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先交全款220万元,贾跃亭的FF又一次花式延期交付

原标题:提车先交全款220万元,贾跃亭的FF又一次花式延期交付

提车先交全款220万元,贾跃亭的FF又一次花式延期交付

作者:肖逸思责编:李溯婉

在交付方面,FF宣布,将开启分阶段交付,5月31日开启的只是第一阶段交付。在这一阶段,第一批行业专家FPO(未来主义者产品官)将全额支付FF首款量产车FF91车辆的费用,以便预订车辆并接受车辆使用培训。

在此次发布会上,FF创始人贾跃亭也首次公布了FF912.0FuturistAlliance的售价,高达30.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万元)。早在2021年7月,FF91就已开启预定,当时公布的在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预售价分别为200万元和20万美元。

而FF今日所谓的“终极发布会”并不是普通大众眼中正式开启交付的仪式,而是“催”第一批用户交全款的仪式。而FF也将给第一批交全款的用户充分的“仪式感”,即参加一系列共创活动。

FF91交付计划的第二阶段是“FPO共创阶段”。在第二阶段,所有FPO将全额支付购车款并将拥有FF91。FF91交付计划的第三阶段是“全面共创交付”,在第三阶段,FF将向所有全额支付FF91购车款的用户交付FF91汽车。

在资金方面,根据FF发布的最新财报,今年第一季度,FF实现净收入650万美元,亏损了1.531亿美元。自2014年成立至2022年年底,FF累计亏损已达34.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4亿元)。持续亏损之下,FF资金“告急”,截至2023年3月31日,FF持有现金仅3300万美元,其中包括150万美元的限制性现金。而充足的资金正是汽车量产交付的前提条件,或许这也是FF此次开发布会“催”用户交全款的主要原因。

THE END
1.5万左右汽车排行榜五万左右买车推荐5万左右的新车都有什么→五万左右买什么车好?五万元左右的汽车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不只是5万左右二手车,5万左右的新车也可以仔细挑选一番了,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5万左右的车排行榜,包括:五菱缤果、长安Lumin、五菱宏光S、宏光MINIEV、熊猫、五菱星驰等等,5万元新车很多都值得购买。 排排榜 关注榜 点赞榜 01 五菱https://www.maigoo.com/goomai/156147.html
2.2万3万的新车有什么款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2万3万的新车有什么款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0142791
3.5万左右的车推荐,5万元以内全款车5万左右的车推荐,5万元以内全款车 一旦踏出校园,就步入工作岗位。与其日复一日的挤公交和地铁,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才是最迫切的。毕竟它除了能陪你通勤,还能在休息日带你去寻找诗和远方。但是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一辆车的费用过于昂贵。那么,如果我们的预算只有5万,到底能不能买到自己心仪的车呢?https://www.customsnews.cn/qiche/0db8mgk6.html
4.8万元的车,全款和两年分期相比,会相差多少钱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全款买车需要的费用是多少钱?车价8万元,其中保险的预算,大概在5000元购置税的预算,6837元,上牌费500元,在4s店这样的收费标准还是比较合理的,那么全款落地的费用大概在87,837元左右。 我们再来看一下,如果是贷款买车,首付需要多少钱,按照首付比例30%进行计算,贷款金额56,000元,首付24,000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16/16/34901489_822021762.shtml
5.贷款买车比全款便宜上万元这是啥套路车贷背后的秘密利益链在当前汽车市场中,“贷款五年,免息两年”和“零首付,五年超长贷”这样的促销手段频繁出现,它们不仅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也成为了银行与汽车销售商激烈竞争中的重要策略。这类车贷产品究竟有何独特魅力,消费者是否真的能从中获益,还是不慎落入某种消费陷阱?贷款买车比全款便宜上万元 这是啥套路!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815/47039756.html
6.重磅:2021年电子商务领域“双十一”信用环境评价和提示来了王女士对这辆车很是满意,最终和卖家达成共识,成交价定为4.5万元。接着,王女士又与卖家谈妥了有关车辆签订合同、物流运输的问题,待所有细节敲定后,卖家向王女士发来了一份购车合同。 这时,卖家让王女士支付购车全款。王女士因资金紧张,暂时无法一次性付齐,想让卖家将车辆预留几天,卖家要王女士先支付部分定金,好http://credit.dongying.gov.cn/312.news.detail.dhtml?news_id=11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