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发布

作家张赤的报告文学《让黑土地永生》,重点写了战斗在东北黑土地里的农科专家、学者、干部,他们肩负保护黑土地“不退化、不板结、不浪费”的使命,在无畏艰难、敢于创新的同时,不回避农村传统观念固化,鄙视科学用地种田的问题,展示了农科干部面对复杂现实的奋斗历程。

这部报告文学接地气,有新意,亮点多。现在,我谈谈读本书的几个感受。

黑土地保护利用主题鲜明

看一部报告文学的质量,重在看其精神含量的多寡,以及其立意的丰富性、作家情感的渗入性、描述技巧的创新性,等等。高尔基说:“我们文学家的任务是研究、体现、描写,从而肯定新的现实”(高尔基:《论写作技巧》王庚虎译),《让黑土地永生》实现了这一目的。我们知道,写黑土地的学术论文,可谓汗牛充栋,而专门用一本书十几万字的篇幅,用报告文学体裁,记述吉林省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发展与传承,多角度叙述“梨树模式”的合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这在我们省内以文学“报告黑土”的形式,系统地讲述黑土地的前世今生、及未来走势等等,这是个首创之范本,可能在国内也是为数不多的主题“巨创”的新例了。

从《让黑土地永生》书名上,可以看出作者的“落脚”是在“报告文学贵在表现时代精神,难在预示历史趋势”(穆青:《新闻散论》)的立意重点上了。众多报告文学名篇证明,一旦确立了深刻的主题立意,涵盖其时代性、丰富性、深邃性,那么,这本书就成功大半了。

黑土地保护利用是历史责任

作家张赤在《后记》里说:“在我的一段时代里,黑地保护利用的岁月,充满荆棘与与艰辛,充满变数与挑战。作为一个作家,我有责任把它用文字展现出来,记忆那些峥嵘岁月,让那些奋斗的人们成为历史的永恒。”看得出,作者为创作这本书,所付出的劳动代价巨大,所记录整理的专业资料知识海量,所挖掘塑造的农科专家和农民形象众多(大约二十几位),全书二十章平均每章三到六小节,近十五万字,这种超负荷的劳动,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没有孺子牛的勤劳奉献干劲,是无法完成这部纪实长卷的。

本书主推的,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对黑土地实施保护与利用,科学引领农民种地、管地、保护地,并将诸多新理念、新做法,融入当下的农业生产,这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挑战。延展开来看,即“梨树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就等于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改造与重构。本书秉承的,以往传承多年的旧农耕理念,农产老习惯,必须逐步得以改变,要在传统固化了的农耕程序中突围出来,不能把黑土地天赐农民的无尽资源,随意挥霍浪费,必须在有规划、有限制、有科学管理的大前提下,保证和发掘黑土地能量的最大化,在现代农业开发管理的助推下,造福广大农村社会。

书中用大量的文字,强调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艰难,那些农科工作者们,为黑土地持久开发利用所做的大量工作,无疑成为这片土地孕育的一曲颂歌,这群人们无疑这片黑土地域的创新者、开拓者。围绕黑土地保护的这个宏大主题,这群人们的艰辛创造,开启了一部崭新的农耕历史,他们的业绩推进了现代农业文明,他们名字将在的历史长河中永恒,他们所构建的这片黑土粮田,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时代风标。

黑土地农耕革命成就大批英模

作家任林举在其报告文学《出泥淖记》中借农民的嘴说:“这就是一块‘败家的土地’,凭着现在农民们的资金、能力、生产方式和耕种方法已经完全驾驭不了这越发贫瘠的土地了。死守这么多年,农民不但不再是土地的主人,而且成为土地的奴隶了。只能为那片吝啬的土地不断地贡献气力和汗水,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几百年来,肥沃的黑土地,就是东北农民的精神支撑和生存依托,同时也成了制约农村、制约农民的羁绊。农民看家守业的传统习惯,也成了捆在农民身上的缰索。

在专家们开发黑土地,奉献万千农家的同时,农民自身沉入了被伤痛、被宰割的困境中,早年随着自然规律的演进,生态环境的恶化,黑土地的地力日渐弱化,土壤变异,颗粒板结,己经到了满目疮痍,入不敷出的程度!如果这状况不改变,东北农民将处在抱着金饭碗而无米可食的困境中。黑土地在呻吟,却很少有人对黑土地施于怜悯。就在此刻,黑土地的保护利用,被土壤学家、农科学家提到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不仅仅是为了科研,而是为了让黑土地能持续恒久地为农民所用,造福子孙后代,让农民世代有土地耕耘,世代有粮食充腹,尽而才能保证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屹立于天地间。

本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利用黑土地,科技兴农、黑土养农的观察视角,书里写的李保国、张旭东、张福锁、王贵满等十多位黑土地的保护专家,把科学利用黑土地、科学开发黑土地,当作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首要使命担在肩上,其实质就是把现代农业理念带入农村,带入农民,把伴着“梨树模式”的多种文化融入农村,从而灌输并且激发农村社会的变更与发展,这是一场史无前列的土地革命。用新兴农业科技,将黑土地的激活与重塑,必然带来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保护利用黑土地,带出的一片天是碧蓝的,保护利用黑土地,发掘的一片地是崭新的,绽放着郁馥芳香……

本书强调,黑土地保护不仅需要派专人、给资金、上项目等硬件工程,更关键还要把黑土地衍生的新农耕文化带给农民,创新农业文明,重塑农业人生。如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卢伟、韩凤香,创建双亮合作社的郝双,创建种植合作社的王跃武等等,都是这片黑土地上新型农民代表,他们带领全社农民,跨过贫困的封锁线,以现代农业理念,剔除传统农耕方式,全力实施新兴黑土地合理利用的生产方式,获得了超越历史的大丰产,成为引领农民共同奔小康社会的领航船,成了新时代农村蕴育的新一代农民英雄。

两点建议仅供参考

精读几部报告文学佳作。吉林作家写农村农民题材的报告文学,在全国占一席之地,早年有乔迈老师的《三门李轶闻》《农民企业家卢志民》,近年有任林举老师的《出泥淖记》,尤其写生态环境与动物的《虎啸》《躬身》,对作者写作有参考价值,重点在学习构思谋篇。

提增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其文学性,不是掺进多少“美丽词句”才能体现出来的。塑造有性格的人物,讲述命运曲折的故事,本身就带有文学性。本书人物不少,共性行为较多,见性格、见内心的生动细节不多,尽而很难见到血肉丰满人物形象冲涌而出,多数人物被淹没于繁琐叙述和海量数据中了。有时代性、有鲜活人物,才是“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硬件支撑,否则,就是专题报告或新闻通讯了。

总之,《让黑土地永生》这部书不可多得,它在记述农科学家等人群投入黑土地科技革命的同时,成为引领广大农民摒弃旧农耕理念、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空间,自强不息、追求新生,走共同富裕之路的一面旗帜……

广袤的黑土大地上,阳光灿烂,前程似锦。(作者:陈晓雷)

THE END
1.抖音三农个性网名今天给大家介绍有关抖音三农个性网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1三农抖音接地气昵称? 接地气的昵称是“三农小佳”。 因为“三农”指农村、农业、农民,而抖音是一款流行的短视频应用。喜欢使用可爱、富有感染力的昵称,而“小佳”这个昵称比较亲民、可爱,非常符合农村的平易近人的氛围。 https://www.lfbaisen.com/jc/1731644.html
2.农信面试真题(精选6篇)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p#分页标题#e# 06.如果未被录取,怎样想,怎样做? 回答提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从这次面试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pwkp.html
3.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7篇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7篇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 参观三农生态博览园体会 参观三农生态博览园体会 篇一:参观沈阳三农博览园感想 沈阳三农博览园座落于辽宁省新民市大柳屯镇南部,地理区位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 https://www.jycsjx.com/xindetihui/505.html
4.2023年最霸气的抖音名字是什么?2023最霸气的抖音名字如下:破灭诸世恩泽、斜楞你大爷劳资、红遍全球、冰封天堂、我的高傲、无期徒刑、https://ask.zol.com.cn/x/15924782.html
5.潘嘉强著《梦萦醒觉溪》前言序言后记编后记从那时起,我们就比较熟悉了,但对他更深入的了解,还是在看了他写的《梦萦醒觉溪》这本文集之后。嘉强同志的为人,如同他的名字寓意一样,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嘉言懿行,努力图强。他写这本文集也是如此态度,尽可能好中求好。 《梦萦醒觉溪》提到的地方和事情,其中有一些也是我经过的,对过去的岁月有许多同感,https://scsqw.cn/scdqs/sxdq/lzs/qtdqzl3/content_17509
6.新常态下的三农发展新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今年的一号文件共涉及5个方面: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这5个方面,既延续了以住11个一号文件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村改革的政策http://www.sass.cn/109011/26024.aspx
7.地方新闻范文12篇(全文)如《孩子的名字和前途有关系吗》,写的是不少家长以冷僻的字为孩子取名字,希望孩子有个好前途,不曾想却给孩子的上学就业带来麻烦。《戏迷周兰芳》讲的是这个执着的老太太放弃舒适的生活,来海门租了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简陋房,只为能和戏迷朋友切磋。由于社区新闻版上的文章,说的都是社区里的事,就发生在市民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8upwk5g.html
8.年年端午节岁岁有新意今年端午消费大不同年年端午节,岁岁有新意。从创意无穷的粽子到成为新风尚的国潮风,今年端午消费涌现出不少新特点。 新口味 新设计 粽子销售额同比增长超四成 作为端午消费的主角之一,今年粽子市场丰富多彩。有的商家深挖传统风味,有的商家则让食材跨界。红枣、豆沙、蛋黄等经典口味的粽子依然是主力军,而螺蛳粉粽子、榴莲粽子则成为年轻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TFuPS4B8z6Pdosa0wDKm210615
9.向“新”而行的2023再回浪浪山此中有新意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建设农业强国起步之年,山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帮扶“三类县”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3-12/29/content_13140418.htm
10.赋能乡村振兴,加码智慧力量“共话丰收”座谈会大咖发言“锦囊”来了当天,2022“裕农朋友圈”首届“写振兴日记·晒农特宝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后,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松在发言中点赞了这项真切服务“三农”的活动。 周松表示,“写振兴日记·晒农特宝贝”活动的两个切口很有意义、有新意、有创意。一个是“写”,写日记就是要把乡村振兴中所见所闻所思所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128&newsId=5036612
11.四川三农新闻网后来有幸结识了一位来自湖北的“三农”大主播,他看了直播后私信点拨我——“村子条件很好,但直播内容过于单薄”。后来,我专程前往湖北跟着他学了一个星期,直到把直播整体运营逻辑摸清楚。与其他主播相比,“村支书”是我的特色标签,正如我的抖音账号名字就叫“四川关支书”。 记者:如何用好“村支书”这个标签? 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14.html?page=7