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前的F6,G6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样的现象也更有利于消费者重新认识这个品牌,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在努力过程中的成绩。作为一款商务型中级车,比亚迪G6在设计方面或许有些地方还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但就整体而言,提升和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后排座椅在舒适度方面的表现与前排基本一致,不过仅配备了两个头枕。至于空间方面,比亚迪G6基本符合一款中级车所应具备的空间表现,腿部空间尤为出色,头部空间也要比前排表现更佳。
帝豪EC8厂商指导价:9.98-20.98万
推荐理由:性价比突出/配置高
帝豪EC825在整体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其外观的设计有很高的原创性,前脸的设计很大气。大灯组的设计是亮点,给稳重的车身带来了一丝不一样的灵动感。LED灯源的示宽灯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冲击力。
帝豪EC825并没有配备无钥匙进入系统,但是门把手上的镀铬饰条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外后视镜继承了转向灯,并且在左右后视镜下方分别装有摄像头,可以与前后摄像头组成全景影像。轮胎采用的是佳通17寸Comfort228,这款轮胎的特点是能对车内的静音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对舒适性也有所帮助。
座椅的设计上也倾向于舒适性,主驾驶席采用了6向电动调节。身高176cm的体验者在驾驶席能获得3指左右的距离。中央扶手箱的位置以及高度设计都很到位,大部分人无论是驾驶还是换挡都能获得很舒服的姿势。
前排座椅的位置保持不变,体验者在后排能获得1拳左右的头部空间以及1掌3指的腿部空间,基本上只要不是姚明这样的大块头,坐在后排的人都没有任务局促感。后排的地板中间凸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中间座椅坐一个成年人也没有任何问题。
后风挡配的是电动遮阳帘,可以通过中控台的开关进行单独的开启和关闭。而后侧窗则配备的是手动遮阳帘,对于这个价位的中级车来说已经非常厚道了。吉利在帝豪车型的设计以及舒适度上都下了不少心思,后排中间座椅的头枕可以调整高度,并且在造型上依旧没有打折扣。
日产轩逸厂商指导价:9.98-16.90万
推荐理由:空间宽敞/分配合理
尾部造型方面,新轩逸其实并没有做出过大的改进和革新,整体造型依旧表现出很强烈的厚重感。全新的LED尾灯设计倒是与潮流接上了轨,同时也增加夜间行车的警示效果。新轩逸所配备的倒车影像系统具备调节亮度功能,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外界光线条件,调节显示屏亮点。
内饰设计方面,新轩逸力求打造简约实用的中控台布局理念,虽然也出现了些许线条,用于增加中控台的层次感,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体的简约效果。内饰配色依旧为适合家用的浅色配色,温馨中带有些许时尚感。
1.8L发动机,其实与之前的2.0L发动机所表现出来的输出效果很相似,平缓稳健,没有丝毫暴力感可言,但足以应付家用需求。这台发动机装备在新轩逸身上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起步时随着油门的增加,提速效果十分显著。其次便是到了中后程阶段,任你如何踩踏油门,车辆也并不会听话的给你更大的输出,即便可以听到引擎的咆哮,但在CVT变速器的限制下,动力输出还是趋于平缓稳健。
前后排座椅:
新轩逸前排座椅靠背高度60cm(不含头枕),坐垫宽度51cm,长度为48cm,虽然坐垫的尺寸并不算大,但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将座椅调整至最低点为97cm;通过调整副驾座椅至最前端与最后端,得出的腿部间距为62cm、81cm,19cm的调节空间,对于大部分常规身高的乘客而言完全够用。
新轩逸一改上一代产品车身较窄的局限性,将车宽拓宽了6cm,这对于内部空间的增大,或许并不是什么强有力的支撑。但也实实在在的改进了之前的弊端,让新轩逸变得更实用。
后排坐垫长度46cm,坐垫宽度130cm,靠背高度66cm(不含头枕),坐垫距离车顶垂直高度90cm,横向最大间距140cm。从数值上看,空间的整体表现对于家庭使用完全可以满足。
结语:至于车震的动作指导和其它注意事项,网络上已经讨论很多了,在此不一一罗列,需要着重提醒的还是安全第一,比如一定记得拉手刹,关好门窗,最好关闭所有电源开关——以免不小心打开某个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