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岛市银行业机构落实金融调控政策,多措并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用于计算GDP的全市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比上年(下同)增长12%,高于GDP增速3.7个百分点,对全市GDP形成显著上拉;各项贷款增速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贷存比(贷款/存款)连续18个月高于100%。
存款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各项存款余额22375亿元,增长9.11%,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全省0.2和1.1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868亿元,同比少增763亿元。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在基数影响下增速回落较快,下半年呈现趋稳态势,基本稳定在9%左右。
贷款增量突破3000亿元
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各项贷款余额24089亿元,比年初增加3024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169亿元;余额增长14.3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和0.92个百分点,连续34个月保持13%以上增速。贷款增速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比上年提高2个位次。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取得新成效
2021年,青岛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3.55%,连续23个月保持正增长;比年初新增333亿元,是上年贷款增量的6倍。深化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增长40.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2个百分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3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融资实现“量增、面扩、价降”。绿色金融持续发力,实施金融支持碳减排、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等措施,先后落地全国首笔湿地碳汇贷1800万元、全省首单碳中和债券5亿元以及全省首笔海洋碳汇贷3800万元,全市绿色贷款增长49.7%,高于各项贷款35.3个百分点。
跨境收支规模快速增长
2021年,青岛市涉外收支规模1682.6亿美元,增长38.2%;涉外收支顺差89.9亿美元,下降24.3%;全市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2019.7亿元,增长52.6%,年度规模首次超过2000亿元,在国际收支中占比达18.6%,提高2.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万汝娇)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
信贷投放合理适度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落实好“两项直达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支持法人银行为1210家普惠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20.2亿元,为5540家普惠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71亿元。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支持7000余家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185.8亿元。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组织银行为6312家科技型“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146亿元;运用科技金融“投保贷”模式,为239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1.8亿元。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超过2000万个,推动上线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青碳行”APP。持续深化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金融外汇开放创新,推动落地全国首单货币互换项下泰铢、韩元和新加坡元融资以及全省首单船舶跨境融资租赁业务。办理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8.1亿美元。扩大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9家试点银行办理试点业务262万美元。获批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对外投资试点。
基础金融服务更加便民利民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推行企业账户服务承诺机制,实现企业开户环节营业执照核验“无纸化”。推动落实支付手续费减免优惠,全市银行累计减免手续费4232万元,惠及企业60.6万家。持续完善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会同市发展改革委推动建立青岛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信用报告查询超过1万次。发挥国库服务百姓民生作用,实施水库移民等直接支付业务36万余笔。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调解金融消费纠纷288件,是上年的2.32倍。
维护金融安全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加强债券融资工具风险监测预警。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房地产集中度管理有关要求,推进金融支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发挥存款保险制度早期纠正功能,推动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加快资本补充和不良贷款核销。截至2021年底,全市不良贷款率1.08%,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与公检法、海关等部门合作,共同破获青岛市20年来首个“巨型”地下钱庄案,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金融供给稳中有增2021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简称“青岛银保监局”)聚焦青岛市“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落实行业纾困政策,加大金融供给和保障力度。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4万亿元,新增3089.3亿元,比上年(下同)多增304亿元,增长14.6%,增速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延期还本付息惠及1.9万家小微企业,涉及本息247.5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青岛银保监局落实关于绿色金融发展与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指导意见,开展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市绿色信贷和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26.2%和17.6%,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1.6和3.1个百分点。
服务模式不断创新2021年,青岛市“贷动小微”专项行动、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数量分别增长31.9%和32.2%,全年“首贷”企业达到7600余家。青岛银保监局在7个区(市)开展“普惠金融青岛行,我为企业办实事”专项行动;对接“信易贷”平台,帮助4700余家企业获得银行融资454.1亿元。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1年,青岛银保监局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99%,比上年降低0.1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增长39.21%,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青岛市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62.4亿元和1.08%,分别比年初减少9.9亿元和下降0.2个百分点。“一企一策”推动重点客户风险处置,加快处置债权人委员会协调两年以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贷款。
重点领域风险逐步化解2021年,青岛银保监局落实辖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实施细则,完成阶段性压降目标。稳妥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配合地方财政开展债务比对,严控违规新增融资。压降“影子银行”业务,动态掌握风险底数,规范处置理财存量资产。
金融生态环境稳定2021年,青岛银保监局加大案防工作力度,全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和大案要案。持续规范互联网合作贷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工作,配合做好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存量风险处置和非法集资查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金融生态持续向好。
深化银行业改革转型
法人机构公司治理持续完善2021年,青岛银保监局推进实施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辖区17家机构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成6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完成增资42亿元。辖区法人银行机构整体资本充足率16.2%,拨备覆盖率257.1%,主要监管指标持续达标。
创新驱动日益强劲2021年,青岛银保监局扩大自贸试验区简政放权政策实施范围,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总结评估。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区块链电子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创新。
金融要素加快聚集2021年,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获批开业,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批筹建。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
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
业务概况
截至2021年底,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资产总额2220.9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041.39亿元,人民币非个人中长期贷款、外汇贷款余额均居青岛市同业首位;不良贷款率为零。
支持重大项目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牵头发放银团贷款,支持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接青岛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成为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成员单位,推动完善政策体系,融智融制融资支持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服务产业发展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提高贷款评审和发放效率,助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等产品,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服务绿色发展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加大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开发力度,实现绿色产业贷款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绿色贷款余额居青岛市同业首位。加大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一批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助力打造绿色人居环境。
服务民生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健全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强与青岛市、区(市)政府部门沟通对接,支持一批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升级和农村环境改善项目建设。深化与地方商业银行机制合作,通过转贷款等方式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惠及民营和小微企业1000余家。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助学贷款受理人数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国际业务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发放“一带一路”专项贷款,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深挖青岛企业外汇融资需求,服务本土企业“走出去”。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实现项目贷款发放,助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郭凯)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1年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各项贷款余额376.2亿元,比年初(下同)增加43.2亿元。其中,粮油购销储贷款余额28.4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280.6亿元,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60.1亿元。全年投放各类贷款102.2亿元。不良贷款保持为零。各项存款余额100.7亿元,增加10.7亿元。
贷款业务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发挥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保障中央和地方粮油储备调控资金供应,支持市场化收购,累计投放粮油收购贷款14.1亿元,支持收购粮油125万吨,支持的粮油企业收购量占全社会商品收购量60%以上。
服务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聚焦城乡一体化、水利、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土地、农村交通、生态环保、海洋经济等领域,累计审批中长期贷款项目31个、审批金额157.9亿元。向33个项目投放中长期贷款86.3亿元。其中,支持国家及山东省“十四五”规划范围内项目12个,投放贷款24.7亿元。
服务乡村振兴2021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落实贷款帮扶、引导帮扶、消费帮扶、招商引资等四大举措。投放帮扶贷款8.8亿元,引导32家企业投入帮扶资金82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脱贫人口1136人增收;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1669万元;向甘肃省陇南市、定西市招商投资2900万元。
服务民营小微企业2021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健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工作机制,新拓展小微客户5家,向13家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14亿元。截至2021年底,有普惠小微贷款企业14家,贷款余额1.14亿元,增加3520万元。
2021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国际业务结算量2.3亿美元,增加0.3亿美元。
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
2021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组织粮食库存专项检查,配合做好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库贷一致、粮款安全。加强信贷全流程管控,建立信贷业务提示制度。坚持各类风险协同管控、全口径监测,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规范建设提升年”活动,对2017年以来市场乱象整治发现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加强案防管理,落实案防工作责任制,按季开展案防风险排查。
(吕思言)
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
2021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落实“项目落地年”各项工作部署,服务青岛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本外币贷款余额超过1400亿元。
服务经济发展
2021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建立青岛市重点项目对接专门工作机制。向中国·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综合开发项目及青岛地铁1、4、6、8、13号线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发放贷款。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扩大外贸信贷投放范围,支持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即发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新增中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开投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育对外贸易主体竞争优势。外贸产业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服务重点外贸行业客户140余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国家高速列车创新中心双创园项目建设,支持青岛澳柯玛集团向以全冷链产品为基础的冷链物联网企业转型,支持海尔集团、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700亿元,服务重点制造业客户100余家。助力青岛市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支持青岛港集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涉海领域贷款余额超过50亿元。
服务对外开放
2021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支持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公司客户部向孟加拉国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提供融资。“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服务外贸集聚区和开放型平台建设,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青岛胶州湾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加快上合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
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2021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提升贸易金融服务。继续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共同实施短期险“白名单”专项融资方案;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叙做美元保单项下出口融信通业务;为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办理汇出汇款和售汇。实现贸易金融业务量近400亿元。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加强与地方商业银行合作,新增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作为转贷平台,为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贷款额度。转贷款余额近1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700余家。做好金融辅导工作。累计向即发集团有限公司、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辅导企业发放贷款超过50亿元。
(张昱)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1年底,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本外币存款余额1685.81亿元,比年初(下同)新增114.2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530.70亿元,新增202.35亿元。
公司业务
2021年,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支持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建设,跟进重点园区建设的金融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底,本外币公司业务贷款余额944.27亿元,新增152.66亿元,增长19.28%。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制订普惠金融业务工作方案、“一行一策”等文件,加大信贷投放。“两增两控”[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普惠金融贷款余额99.36亿元,新增36.06亿元,增长56.97%。加大“稳外贸、稳外资”支持力度,跨境贸易金融竞争力稳固提升。外币日均存款、贷款分别增长28.59%、33.07%;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分别增长94.83%、136.39%和49.19%。
2021年,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强金融应用场景建设。落实数字青岛建设方案,率先在青岛市投产“数字智慧食堂”产品,助力学校构建食品安全数字防护网。加强数字人民币交通场景建设,推出“0元往返胶东机场”“一分钱乘地铁”“中大型商超满减”等活动,带动市民乘坐地铁出行12万余人次,带动市民商超消费10万余人次。加强跨境、体育、教育等重点场景建设,支持青岛市体育惠民消费券发放工作、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奥运冠军面对面等活动。
(柴天昊)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贷款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增量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本外币存款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增量近200亿元,创历史新高。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和增量均居青岛市同业首位。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不良率保持“双降”,资产质量实现提升。
服务实体经济
2021年,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运用“数字普惠+”模式,为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提供无中介、全线上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利率优惠达到65个基点。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惠及全市中小微企业近1500家,涉及贷款本息249亿元。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开展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评比中连续3年获第一名。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聚焦“经略海洋”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家战略,与市海洋发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唯一金融合作伙伴资格。全年对接重点项目400余个,对接融资合作金额近600亿元。获评“山东省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等次”和“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先进集体”。支持“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在2021年度青岛市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结果中获优秀等次。
深化金融创新
2021年,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打造“金融+科技”新格局。海尔工业互联网“智家金融台”项目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商户服务奖”和“青岛市金融创新奖二等奖”。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研发以“营销盒子”、“青碳行”APP为代表的一批特色重点项目。其中,“青碳行”APP作为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获“2021年青岛市优秀金融科技应用项目评选活动”一等奖。
(战依辰)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1年底,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各项存款余额21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8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净利润34.8亿元。
服务乡村振兴
2021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出台服务乡村振兴“二十条措施”,推动乡村业务合作、金融建档、贷款投放、服务人员、服务渠道“五个全覆盖”。建立城乡支行联动协作服务“三农”机制,建立93个网点包村服务团队,建设“网点+惠农通服务点+掌银+场景”渠道体系,满足居民多元金融需求。县域贷款增长18.9%,普惠农户贷款增长58.2%。
2021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支持国家和青岛市发展战略,对公有效客户新增1.7万个,法人贷款客户增加899个,法人贷款余额增加179亿元;政府地方债累计承销额保持青岛市同业首位。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快重点领域贷款投放,绿色信贷、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达58%、35.8%、71.5%,战略新兴行业贷款增长207%。
个人业务
2021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个人存款余额保持青岛市同业领先,个人贵宾客户增加3.6万户,私人银行客户增量居青岛市同业首位。服务消费升级,信用卡有效客户新增8.95万户,个人贷款增加101亿元。开展网点“服务升温工程”,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普惠金融
2021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普惠贷款客户增加2953户,增长33%;普惠贷款余额增加37.7亿元,增长52%。落实让利纾困政策,普惠贷款加权利率下降22个基点。连续3年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青岛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数字化转型
2021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掌上银行月活跃客户数达158.3万户,增加55.8万户。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开立“个人数字钱包”537.7万户、“对公母钱包”7.5万户。
(许嘉诚)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1年底,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开展新金融行动,坚持“系统化+精细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路径。本外币全口径存款日均余额1894亿元,比上年(下同)新增19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87亿元。实现拨备前利润42.9亿元、税前利润32.2亿元,持续稳定增长。全年纳税6.3亿元,增长15.7%。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青岛市“项目落地年”、“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等重点任务布局,各项贷款新增237.5亿元;与青岛市政府签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绿色贷款增长107.5%。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及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不良率、逾期率保持双降。融入“一带一路”国家重点战略,服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创新推出大宗商品融资数字化平台,“区块链物流金融解决方案”获青岛市金融创新奖,国际结算收入连续5年保持青岛市四大国有银行首位。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2021年,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协助青岛市政府上线“保障性租赁住房”APP,录入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17个,房源超过2万套;普惠金融再创新高,贷款余额达178.8亿元;金融科技加速赋能,协助青岛市政府搭建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企业开办一体化平台;推进青岛地铁、智慧能链、智慧物业等“十大平台”建设,生态场景个人活跃账户数量居建设银行系统内第四位,其中“青岛地铁”项目入选建设银行最佳新金融案例;数字人民币试点三项指标居青岛市同业首位,“上善莱西”道德积分平台助力乡村由“口袋的富裕”迈向“精神的富足”。
(于暘)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有网点46个,其中综合类的中心直属支行19家、二级支行25家、社区支行2家。截至2021年底,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272.17亿元,比年初(下同)净增114.75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27.66亿元,净增135.23亿元;不良资产率0.21%,下降0.55个百分点。
图1062021年3月29日,全国首台实现数字人民币、人民币双向兑换的硬币收兑一体机在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上线。(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供图)
2021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联合交通银行集团子公司,通过“商行+投行”“表内+表外”“股权+债权”“境内+境外”等融资方式,支持青岛重大战略项目建设;支持山东沿海港口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发展,累计为青岛市港口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近100亿元。推动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落户;联合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为青岛市企业累计投放融资租赁超过25亿元。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2021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创新支付结算体系,在青岛市首家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服务延伸至企业,落地青岛市首笔跨境人民币交易。打造“交银e办事”品牌。推动“普惠e贷”产品宣传,建立“信用+担保+抵押”综合授信模型,推进“e抵押”无纸化抵押登记服务模式;在青岛市首家推出“惠民就医”产品,在医院上线应用,为参保居民提供“先诊疗,后付费”的信用就医服务。
提升民生服务质效
2021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与平度市财政局、城阳区财政局联合推进非税电子化系统上线;推动三代社保卡和社保卡线上申领工作,计划于2022年初正式投产上线;对接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系统,支持青岛市福利彩票开展签约和缴费业务。落地数字人民币税银征缴特色场景,上线税银征缴、利群集团、青岛市4家大型热电公司供热费缴纳等42个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推进营业网点“适老化”服务,营业部等五家支行挂牌“青岛分行交银养老服务示范网点”。
支持普惠金融发展
2021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加大对小微型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对“两增”[信贷总额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类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数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口径普惠小微贷款均按实际净增量给予足额规模支持;清理整顿小微企业不合理收费,对小微客户取消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和咨询费,降低抵押登记及评估费用。
(马芊)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实现营业收入11.0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9.32%;实现利润总额5.32亿元,增长15.35%。总资产规模719亿元,比年初增长9.62%;各项贷款余额491亿元,比年初增长8.54%;各项存款余额650亿元,比年初增长8.12%。不良贷款率0.5%,优于青岛市同业平均水平0.58个百分点。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1年,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加大“三农”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贷款余额155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达32%,“基于大数据的农村信用合作平台项目”入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试点。加大实体经济贷款投放,支持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青岛地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累计授信达174亿元。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增长18.19%。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0%,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44.49%。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5.55亿元,增长24.84%。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结余占比达31%,新增小微企业首贷客户169家。
提升服务民生质效
2021年,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优化业务结构,实体经济贷款占比、零售贷款占比分别提高2.84个百分点、1.08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下降2.61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高0.64个百分点。组织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系列活动,压实案防责任,获评邮政储蓄银行“2019—2020年金盾奖先进单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中信银行青岛分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实现营业收入34.3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实现净利润12.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4.75亿元,不良率1.2%。综合融资规模2197亿元,增加453亿元,增长26%;自营存款日均余额960亿元;核心存款增加83亿元,增长13%。
2021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服务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实现量增价降,制造业中长期、民营企业、绿色信贷、战略新兴产业、普惠、涉农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11亿元、44亿元、46亿元、58亿元、17亿元、46亿元。获评山东省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竞赛三等奖、青岛市普惠金融“优秀创新成果奖”、青岛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单位等。普惠金融年化利率下降14个基点;普惠金融价值贡献稳步提升,授信余额增加12.6亿元。机构业务围绕财政、医疗、教育等重点板块新增14项业务资格。投行服务实现债券承销规模152亿元。
2021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实现个人理财销售额1694亿元;手机银行“城市服务专区”“出国金融”累计服务客户分别超过50万、1.3万人次;投放个人贷款超过100亿元,服务2.2万人;校园管家服务商户24户、学生家长超过3万人。
2021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国际结算客户数增加745户;国际收支收付汇量141亿美元,增长23%;外汇资金交易量88亿美元,增长12%,国际收支收付汇量、结售汇量、跨境人民币收支量市场占有率保持青岛市股份制银行首位。获批青岛市首批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货物贸易便利化、区块链平台信保融资应用场景试点银行资格。
中间业务
2021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实现非息收入9.07亿元,增加1.5亿元,增长19.76%;非息收入占比26.4%,提高0.83个百分点。公司板块非息收入增长39.1%,金融市场板块非息收入增长40.1%。全年累计完成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业务手续费等减免审批1.25亿元,累计承担企业抵押登记、押品评估等各类费用470万元,惠及客户1300余户。
(江增斌)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光大银行青岛分行”)有员工1000余人,在东营、临沂、日照等城市设二级分行3家,其中支行营业网点31家、社区银行网点24家。截至2021年底,资产规模达612亿元,一般存款余额572亿元,贷款余额515亿元。
2021年,光大银行青岛分行为青岛地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多个市级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加大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便民金融服务。支持区域发展战略,优化配置布局、强化产融合作,累计为辖区4个城市的优质企业及重点项目提供融资376亿元。开展制造业和民营企业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信贷支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及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等,通过额度提增、利率减让、考核激励等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优质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三无三化”(运用无抵押担保、无接触、无存贷挂钩产品,推进柔性化、智能化、平台化),培植首贷,持续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两项工具”政策,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2021年,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独家在青岛市销售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2期养老理财产品,销量超过18亿元,数量超过1万笔,支持青岛市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
数字金融业务
(盖小飞)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华夏银行青岛分行”)实现拨备前利润13.8亿元,一般性存款日均增量3.38亿元;个人金融资产总量增量45.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量5.07亿元。
2021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加大对重点项目、民生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年新增对公客户1043户,公司客户数突破3.1万户,实现对公表内贷款余额312亿元。持续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开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信贷业务贷款余额50.6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54%。服务本地重点项目,落地市场化业务规模超过100亿元,带动绿色经济、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多家“头部企业”实现首次合作。落地华夏银行系统内和山东省首笔“世行转贷+项目运营期贷款”产品、系统内首笔二级资本债承销、机构客户定制私募股权理财产品等。
贸易金融业务
2021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贸易金融业务呈整体向好趋势。实现国际结算量36.6亿美元,结售汇21亿美元,贸易金融有效客户数量达到789户,新增54户。推进贸易金融业务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起步良好;通过外汇柜台延伸、单一窗口和产品池等方式,提高创新和服务能力。
2021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3.29亿元。发展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理财销售、同业投资等业务,投行和金融市场条线完成中间业务收入0.56亿元;贸易金融业务主动退出高风险客户,培养新客户,贸易金融条线实现中间业务收入0.62亿元。
电子银行业务
2021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丰富电子银行业务产品,搭建电子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依托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平台,构建“直销银行+生态圈”的客户服务体系。公司网银客户达2.16万户,增长2.78%;公司网银交易客户达1.56万户,增长7.07%;新开公司客户开通网银比例达97.6%,增长1.3%。
(王睿)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招商银行青岛分行推进体制改革,强化战略客户专业化经营。形成新动能客户营销组织范式,分别在青岛市、潍坊市举办资本助航系列活动,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交易所、“头部券商”等合作,共同为参会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与市、区(市)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联系,建立区域商机采集及分层推动机制。运用“薪福通”等产品平台优势,帮助企业客户解决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2021年,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以“大财富管理”为主线,整合内外部资源,解决客户的金融需求。更新“TREE资产配置体系”,通过对活钱管理、保障管理、稳健投资和进取投资等4类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为不同财富阶段和风险偏好的客户打造专业财富管理方案。落地招商银行“初心计划”分行端,构建“初心计划”配套制度,释放客户经理产能,提升为客户服务的水平。
内部管理
(高倩倩)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截至2021年底,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平安银行青岛分行”)辖烟台、日照、威海、青岛自贸区等二级分行4家、支行25家、社区支行11家。资产总额670.42亿元;总存款余额537.71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9.47%;总贷款余额657.67亿元,增长16.66%。实现各项税收4.64亿元,其中青岛地区纳税3.80亿元,纳税总额居青岛前50强。
截至2021年底,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公司业务贷款余额195.27亿元。其中,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74.57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7亿元,绿色贷款余额6.29亿元。公司业务存款余额356.84亿元,比年初增加56.37亿元。
2021年,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坚持零售转型发展,推动“五个三”业务突破矩阵及中后台“四个基础工程”落地,储蓄存款余额为95.09亿元,零售贷款余额462.39亿元。
2021年,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国际业务规模和经营收益稳中有升。秉持发展与风控并重的原则,确保外汇业务合规及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支持外向型实体企业、优质出口型贸易企业;拓展跨境投融资业务,为优质企业丰富境外融资渠道;依托平安银行离岸金融牌照和全账户体系,为辖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外债贷款、海外代付等产品。
2021年,平安银行青岛分行交易银行业务推进国际证/国内证等双轻产品,加快资产流转速度,打造票据一体化、新型供应链、财资管理等新型金融服务。投资银行业务依托综合金融优势,探索客户“商行+投行+投资”的投融资模式,在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结构化融资、并购、银团、资本市场等业务条线加大创新力度,降低客户对多元化金融服务的获得成本,支持企业生产经营。
2021年,平安银行青岛分行电子银行业务加快对公业务经营模式向生态模式升级,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客户到生态客群、从封闭服务到开放服务升级,通过数字口袋、数字财资平台、开放银行等重塑对公用户的价值评价与分层经营。依托平台、数据、互联网,延伸交易场景、交易标的、交易需求服务等。
(于鹏)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业务范围覆盖青岛、烟台、威海等3个城市,有各类营业网点32个,其中传统支行23家、零售专业支行2家、社区小微支行7家,有员工870人。实现营业收入25.75亿元,存款余额达到773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48亿元,不良贷款率0.55%,资产质量持续保持青岛市同业领先水平。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全国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及青岛市“最具影响力企业”“最具创新力企业”“最佳雇主”等。
2021年,浦发银行青岛分行贷款投放持续增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增速居青岛市股份制银行前列;完成青岛市首批柜台债分销。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额创历史新高,保持辖内股份制银行前列。落地山东省金融机构承销的首单公募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为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内首单生态修复领域的碳中和挂钩贷款,将企业植被恢复固碳成效与融资利率进行挂钩;为青岛后海热电有限公司发放浦发银行首单全国碳市场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及价格杠杆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落地山东省首笔船舶离岸融资租赁业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船舶跨境融资租赁业务实现突破。与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落地九方泰禾农机设备贷,助力农户实现农用机械现代化。
服务民生经济
2021年,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形成覆盖青岛、烟台、威海等3个城市公司和零售客户的银税互动服务模式;在山东省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竞赛中获二等奖,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小微企业服务评价中获评“青岛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为多家企业提供跨境贸易融资及外汇避险产品服务,助力外贸企业客户拓展国际市场,获评“2021年度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A级行”。
(李婉君)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1年,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4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含营业部)23家,其中青岛市有支行20家、二级分行3家、二级分行同城支行5家、县域支行(含二级分行)11家、社区支行10家。截至2021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62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590亿元。
经营品牌
2021年,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新经济体,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新科技在经营管理决策各领域的运用,实现智慧银行升级;以中小微企业、个人金融为突破口,建立生态银行新增长模式,推进场景融合、数据共享与平台合作;加大新兴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进业务与模式创新。举办胶东经济圈企业家峰会暨中国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成立15周年财富管理论坛,胶东地区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百强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机构负责人等150余人参加。
优势特色
2021年,民生银行青岛分行优化结构调整,强化资源整合,持续加大绿色信贷、科技金融、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围绕供应链、深入产业链,为辖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对小微企业建立“白名单”准入与“负面清单”规避机制,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实现提质增量。截至2021年底,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10万户,为8000余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鲁贞真)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截至2021年底,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新增均超过100亿元,全年缴纳税收2.41亿元,获评全国“千佳示范单位”、青岛市金融创新一等奖、崂山区优秀企业等。
图1072021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通过“兴牛资产物联服务平台”创新“兴牛云贷”信贷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供图)
普惠金融服务
2021年,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依托中小企业部专营机构,普惠贷款余额及客户数均比年初增长超过70%;创设科技支行,率先落地兴业银行首单“兴优贷”,实现辖内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合作覆盖率56%;对新发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给予70个基点的FTP(内部资金转移价)补贴,代付小微企业抵押物价值评估费及保险费等各项费用累计超过85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21年,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推进“蓝绿融合”,创新落地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等多笔全国首创业务,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额占比青岛市场85%;通过搭建多层级专业人才梯队、完善客户分层维护和增值服务体系、开展“兴业财富企业行”等,助力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出“商行+投行”综合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金融服务需求,投资银行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服务民生发展
2021年,兴业银行青岛分行聚焦重点产业,成立乡村振兴金融中心,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及青岛市农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新落地“产业互联网+农业”、“兴牛云贷”、青岛市首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等;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实现交通、教育、物业、公用事业等服务场景覆盖;围绕十大产业链“链长制”、“三步加减法”开拓高端制造发展新空间,全年服务制造业在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信贷政策评价中居全市场第二位;创新住房租赁业务,率先取得中央财政住房租赁奖补资金监管资格,落地兴业银行首单住房租赁购置类项目贷款。
(盖真萍)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1年底,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表内资产5222.5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11.36亿元;不良贷款率1.34%,持续优于全国及山东省平均水平。在全省设有分行16家、网点166家。入选“世界银行500强”,居第308位;入选“亚洲品牌500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获“五星钻石奖”;作为唯一金融企业连续2年入选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形成涵盖民营企业、境外投资者、专业机构投资者、国有企业和社会公众股东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在中国银行业协会2021年“陀螺”评价考核中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首位。
业务创新
2021年,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广的蓝色金融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定全球首个蓝色资产分类标准。2021年12月,蓝色金融项目获国际金融论坛“2021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
2021年,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的应用,聚焦创新赋能、科技服务、数据治理与数字化运营,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
零售金融业务
2021年,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加大智慧网点、智能营销系统及移动金融优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匹配客户需求,通过社区金融、惠农金融、信用卡、手机银行等拓展线下线上市场,零售客户数突破800万户。
公司金融业务
2021年,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强化对上市和拟上市、专精特新等企业的精准服务;启动“对公线上营业厅”和“对公业务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公司存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
金融市场业务
2021年,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投资质量。扩大债券承销业务范围,承销发行山东省首单碳中和债券、山东省首单公募项目收益票据等。
(邴文豪)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1年底,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农商银行”)资产总额4304.38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5.81%;吸收存款总额2688.23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325.61亿元,分别增长7.23%和6.75%;不良贷款率1.74%。实现国际业务结算量208.31美元,增长19.35%;营业收入达到102.97亿元,增长7.5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6亿元,增长3.58%。
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发展
2021年,青岛农商银行开展“百名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工程”,加大“政银互联e站通”布设力度,打通“政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支农支小、专注普惠、服务“三农”工作,截至2021年底,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9.94亿元(不含贴现及转贴现),数量5.34万户;个人存款增长较快,增幅达15.86%。
2021年,青岛农商银行优化客户结构、信贷结构,开展“强普惠、抓绿色、压大额、控地产”专项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海洋产业等;开展绿色金融建设,加入联合国《负责人银行原则》;对青岛13条产业链、“双招双引”项目、高端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启动龙头企业破零行动、支持企业深耕行动、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建成“五大客群”精准服务体系。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发挥国际业务处理中心优势,融入东北亚金融商贸合作、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全年国际结算量达到208.31亿美元,增长19.35%。
推进转型发展
2021年,青岛农商银行紧跟金融服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为动力,坚持平台开放银行思维,推进外部智能化和内部数字化管理体系,推进数据治理平台建设,深化银医、银证、银校等场景融合建设,搭建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扫码收单、互联网收缴、“青e付”等四大互联网基础平台。全年建立数字化转型八大“部落”,完成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71个。
(吴元军)
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金融机构
机构及人员情况
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有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分行17家。其中,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法人分行14家,分别是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企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新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外国银行分行3家,分别是日本山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韩国釜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韩国产业银行青岛分行。17家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分行设同城支行13家,有员工766人。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六位、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第二位。
业务发展情况
资产、负债小幅增长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分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434.9亿元、367.4亿元,分别比年初(下同)增加10.3亿元、5亿元,分别增长2.42%、1.37%。资产负债以传统业务为主。
贷款略增、存款小幅下降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分行各项贷款余额340.5亿元,增加9.6亿元,增长2.9%;各项存款余额278.9亿元,减少4.9亿元,下降1.71%。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较高,为42.21%;普通贷款占比8成,贷款投向主要为制造业(占比44.6%)。各项存款以单位存款为主,增长5.08%,单位存款余额占各项存款余额比重为73%,储蓄存款余额下降9.47%。
盈利水平整体微增2021年,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分行实现利润总额6.83亿元,比上年增长0.14%,13家机构实现盈利。17家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中,10家利润总额比上年减少,7家利润总额比上年增加。利息净收入小幅下降,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9.38%,汇兑收益比上年增长20.6%,盈利水平整体实现微增。
跨境协作业务初具规模2021年,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分行开展境内外协作,为260余家跨国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为外国企业“引进来”和本地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客户海外经营发展。参与跨境授信额度约430亿元;协助外债发行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