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庄毓敏答案【篇一: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考前练习题】p>单项选择1.如果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其净利息收入会()。
dd.增加2.将一定时期内银行账户中多笔业务累计的债权债务进行集中冲抵轧差,结出各方债权债务余额的过程,就是()。
cc.清算3.银行的大额存款和非存款负债账户,属于()。
bb.脆弱性货币负债4.银行对于定期存款等流动性较低的负债,可以保持()资本储备。
bb.较少的5.当收益减少,风险上升的情况下,银行应当()。
bb.避免这种投资6.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之和,为()。
aa.基础头寸7.()是由出口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在出口大型成套设备,并采用延期付款的贸易方式中,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贴息贷款。
dd.卖方信贷8.()往往在银行推出新产品的初期使用。
cc.脱脂定价策略9.下列证券中,()的信用风险最大。
dd.公司证券10.当银行出现流动性缺口时,依靠自身资产转换、出售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方法,这是采取了()。
bb.保守型原则11.银行对活期存款等流动性较高的负债,应保持()资本储备。
aa.较多的12.在银行面临的风险涉及原因比较复杂、影响比较重大而无法运用一般分析方法加以识别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cc.专家意见法13.按照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这种贷款属于()。
cc.可疑贷款14.银行代理承销和兑付债券属于商业银行的()。
cc.中间业务15.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存放同业存款的资产,称为()。
aa.一级准备16.商业银行的非存款负债中,回购协议属于()的融资形式。
cc.向金融市场借款17.()是由出口国银行为支持本国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向进口本国出口的大型成套设备的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bb.买方信贷18.证券投资收益曲线表明:证券市场需求增加,证券收益率()。
cc.下降多项选择1.国际结算中顺汇方式的基本当事人有()。
abcea.汇款人b.收款人c.汇出行e.解付行2.设立商业银行对其所处的金融环境必须考察()等方面的情况。
abcdea.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b.人们的信用意识c.经济的货币化程度d.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e.金融机构的竞争状况3.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好处是()。
aba.财务状况b.现金流量5.下列资金()属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
abcda.未分配利润b.普通股c.混合资本工具d.盈余公积6.下列诸因素中,()属于银行流动性供给增加的因素。
bceb.银行资产出售c.客户存款e.客户偿还贷款7.流动性指标体系能够反映一家银行整体的流动性状况,指标中的无风险资产比率等于()之和除以总资产。
abca.现金b.同业存款c.政府证券8.商业银行的存款按其被提取的可能性可以分为()三类。
bcdb.游动性货币负债c.稳定性货币负债d.脆弱性货币负债9.信托业务开始发生,必然涉及的关系人有()。
acea.委托人c.收益人e.受托人10.商业银行从金融市场借款主要包括()等方式。
bcdb.回购协议c.发行金融债券d..国际金融市场借款11.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abea.价值和稳定性b.收入稳定性e.所有权和控制性13.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bcb.存款负债比重下降,借入资金比重上升c.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比重上升简答题1.信托业务有哪些特征和职能?解答:信托业务不同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其特点:(1)信托业务以资财为核心。
(2)信托业务以信用为基础。
(3)信托业务具有多边关系。
(4)信托业务收益具有双向性。
(5)信托资财具有独立性。
信托业务具有三方面职能:(1)财务管理职能,即代委托人管理和处理财产;(2)融通资金职能,即作为中介筹集和融通资金;(3)信用服务职能,即为客户提供发行股票、债券、办理执行遗嘱、信用签证等各种服务。
2.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答: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主要因素有:(1)借贷资本的供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供求状况是决定利率的内在力量。
(2)中央银行利率。
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都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为基准利率。
(3)银行吸收资金的成本。
3.商业银行经营证券包销业务有何意义?解答:商业银行经营证券包销业务的意义或原因主要是:(1)获得包销收入。
银行可获取承购价和发行价的差额收入。
(2)从证券买卖中获取利润。
(3)可按成批的较低价格获取自己所需的证券资产,充实、调整自身的资产结构。
(4)可以扩展银行的其他业务。
如证券代理业务、代客买卖有价证券业务、证券承销业务以及咨询业务等。
4.简述商业银行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
解答:损益表是用来反映一家银行在报告期收入、支出、税金、利润等情况的报告,它主要包括收入、支出和收益三大部分。
(一)收入。
2、手续费收入:银行办理和经营转账结算、表外业务、包销证券券、代理业务、咨询业务等向客户收取的各种服务费用。
3、其他营业收入:信托收入、租赁收入、证券销售或发行的差价收入、同业往来收入及其他非利息的营业收入。
(二)支出。
1、利息支出:主要是各种存款利息支出,以及各种借入款的利息支出。
2、工资福利:支付给职工或雇员的费用总额。
3、使用费开支: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办公室或机器的承租费以及房屋和设备的纳税等。
(三)利润。
银行利润分为营业利润、总利润及纯利润。
营业利润是银行营业收入与营业支出的差额减去营业税金的值。
利润总额等于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与营业外收入再减去营业外支出的值。
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
5.商业银行从事外汇业务面临哪些风险?解答:商业银行从事外汇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有:(1)决策风险。
这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自营外汇交易业务的设立动机、原则以及业务调整所作出的决定导致外汇交易业务产生不良后果的风险。
(2)汇价风险。
是指由于外汇市场上的汇价变动给外汇交易造成潜在损失的风险。
(3)信用风险。
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交易双方不能即时履行买卖合约,划拨资金,使银行在资金交收上蒙受损失的风险。
(4)交易员和交收员风险。
是指由于交易员和交收员业务交易行为不规范或不正当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5)国家风险。
是指银行在外汇交易中由于交易对方所在国的政治动荡、军事冲突及国家大政方针变化等给外汇交易的资金交收带来困难所造成的损失风险。
计算题1.某银行在某年的核心资本为14000万元,资本总额为14500万元,风险资产总额为173000万元。
请计算该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和资本充足率。
该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为8.09%,资本充足率为8.38%。
2.y银行某年的客户存款56000万元,短期投资9700万元,利率敏感性资产为45000万元,利率敏感性负债为47000万元,风险贷款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9000万元,资产总额105000万元,风险资产总额95000万元。
请计算出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比率、利率风险比率、信用风险比率和资本风险比率。
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比率为17.32%、利率风险比率为95.74%、信用风险比率为4.76%、资本风险比率为9.47%。
3.某借款企业某时期的资产总额1700万元,销售收入净额2500万元,销售成本1830万元,平均存货余额为420万元。
请计算该企业这一时期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解答: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总额=2500/1700=1.47该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47,存货周转率为83.77天。
4.假设某银行某一时期的游动性货币负债为8000万元,脆弱性货币负债为5000万元,稳定性货币负债为20000万元,中央银行规定的相应法定存款准备率为5%、2%和1%。
该银行需为游动性货币负债保持85%的流动性准备,为脆弱性货币负债保持25%的流动性准备,为稳定性货币负债保持10%的流动性准备。
那么,该银行的负债流动性需要量是多少?该银行为其负债所需保持的流动性需要量为9665万元。
5.m银行的核心资本为7000万元,附属资本为5200万元,风险加权总资产为160000万元。
该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是多少?其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解答:资本充足率70005200100%7.63%核心资本比率100%4.38%m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为4.38%。
资本充足率为7.63%,未达到《巴塞尔协议》不得低于8%的要求。
论述题1.论述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各原则的相互关系。
解答: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1)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持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2)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存和必要贷款需要的支付能力。
包括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负债的流动性可通过创造主动性负债来进行。
(3)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既是银行充实资本、增强实力、巩固信誉、提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的基础,也是银行股东利益所在,是银行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性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商业银行必须在追求盈利性目标的同时,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
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矛盾。
盈利性原则要求提高盈利资产的运用率,而流动性原则却要求降低盈利资产的运用率;资金的盈利性要求选择有较高收益的资产,而资金的安全性却要求选择有较低收益的资产。
实际上,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
银行盈利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盈利资产的比重或规模,还受到风险程度的制约。
银行必须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预测,采取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保证获取实际的收益。
因此,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存在统一的一面。
银行的盈利性与流动性也有统一协调的一面。
如果商业银行将本应作为流动资产投放到盈利资产中去,虽能在短期内增加一定的收益,然而却不能应付客户的正常提现,致使银行信誉降低,从而影响银行今后的发展和收益水平的提高。
严重情况下会使银行因流动性危机而倒闭,由此更无盈利性可言。
最后,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也存在着统一的一面,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越强,其安全性也就越高。
因此,商业银行在的经营活动中,必须协调三性原则的相互关系,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实际情况,不断地权衡协调三者间的关系,以安全性为前提,流动性为手段,去争取盈利性。
2.怎样预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解答:商业银行能否合理地掌握流动性,重要的前提是对流动性需求做出正确的预测,以保持其业务的正常进行。
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预测包括:1、对客户提取存款的需求预测。
其中主要的预测内容有:(1)预测期内存款利率的变化。
存款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客户存款的增减变化,由此引起客户对提现的需求变化。
(2)其他金融工具竞争的影响。
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水平和盈利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存款向金融工具的转移,由此引起存款的提现要求。
(3)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扩张的货币政策,贷款规模扩大,派生存款增多,客户提取现需求减少;反之,则增加。
(4)银行对客户服务好坏的影响。
银行服务质量好,存款稳定,客户提现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2、新增贷款需求预测。
新增贷款的预测主要分析以下因素对贷款需求的影响:(1)根据历年的业务资料分析贷款需求的季节变化和总是发展趋势;(2)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贷款需求;(3)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4)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和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5)社会心理预期等。
3、周转金需要量的预测。
周转金的预测包括贷款周转金和存款周转金两方面的预测,贷款周转金与存款周转金两者间存在密切联系。
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是贷款增长和存款增长的差额。
如果预测期内贷款需求增长超过存款增长,则产生新的流动性需求:反之,银行则可减少流动性需求。
3.论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解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抑制和风险补偿。
1、风险预防。
这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一环,风险预防的方法通常有:(1)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全面调查研究,减少银行出现经营风险的可能性。
(2)及时捕捉和提供信息:银行应大量捕捉信息,减少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和经营风险。
(3)提出附加条件:在经办较大风险业务之前,对债务人提出一些约束条件和要求,以保证银行债权的安全。
(4)随时检查和调整:在银行经营业务活动中,随时进行检查,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预防风险。
2、风险规避。
是指银行经营过程中,银行拒绝或退出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主要采取:(1)趋利避害的资产选择法。
(2)扬长避短债务互换法。
(3)以理服人的贷款拒绝法等。
3、风险分散。
主要是实现资产结构的多样化。
4、风险转嫁。
是指通过某种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尽可能地转移出去。
主要方式有:(1)转让:将持有的风险资产和负债转让出去。
(2)保险:银行参加存款保险制度。
(3)套期交易和互换交易等。
5、风险抑制。
风险抑制的方法主要有:追加担保人和担保金额;追加资产抵押;减少追加贷款额;向客户派驻人员帮助发现和解决问题等。
6、风险补偿。
银行发生风险损失后的补偿措施:将风险报酬打入银行定价中;对业务实行某种特殊的保险制度;银行建立风险损失准备金;利用法律手段对造成银行风险损失的法律责任者,提出财产清理的诉讼,以挽回一部分损失。
【篇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练习题】t>一、单项选择题1、1694年,(d)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
a、威尼斯银行b、阿姆斯特丹银行c、汉堡银行d、英格兰银行2、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c)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a、交通银行b、浙江兴业银行c、中国通商银行d、北洋银行3、商业银行把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的运用,这种职能被称为商业银行的(a)职能。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金融服务4、(a)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清算中介d、调节经济的职能5、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转账、兑换、转移存款等业务,这种功能被称为(b)功能。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金融服务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金融服务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银行的普通股股东拥有表决权b、银行的优先股股东拥有表决权c、股东大会有权选举董事和监事d、股东大会可以决定银行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8、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c)。
a、安全性目标b、流动性目标c、盈利性目标d、合法性目标9、属于商业银行一级准备的是(c)。
a、短期证券b、短期票据c、库存现金d、存款10、商业银行是(b)。
a、事业单位b、特殊企业c、国家机关d、商业机构二、多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的职能有(abcd)。
a、信用中介职能b、支付中介职能c、信用创造职能d、金融服务职能2、现代商业银行产生途径有(ab)。
a、早期银行转变过来b、股份制形式组建c、货币兑换d、货币经营业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bcd)。
a、政策性b、安全性c、流动性d、盈利性4、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a、信用风险b、利率风险c、汇率风险d、经营风险/*注:按人大教材庄毓敏的观点是: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p22,按机械工业刘毅的教材是: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三、判断改错题1、商业银行必须在保证资金安全和正常流动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其高负债。
(√)3、信用创造是现代商业银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特点。
(√)4、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派生存款可以无限制创造。
(在货币乘数下无法无限创造)5、信用创造是现代商业银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特点。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为抵押,这种管理理论叫(d)a、资产转移理论b、预期收入理论c、资产管理理论d、商业性贷款理论2、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不具有(a)特点a、风险大b、流动性强c、期限短d、信誉好3、(a)实现了商业银行资产的多元化,丰富了商业银行资产的结构,并促成了商业银行二级准备金制度的形成。
因此,(d)成为商业银行投资的首选对象。
a、企业债券b、票据c、股票d、短期国债二、多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迄今为止大致经历(abcd)阶段。
a、资产管理理论b、负债管理理论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d、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e、商业性贷款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2、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abd)阶段。
a、资产转移理论b、商业性贷款理论c、负债管理理论d、预期收入理论3、商业银行第二准备金具体包括(abc)。
a、短期国库券b、地方政府债券c、银行承兑汇票d、长期债券4、商业银行对最大1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比例应不超过(a)。
a、10%b、25%c、50%d、75%5、商业银行一级储备主要包括(abd)。
a、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库存现金c、拆借资金d、存放同业/*注:拆借资金是负债。
*/6、负债管理理论导致商业银行(ad)。
a、提高负债成本b、降低负债成本c、减少银行经营风险d、增加银行经营风险7、资产管理方法主要有(bcd)。
a、发行大额定期存单b、同业拆借c、存款d、中央银行借款10、下列有关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模式说法正确的有(bc)a当银行预测市场利率将上升时,采取保持缺口为负值,缺口率小于1b当银行预测市场利率将上升时,采取保持缺口为正值,缺口率大于1c当银行预测市场利率将下降时,采取保持缺口为负值,缺口率小于1d当银行预测市场利率将下降时,采取保持缺口为正值,缺口率大于1三.判断改错题1、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由汇丰银行率先创新的金融工具。
(花旗银行首创)2、资产管理理论产生对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负债管理理论)3、资产转移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负债(资产)的变现能力。
()4、一级储备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短期国库券。
(短期国库券是二级准备)5、银行通过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同业拆借等方式从市场获取需要的资金是主动负债。
(总量平衡是资金总库法与后面的论述不配)7、资金缺口是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相减后的差额,利率敏感性比率,它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之比,利率敏感性比率小于1与正缺口相同。
(大于1)8、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将原本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
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等。
(√)9、对有筹资需要的银行而言,银行担心利率上升带来损失,可采用多头套期保值。
(空头套期保值)10、对处于资金正缺口担心利率下降减少投资收益的银行,应购入看跌期权。
(应购入看涨期权)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少要达到(c)。
a、4%b、6%c、8%d、10%2、下列属于债务性资本工具的是(c)。
a、优先股b、普通股c、可转换债券d、资本溢价3、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是(b)人民币。
a、20亿元b、10亿元c、5亿元d、1亿元4、下列不属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的是(d)。
具体来说,它是基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商业银行的资本、负债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中间业务等各种业务的操作与管理以及营销管理、信用管理、风险管理、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及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