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中对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定义,是指家用汽车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质量问题,致使消费者无法安全使用家用汽车产品,包括出现安全装置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或者存在起火等危险情况。
汽车三包专业技术委员会发布了指导性文件《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汽车三包规定》实施中,判断实际发生的故障是否为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提供了重要指导。发生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后,汽车经营者依照三包规定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的质量担保责任。
二、指南概述
前提条件
判断的前提条件是家用汽车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且已经发生故障,导致或可能导致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事故。
判断原则
对汽车发生故障或失效进行评估时,需要同时满足故障的突发性、危险的不可控性、后果的严重性这三个原则。指南中故障的突发性是指,故障发生前,驾驶员或乘员无法预见将要发生的故障;危险的不可控性是指,故障发生时驾驶员或乘员难以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是指,故障带来的后果已经危及或将危及到人身、财产安全。
主要模式
指南中列出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7种主要模式(如表1所示)。
表1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主要模式
三、要点和判定
1、前提条件分析
指南的前提条件中,重点指出产品质量问题是进行后续判断的前提。比如:普通乘用车在越野路面上高速行驶未能正常使用进而导致故障,由于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导致车辆无法转向,车辆未正常保养导致发动机熄火,均不属于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范畴。
2、判断原则分析
图1故障/失效分析示意图
对于危险的不可控性,应该以普通正常驾驶员的能力判断是否能够保持或者重新控制车辆,既不能以某单个驾驶员实际发生故障后控制住了车辆就判定具有可控性,也不能由于驾驶员能力下降(如饮酒、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等)导致事故判断不具有可控性。
对于故障的突发性,只有“是”“不是”两种状态,正确判断较为容易。
3、主要模式分析
主要模式(如表1所示)中列出的典型示例,可以直接判定为严重安全性能故障。表1中的典型示例,通常清晰地描述了发生的“场景”和“事件或情形”,例如“行驶中发动机舱盖自行掀起”,场景是行驶中;事件或情形是发动机舱盖自行掀起;背后的故障/失效原因可能是发动机舱盖的锁扣损坏,也可能是发动机舱盖断裂。也有部分典型示例未限定场景,因为在所有场景都达到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标准,例如“由于动力系统原因导致汽车突然自行持续加速或无法减速”。当汽车发生的故障不在这7种模式中,并不说明不是严重安全性能故障,而是需要在当时特定的场景中,对照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前提条件和三个原则进行整体判断。
四、指南的补充建议
为更加明确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的条件、原则,建议以释义形式,细化补充指南的内容:
1、提供判定工具。针对不同的评估人员,为增加指南的可实施性和判断结果的统一性,可以考虑在释义中增加判断流程的内容,描述具体操作时调查步骤的先后顺序和每一步的判断要点,比如:确定场景时,要收集环境、人员、车辆的哪些信息。也可以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定义、前提条件和三个原则细化到具体的工具表单中,作为指南的补充部分,通过填写表单的每一项内容和依照表单的操作指引进行跳转判定,便捷地得到评估结果。
2、明确判定人员和机构的要求。不论是依照现行的指南,还是增加了释义的细化说明,判断严重安全性能故障都必须要求评估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才能正确完成评估工作,因此可以考虑在释义中推荐性地给出评估人员,例如《汽车三包规定》第三十四条中提及的技术咨询人员、专业鉴定机构等。当出现关于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汽车三包争议时,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判断。
五、总结
综上,对于汽车三包中的故障评估,本文明确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定义、前提条件、基本原则等各关键要素和理解要点,并提出了提供判定工具、明确判定人员和机构的要求等补充建议,从而达到高效、正确判断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