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随着世界第一辆汽车的诞生,许多国家相继研制生产出了自己的汽车。而在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要建立中国汽车工业的是孙中山,他在《建国方略》一书中说道:“自动车乃为近代所发明,乃急速行动所必要”,中华民国时期有建立汽车工业的构想和行动,终因日本的侵华战争而遭破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尚无汽车制造业,只有一些基础薄弱的汽车维修和汽车配件制造小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和扩展汽车维修和配件制造业,并开始筹划建立汽车工业。
1936年官僚资本为首,集资600万元筹建了汽车工业公司与德国奔驰汽车厂技术合作。在株洲设立总厂。上海成立了分厂先行组装柴油货车和大客车,称为中圆牌,标识为外圈一个圆,当中一个“中”字,1937年“八一三”沪战爆发,被迫停止。
同年1936年,资源委员会开始筹建中央机器厂,第五分厂即为汽车厂。1939年在昆明建厂,购买了美国斯图尔特汽车厂,并在美国设计,试制成资源牌货车4辆,由于抗日战争爆发,随后落入日军之手。
1950年3月中央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开展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前期准备工作。随后,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列入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重点项目。
当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历时3年建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后,1956年7月14日,一汽总装线上开出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载货汽车,这批12辆,代号为CA10型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主席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也开启了装备中国汽车的历史航程,也开创了中国汽车的“解放时代”。CA10源自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吉斯150型,装载4吨,最高时速65千米,装6缸水冷5.5升汽油机。
1958年4月,中国历史上第一辆国产轿车在一汽诞生,取名“东风”,来自当时毛泽东主席对世界形势有个著名论断:“东风压倒西风”。国产CA-71东风牌小轿车在机修车间试制成功,正式下线。生产编号为CA-71,CA为生产厂家中国一汽的代码,7为轿车的编码,1就表示第一辆。虽然在设计最初以仿造方针为主,但样车还是保留了很多民族风格。该车为流线型车身,上部银灰色,下部紫红色,6座,装有冷热风车灯是具有民族风格的宫灯,发动机罩前上方有一个小金龙装饰,发动机最大功率达70马力,最高车速可达128公里,耗油量为百公里9-10升。东风牌轿车实际意义上仅生产了一辆,现存一汽轿车博物馆内。
红旗牌轿车诞生
1958年8月试制出第一辆两排座5.65升红旗牌CA72高级轿车,从1959至1964年,红旗牌小轿车总共生产了206辆,被频繁使用在国务活动和外事活动中。乘坐红旗车成为当年外国政府首脑访华的三个最高礼遇之一。CA72采用宽大的折扇形进气口、宫灯式尾灯、司南形轮罩,这些中国符号成为红旗的标志性特征。其他中国式装饰包括:方向盘中央及后尾标以纯金打造的向日葵造型,仪表板使用的福建大漆“赤宝砂”涂装,坐椅及门护板选用的杭州“都锦生”云纹织锦,顶棚使用的丝织面料等,发动机是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V型8缸液冷发动机。
1966年,CA-72替代车型CA-770正式投产,CA-72退出历史舞台。1964年9月试制出CA770三排座高级红旗轿车。该车造型庄重气派,富民族风韵,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54千瓦。1966年国庆节前,CA770送抵北京,替换国家领导人乘坐的进口车,并成为外国国家元首访华的接待用车。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先后有一些省市的汽车修理厂、配件厂制造汽车,造出各类汽车200余种,后经结构性调整,形成了南京、上海、济南和北京4个较有实力的汽车生产基地。
此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创立阶段,建起了像一汽这样的现代化汽车企业,汽车生产实现零的突破,奠定基础。1966年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缓缓起步,厚积薄发,之后会呈现怎样的成长趋势呢?
会不会形成开放合作呢?
当代中国的汽车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下周五我们将在《|工业那些事儿|中国汽车工业成长史二》一文中,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