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接近3.4亿辆,更新换代有望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王东岳/文
3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明确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行动以及强化政策保障等5方面20项重点任务。
针对汽车行业,《方案》提出,要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行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同时,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多家券商分析师指出,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下,“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可以节约消费者购、用、换车成本,还有望帮助车企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在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基础上,积极提振汽车行业消费景气。
以旧换新汽车担重任
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5方面20项重点任务。《方案》提出,要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
同时,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
《方案》明确,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梳理来看,本次《方案》20项重点任务中有9项涉及汽车行业,汽车产业再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其中,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环节,《方案》明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并引导行业有序竞争;同时,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统建设。
替换市场空间广阔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可谓一举多得。
以设备为例,2023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而在耐用消费品方面,2023年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同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对比上一轮汽车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来看,尽管目前关于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细则尚未出台,但其可能撬动的市场空间颇具想象力。
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促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制定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其中对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部分车型及提前报废的“黄标车”予以补贴,补贴标准为每辆3000-6000元。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办理以旧换新汽车合计1.21万辆,发放补贴资金1.0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约18亿元。
此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2009年12月,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关于调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以旧换新补贴标准调整为5000元至18000元。
2010年6月,财政部、商务部及环保部再次联合发文,将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期限由2010年5月31日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
多重刺激政策叠加之下,2010年,全国累计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45.9万辆,约占全国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5%;全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496亿元。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约有40%左右汽车存在以旧换新潜在需求,以国内2500万辆的新车消费量计,预计以旧换新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万辆左右。”
报废汽车拆解行业景气提升
除了以旧换新,本次《方案》还针对报废汽车提出了具体要求。《方案》明确,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
根据《方案》,要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上门回收废旧消费品;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推广上门取车服务模式。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报废量约为388万辆,2019年增至456万辆,同比增长17.5%;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报废汽车更新需求有所减弱,汽车报废量同比下降28.9%;但2021年起,汽车市场景气度回升,带动汽车报废更新需求明显回暖。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汽车报废已增长至756万辆,同比增长约32.4%。
汽车报废量增长影响下,报废汽车占汽车销量比例持续提升。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汽车报废量占当年汽车销量的比例仅为13.8%,2019年升至17.7%。2023年,汽车报废量占汽车销量比例已达25.1%。
广发证券认为,在报废汽车政策的拉动下,汽车回收拆解有望在2025年后形成一个千万亿元级别的产业。
根据商务部数据推算,报废汽车回收价值约8000元/辆;2017-2022中国汽车保有量年度复合增长率为8%,沿用此增速推算,预计2026年中国汽车拆解市场行业规模约达700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8.2%。
另外,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放量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启动,考虑到电池回收后其拆解价值超3万元,或将推动2030年整体市场空间超2600亿元。
国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0-2021年中国汽车拆解率由0.74%上升至0.83%,对标世界发达国家5%以上的拆解率仍有较大差距,在拆解新规的刺激下2022-2026年中国汽车拆解率有望每年提升0.2-0.3个百分点,至2026年,中国汽车拆解率将有望达到2%。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对汽车市场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尤其是推动报废更新的发展,使汽车整个全生命周期链条实现有效的流转。通过严格标准,实现更便利化的报废更新,使更多的老旧车辆顺利淘汰出市场,有利于整个新车的销售和二手车流通,也有利于推动中国车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销售增量。”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同时,要优化金融支持,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
从市场情况来看,目前,个人消费者的购车贷款首付比例普遍不低于20%,大部分银行汽车贷款首付比例约在30%-40%。
因此,如果能进一步降低车贷首付比例,不仅可以减轻消费者的购车负担,同时也有助于激发汽车消费热情、促进汽车更新换代。
此外,《方案》还提到,要持续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促进便利交易,并大力发展二手车出口业务;计划到2027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数据显示,受益于二手车交易登记手续简化,2023年,中国二手车全年交易量为1841万辆,同比增长14.9%,创2017年以来新高;二手车交易金额达到11795亿元,同比增长11%。
同时,自2019年启动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以来,中国二手车出口量屡上新台阶。中国二手车出口业务自2022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2023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增长至16万辆,实现同比翻倍。2019-2023年,中国二手车出口年化增长率超过70%。
地方积极响应多品牌先行
截至目前,包括上海、深圳在内的多地已经迅速响应,先后发布了新一轮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以上海为例,3月4日,上海市商务委员发布了新一轮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最多可申请一次性1万元购车补贴。
3月11日,深圳罗湖区推出4档购车补贴政策,以旧换新最高可享9000元补贴。在柴油货车淘汰报废补贴上,多地也出台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报废资金补贴方案,其中合肥市对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补贴标准为最高补助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