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聚焦七大方面2024年宏观政策将打好组合拳
围绕扩内需,在消费方面,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完善政策,加快优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
投资方面,政府投资今年将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与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抓紧出台政策,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加快推动出台实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综合性政策,着力解决外资企业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
工信部:多项举措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工信部将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实施标识“贯通”行动,再出台一批工业互联网细分行业应用指南,进一步优化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环境,促进规模应用。
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步伐也将加快。工信部表示,将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减碳,2024年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2024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方面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
农业农村部:“三农”聚焦两大主线
其中,粮食生产方面,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其中,将加大支持,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加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支持力度。
乡村建设方面,适应农村常住人口变化新形势,聚焦通村组路硬化、自来水稳定供给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短板,以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为依托,协同布局项目、集中建设推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渠道,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国务院国资委: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
另外,2024年,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具体来说就是: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新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加快以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系统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创新中央企业、地方及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合作模式,强化跨企业、跨领域协同,共建高效协同、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战新产业基金落地见效。
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降再贷款利率
在1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还有多项货币金融政策大招也在发布会上发布。包括: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由现行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不超过2000万元;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拓展支持范围和增加工具规模;研究制定整合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工具方案。
据发布会,为进一步推动内地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深化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决定推出六项政策举措。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
一是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
二是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支持所有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债券回购,其中也包含“债券通”渠道。
三是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拓展和便利大湾区个人投资渠道。
四是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购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满足港澳居民置业需求。
五是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便利深港企业跨境融资。
六是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商务部: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齐发力
在1月26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今年,将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持续扩大”这个关键词,增强消费市场回升势头。
具体来看,
二是推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加强支持引导,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打通以旧换新的难点堵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品换新、升级的需要;
三是促进国货“潮品”消费;
四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在稳外贸方面,商务部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做好四方面工作:
二是加快培育新动能,向产业要竞争力,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
三是助力开拓新市场,继续办好广交会、服贸会等重要展会,积极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持续推动跨境商务人员往来便利,为企业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创造更多条件;
四是释放进口新潜力,不但要扩大出口,还要扩大进口。
在稳外资方面,王文涛介绍,今年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初步考虑在境内外举办20多场招商引资活动,包括一场标志性活动,也就是“投资中国”2024峰会,还有10场境外活动和12场境内活动。还将支持地方在“投资中国”品牌下,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举办一些配套活动,形成全国引资“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