字不同。
146.陡:dǒu高起峭直。
例:陡直,陡峭,山路很陡。
又是忽然的意思。
例:陡然,情况陡变。
和“徒”字不同。
例:个人主义作祟,鬼鬼祟祟。
和“浙”字不同。
例:哀悼,追悼会,悼念。
和“掉”字不同。
150.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
例:赧然不语,赧颜相向,周朝末叶的统治者称“周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