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成为“新农资”青岛市生态农场建设卓有成效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手机成为“新农具”小程序点几下就能给蔬菜灌溉施肥

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具”。在青岛盛客隆农业园区十多亩的蔬菜大棚内,经理樊俊京依靠手机的“智慧云端系统”,完成了为蔬菜灌溉、施肥、用药等一次性自动作业。时下,一批“科技范儿”十足,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场日新月异。5月30日,青岛市生态农场建设现场观摩会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举行,总结生态农场建设成效、观摩种养循环新模式,推进青岛现代农业多元发展、绿色农业低碳转型的新模式。

农药化肥减量,产量收益增加,“一减一增”之间催生现代农业新业态

绿油油的小白菜像列队的士兵,一畦畦整整齐齐排列着,配备了微喷防滴器的十字雾化微喷头悬挂在温室上部3米高处,青岛盛客隆现代农业基地经理樊俊京在手机上智能云平台小程序点击几下,立刻就有细雾状水花均匀的洒落,给菜叶挂上晶莹的水珠。“自2020年,青岛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团队为我们基地与高校牵线搭桥促成合作,我们采用专家提供的新技术,把制作粉条时清洗、脱汁、分离后的水收集起来,添加微生物菌剂发酵制成液体肥,用它浇菜环保又健康。”基地樊经理一边操作设备一边介绍起了这套喷灌系统。

走出蔬菜大棚进入园区,一群散养的大公鸡正在树林里来回踱步,争抢觅食,养鸡场没有丝毫刺鼻气味,规划整齐、环境优美的园区令人耳目一新。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就是园区的美丽秘诀。园区种植蔬菜1800余亩,养殖肉鸡近2万只,用基地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的蔬菜尾菜饲养鸡,绿色的生长环境保证了鸡整个生长发育期不生病、不打药。

“根据园区种植面积匹配养殖密度,制定合理的种养计划,秸秆、粪污等废弃物发酵堆肥后还田,有效培肥地力,从而减少化肥使用,实现了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青岛市农技中心副主任位绍文说。投入品使用量不断减少,生态产品倍受市民青睐,价格不断攀升,绿色蔬菜走进千家万户,农场的收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养殖环境优化,种粮效益提升,“一种一养”之间蹚出绿色农业新路径。

眼下,莱西市姜山镇兴隆屯村近千亩小麦正处于灌浆期。刚刚浇完水的王志涛看着眼前这一片绿油油的麦海,喜上眉梢。“小麦生长后期气温高、雨水少,及时浇好小麦灌浆水,改变田间小气候,降低小麦植株间温度,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农技中心专家一边拨弄小麦查看长势,一边给王志涛后期麦田管理提供方案。

为实现绿色增产目标,基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均配备了农技专家进行“保姆式”技术服务:产前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产中有机肥替代化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产后根据种植、养殖产生农业废弃物数量匹配核算,设计堆肥工艺流程。经过全环节定制指导,养殖栏舍实现污染零排放,园区小循环推动了基地绿色大发展。2022年,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高产试验田,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预期目标。作为市农技中心的绿色增粮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之一,怡禾家庭农场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纽带,构建了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种养循环、旅游观光一体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格局,2021年获评首批国家级生态农场。

推进绿色种养循环模式,“鱼菜共生”引领农业绿色低碳新时尚。

沟西直下看芙蕖,叶底三三两两鱼。在西海岸新区崖下村的绿色生态大棚,养殖池内观赏鱼、鲟鱼四处游弋,白色的种植槽里涌动的水流和褐色的火山石构成循环过滤系统,为水培蔬菜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吊挂式无土栽培串盆层层叠叠,里面栽种的草莓、薄荷、茴香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这个大棚有1200平方米,可以说是左手种菜右手养鱼。中华鲟养6个月就能长到10斤左右,养殖池旁边的种植槽是蔬菜生产线,菜种在‘流水线’上,靠发达的根系吸收养分,快速生长,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目前大棚年产成品鱼近3万斤,蔬菜40万斤,收入可达120万元,效益相当可观。”藏马镇石榴树下农业生态园负责人李盛誉乐呵呵地说。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是“鱼菜共生”模式的最大优势。养鱼产生的尾水经过收集、处理后,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将这些“营养液”传输到种植槽供蔬菜吸收。水培蔬菜利用自身根系强大的吸附能力,既充分吸收了这些营养源,又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脱肥净化后的水流经二次供水系统回到鱼池,形成了水养鱼,鱼肥水,菜净水的闭环系统。随着消费水平提档升级,绿色、有机蔬菜深受人们青睐。“‘鱼菜共生’下层养鱼上层种菜,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全程不打药,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一水双收低碳又环保。”市农技中心专家孙亚萍说。

近年来,青岛市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将高效节能装备、绿色低碳理念、先进生产模式等引入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持续培育生态农业主体和人才,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走出一条循环、生态、创新的绿色发展之路。市农技中心2021年启动生态农场评价工作以来,探索发展绿色友好、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除“鱼菜共生”模式外,怡禾家庭农场的“秸秆养牛-粪肥还田”农牧循环模式、即发农业基地的“猪-肥-菜”模式经过示范推广,成为典型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通过集成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推广现代先进设施装备,优化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怡禾家庭农场、即发农业基地、盛客隆基地3家基地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基地十余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打造了一批农业绿色转型排头兵,为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打造了新样板。

THE END
1.农业大数据精准施策的新时代农业大数据精准施策的新时代 数据收集与应用的革新 在过去,农业生产依赖于经验和直觉,而现在,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环节。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温度、光照以及作物生长状况。此外,还有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农田的水分分布、植被覆盖率等信息,这些数据都是精准农业的大https://www.xtssu.cn/ke-yan-jin-zhan/550416.html
2.全球土地与农资数据全球土地与农资数据 一、数据简介 土地数据是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及土地利用要素的状态、特征、动态变化、分布特点,以及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改造、管理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数据资料。农用物资简称农资,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农业运输机械、生产及加工机械、https://blog.csdn.net/Sunny9qx/article/details/143962258
3.耕耘未来智慧种植的数据时代耕耘未来:智慧种植的数据时代 一、农业大数据的崛起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农业行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农业模式依赖于经验和直觉,而现在,大数据技术正逐步改变着这一切。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还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https://www.tqddswnp.cn/yang-feng-ji-shu/306814.html
4.当农田的梦想被App所绘网络销售平台背后的秘密1. 农资网络销售平台app:改变农业面貌的新工具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资网络销售平台app成为了 farmer 的新伙伴。这类应用程序不仅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地购买各种种子、肥料、化学品等农作物生产所需材料的手段,还通过数据分析帮助用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它们让信息流通更加迅速,让资源配置更加精准,使得整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10231.html
5.农资产品的未来趋势与创新发展农资产品的未来趋势与创新发展 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农业中,精准施肥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先进技术,可以对土壤类型、水分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精确计算出每块田地所需的养分量。这种方式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营养导致作物生长受限。未来,随着大数据和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191063.html
6.数据科技助推食用菌产业发展数据科技助推食用菌产业发展 为引导食用菌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智化赋能,19日中国食用菌协会、灌南县人民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北京商业机械研究所联合在京召开发布会,发布中国食用菌协会大数据节点(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大数据平台)、中国“灌南杏鲍菇”市场指数及中国工厂化杏鲍菇供需平衡表。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5160
7.智农时代数据驱动的绿色革命一、数据革命的启蒙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农业大数据正逐步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大量农业相关的数据,为农民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地理位置信息、气候变化预报、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等服务。 二、大数据赋能新型智慧 farming https://www.kbtob.com/xue-shu-jiao-liu/438469.html
8.[朝闻天下]丰收季里的新农人数据成为新农资助力传统农业生产[朝闻天下]丰收季里的新农人 数据成为新农资 助力传统农业生产 选集 更多 《朝闻天下》 20241124 06:00 《朝闻天下》 20241123 08:00 《朝闻天下》 20241123 07:00 《朝闻天下》 20241123 06:00 《朝闻天下》 20241122 08:00 《朝闻天下》 20241122 07:00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598/0485364fb3aa4ad888c3b69d25c7fd29/index.shtml
9.助农黑科技助涪陵“二渡”榨菜亩产屡创新高种子是农业产业的“芯片”。截至目前,二渡村已先后向村民们推广了十余个青菜头新品种,为青菜头丰产优质提供了源头保证。 数据成为新农资,菜农不再“靠天吃饭” “提前一年就能预测青菜头的价格,这莫不是在开玩笑哦。”潘晓江还记得,两年前,涪陵区在智博会上发布全国首个中国榨菜指数平台时,他还以为这只是个“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127&newsId=5301481
10.//@山西联通: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也成为来自夏天456//@山西联通: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也成为了“新农具”和数字化销售的“新窗口”,中国联通为光东村打造的交易支撑平台,为专属稻田的订单交易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管理支撑,助推光东村完成传统农业在线化、数据化改造,实现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生产智能化、稻田专属化和经营网络化。 抱歉,根据作者设置的微博可https://weibo.com/1855412964/Oc7lR8msF
11.多组数据描绘人民美好生活生动画卷各领域不负春光“攥指今年以来,国家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在北京海淀,居民可以把大件废旧家具投放到社区附近专门设置的中转站,之后由政府集中运送到分拣中心,进行后续处理和循环利用。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涉及床垫、沙发、智能马桶等家居以旧换新服务热度明显上涨,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27485&sid=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