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进农资店购买农资,听很多农民朋友抱怨,“现在的农资太贵了、我买到假药了,虫子打不死病害防不住、我好像又被农资店老板忽悠了、那老板啥都不懂,还天天托关系给我们推销产品,头疼”等等。
那么,我们的农民朋友,今后在购买农资时,应该花最少的钱,购买最优质的农资呢?下面这三条猫腻一定要注意:
一、以次充好
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种问题,农资店销售的肥料,51%平衡肥居然比45%平衡肥还便宜。
农民朋友们在遇到这种情况下,就要小心了,正常的化肥,零售店每袋利润大概在10-20元之间,这中间还包含了装卸费等诸多费用,如果你量大,同样含量的,每袋肥料便宜10元,这也正常,但悬殊太大的话,并不是你占了便宜,很可能就是买到假冒伪劣的肥料了。
二、偷梁换柱
某乡镇农资店,进来一位农户,进店就大声嚷嚷,卖给我的农资太贵了,我进城去批发,同样的东西,一箱就能少20元,以后再也不卖你家的农资了。
零售店老板乐呵呵地说,是啊,像这种常规产品,他们为了吸引你们购买,往往不赚钱就卖,何况你们大老远跑去了,并不是单单购买某一种农资吧,他把其它产品利润加上去,你同样认为他卖的东西便宜。
这在业内叫偷梁换柱,用一个低价位先让你放松警惕,然后该赚你多少钱还是多少钱。
不但没少花钱,还搭上了来回的路费,还没有技术服务,还不赊账,出问题还无法维权,你说说,购买谁的农资更划算!
三、低价倾销
有朋友该说了,你是不是和卖农资的是一伙的呀,怎么低价农资就不能买了,他们让我们省钱你不开心吗?
实则不然,大家能少花钱购买到优质农资,我拍双手赞成,在一些口碑比较好的产品,这个前提下,能买到更便宜的,这你是赚了,但不要拿相同的成分比价格。
为啥?虽然同样产品成分,但所用助剂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品牌价值不同及服务力度不同等,这都是影响产品价格走势的关键。
如果一个农资店,一味为了迎合大家喜欢便宜农资心理,从而专门搞些便宜农资来卖,那么这里面的道道就多了,大家一定要小心分辨。
当然,农资店猫腻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下部分以后再做介绍。
那么,什么样的农资店可以放心进呢?也举三个方面例子:
一、技术服务过硬的农资店
农业技术服务为主的农资店,大家可以放心的进,大家都知道,农作物出现问题,就得及时防治,否则耽误了防治时期,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而以农技见长的农资店,大都能看对症拿对药,真正让大家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二、口碑和人品都不错的农资店
所以,这样的农资店,就是免检单位,大家尽可放心购买,不要担心上当受骗。
三、积极向上的农资店
一个人,如果真心想做好生意,自然是不会建立在缺哄蒙骗的基础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果一个农资店经常送农业技术下乡,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大家交流聊天,不但经营农资,还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农用物资供应,如微耕机推广、先进灌溉设施推广、新型大棚技术推广等等。
总之,凡是能让种植户变得更轻松的农用资料,他们都积极主动推广宣传,甚至还积极帮助大家解决销售难题。
这样的农资店,就是让他们赚些钱也是应该,在这里花钱购买农资,但无形中所得到的服务,却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