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信贷”国元保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自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工作以来,国元保险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形成重点推进、多点合作的银保联动机制,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投放“三农”领域。为有效保障农业生产主体的收入,国元保险与国元期货等多家期货公司签订期货市场场外衍生品交易协议,目前已上线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生猪、鸡蛋、畜禽饲料等7个品种。同时,创新开发“农业保险+绿色农业”“农业保险+林长制”产品达50多个,一系列工作举措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农业保险+政信贷”为农民“撑腰打伞”

合肥市“农业保险+政信贷”产品上线仅6天后,即成功为庐江县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主周先生额外提供免担保、纯信用授信30万元,利率3.6%,在“政信贷”政策体系支持下,实际利率仅1.8%。

“农业保险+政信贷”是由国元保险、中国建设银行在合肥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开发,旨在通过“保险+信贷”双轮驱动,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无抵押、额度低等难题,支持农户扩大生产。农业经营主体只要购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即可保单“秒”变贷款,获得“政信贷”纯信用授信,已获授信的还可增加额度,并享受最高50%贷款贴息,实现见保即贷、见保增贷。

——政策性农险为农户“撑腰”。政策性农险主要由财政部门给予保费80%左右补贴,引导农民自愿参保,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有了保险“撑腰”,农户种粮损失有了保障,扩大粮食生产就有了积极性。周先生的淡水鱼养殖面积180亩,按照规定,周先生每亩只需交32元,即可获得最高2000元的保额。

——“保险+信贷”为农户“打伞”。作为“明星产品”,“政信贷”始终致力于为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国元保险在现有“政信贷”政策体系下,探索拓展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深度,实施“险贷联动”,支持农户增获信用贷款。

——加倍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农险+政信贷”,将保险补贴政策和贴息政策相衔接,使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周先生淡水鱼养殖每亩财政补贴128元,获得最高2000元的保险额度保障,财政资金放大倍数达15倍,再加上通过撬动“政信贷”获得每亩授信1667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达29倍。

“农业保险+信贷”助力“秸秆变肉”工程加速推进

2023年8月24日,蒙城县漆园街道黄牛小镇养殖户潘军足不出户,在国元保险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为自己养殖的65头肉牛购买了保险,并且凭借保单增信功能,以肉牛活体抵押,成功获得蒙城农商银行65万元贷款额度。这是亳州市实施“秸秆变肉”工程以来,新肉牛养殖保险政策首单保险和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贷”。

2023年亳州市鼓足“牛劲”闯新路,在全省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国元保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专业优势,一手联系肉牛养殖户,一手协作合作银行,银保协作共促肉牛振兴计划,助力“秸秆变肉”工程加速推进。

“肉牛养殖保险保额提高至最高15000元/头,农户保费自缴比例20%,购买农业保险后,凭借国元保险出具的保单,即可向银行申请肉牛活体抵押贷款,每头牛贷款额度最高达10000元,政府对贷款养殖户给予50%比例的利息贴息政策。”国元保险蒙城支公司介绍。

2023年1-8月,该支公司已为全县36户农户的5930头肉牛提供养殖风险保障3774万元;并与蒙城农商银行、中国银行蒙城支行合作,为6户肉牛养殖户通过肉牛“活体抵押贷”产品获得融资金额535万元。

下一步,国元保险将持续探索“农险+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险获客、增信和风险管理功能,为农业生产筑牢保险防线,保障农业稳产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THE END
1.四部门: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资讯频道核心提示: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 https://news.esnai.com/2024/1129/265119.shtml
2.农业保险支持全面乡村振兴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持续提升。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险保费收入达到1400亿元,今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会达到1600亿元。日前,由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主办的“三农”保险创新发展论坛上,专家认为,农业保险正从专注农牧业生产保险保障的“小农险”向涵盖农林牧渔和涉农产业风险保障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408/t20240822_2444588.shtml
3.中华联合财险推进“保险+贷款”服务模式为惠州保险业贡献力量中华联合财险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致力于推进“保险+贷款”这一创新服务模式,与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紧密合作,为广大种养殖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助力支持。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http://www.tthmx.com/caijing/62890.html
4.保险护航“三农”发展财险产险农险保险业再保险保险公司据了解,阳光财险的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发放宣传资料,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普及农业保险常识,宣讲保险承保和理赔流程,打通农业保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人保受邀参加了宁波象山举行的2024年备春耕生产现场会暨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宣传“三农”政策,助力当地春耕备耕。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BLGGG70519AKBM.html
5.“农业保险+信贷”实施难题如何解决不过“农业保险+信贷”在实施中还是面临着许多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财政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考虑到农业信贷风险较高的实际,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对金融机构以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方式予以补偿。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项目提供利差补贴和弥补呆账贷款损失。开发农业贷款补偿保险https://xuexi.huize.com/study/detal-90546.html
6.全省首单“农机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保单增信贷款”试点模式落地广州全省“农机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保单增信贷款”试点模式,突出“扶小扶弱”的政策导向,首次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纳入服务保障范畴,是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农机化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新尝试。 立足引导和扶持,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近五年来累计投入市财政资金超过1亿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全市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24/c8029238.html
7.创新“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模式,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太平洋产险鹰潭中心支公司与九江银行鹰潭分行发挥普惠金融党员先锋队联系基层紧、了解需求准等优势,协同摸排农村农户种植业、养殖业在信贷与投保方面的金融需求,探索构建“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新模式,为农户提供保单增信贷款服务,实现银保信息共享,对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提供“1+1”(即: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综合服务,对符http://iajx.net.cn/puhuijinrong/4531.html
8.河北省2019年农业保险发展报告河北省保险学会(二)2019 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险种结构 1. 种植险和养殖险保费收入结构 2019 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 35.67 亿元。如图 2 所示,种植险保费收入为 20.21 亿元, 占比为 56.66%;养殖险保费收入 15.46 亿元,占比为 43.34%。 * 该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银保监会和河北省银保监局。 作者单位:冯文丽,河北http://hebii.net/Xsyj_nr.asp?id=15342
9.发挥“农业保险+信贷”的协同效应为此,探索建立涉农信贷的有效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成为各地涉农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的重点。近年来,多种形式“农业保险+信贷”的金融创新实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风险负担过重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了涉农信贷、农业保险和农村经济三方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09-09/21-2098.html
10.“保险”秒变“现金”!全省首单“农险+信贷”落地魏县河北农网讯(王洋、朱景超)5月6日,邯郸魏县北皋镇种植大户刘巨保,凭河北省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单,成功申请贷款12.7万元,成为我省首位通过“农业保险+农户信贷”模式获得贷款的用户,也标志着在省农业厅的主导下,人保财险与建设银行密切配合,聚合金融保险资源共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举措的又一成功实践。 https://m.hebnews.cn/hbnw/content_8788152.htm
11.农业“保险+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综上所述,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关联性为两者互动影响农户收入创造了条件。虽然我国农业“保险+信贷”试点工作已取得一些成果,可是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尚不成熟,存在诸多待解决的挑战。同时,由于银保互动机制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大多数农户仍处于一种贷款难、保障少的“瓶颈期”。一方面,部分农户因缺乏有效的抵押品,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23619853.htm
12.农业保险,开展“保费贷”“生产贷”如,2016年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通过“农业保险+收益保险+险资支农”的模式,在荣昌区、永川区、南川区、涪陵区、黔江区直投资金558万元,帮助农林企业、种养殖大户获得贷款13.75亿元。 全面参与农业全产业链风险管理的机制构想 保险全面参与农业全产业链风险管理,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今后一段时间,保险业将紧紧https://m.xyz.cn/study/nongyebaoxian-news-2513055.html
13.焦点“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与作用“保险+期货”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服务“三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政府、农业经营主体、期货与保险经营机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模式创新稳步推进,已经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力量。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0437275377826
14.张家界首笔新型农业保险保证贷款发放到位张家界新闻网1月18日讯(记者 宋世秀 通讯员 杨艳 姚琼)近日,中国农业银行慈利县支行为慈利县零溪镇拣花村的种粮大户陈延忠发放了一笔30万元的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与以往所有贷款不同的是,这是一笔是以保险保单作为担保的贷款,是全市首笔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保险保证贷款,成为慈利县创新性金融业务成功运用的案例http://weixin.zjjnews.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id=101130
15.农业银行个人贷款申请20篇(全文)1.4借款单位 (个人) 应具有符合规定比例的自有资金。合作经济组织 (个人) 的大额贷款, 还要有相应经济实力的单位 (个人) 担保, 或有足够清偿贷款的财产作抵押, 必要时要参加社会保险。 1.5借款单位要在农业银行开立帐户, 恪守信用, 接受银行的监督和检查;并按照规定向银行提供生产财务计划、借款计划、会计报表及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5q95pk5.html
16.建设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推出“险贷直通车”专项涉农信贷创新服务作为同业中首家推出“农业保险+信贷”模式的银行,建设银行与相关保险机构一道,通过直连农业保险信息平台,广泛联接已投保的农户数据,聚合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土地流转等信息,创新农户信用发现手段,以更加丰富的数据来源提供更加精准的信用画像。农户可通过电子渠道自助完成贷款全流程,足不出户即可获取信贷资金,享受全线上、http://m.sinotf.com/News.html?id=35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