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这才是农资店唯一出路!”你认同吗?

未来的农资销售渠道将不会再区分批发商和零售商,大家一致都会被当做农业服务公司,行业内还将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专门农业服务公司,譬如专门的打药公司,插秧公司,庄稼医院等等,农资行业将会有一场深刻的变革!这是一位来自行业内人士的看法,你认同吗?

这场变革源于农资行业背后商业逻辑的深刻改变。

传统观点认为农资的使用者是农民,在这个观点的支撑下农资产业链的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厂家联合各级经销商把产品销售出去,卖给农民。

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链条之上,农户对厂家和经销商并不友好,感觉是在忽悠他们多买农药、化肥,厂家和经销商因为利益分成问题经常闹得不愉快,各自重新找合作伙伴。再加上整个产业链条封闭,僵化,互相之间封锁消息,导致行业发展缓慢,越做越难。

在洗牌的过程中,行业内渐渐孕育了一种新观点,那就是农资的使用者是作物而不是农民,这一观点恰恰给行业指明新的道路!

举个例子,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城中村的房东,以郑州为例,一个城中村的房东天天吃喝玩乐,喝喝小酒,打打麻将,每月只需按时收房租,年收入几百万,深圳有些城中村村民拆迁一次,住户赔几千万,瞬间诞生了很多千万富翁!

抛开感情因素不谈,纯粹从经济学资源配置角度看,为什么他们能不劳而获,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资源,掌握了稀缺资源——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上面的房屋使用权。

把这个代入农资行业,农资和农民发生关系不就是因为农民掌握土地的使用权,如果能使土地使用权转移,农资销售完全可以和农民没有任何关系了!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土地使用权掌握在农民手中是资源的极度浪费。

农民自身辛辛苦苦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尤其是大田作物比如玉米、小麦,有人算过北方地区农民种地一年两季才赚一千多,连普通人进城打工一个月的一半都不到!而且最重要的小农经济生产效率低下,作物品质差,商品率低!

如果把同等资源置换给更专业的人使用,创造的社会价值和财富将会是大幅度增长!

所以有价转让,让农民收获一定财富(就像不劳而获的城中村房东一样),把土地的使用权(这个使用权不是永久转让,而是暂时转让,因为中国的土地不属于农民,属于国家)转让出去,让更专业的人士从事农业生产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其本质都是从农民手中分离土地使用权,用服务形成对土地以及土地上作物的托管,让农资更好的应用在作物上,这是现在行业的主旋律。农资经销商的各种转型问题也是围绕这个出来的。

从当前农资经销商的发展情况来看,按托管程度来划分,土地托管可分为不托管,半托管,全托管。

不托管:

为什么把不托管也放进来,因为农资经销商群体现在不托管的原因不是不想托管,而是没有能力托管。中国绝大多数经销商都是夫妻店起家,现在正在进行公司化运作,运作还不成熟。

不再单纯做销售工作,通过推广农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从而销售产品,这比以前比单纯卖产品高明的多,和农民的和谐度高多了,不再会出现以前因为农户买不买某个产品就双方之间拉仇恨的事情。

半托管:

这个事情其实不新鲜,比如小麦的收割,十几年前都机械化了,以前某些个人买几台收割机奔赴全国各地收小麦,这其实就是就某个环节进行托管的一个表现。其中的好处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其实这才符合社会化大分工。

其实有个例子可以详细说明这个问题,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一个最熟练的制针工人一天最多能作出一根针,而采用社会化分工,每一个工人做一道工序,平均下来一个普通工人一天可以制4800根针,农业也是如此,一个普通农民一年累死累活种几亩地已经是极限了,不仅效率低而且辛苦。

全托管:

这个要求比较高,行业内最近流行的比较高大上的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统防统治等等模式都属于全托管(一般不包括销售农产品)。

北京嗒嗒农服的吴迪,还有湖南的农田博士(九化模式)都是典型,这个比较复杂,不再赘述,总之它需要一个非常有魄力,有思想并且一个强有力的创业者带领一个团队才能去做,是非常难的。

目前经销商转型大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这三种其中的一种,单纯做农资销售工作只会越做越难。

关于经销商,实际问题首先要考虑自己处于产业链条哪个位置?中国农资行业的渠道商也就是农资经销商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中国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进行市场经济的,中国的行政区划早在建国以后就规划好的,市场经济以前是计划经济,那时候经济运行的各个主体便已存在,后来改革开放后这两者一融合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渠道链条:省代——市代——县代——乡镇村零售商,渠道臃肿,过于冗长。

自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进入农资行业之后,信息的获取成本变得低廉起来,厂家纷纷都在考虑缩短渠道这个事情。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抛去港澳台这些跟大陆一国两制的地方,剩下的31个地区每个省市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供大家借鉴。

比如云南就省代做的好,云南的省代摸索出一条省代+终端的道路。广西的很多市代做的很好,很强势,和下游结合更紧密。陕西的省代就一家独大,绿叶的张宏山远远超过其他平台。

所以在这里关于行业内那个著名的争论:批发商和零售商最先被干掉哪个?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

比如说以后的零售店可能更倾向于做一个物流配送点,销售的职能就被削弱,零售商身份角色在变化。

现在很多大的批发商或者一些有志于在农资销售渠道行业创业的人士,都在整合资源,有的想做连锁,有的想做联盟,现在很多零售商都成了他们的香饽饽。

打破局限多条路走

农资电商日渐成熟,如果还有经销商或企业想尝试线上卖货,农查查平台为农资经销商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只要是正规产品,通过农查查平台的运营推广,经销商只需接单发货,不懂互联网的小白一样可以提高销量,把你的货卖往全国各地,做电商难是因为很多人不懂运营,不懂怎么开始做,通过农查查平台接单发货,跟平台结算的方式,既保证销量,又有平台保证,无需担心货款的问题。

THE END
1.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大措施缔造经销商“农资+”服务模式随着农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议经销商以农资供应服务为主线,通过以下7大措施缔造“农资+”服务模式。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线上平台:开发农业服务平台,集农资销售、农技咨询、市场信息于一体,方便新时代的种植业主“一站式”获取所需资源。 http://www.pesticide.vip/zgny/yxcl/content/353c6e40-9958-4ab1-a8c3-c667cf76277d.html
2.2024年农资行业真的卷吗?看完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当然!君不见,从农资企业到经销商、零售商,上上下下,无不哭着喊着说:竞争太激烈、生意太难做、钱太难赚…… 毋庸置疑,农资行业内卷有其客观原因:人口红利消失、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出口受阻、消费降级等等。2024年,整个行业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内卷带来的巨大压力。 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6d9f3d51-ffb6-4205-aa95-5be78d793237.html
3.农资经销商的出路在哪里[1] 佚名.用新营销加速农资行业健康成长-专访中国十大策划人物、农资行业整合营销专家、左右策划总经理王飞[J].中国农资,2006,():34-35. [2] 建钢.诚信经营与创新终端服务--鑫田集团总经理周国荣先生访谈录[J].汽车与配件,2003,(25):34-35. [3] 张高科.土地流转政策下农资经销商服务力值得肯定——访北京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K200902926767
4.农资经销商面临的问题及出路探讨之二(推广乏力)区域市场农资经销商面临的问题及出路探讨之一:人才流失|http://www./read.php?tid=276041 一到销售旺季,我们会发现,农资市场上风风火火,各地各处,电视广告,宣传车,站店推广搞得那是一个不亦乐乎。但是,在这风光红火的背后,又有几个人看到了我们农资推广的乏力和无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19/15/2774518_165748206.shtml
5.农资经销商面临的问题及出路探讨之三(库存积压)区域市场要采取多种多样的销售手段。酒好也怕巷子深。应该宣传的,一定要宣传;应该促销的,一定要促销。同时还要做好从售前到售后的服务工作。 做好服务,才会有更多的人回来。 最后,定期清点库存。做到心中有数,利用信息管理,及时了解库存动态,为销售提供有力支持。 农资经销商面临的问题及出路探讨之二(推广乏力)|https://www.360doc.cn/article/2774518_165748502.html
6.[中国农资经销商的出路和未来.ppt[中国农资经销商的出路和未来 中国农资经销商的出路与未来 主讲人介绍 冯卫东 《农资与市场》杂志社 总编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高级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EMBA特聘专家 潜心研究中国农药市场销售十余年,连续十二年策划组织“中国农资营销策划峰会”,多家农化企业营销顾问 行业未来的状态 目前是否有行业机遇 从现在走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04/79862592.shtm
7.经销商的突围(精选四篇)”一个村级农资店老板说:“我一年卖二百多吨化肥,一多半靠赊销,去年一个农民赊欠我600多元的化肥,没想到那位农民出了车祸,人死账烂,我也只能认倒霉。今年我不敢赊了,可肥料就卖的少了。”某地一位农资经销商去年一次赊欠给一个果树协会农药20多万元;当经销商向该协会要钱时,果树协会的负责人,以农药存在质量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m0fth0.html
8.农资销售人最后的出路是什么?本人从2008年毕业,其中两年转行做过餐饮店,剩下的10年时间都是在农资圈。先是3年经销商业务员~然后肥料厂家做了半年证件登记~沈阳厂家市场部1年~北京菌剂厂家2年大区经理~广西农药企业3年产品经理,至今,所…https://zhuanlan.zhihu.com/p/361172936
9.陈锡文:中国不考虑农民的出路,关乎6亿人口生存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摘要:不考虑农民的出路,解决不了中国的农村问题,我国正在努力创造农民的第三就业空间。 我们的粮食为什么不干脆都进口?我们的牛羊肉价格为什么比国际价格贵?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出路在哪里?9月2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第三届复旦经济学家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不考虑农民的出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67365
10.农资经销商存在的“通病农资吧农资经销商存在的“通..近两年农资市场形势低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生产厂家业绩持续下滑,处在中间环节的经销商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而且随着中间环节的逐渐缩短,未来会有相当一部分代理商和零售商被淘汰掉。如果不及时补齐自身短板https://tieba.baidu.com/p/9074620151
11.敢问路在何方行业聚焦191农资人敢问路在何方 2014年是农药行业变化较快的一年,热点比较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崛起、互联网思维、航空植保、作物解决方案等热门词汇不绝于耳。面对新的形势变化,农资生产厂家、经销商、零售商有迷茫,也有思考,认清当前形势变化并找到新形势下自己的出路是当务之急。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423316
12.以生物农药构未来对话巴斯夫先正达UPLAXEB(中国)答:我们发布的9个新成分的背后,是30多个新产品,他们具有不同的配方和使用方式。我们将在5年时间内完成30多个产品的登记。此次会上发布的5个新产品,会在2024年与市场见面。 对话福州禾鑫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春松 问:当下行业内卷,作为农资经销商应该如何破局? https://cn.agropages.com/News/printnew-30520.htm
13.政协大会发言稿8篇(全文)凡进入茶区销售的农资,应在相关部门抽样、监督的前提下,进行对比试验,并在指定机构检测,达标者准入,否则禁入;二是实行实名制购药机制,建立用药追溯制度。农资经销商必须取得审验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购置电脑、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全市统一投入安装身份识别和购药电子台帐的程序软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监管农资市场和茶农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91gzbi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