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跃是从小在农村长大,年轻时,他曾到上海闯荡,在一家医药器械公司工作,后来,他回到合肥发展,凭借多年打拼的积累,事业发展的风生水起。
2015年,周跃了解到经开区高刘镇沿河村有3000亩的土地抛荒,这块地曾经被大户承包,用来种植大葱,后因经营困难导致土地闲置。得知当地政府正在寻求有能力的种植大户承包经营,周跃怀着对农业的一腔热情,决定接手,发展粮食生产。
“那时候我把农业想得很简单,觉得种地嘛,搞好水肥不就行了,能有多难?”周跃说,彼时他还是个农业新手,回乡创业的第一年,由于农田的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没跟上,很快便栽了个跟头。“亏了180万,家人都劝我不要干了,但我偏不服输,非要再试一次。”
第二年,周跃设想中的盈利并未出现,同样亏损了140万。接二连三的亏损激发了他心中的“好胜心”。“我就不信了,我还种不好这个地,”周跃将工作搁置到一边,全身心投入了粮食生产中。
第三年,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赚了40多万。“钱虽然不多,但是信心有了。”周跃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的农机服务中心建起来了,各项农机设备也添置了不少,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
心怀热忱,种粮路上越挫越勇
2019年,周跃得知经开区河东村、红塘村一块近六千亩的土地因破产导致抛荒,他决定将其租下来。“第一次去看的时候,很荒凉,基本的水系、路网都没有。”将土地流转下来后,周跃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平整土地,完善农田各项基础设施。“6月10日开工,7月13日完工,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整整33天。”周跃说,当时,公司全部流转的土地加在一起,将近1万亩,从5月到10月,他忙得几乎脚不沾地。2020年和2021年,公司累计盈利500多万元。“那时候看到田里长的庄稼,心里有很大的成就感。”
可现实再次给了他迎头一击。
2022年,受旱情影响,周跃的公司亏损了将近500万。“这相当于前两年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全部打了水漂。”周跃说,他很清楚,如果想不到办法,真的有全军覆没的风险。家里人也苦口婆心劝说他,放弃农业,选个自己擅长的事业再东山再起。“精神压力很大,感觉对不住家人。”
在他最难的时候,爱人决定支持他的“农业梦”,借钱发了员工工资,也让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农业这条路上闯出一番名堂。这两年,周跃不断提升农业知识水平,逐渐成为粮食生产的“行家里手”,公司也渐渐有了起色,连续2年实现了丰产丰收。
谈起未来的规划,这位几经挫折的种粮大户充满信心和期待:“最苦最难的日子已经过来了,后面就按照规划,一点一点发展,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多种粮、种好粮,带动更多人就业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