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美丽中国,中央重磅文件释放哪些信号?

意见出台背景是什么,有哪些重点任务,释放哪些信号?

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

意见提出,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资源压力较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的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该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到2027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

——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展望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七方面重点任务,有哪些亮点?

意见提出了七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

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达到25%左右。

——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意见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等措施,继续推进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持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新阶段油品质量标准研究,强化部门联合监管执法。

——到2027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

意见提出,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优化调整水功能区划及管理制度。到202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90%、83%左右,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基本建成。

——严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

在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意见提出,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严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达到80%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

在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方面,意见提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推动实现城乡“无废”、环境健康。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深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严防各种形式固体废物走私和变相进口。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加强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和研究

在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方面,意见提出,强化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作用,构建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高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与我国核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核安全监管体系,推动核安全高质量发展。加强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和研究,提升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

THE END
1.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达到25%左右。 原标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https://www.cqcb.com/wanbadian111111/2024-01-12/5479700.html
2.国家铁路局: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机车,争取到2027年基本淘汰老旧2027年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车,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机车。 举报 2月28日,国新办举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闻发布会,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表示,我国铁路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内燃机车,目前还有近万台内燃机车承担运输任务,特别是一些工矿企业还在使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直流内燃机车,污染重、耗能高、噪音大,淘汰更https://www.yicai.com/video/102006927.html
3.2024年机械设备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泛科技存量更新与2024 年 3 月,国家铁路局局长强调力争到 2027 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2023 年底内燃机车保有量 为 0.78 万台。由于内燃机车历史悠久,假设其中超过 30 年的老旧内燃机车 3000-4000 台(预计达到半数),且 保有量趋于稳定,则从现在到 2027 年预计平均每年将有 1000 台以上机车更新需求。截至 2024 年半年报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9776bbe65b10804bd4ebf4655.html
4.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 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达到25%左右。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01112959249443.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达到25%左右。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664272.html
6.[新闻直播间]国家铁路局力争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正在播放[新闻直播间]国家铁路局 力争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 《新闻直播间》 20240228 17:00[新闻直播间]国家铁路局 力争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 00:02:02 [新闻直播间]公安部 268名跨境https://tv.cctv.cn/2024/02/28/VIDEBQ4k9SgBM8KSI2AkWgzy240228.shtml
7.国家铁路局:争取到2027年基本淘汰老旧内来自畅行铁道【国家铁路局:争取到2027年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车】 2月28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表示,我国铁路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内燃机车,目前还有近万台内燃机车承担运输任务,特别是一些工矿企业还在使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https://weibo.com/6916257461/O2WTe4QgK
8.2024年河南资本市场白皮书20240715.docx“支持超聚变、麒麟软件发展服务器操作系统”,同时在河南省2019年华为开始宣布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华为作为业界唯一同时拥有河南资本市场白皮书(2024年)5(3)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黄河信产):黄河科技集(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简介(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石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802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