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创始人坤天新能源宋志涛:百亿估值之下想踏踏实实做好产业

“在这个行业里,规模化和成本优势,是新进入者的第一道门槛。”

▍个人介绍作为坤天新能源董事长,宋志涛毕业于加拿大纽芬兰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2010年学成归国后开始就职槐阳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坤天新能源前身),担任总经理助理。期间,宋志涛深入车间基层,从基础开始学习负极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研究原料和产品性能,主导参与多项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项目,并获国家专利,尤其是独立研发的石墨化箱式炉技术,电量耗能相比传统坩埚炉技术节约40%,引起负极材料行业颠覆性改进。

▍第一标签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极致者”

▍公司简介坤天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以从事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制造的企业。在董事长宋志涛的带领下,坤天新能源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设成了拥有40多人的高技术研发团队,50多项高质量研发专利,致力于将锂电池负极材料做到“极致”。产能建设方面,坤天新能源于2021年和2022年先后成立四川坤天和云南坤天,现有产能由最初的1.5万吨达到13万吨,全部投产后将达到30万吨。

未来5-10年,得电动化供应链者得天下,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坤天新能源自然能走进下游产业链。

在这个行业里,规模化和成本优势,是新进入者的第一道门槛。

“以钠电的碳基业务为例,现在钠电才刚刚开始起步,整体产业链不太完善,但坤天新能源已开始聚焦该领域,做好技术储备。等行业爆发时,坤天新能源才能迎来增长曲线。”

与其他创业企业不同,地处河北的坤天新能源来自于产业,脱胎于产业。

近日,坤天新能源董事长宋志涛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创业的初衷是想踏踏实实做好产业,在行业里扎根,成为领域前三。

目前,坤天新能源已完成超20亿元Pre-IPO轮融资,产业与财务投资方云集。投资人争相出手的背后,是坤天新能源对赛道的锚定和实干的精神。

宋志涛告诉记者,坤天新能源是国内首家人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企业,同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成熟人造负极材料箱式炉石墨化技术的生产企业。“2002年,公司就从做石墨电极转型做负极材料。当时判断锂电负极材料在锂电产业链的发展下,一定能跑出来,因此坤天新能源潜心做产业的领头羊。”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宋志涛正与同事们在云南落地坤天新能源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

宋志涛对记者表示,从电极纯化加工逐步转型到负极材料,坤天新能源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很大把握。

“一方面,负极材料工艺和电极纯化加工工艺,技术差距小。在2002年时,坤天新能源刚好有部分产能,可以做负极材料石墨化;另一方面,公司一直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已感受到石墨电极行业的趋冷。”

“石墨电极当时的市场业务不是很好,从公司发展角度看,坤天新能源必须要转型。转型过程中,宋志涛带领坤天新能源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转型出来。最开始,坤天的主营业务不是负极材料石墨化,而是石墨化电极和增碳剂。但到了2010年,企业决定搬迁,彻底不做石墨电极,全力转型到负极材料上。”

尽管设备、工艺相差不大,但要转型仍需在产品上突破。担任董事长之前,宋志涛是坤天新能源的总经理助理,这位年轻人骨子里有一种干劲。他深入车间基层,从基础开始学习负极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研究原料和产品性能,主导和参与多项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项目。

最终,靠着扎根产业以及技术的研发,坤天新能源转型即收获订单。从小规模供应到大批量生产,通过一体化规模和先进工艺技术带来的成本控制优势,已成为坤天新能源最大的壁垒。

在产业链对接上,投资过坤天新能源的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曾表示,基于未来动力、储能市场需求,蜂巢能源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600GWh锂电池产能。而未来5-10年,得电动化供应链者得天下,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坤天新能源自然能走进下游产业链。

在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旺盛需求的推动下,负极材料行业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源的目光。回归到产业上来说,生产制造拼的是成本和规模。“在这个行业里,规模化和成本优势,是新进入者的第一道门槛。”宋志涛说。

相比其他创新企业,负极材料的生产本质是制造业,固定投入大是很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下游大量订单,那么成本肯定无法显著下降,基于行业的沉淀,坤天新能源在产品成本控制上有显著优势。”

但石墨化环节的高耗能主要来自石墨化工艺。石墨化工艺又分为三类,分别是坩埚法、箱式法和连续法。为了减少能耗,宋志涛在这方面下功夫、潜心研发,带领坤天新能源独立研发的石墨化箱式炉技术,相比传统坩埚炉技术节约电量耗能40%,成为负极材料行业颠覆性改进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领域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负极材料需求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有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将达到294万吨,这对于坤天新能源来说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坤天新能源已成长为锂电负极材料独角兽。从战略发展上,这家企业也在发力硅氧、硅碳、硬碳等新材料、新技术领域。

宋志涛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以钠电的碳基业务为例,现在钠电才刚刚开始起步,整体产业链不太完善,但坤天新能源已开始聚焦该领域,做好技术储备。等行业爆发时,坤天新能源才能迎来增长曲线。”

凭借这些积累,2022年坤天新能源展开资本化动作。一年之内,坤天新能源完成4轮融资,除未披露金额的A轮外,其余单轮融资金额均破亿,最新一轮融资规模已达10亿元。最重要的是,产业资本不断出手,亿纬动力、蜂巢能源、中国石化、SK中国、中金资本、复星创富、贝特瑞……均纷纷入局。

宋志涛表示,每一轮的融资都超过预期融资额度,投资方都十分积极。“在股东选择上,产业资本的加持对坤天新能源来说也很重要。这不仅代表了行业认可,也说明坤天新能源在产业链中有稳固地位。”

完成Pre-IPO轮融资后,坤天新能源估值已达百亿元。百亿估值之下,是实打实的产业支撑,截至2022年末,坤天新能源产能已达12.5万吨,营业收入超15亿元。

1年内坤天新能源已快速晋升为百亿独角兽,作为掌门人,宋志涛依旧初心不改。他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坤天新能源将持续专注于产品和工艺技术,把产业做好,踏踏实实成为实干者,为发展我国绿色新能源产业贡献一份力量。

THE END
1.党建引领,肇庆鼎和农牧推动生猪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肇庆鼎和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和农牧)以党建铸魂,对党忠诚,坚决落实上级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切实形成党组织强大合力,做强做优生猪养殖产业,从源头上确保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https://www.cfsn.cn/news/detail/612/276903.html
2.王连增王连增,华裕农业创始人,高级畜牧师。现任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邯郸综合试验站站长等社会职务。从事畜牧业以来,曾获“中国畜牧行业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优秀企业家”、“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人物名片 中文名 王连增 性别 https://m.maigoo.com/mingren/26974.html
3.公司新闻生生农业集团董事长洪锡标与通威交流产品、技术 作为广东省最大的草鱼产业链企业,生生农业集团与通威已有近7年的战略合作历史。生生集团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与水产专业合作社及企业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帮助养殖户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华伟水产作为集团旗下最大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养殖成http://www.ssagroup.cn/news/index154.html
4.海天抟风云龙泉沥老醋——记山西尧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府副县长盖勇与山西尧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参加了会议。在下午举办的山西省·南昌投资环境推介和项目对接会上,与张北绿禾盛养殖有限公司签约了总投资额1.8亿元的现代养殖种植产业园项目。拟在浮山建设存栏1万头的肉牛养殖基地,发展玉米、高粱有机种植基地3000亩,形成种+养+加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全省有机https://www.meipian.cn/2g4ojt5w
5.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宪法:初心不变奋斗不止创新发展胶东在线7月11日讯(记者 许加薇)他只专注于一个行业,从最初的车间工人做起,一步步走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陪伴和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他就是烟台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宪法,他说:“承担、拼搏、创新、奉献”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1/07/11/014195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