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汽车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正所谓“回家的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到底哪款车在发生碰撞的时候最安全,能在关键时候让我们一家人“保命”,为了客观呈现汽车产品质量,懂车帝近期联合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市场上热销的30款车型进行了严格的碰撞测试。这次测试不仅规模宏大,历时6个多月,共进行了90次碰撞,而且测试项目设计科学,涵盖了多种碰撞场景,为消费者买车提供了宝贵的购车参考。
测试项目主要包括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70%重叠高速追尾、30%重叠钻撞卡车三项,其中30%重叠钻撞卡车项目难度最大,也是最能考验车辆安全性能的项目之一。在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测试中,测试车辆以64km/h的速度与刚性壁障发生40%重叠的正面碰撞,主要考察车辆正面结构的刚性和乘员保护能力。在70%重叠高速追尾测试中,测试车辆以80km/h的速度追尾另一辆静止的车辆,模拟高速公路上常见的追尾事故,主要考察车辆尾部结构和乘员舱的完整性。而在30%重叠钻撞卡车测试中,测试车辆以56km/h的速度与一辆静止的卡车发生30%重叠的钻撞,模拟乘用车在高速公路上误入卡车尾部下方的极端情况,这是最为考验车辆顶部结构、A柱及B柱强度的测试项目。此次评分根据好坏分为了PMAG共四个等级,P为最差1分,G为优秀4分。
在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测试中,问界M7五座版、小米SU7、蔚来ET5T、极氪001、比亚迪宋PLUS、哈弗大狗等几款车型均取得了G/A级评价,即优秀或者良好。这些车型在碰撞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车身结构刚性和乘员保护能力,能够在碰撞中有效吸收和分散撞击能量,减少乘员受到的冲击。而在70%重叠高速追尾测试中,吉利银河L7、蔚来ET5T等车型同样取得了G/A评价,显示了它们在追尾事故中的优秀表现。
然而,在30%重叠钻撞卡车测试中,大多数车型都遭遇了严峻挑战。由于卡车钻入碰撞角度特殊,发生碰撞时副驾侧A柱的弯折幅度急剧增大,甚至带来B柱、C柱的严重损害,最终极大影响驾乘人员生命安全。测试中,不少车型出现了A柱“消失”的情况,而百万级的路虎揽胜更是表现惨烈,不仅A柱被撞断,B柱也没能承受住冲击,出现了明显弯折。更令人惊诧的是,路虎揽胜在碰撞中还出现了气囊明火、气囊脱落、天窗脱落、B柱插向后排等严重问题,其测试成绩甚至还不如一些经济型车型,如吉利帝豪和比亚迪宋PLUS。这一结果无疑打破了很多人对于豪华车型安全性能的固有认知,也提醒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不能仅凭价格来判断车辆的安全性能,问界M7在卡车钻撞测试中的成绩较差,导致了主驾驶男性假人头颈部受到了伤害,测试结果为P(差)。理想L6在卡车钻撞测试中的表现也不理想,在30%重叠钻撞卡车以及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上均取得了M(一般)的成绩,导致后排右侧假人胸部测试不达标,主驾女性假人胸部、后排左层假人胸部成绩不达标。
没想到售价142.8-335.8万路虎揽胜居然和售价6.98-8.58万比亚迪海鸥的碰撞成绩一致,这两台车不管从售价到级别可谓是天差地别,是路虎揽胜太差还是比亚迪海鸥也能凑合用都一目了然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测试中,国产品牌车型表现尤为抢眼。在正面和追尾碰撞中,问界、小米、蔚来、极氪等多个国产品牌车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车身结构、乘员保护、紧急救援等方面排名靠前。这一结果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安全技术研发方面的显著进步,也为中国汽车品牌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令外,可喜可贺的是新能源车在本次测试中表现出色,所有参与测试的新能源车型动力电池均未出现起火现象,这得益于新能源车企在电池安全防护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苏老师想说,本次测试只是供大家参考,除了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外,司机的驾驶行为也对交通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测试中,车速和车距对于车辆碰撞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