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突如其来的策略调整,也给车圈带来了不少的震动与流量,比亚迪这反常操作就是像一个平常考试都拿满分的优等生,一到开学就疯狂刷卷子背单词,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而比亚迪这种自我加压、不断进取的精神虽对其它车企不太友好,但却激发了整个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并大幅度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次车型价格战略调整,展现了比亚迪前瞻性的市场策略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更体现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决心。更重要的是,这也为其他车企设定了一个难以忽视的市场标杆,迫使其不得不重新考虑自身的定价策略。
“内卷”是比亚迪的拿手绝活
7.98万元只是开始
其实回顾这几年,比亚迪在车型定价上一直很有话语权,并总能领先一步,取得先发优势。2022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超186万辆,同比增长208.64%,这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率先在新能源市场上重点布局和持续投入,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这使得其产品在驾驶体验、油耗、续航等方面对同价位、同级别车型实现了降维打击。
而到了2024年,面对越来越内卷的车市,比亚迪再次展现了其对市场敏锐度和决心,毫不留情的推出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售价从9.98万元下探至7.98万元,且配置没有缩水,像秦PLUS荣耀版新增了白釉青外观配色、DiLink4.0智能网联系统、全新4.0系统UI界面,以及升级智能语音连续通话、全系升级智能上下电等,这反向操作完全不符合常理。
当然,如果从市场角度来看,比亚迪推出荣耀版车型,更直接的目的是把竞品车型扼杀在摇篮里,不给它们追赶和反扑的机会,牢牢把握市场定价权。比亚迪这操作对于其它车企而言有点不讲武德,但却非常符合消费者的心意,又很好地拔高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五菱、长安、吉利等车企加入价格战
与比亚迪死磕到底
长安启源A05也不甘示弱,直降1.1万元,起售价来到7.89万元,比秦PLUS荣耀版还要便宜900元,同样喊起“油比电低”的宣传口号,无疑是要与比亚迪死磕到底。除了便宜900元,长安启源A05在纯电续航上也占据小小优势,入门续航70km。
合资品牌车型终端优惠不少于3万
落地10万以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车型在终端市场上的价格更低,诸如丰田卡罗拉、日产轩逸、大众朗逸等明星车型,终端市场优惠都超过了3万元,甚至逼近4万元,终端售价并不比秦PLUS荣耀版便宜。
另外,相较于官方降价或补贴,终端市场的优惠力度往往不够透明,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不同地区的用户用车需求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同一款车型在不同地区的优惠力度有所不同。其次,4S店的库存压力也会影响优惠力度。当库存较高时,为了尽快清库,4S店可能会提供更大的优惠;而当库存较低时,优惠力度则可能会相应减小。
同时,消费者与销售人员的谈判能力也会对优惠金额产生影响。一些善于谈判的消费者可能能够获得更大的优惠,而一些不太擅长谈判的消费者则可能只能以较高的价格购入。另外,全款购车与分期付款购车之间的优惠也存在较大差别,一般情况下,销售都会给出更高的优惠来引导用户分期购车,但实际算上手续费、利息等,总费用还是比全款更多。
无论是自主品牌官方直降,还是合资品牌以终端优惠的方式,最终获利的都是消费者,而消费者也应适当住这些机会,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车型,实现购车利益的最大化。
比亚迪价格调整的底气
技术和垂直整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最后,再提及一下,比亚迪之所以敢于进行价格调整,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其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比亚迪在电池技术、动力系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这些技术优势不仅保证了其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也为其价格调整提供了底气。
其次,比亚迪有着自主研发优势和垂直整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从电池的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再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形成了完整的闭环,这种垂直整合的模式使得比亚迪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价格调整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价格战”有利有弊
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当然,频繁的价格战也可能对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弊端则可能会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进而影响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投入。优点则可以优币驱逐劣币,可以淘汰那些生产效率低、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的企业,从而优化行业结构。同时,可以把产品价格压缩到极致,让利给消费者,比亚迪目前就是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