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走访双提升丨走进神农集团:与“三农”事业共生共荣资讯

专题:“新”走访双提升—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新面貌

上市公司在提高创新发展能力、聚焦主业意识、提升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在响应“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中,贵司有哪些亮点?哪些关键词可以诠释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投资者回报、信息披露形式、公司价值传递方面有哪些优秀案例?

带着上述问题,新浪财经《“新”走访双提升》走进神农集团。

神农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集饲料加工和销售、生猪养殖和销售、生猪屠宰、生鲜猪肉食品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团致力于构建“从土地到餐桌”的绿色猪肉产业链,打造现代化、规模化、生物安全化生猪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美味的肉食品,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在提高创新发展能力、聚焦主业意识、提升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神农集团:集团深耕畜牧业二十余年,与“三农”事业共生共荣。

在饲料板块中,截至2023年底,神农集团已在云南和广西地区投资8个饲料生产基地,其中:已建成投产基地6个,在建基地2个。目前饲料年产能为120万吨,饲料生产基地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能超160万吨。在神农集团饲料主营产品中,猪用配合料和猪用浓缩料的销售收入占到了饲料板块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已成为集团饲料产品的主力军。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新上市的“芯”系列预处理原料产品,通过抗营养因子去除彻底消除肠道刺激源,大幅降低了仔猪腹泻症状,为猪肠道健康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在养殖板块中,2023年,在面临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猪肉价格走低的严峻形势下,神农集团砥砺前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猪产能稳定,出栏量在行业内保持较高水平。目前,神农集团建有自养产能现代化母猪厂14个,现代化大型育肥厂20个,2023年出栏152.04万头(核对数据),此外,合作养殖户仍有超过90万头的存栏空间。据2021-2023年超35万窝次的生产数据显示,神农集团养殖板块平均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可达14.5头/窝、13.3头/窝,窝均断奶数12.0头/窝,21天断奶均重6千克以上,断奶仔猪均匀度及活力非常优秀。此外,神农集团进一步优化商品代配套体系,利用L1050母猪与L800和L337优质终端公猪进行杂交,生产出的商品代猪品质优良,出栏均重125-130kg,其中瘦肉率53-55%,背膘厚度16-20mm,持续向市场输送足量优质生猪和猪肉。

在食品板块中,神农集团全资子公司云南神农肉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农肉业”)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企业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2022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这标志着神农肉业已成为引领云南省生猪屠宰领域龙头企业。2023年11月,神农肉业在上海开设城市集采集配中心,截至2023年底,神农肉业已为上海农产品消费市场稳定提供自繁自养的优质猪肉超500万公斤,累计销售金额近1亿元。2023年,神农集团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严控产品质量,以全新的姿态进军食品深加工板块。随着云南澄江神农食品有限公司投产运营,“慢慢不慢”低温真鲜肉香肠盛装面市,以及“魔芋爽”火锅魔芋、神农醇肉肠、神农小酥肉、神农午餐肉、神农小肉枣等新品相继上市。

在响应“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中,贵司有哪些亮点?哪些关键词可以诠释企业高质量发展?

神农集团:2023年是整个养殖行业异常艰难的一年,结合持续低迷的生猪价格市场现状,公司明确将“增效降本,提质增效”作为经营的核心,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经营决策机制,提升组织活力,为养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优化健康管理体系,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强化生猪养殖产能和成本的可复制能力。经过公司的不断努力,2023年公司业绩取得提升,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公司2023年全年出栏生猪152.04万头,同比增长63.65%未来公司将聚焦主业,持续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并且公司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通过完善总裁办、董事会职能和履职改进决策流程,管理流程,加强各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神农集团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降本增效来提升发展质量。卓越精细化管理+全产业链运营”是神农集团稳健发展的密码。在长期专注于专业化深耕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神农集团形成了以猪只健康为中心,以生物安全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现代化生猪产业链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饲料厂养殖厂生产效率、疫病防控、物流成本、销售渠道等环节挖掘效率空间,有效抵御猪周期;同时,神农逐步打通生猪全产业链链条,实现全产业链肉源可追溯,让猪只健康“尽在掌握”,让生产运营全面可控。

向两广的扩张也是遵循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地理邻近决定了气候与地势环境的类似,美式猪场的架构、追求选址通过封闭环境打造健康猪群的模式同样适用于两广山地。两广的成本优势与销售价格是公司今年养殖成本与盈利水平改善的原因之一,整体出栏量放量+两广出栏占比提升,公司2023年成本下降趋势明显,当前公司制定规划为2024年出栏量250万头,2025年出栏量预计为350万头,稳健、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观其实是公司长期成长空间确定性的保证。

公司如何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践行社会责任?

神农集团:近年来,神农集团依托生猪全产业链优势,优化生产过程环节,从环境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为农牧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彩添色。

环境可持续:绿色发展,低碳循环。从环保科学选址、饲料配方优化、绿色高效运输、智能化生产中心建设、粪污“零排放”种养体系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等“六大工程”为发力点,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链构建。

社会可持续:合作共赢,赋能乡村振兴。神农集团主动融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2017年开始,集团立足行业探索“公司+家庭农场”生猪代养模式,让更多的农户“跟着神农去养猪”,实现了与养殖户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救济式的帮扶到互惠共赢式的合作,神农集团带领农户走专业化、精细化养殖道路,为地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经济可持续:全产业链运营,稳健发展。在长期专注于专业化深耕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神农集团形成了以猪只健康为中心,以生物安全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现代化生猪产业链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饲料厂养殖厂生产效率、疫病防控、物流成本、销售渠道等环节挖掘效率空间,有效抵御猪周期;同时,神农逐步打通生猪全产业链链条,实现全产业链肉源可追溯。

在投资者回报、信息披露形式、公司价值传递方面有哪些优秀案例?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注重价值回报,及时合规披露信息,珍惜与投资者珍贵的交流互动的机会,对投资者的提问给予了认真的解答,加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真实经营情况的了解,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获得了投资者信任,在2023年猪价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稳定投资者信心。

说明:新浪财经《“新”走访双提升》专题将着重体现宣传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举措、产业优势、科研投入等方面的布局与升级,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发展进行内容提供,素材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联系方式13331087820/18010077174。

《“新”走访双提升》专题系列传播说明:

(一)全维度、多平台、强互动

1)全维度制作内容,高频宣传企业双提升行动,精炼文字、亮点海报、短视频多种内容呈现;

2)多平台展示传播,新浪财经旗下网页端、APP、微博财经、视频号等多端传播;

3)强互动,专业财经平台+最优社交平台,打造双提升行动方案的正反馈机制;

(二)优质KOL资源的加持传播

微博与新浪财经是全网优秀KOL与经济界专业人士的集聚地,产业专家、监管人士、知名学者、知名企业家、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如何看待时代赋予企业发展的力量?……新浪财经将打造《带你走进“高质量发展”》的子栏目,邀请优秀KOL与企业高管对话,加持传播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与思维。

(三)走进上市公司——构建“零距离”交流平台

新浪财经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双重方式“走进上市公司”:

线上——微博与新浪财经打造《上市公司“云走进”KOL“云互动”》栏目,深挖企业双提升行动需求,按需邀请KOL、产业专家、金融机构、投资者通过线上对话、线上参观等方式,扩围传播企业高质量发展动态;

线下——新浪财经将观察解读企业科技创新举措与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高层座谈、实地走访、深度调研形式,从企业的科研实力、社会责任、ESG发展、产业优势、股东回报等方面出发,“零距离”交流互动,“面对面”了解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动态;

THE END
1.企业合作机会共建绿色种植项目为了确保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保护,公司与农户应当进行充分沟通,在签订合同之前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利。在合同中应包含详细的地图标识、产量目标设定、中期考核机制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法律纠纷。 四、高效管理是实现成功合作关键所在 成功的种植项目往往依赖于高效精准的地面管理。这包括对土壤营养状况进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81289.html
2.培育更多农牧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在西藏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带动下,纳西民族乡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激活土地、技能、作物等资源,改变农牧民在生产和致富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局面,构建起企业、农牧民双赢的利益共同体。 从中可以看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https://www.xizang.gov.cn/xwzx_406/bmkx/202411/t20241125_448582.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联得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户统一提供种植技术、统一帮建种植大棚、统一收购销售。”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杜月乔表示,村里群众收入有了保障,内生动力更强了。目前,村上有近50多户群众在附近的2家食用菌企业务工。 “带得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左家乡积极通过招商引资,把基地建到村、订单签到户,有效解决了https://www.agri.cn/zx/xxlb/gs/202411/t20241129_8694083.htm
4.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各地要深刻认识发展农业总部经济的重要性,把总部基地建设作为促进农业投入、实现乡村产业繁荣的重要抓手,大力引导技术、土地、人才、金融、信息等推动其他资源要素向总部基地集聚,把农业总部基地建设成为全链条融合的示范平台、要素集聚的中心载体、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 http://www.qiye108.com/h-nd-371315.html
5.万企兴万村优秀案例走稳优质“稻”路,助力乡村振兴水稻种植公司固定的种植订单农户3000多户,种植面达30000余亩,为公司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优质稻米货源,主要种植品种为“将银99”和“宜优嘉7”,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放心的品牌大米。 探索合作新模式 创立水稻生产种植基地,公司同各脱贫村合作探索村、民、企合作发展水稻生产种植基地,探索“公司+合作社+脱贫村+脱贫户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H5AO210519CQ3E.html
6.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精选9篇)自治区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隆安县金穗农工贸公司成立近十年来,坚持实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公司的壮大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公司年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被公司租用土地的农户年实现收入16000元。其运作模式是:一是公司租用农户土地,农户收取地租,并被公司聘用为长期合同工。在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hjo8o.html
7.方山:“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吕梁频道公司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向村集体分红1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为村民增加每亩1000元的土地流转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定种植作物订单回收合同,可使农民增收40余万元。 肖继旺 梁达 摄https://ll.sxgov.cn/content/2024-10/22/content_13322762.htm
8.兴化“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走出农民增收路公司与大丰农场及本镇、周边地区签订长年供粮协议,采取“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种植经营模式,打造无公害生产基地4.8万亩,建立绿色种植基地面积1万多亩,按照绿色食品要求,统一管理,统一防治,实行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余粮,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销联合,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https://jnews.xhby.net/waparticles/70/2r1ErZmOnsAoAQSq/
9.肉鸡产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造产业链以肉鸡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中红三融公司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速旧鸡舍标准化改造,稳步推进园区化、规模化、自动化“三化”养殖场发展。形成了集基地养殖、屠宰加工、种鸡孵化、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五统一”的产业化模式,带动贫困户4923户13217人,实现稳步增收。https://m.hebnews.cn/zhuanti/2020-12/22/content_8270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