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产业链前景展望 继华为智选模式之后, 小米 也转型整车业务,整体来说,虽然公司入场时间不早,但进程却挺快,预计今年上半年量产。 小米 ... 

这在车型迭代快、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传统汽车商业模式改变的情况下,或将重塑整车企业竞争格局。

产业现况

按申报的两款型号来看,预计SU7会分为Pro/Max两个版本售卖,两个版本的区别预计主要集中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方面。

产能与牌照流程稳步推进中

工厂于22年4月开工,23年9月一期工厂主体完工,二期工厂预计24年3月开工,25年3月竣工。

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之后,企业还需通过工信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考核,并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才能获得生产资质。

发展优势

2023年9月,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6.23亿。截至2023年9月30日,AloT平台已连接的l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数增加至6.99亿台。

手机业务、loT平台、互联网服务相互赋能,公司现金流资源充裕

公司整体现金流量表现良好,截至2023H1公司期末现金余额315亿元人民币,经营活动现金流健康。

软件优势:智驾投入深入,人车家生态加持

全栈自研具有城市NOA能力,预计交付即开通,智驾接近第一梯队

智驾功能初具成果,明年跻身第一梯队。

2022年8月公开的8分钟自动驾驶测试视频中,小米汽车已经可以实现识别障碍物、自动掉头、变道超车、驶入匝道、一键泊车、一键呼出等一系列智能驾驶功能。

城市NOA已成为智驾领域的“必争之地”,蔚小理和华为系等众多厂商已经开始陆续开放试点城市。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市交付即可开通城市NOA功能,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制人。

人车家,全生态,小米集团具备多元化的生态系统

发布全新集团战略“人车家全生态”,承载新战略的关键是小米澎湃OS。

小米创立之初开始做MIUI,2010年MIUI诞生,2014年统一的loT设备连接协议、通用loT模组发布,2016年开始做通用操作系统。

2017年小米自研的VelaOS正式发布,逐步统一loT设备系统,2019年开始并行研发纯自研通用系统MinaOS。

2021年初开始做车技系统,开启车机OS的研发,2022年初开始决定统一系统架构、统一底层代码,统一MIUI、Vela、Mina、车机OS四个系统的软件架构。

于2023年10月26日,小米澎湃OS暨Xiaomi14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全新的集团战略“人车家全生态”。

深耕操作OS十余载,全新澎湃OS打通软件底层

小米软件根基深厚,打通底层架构实现全生态互联。小米于2010年发布了手机操作系统MIUI,经历十余年发展,MIUI已经历14个大版本,并于今年10月蜕变为澎湃OS。

2017年发布了自研的嵌入式操作系统VelaOS,于2019年开始自研通用系统MinaOS,于2021年启动了车机系统的研发。

2022年初,小米才将上述四个系统的软件架构进行了统一,并于2023年10月正式将小米澎湃OS推向了市场。

澎湃OS基于深度进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统融合,重写底层架构,为未来小米所有的设备、连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

硬件优势:硬件配置已属行业Tier1

硬件性能后发制人,爆款车配置一应俱全。预计小米汽车配备800V超快充+8295芯片+高配220/275kw双电机。支持800V快充,可以提供更低的能耗和更快的充电速度,缓解里程焦虑。

800V高压平台是目前电动汽车架构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800V平台的主流车型仅有小鹏G6/G9、智己LS6、阿维塔12、智界s7等。

800V已成中高端市场潮流。纯电车的核心劣势在经济性与续航里程上。23年来,市场呈现明显的插混化特征,插混车型供给提升威胁纯电车型市场空间。

乘联会口径,23年市场插混占比已33%+,银河L7/深蓝S7/理想L7L8L9等车催动市场快速插混化。纯电车型需通过快速补能以弥补对插混劣势,因而800V快速普及。小米首款车型就跻身其中,切入主流市场具备竞争力。

座舱芯片将采用目前行业内领先的高通骁龙8295,可以实现车内多屏交互娱乐的流畅使用体验。新势力车企和传统BBA品牌都已经开始争相采用8295芯片。

汽车智能化中座舱控制与车机流畅度重要性凸显,8295芯片成2024年车规级芯片应用的趋势。

其中,小米、三大吉利系汽车品牌(极越/银河/极氪)、小鹏、零跑和奔驰是8295首发的主要玩家。

小米在座舱芯片亦已处于行业领先位置。高配版本采用汇川动力220/275kw双电机,低配版本采用联合汽车电子220kw单电机。

无论是前电机还是后电机,小米汽车在动力配置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同价位25-35w的其他纯电动车,双电机版本总动力接近500kw,预计零百加速在3.5s以内,电机配置领先同行。

高配版本配备激光雷达,支持高阶智能驾驶。

2022年9月,据《晚点Auto》报道,小米首款车已确定禾赛科技为激光雷达供应商,这款车将以1颗禾赛混合固态雷达AT128为主雷达,并以数颗禾赛全固态雷达作为补盲雷达。

激光雷达降本趋势明显将快速普及,行业即将1-N。长期以来,阻碍激光雷达应用的是其高昂的BOM成本。通过对收发部件芯片化+芯片国产化,激光雷达持续降本。

截至23年9月,行业龙头禾赛科技车载激光雷达售价已下探至500美元(约3405元),而根据行业又一龙头速腾聚创招股说明书,20/21/22年公司激光雷达单价18085/14055/7007元。

长期看,激光雷达成本有望下探至200美元(约1400元)以下,或将促进激光雷达向20万以下车型普及。

激光雷达产业布局领先,无需担忧硬件供给。雷军携小米系资本已投资了多家国产激光雷达头部企业,覆盖了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这样的全球头部企业。

同时也包含了探维科技、北醒光子、镭神智能等国产激光雷达独角兽企业,还有力策科技这样的初创企业,囊括几乎整个国产激光雷达产业。

业务布局

商业模式:整车自制+渠道自营

自建汽车销售渠道(小米100%控股),渠道业务范围广泛,有望打造多产品品类一站式综合体门店。

在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先后在武汉、深圳、西安、杭州、广州、上海和苏州成立子公司,新成立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业务。

小米景明子公司的经营范围还覆盖了通信设备、移动终端、家用电器等多种产品的销售。

大量招聘渠道负责人,预计将建设小米汽车自营的交付和售后体系。

根据小米官方招聘信息,小米汽车业务正在招聘交付中心店长、交付接待专员、交付保障主管等汽车渠道负责人,服务范围覆盖交付、汽车贴膜和售后维保等环节。

技术布局:智能化电动化并举,互联生态成为重要卖点

以高阶智能驾驶为目标,智能座舱将加入小米生态

全栈自研算法,剑指L4智驾,汇聚集团资源支持汽车业务。小米全栈自研汽车感知、预测、高精定位和决策规划等智驾核心算法,自建闭环数据系统,以实现L4智能驾驶为目标。

据2022年小米发布会,小米已整合集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手机相机部等多个部门为智能驾驶开发提供协同合作。

全资收购深动科技,智驾软件持续加码。2021年8月,小米全资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TechLimited(深动科技),持续增厚智驾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方面的研发能力,深动科技在高精定位、高精地图和3D场景重建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布局。

深耕手机操作系统,而后拓展至智能座舱车机系统。MIUI是小米基于安卓系统深度优化和定制、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在2010年8月16日首次推出。

MIUI开发团队在小米社区上直接与用户交流,接收用户反馈并持续改进系统,鼓励用户深度参与系统开发过程。截至2023年Q2,小米MIUI已经拥有全球6.06亿用户。

2021年,小米启动了车机OS系统的开发。当时小米共拥有MIUI、Vela(IoT物联网设备系统)、Mina(微内核安全系统)、车机OS四套系统软件架构。2022年小米推动统一软件架构,四套系统的研发逐渐并线。

汽车提至战略新高度,多套系统融合,打造多设备互联生态。

2023年10月,小米宣布集团战略从“手机XAI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正式发布“澎湃OS”,融合了MIUI、VelaOS、MinaOS、小米车机OS,未来将搭载在小米汽车座舱。

小米设备将全面采用统一连接协议,实现终端-家居-车等多设备之间低延迟深度互联,例如小米预告了手机视频通话与车辆摄像头互联的功能。

澎湃OS系统已搭载AI大模型,小米自研60亿参数大模型已实现端侧部署运行。

广纳人才,布局新能源汽车三电、底盘等多个系统

根据小米官网招聘信息,公司正在广泛招聘整车、车身、底盘、三电、动力、内外饰系统领域的工程师和专家人才。

在动力系统方面,小米持续招募动力系统域控工程师,预计小米汽车将采用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

公司还在增程式动力系统、进气和排气技术等方面招募人才,未来有望推出增程式车型。

产业布局:“双百亿”投资加持小米造车,全方位布局产业生态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展到电动智能化竞争后半程,早期加入的车企拥有技术、数据和成熟供应链等多重优势,小米汽车需要努力获取造车资质和缩小技术差距。

截至目前,小米集团、顺为资本、小米产投、小米智造这四家投资机构或已经投资近百家汽车上下游供应链企业。

官宣造车前:前期投资主要以财务投资为主,围绕自动驾驶、汽车半导体、车联网,投资主体主要为顺为资本、小米产投和小米集团。

官宣造车后:成立小米智造基金专注投资汽车产业,进行查漏补缺。

在经历了两轮募资后,手握百亿的小米智造基金除自动驾驶外,投资面拓宽至三电、汽车电子、车身部件、底盘零部件、热管理等领域,呈现出撒网广、布局深的特点。

产业链分析

小米汽车供应链综述

小米汽车颇具爆款潜力,或将影响整车市场竞争,传导至上游供应链,将重构细分赛道竞争格局。

伴随24年小米SU7上市,市场中供应链龙头将获益。由供应链厂商公司公告及市场动向,目前可确定的供应链公司主要有:

空气悬挂:根据拓普集团公司公告,空气悬架系统已经获得小米的正式定点项目。常规来看市场价值量在5000-6000元/套。

为小米提供空悬是拓普集团首次获得车企试点,实现0-1的突破,根据公司公告后续亦开始应用于问界M9等重点车型,将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长。

三电:电机:根据工信部公示信息,双电机版本由汇川技术提供,单电机版本则由联电科技提供;

电池:据工信部公示信息,低配LFP电池由弗迪(比亚迪)提供,高配三元锂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按LFP单价700元/Kwh、三元单价900元/Kwh,单车带电量80-100度计算,推算电池价格大约在6-9万元之间;

内外饰与结构件:模塑科技: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公司已开拓小米等多家公司为新客户,确定进入其供应链。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车身保险杠等;华域汽车: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公司已确定获得小米汽车配套供货,目前公司经营汽车内饰、电驱动铝壳盖、传动轴、前副车架、制动卡钳、车灯、电动空调压缩机等业务;

银轮股份:根据公司可转债评级报告,2022年公司新拓展小米汽车等客户,确定其进入供应链。

公司主营热管理产品,2022年以来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产品单车价值仍保持在6,000~8,000元,其余热管理产品价格亦维持稳定。

小米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梳理:合作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此前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官方公布与小米汽车直接或间接合作的信息,包括华域汽车、模塑科技、一汽富维、凯众股份等。

除此之外,通过几大投资实体,小米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激光雷达、芯片制造、动力电池以及上游原材料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布局,投资了近百家企业。

这些投资不仅反映了小米的战略眼光,也为其供应链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小米和雷军的投资版图为小米汽车构筑产业链生态

小米集团及其创始人雷军的投资版图遍布高端制造和互联网多个领域。小米创始人雷军2019-2022年连续4年入选“投资界TOP100投资人”。

雷军与许达来联合创立的顺为资本管理近60亿美元规模的美元和人民币双币基金。

小米科技旗下瀚星创业,金星投资及其附属的天津金米投资,小米私募股权基金及旗下极目创业,主要进行小米生态链的“投资+孵化”。

小米集团与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共同组建的长江小米产业基金,以私募股权基金的形式投资智能硬件价值链上游的组件及制造公司。

小米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深度参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为小米汽车的推出构筑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小米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著名的早期投资人,参与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新势力车企的早期融资。

同时参与了锂电池生产商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的Pre-A、B轮融资,在固态电池、钠电池和充电及电池后市场均有布局。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小米参投了比亚迪半导体、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孔辉科技等头部公司,同时在智能驾驶领域也参投了Momenta、黑芝麻、纵目科技等独角兽公司。

小米在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领域已有广泛布局,为小米汽车的快速量产构筑了配套供应链基础。

拓普集团

乘新能源之风,拥优质客户。公司成立于1983年,2015年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公司前期主要从事汽车NVH零部件(橡胶减震+隔音内饰件)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NVH零部件同步研发能力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提前布局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等前瞻性业务,在发展汽车八大产品线(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智能座舱部件)的同时,抓住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布局第九大产品——机器人执行器。

除了特斯拉之外,公司已与华为赛力斯、理想、蔚来、小鹏、比亚迪、吉利新能源、Rivian、Lucid、Ford、GM、FCA等车企开展合作,前五大客户合作已超过10年。

新技术的持续布局(轻量化、热管理系统、线控制动、电动助力转向、空气悬架等产品)为公司拓展新客户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公司已量产新业务中,轻量化业务新拓展了包括Rivian、Lucid、理想、小鹏在内的众多新势力,2022年营收贡献占比已达28%;

热管理系统通过绑定全球头部新能源车企特斯拉,2021年首次贡献营收,总计约12.8亿元(占比约11%),未来可期;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于4Q22量产,线控制动/空气悬架均于2023年11月正式量产。

产品线持续拓展,业务布局遍布全球。拓普当前已拥有8大系列汽车产品+机器人执行器产品;其中,8大系列汽车产品包括:

NVH减震系统,动力总成支承、驱动电机减震器、筒减支承、扭转减震器、副车架支承、液压衬套等内外饰系统,汽车门板、顶棚、主地毯、衣帽架、隔音隔热件、行李箱隔音件等隔声降噪产品,以及密封条、装饰条等外饰类产品;

轻量化车身,一体化成型车身前后底板、车身结构件、车门结构件、电池PACK结构件等;智能座舱部件,转屏控制器、电动尾门、电动移门、座椅舒适系统等;

热管理系统,集成式热泵总成、多通阀、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等;底盘系统,前/后钢和铝副车架、控制臂、拉杆、转向节等;

空气悬架系统,集成式供气单元、空气弹簧、高度传感器等;智能驾驶系统,线控转向、线控刹车、电调管柱等。

2023/7/12拓普集团拆分设立机器人事业部,当前拓普拥有四大事业部,分别是动力底盘系统事业部、饰件系统事业部、域想智行、电驱事业部。除汽车业务外,还新增机器人直线+旋转执行器以及机械臂系统产品。

预计拓普产品单车配套价值已从上市之初的约1,500元(减震+内饰),逐步发展到现在约15,000-20,000元(加上轻量化、热管理、空悬。

未来随着产品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单车价值量约20,000-30,000元(加上一体化压铸、线控制动、电动助力转向等),产品种类上千。

从各业务营收占比变化来看,公司减震&隔音内饰业务占比从2015年的超过90%下降到1H23的54%;

轻量化底盘业务市场广阔,公司持续加码助力轻量化底盘业务的快速增长,营收占比从2015年的6%快速增长到1H23的31%;2021年后热管理系统业务收入占比基本维持在10%左右。

公司在保持传统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轻量化底盘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主要由于:2018年整合福多纳后,公司进一步拓展轻量化产品种类,稳固了客户资源;轻量化底盘业务符合新能源车减排及智能化趋势。

减震器+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已成为公司三大支柱业务;随热管理、汽车电子业务的逐步放量,公司营收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乐凯新材

公司于今年三季度完成资产重组,打造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智造”产业发展平台,2023年三季度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过去主要从事信息防伪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等业务,受2020年行业重大不利影响,公司营业收入2022年降至1.70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0.05亿,传统业务营收和利润存在不确定性。

今年三季度,公司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航天七院所属航天能源、航天模塑两大资产,进军油气设备、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航天能源与航天模塑在各自细分行业中位居前列。

公司资产体量与业绩规模显著提升,重组后,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8.7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25亿元。

2023年10月18日,公司名称已正式变更为“航天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变更的证券简称“航天智造”尚需以深圳证券交易所最终核准结果为准。

2023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1亿,同比增长22.73%,实现归母净利润2.43亿,同比增长28.11%,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航天能源主要从事油气设备领域射孔器材和高端完井装备研发与制造业务,先后实现了国内海洋油田射孔器材、高端完井装备和页岩气分簇射孔器材国产化,是国内油气井射孔工程技术领先、集成配套能力较强的企业之一;

航天能源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净利润1.83亿,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2023-2025年业绩承诺为2.04、2.26、2.38亿元。

航天模塑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汽车零部件和模具设计生产同步研发、制造能力的公司,在现有内外饰业务技术的升级与创新基础上,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内外饰技术的共同发展。

已成功为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流汽车厂商的多款新能源车型提供量产配套,已成功进入蔚来汽车、问界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体系并开展内外饰件产品的协同设计,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订单。

航天模塑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作为公司产品战略的重点,形成了以中高端汽车塑料零部件为核心,以汽车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的融合研发与智能制造为路径的战略发展规划。

航天模塑2022年营业收入为42.11亿,净利润1.83亿,归母净利润1.37亿,2023-2025年业绩承诺为0.96、1.06、1.14亿元。

航天七院隶属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重大装备生产基地、重要航天产品配套协作基地、防务产品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

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及商业卫星发射任务中,承担了大量科研生产任务。

下属单位包括七部、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

2020年,航天七院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净利润6.84亿元,在“十四五”期间,伴随着国内军工和商业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航天七院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作为航天七院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发展平台,未来优质资产进一步注入可期。

航天七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航天装备制造公司,为加快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航天七院迫切需要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打造产业发展上市平台。

统筹推进智能装备、先进制造、航天应用等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布局,借力资本市场为航天七院军民品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支持,促进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做大做强。

公司作为航天七院上市平台,未来有望进一步获得军品主业和优质民品产业资产注入。

模塑科技

公司长期深耕汽车外饰领域。公司成立于1988年,主营保险杠等汽车零部件,系中国领先的汽车外饰件系统服务供应商之一。

1997年挂牌上市,随后开始全国布局,分别在无锡、武汉、上海、沈阳、烟台、北京、墨西哥等地设立子公司或生产基地,其中独资子公司沈阳名华于2006年建成投产,开启了与宝马公司近二十年的配套合作关系。

2016年,公司全资孙公司墨西哥名华奠基,主要配套北美宝马、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等企业,海外拓展加速推进。

近几年,公司持续布局新能源,先后进入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理想、赛力斯、智己、高合等新能源厂商供应体系。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下属多家子公司。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江阴模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37.5%,公司实际控制人曹明芳通过绝对控股模塑集团实控公司。

当前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曹克波系实控人曹明芳之子,股权关系稳定。公司在上海、沈阳、烟台、北京、墨西哥等地有多个子公司,围绕下游核心客户建厂,产业布局完善。

深耕汽车外饰件领域多年,产品矩阵丰富多样。公司主营汽车外饰件,覆盖产品种类丰富,具体包括前后保险杠,门槛侧裙,轮眉轮罩,防擦条等。

公司目前已在无锡、上海、沈阳、武汉、烟台、墨西哥设有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及江阴设有研发中心。

公司参股公司北汽模塑在北京、合肥、重庆、成都、株洲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公司下辖多个分子公司,遍及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就近配套核心客户。

营收稳步增长,盈利波动后呈现改善趋势。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76.64亿元,同比增长3.71%,2023上半年公司营收达38.79亿元,同比增长22.48%,营收实现稳步增长。

2019年以来,受投资收益影响,公司净利润波动较大,2021年出现亏损,2022年公司报表剥离美国子公司业务,净利润达5.02亿元,同比大幅改善,2023以来随着下游客户逐步稳定且海外经营波动减小,盈利呈现逐步改善趋势。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所回暖。近年来公司成本控制成效显著,期间费率持续下降,其中2022年的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6%/7.1%/2.09%/2.79%,同比改善显著,四费费率持续下降,2022年为13.74%,较2018年下降明显,费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公司毛利较为稳定,净利逐步回暖,2022年公司毛利水平达16.62%,净利水平达6.55%,净利水平连续两年改善。未来在成本控制深入及产销规模扩大等因素的推动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

客户资源优质丰富,主要供应中高端整车厂商。在汽车饰件领域,由于技术门槛偏低,客户资源是行业公司的核心资源。

公司深耕汽车外饰件领域近三十年,积累了优质丰富的客户资源,已成为宝马、北京奔驰、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奇瑞捷豹路虎、沃尔沃、北京现代、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高合等众多知名品牌的定点厂商。

公司主要客户均为产销量大、车型齐全、品牌卓越的中高端汽车品牌,实现奔驰中国及宝马中国大份额主力供应,同时为北美宝马全球供应,客户结构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公司持续拓展新能源客户。公司大力布局新能源,持续拓展新能源客户,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公司陆续进入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赛力斯问界、高合、智己等新能源主机厂供应体系,主要配套保险杠等汽车外饰件。

华域汽车

公司外部客户开拓顺利,公司三季度收入实现稳健增长。三季度下游产销持续表现较好,全球汽车7-8月产量1471.2万辆,同比+5.3%,国内乘用车Q3产量688.6万辆,高基数下同比+1.6%,环比+14.6%;

公司主要大客户产销有所波动,上汽集团销量129.0万辆,同比-19.0%,环比+11.6%,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分别同比-15.4%和-22.7%,环比+29.9%和+2.3%;

特斯拉Q3因产销改造影响全球产量43.5万辆,同比+18.9%,环比-9.3%,其中中国区产量22.7万辆,同比+15.1%,环比-6.8%。

公司持续积极开拓外部客户,加之海外下游产销增长,Q3实现收入445.9亿元,同比+0.1%,环比+11.0%,表现优于下游主要大客户。

受下游客户年降影响,公司盈利水平略有波动。Q3公司毛利率12.3%,同比-1.7pct,环比-0.3pct,主要系公司主要客户年降影响。Q3期间费用率8.7%,同比-0.5pct,环比-1.5pct,主要受益于研发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下降。

Q3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7.5亿,同比-13.3%,环比+23.3%。Q3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同比-19.5%,环比+35.0%,对应归母净利率4.3%,同比-1.0pct,环比+0.8pct。

外部客户持续开拓,海外有望进入盈利期,新能源占比提升,新技术推进良好。公司外部客户持续开拓,新能源转型加速,上半年主营业务上汽集团以外的整车客户收入达55.4%,同比提升6.0pct;

公司紧抓智能电动趋势,产品加速推进产品开发和应用落地,毫米波雷达、智能座舱、电驱动产品进展均较为顺利,上半年各类毫米波雷达出货量超26万只,同比增长超75%;

智能座舱XiM23s已获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奇瑞和赛力斯等客户定点;电驱动已向大众MEB平台和通用BEV3平台供货,150kW中高功率平台电驱动系统已获长城定点。

高基数上3Q23收入同比持平,内外饰业务延续同比正增长。3Q23上汽集团销量同比下降15%,公司收入同比持平这主要得益于业外客户贡献,体现客户结构持续改善。

分业务来看,3Q22公司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及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的营收分别为328.5/27.8/80.6/18.1/1.7亿元,同比+3.5%-23.4%/-6.6%/-2.2%-10.5%。

内外饰件营收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3季度海内外下游产销走强、海外新业务新客户拓展顺利,其中座椅、安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速显著。

金属及模具业务收入同比-23.4%主要系华域车身公司的业内客户燃油车产销下滑拖累,赛科利相对稳健;电子电器件收入增幅收窄,系海外客户产能瓶颈缓解、回归自制的影响。

海外内外饰业务拓展顺利,多举措助力毛利修复。往前展望,尽管海外短期受到美国汽车工会罢工的影响,但海外大客户订单稳健、座椅及安全件等业务拓展顺利、墨西哥生产基地即将投产,这或将有望带动公司海外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公司在供应链、生产制造等多方面积极推进降本动作,叠加客户产品周期更新,预计毛利率有望维持在稳定区间。

常熟汽饰

常熟汽饰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内饰件供应商,主营产品包括门内护板总成、仪表板总成、立柱总成、行李箱总成、衣帽架总成、地毯等软饰件及模检具、设备自动化设计制造等集成系统。

通过与海外头部厂商合资建厂模式快速切入中高端汽车内饰件市场,为一汽大众、北京奔驰、奇瑞捷豹路虎、华晨宝马、越南VINFAST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供应配套内饰件。

已进入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内饰件供应体系。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化赛道布局,率先推出智能座舱产品,有望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毛利率和净利率略有下滑,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0.26%/12.43%,同比分别-1.35pp/-1.73pp。

其中,2023Q3单季度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9.57%/12.33%,同比分别为-3.09pp/-3.78pp,环比分别为-0.61pp/-1.59pp。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81亿元,同比增长16.99%,净利润占比为47.35%。其中2023Q3,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0.75亿元,净利润占比为49.34%。

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新获大额项目定点。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28亿元,同比+54.89%。在智能座舱细分领域,2021年,公司与一汽富晟、华为车BU合作,共同推进打造健康智能座舱。

2022年与华为、博泰共同开发星闪沉浸式氛围灯。公司已陆续收获集度、零跑、小米、比亚迪等项目定点。

2023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项目定点公告,全资子公司芜湖常春于近期收到国内某知名主机厂的多个《定点通知书》,将为客户开发、生产新能源乘用车门板总成、主副仪表板总成等产品;

全资孙公司余姚常春于近期收到国内某知名新能源主机厂的多个《定点通知书》,将为客户开发、生产新能源乘用车门板总成、主副仪表板总成、立柱总成等产品。

本次定点的客户产品项目部分已经完成设计开发,预计从2024年开始批量生产,项目生命周期5年,生命周期总金额约30亿元。新获订单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公司获取更多的订单。

横向拓展内外饰件产品,紧跟华为产业链契机。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利用复合材料和模块化一体化设计有效减重,并基于门板、立柱等内饰件生产工艺及模具能力拓展汽车外饰件,实现产品平台化拓展。

公司从2015年开始锚定智能座舱细分领域,与一汽富晟、华为车BU合作推进打造健康智能座舱。公司具备产品开发和客户优势,有望通过配套更多新能源车企客户,打开全新业务增长空间。

目标与展望

当前市场消费主力为中端车型,小米汽车未来推出的首款车型也将很可能定位于该车型。

结合小米汽车现状,可以看出小米正致力于打造完整汽车产业链,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全覆盖,预计2024年将实现全面量产。

中端车型是市场消费主力。特斯拉销量持续领先,其MODELY与MODEL3是25-35万市场绝对主力。MODELY是特斯拉推出的中档SUV,国内22年Q1价格维持在30万元上下。

MODEL3为中档轿车,价格维持在25万元上下。特斯拉依靠其独特高品牌价值,优秀的产品性能,销量稳居前列,第一季度MODELY月均销量达到24973台,MODEL3的月均销量达到11421台。

蔚来汽车持续发力,站稳35万元以上市场。蔚来汽车22年1季度多款高端车型月均销量破千,包括ES6、EC6、ES8,其中蔚来ES6月均销量达到4567台,高端SUV市场仅次于特斯拉MODELY。

首席执行官李斌曾多次公开称蔚来汽车的竞争对手是BBA(宝马、奔驰、奥迪)。2021年5月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公司披露其平均售价超过43万元,超过宝马、奥迪。

优秀的销量成绩足以证明其高端化品牌的定位已经得到市场承认。比亚迪主打产品性价比,新能源品牌塑造较为成功。

凭借产品硬实力和优秀的产品外观,汉EV稳坐中端市场top3,22年一季度月均销量达11467台,价格维持在22万元上下。

除此之外,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有多款热销车型。其中海豚以9872台的月均销量位于10万-20万元挡位第一名,秦、宋、元也有月均数千台的优秀成绩。

小鹏P7持续火热,销量维持高位水平。小鹏P7凭借均衡的性能与宽敞的空间,得到消费者的追捧,22年一季度月均销量达到6484台,价格与比亚迪汉相仿,价格在22万元上下。

小米汽车未来推出的首款汽车预计也将定位中端市场。在直播发布会中,雷军表示小米的第一款汽车或将定位中端。

通过与各大电动汽车厂商的最新款电动汽车价格对比可以看出,更多车型选择受众面及市场空间更大的终端市场。小米或将入局成为该市场有利竞争者。

从目前电动汽车销售状况来看,小米的目标销量将对标主流厂商。同时,相较于华为汽车2022年3万的销量目标,小米汽车具备一较高下的实力。

小米致力于打造完整汽车产业链,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全覆盖。研发方面,小米汽车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收购,展现自己打造完整产业链并实现自主研发的决心。

小米汽车已在北京设立制造基地,为后续量产提供坚实的生产保障。销售方面,小米集团明确表示小米的官方平台“小米之家”将为小米汽车的销售提供支持。

这意味着,未来小米汽车可能采用与特斯拉类似的线上销售模式,同时,结合小米之家的线下推广能力,实现全触点覆盖。

THE END
1.奇瑞舒享家让利促销中现优惠达6000元详询:4001870038近日,本店内有奇瑞舒享家销售,颜色可选,目前购车部分车型可优惠0.60万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店咨询购买,详情见下表: 奇瑞舒享家车型最新价格变化报价 车型 厂商指导价(万元) 优惠金额(万元) 裸车价(万元) 参考总价(万元) 优惠条件 奇瑞舒享家 2023款 412km Air 12.99 ↓ 0.60 12.39 询价 13.01 详情 -- https://www.autohome.com.cn/dealer/202411/1289529658.html
2.汽车之家经销商登录i车商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汽车之家经销商登录i车商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0073004
3.www.jxmzxx.com/appnews上城区一家大型果品批发市场,赵师傅在该市场售卖水果5年多,目前他在售的草莓并非论斤卖,而是论颗卖的。“首批上市的草莓都是从辽宁丹东空运过来的,所以价格上更高一些。现在一盒的价格平均在150元左右,不论斤、按颗卖。大颗的草莓一盒22颗装,价格是160元左右一盒;个头小一些的草莓一盒30颗装,价格是130元左右http://www.jxmzxx.com/appnews_20241108/34390048
4.汽车频道大河网讯与家出发,向心所悦。“悦野”全新BJ40、BJ40荣耀版、BJ60等产品 发布于:2024-04-14 19:41 大易汽车超级卖场在郑州盛大开业 大河网讯郑州买车新去处,就在大易汽车!2024年10月15日,大易汽车超级卖场在 发布于:2024-10-19 17:53 https://auto.dahe.cn/
5.崔东树: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达到世界第一11、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商业运载火箭首飞发射成功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时间 2024 年 1 月 11 日 13 时 30 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 18~20 星 3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查看详情 https://www.ithome.com/0/745/280.htm
6.登录?入口抢先专属网站360直播吧足球,宝宝计划免费版,118图库 118网址之家大全十图库,刘伯温一肖一码天天准,桃乃木660陪富豪聊天app,牛业牛牛,欧帝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云开官方网站入口,yh123银河国际官方网站新月月光宝盒,K1体育APP下载,回合制游戏,2023年今晚澳门开奖结果,明星娱乐华为应用市场app下载,拳皇97(单机版),比分网球探手机,皇家http://m.qibutler.com/BGJ/detail/JnKvbqzsNTOC.html
7.2024大厂中秋礼盒创意大赏!吃茶之余,还可以利用礼盒外箱制作“漂漆团扇” 感受非遗漆艺的震撼之美此时围炉,团圆家话,这个中秋,汽车之家,邀你共赏风华。 蔚来2024中秋礼盒 蔚来NIO Life 2024中秋礼盒「一盏月光」,设计理念源于“月光下的赶路人”。 月辉洒下照亮回家的路,也点亮人们心中渴望团圆的光,广式和流心两款礼盒拼搭组合,汇成一条https://www.ganhuoku.cn/archives/299168
8.www.hnjmjz.cn/aplpage47856.html/aplpage47856.html 下载儿子把坤坤伸进妈妈的坤坤里面安装你想要的应用 更方便 更快捷 发现更多 196好评(418人) 204 详细信息 软件大小:219.31MB 最后更新:2024-12-03 21:37:48 最新版本:V18.9.10 文件格式:apk 应用分类:ios-Android黄色软件在线观看http://www.hnjmjz.cn/aplpage47856.html
9.改革开放40年·致敬中国汽车人物盛典在京举行汽车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祁玉民、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董事长https://www.workercn.cn/28429/201807/03/1807030820461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